導讀:原來生孩子之前和生孩子之後,女人真的不一樣了。
生孩子之後
——靈遁者
生孩子之後,一個女人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母親。我前幾天畫了一幅畫,就在放在地板上等著顏料幹透。這幅畫中有兩個字「日」和「月」,我在畫這幅畫的時候,沒想過我今天會寫這樣一篇文章。但此刻,我覺得這兩個字組合起來就像「母親或者孩子」。
一陰一陽謂之道,道代表所有。日為陽,月為陰,合起來是一個「明」字。「光明」,「明天」……總之象徵著希望,象徵著延續。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報導,一個懷有身孕的女士出車禍了,導致孩子要早產出生了。她一個人從車裡爬出來,在荒野中一個人也沒有,不幸中的萬幸是她是個護士。你們知道她在重傷之下怎麼生的孩子?剖腹產!沒錯,自己給自己做剖腹產,生下來了孩子。這個故事我好多年前看過,一直記得,就是因為我覺得她承受了天下不能忍受之痛,憑著我們無法想像的毅力,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一個生命,這是偉大的。每一個母親都是偉大的。
我今天看到了一個攝影文章,我覺得這個攝影可以算是一個研究,它告訴我們女人生孩子之前是什麼樣?生孩子之後是什麼樣?我對此非常感興趣,因為我覺察到了中國相學沒有哪一個流派來這樣做過分析。中國相學它做過很多其他的分析,比如這個女人生育能力強不強?如果人中深長,臥蠶飽滿,面頰圓潤有光,神也夠足,那一定是生育能力不錯的。相反自然是生育能力不足的,這個認識是正確的,我自己驗證過。
看完這組攝影照片,我覺得我對於女性的成長有本能的誤解,這種誤解來自於我是男人,其實很難真正以她自己的身份來看待自己。我原來一直認為女人的成長和男人一樣,記住我用了「成長」這個詞,而非「成熟」。因為成長是綜合方面的,是包含「成熟」 的,而成熟僅僅是成熟。男人女人經歷很多事情之後,會變得成熟起來,不一定能變得成長起來。而通過這組照片,我意識到女人的成長似乎和孩子有極大的關係。
這篇文章是這樣說的:母親是最難和壓力最大的工作之一,所以說,能改變你的身體和心理也就不難理解了。為了強調這一變化,立陶宛攝影師Vaida Razmislavié創建了一個名為&34;的項目,Vaida 拍攝了 33 個女人的肖像,你可以看到每張照片生孩子之前和之後的微妙變化。
Vaida本人是一位母親,她說,在真正生孩子之前她想法和做母親的想法大相逕庭。「老實說,當我第一次把他抱在懷裡時,我並沒有感覺到母親的本能。有了孩子我學到了一切,包括忽略了變老的所有問題,以及越來越有勇氣相信自己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通過這個項目,我最終治癒了自己。直視著這些女人的眼睛,我仿佛重新體驗了生第一個兒子的感覺。所有被我鎖在內心某處的創傷和恐懼又回來了,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消失了。"
下面給大家摘錄幾張Vaida的攝影,大家認為感受一下前後的變化。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能分別出來一個女人生孩子前後的變化,但真的讓我吃驚,這種變化很明顯,在這33張照片中,大多數是積極的變化。攝影師主要想強調她們在目光上的前後變化,而我看到的是整體,當然眼神是最主要的。
生孩子之後,她們的目光更堅定,也透露著溫柔,很多人嘴角也微微上揚,明顯褪去了稚嫩和迷茫,迎來的是她們自己的成長,而不僅僅是成熟了。
原來眼睛裡似乎有一層霧,現在這層薄霧消失了。從第一月經來潮到第一次孩子吮吸乳汁,女人才真正是經歷了涅槃的女人了。也許男人也是這樣的,但我始終認為男人對於孩子的感情,永遠沒有一個母親細膩或者純粹。
我的姐姐在今年生了一對雙胞胎,我最大的感覺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在生孩子之前,我姐經常給我發視頻聊天,生完孩子之後,就聊的很少。她就每天只忙孩子,就是她的心思都被兩個孩子佔有。我的母親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姊妹三是父母永遠放不下的心頭肉。
我還有一個好朋友,他有次告訴我一個習慣,就是他出去喝酒,如果超過12點了,他就去小臥室睡了,因為渾身酒氣怕影響到孩子。而這些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問題。我現在還想到一個細節,很多加我給孩子起名的,母親遠遠多於父親,母親也會問的更詳細一點。
之前以為經歷失戀,痛苦,挫折人會成長,但現在多了一些體會,經歷「孩子」,人的成長會更大。沒有男人之前,女人是女孩;有男人之後,女人是女人;生孩子之後,女人是「胸懷大愛」的女超人。
獨立學者,作家,藝術家靈遁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