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以後,第一個抱娃的不能是這三種人,產科醫生:不是迷信

2020-12-22 家有小甜椒兒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家的寶寶出生以後誰是第一個從醫生手中接過來的人?

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寶寶出生以後誰第一個抱,孩子未來就長得像誰,這個說法被很多人認可,所以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孩子長得醜,全是因為出生的時候是奶奶(姥姥)抱的!

不過有人提出疑問:孩子出生以後明顯第一個抱的是醫生,家人最多是第二個抱,很有可能排到第三個,因為醫生可能會遞給護士

這說明很多人的頭腦還是保持清醒的。

孩子出生,誰先抱,孩子就隨誰?

關於民間的傳言「孩子出生以後,誰先抱起,孩子就隨誰」,全當是一句玩笑,不可當真。

孩子長得像誰,從娘胎裡就決定了,從受精卵結合的一瞬間就已經成為定局,父母基因誰更佔優勢,不是認為可以幹涉的。

不過從父母的外貌,基本上可以分析出孩子像誰的機率更大一些。

通常顯性基因控制的外貌特徵更容易遺傳給後代人。

外貌特徵有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外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是會隨著骨骼的發育發生些微的改變,打個比方說,男孩小時候像媽媽,長大了越來越像爸爸,或者是女孩小時候像爸爸,慢慢越來越像媽媽,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了。

孩子的骨骼特徵才是最終影響孩子顏值的主要因素。

孩子出生以後,最好不要讓這三種人抱,醫生有話說

雖然說,孩子出生以後誰第一個抱並不影響孩子的顏值,但是誰第一個抱確實有講究。

產科醫生建議通常不能讓三種人先抱孩子:

1、 感冒或者有其他疾病的人

新生嬰兒是沒有抵抗力的,孩子尚需適應,如果是順產的寶寶,經歷了產道的擠壓,經歷了媽媽產道內的微生物菌群,抵抗力或許還好一些,如果是剖腹產的寶寶,完全是從一個無菌環境到了這個紛雜的世界,保護孩子不受病菌侵入,才是家長該考慮的。

感冒咳嗽的人,或者是有其他疾病的家長,最好不要接觸新生兒。

2、吸菸的人

如果產婦分娩過程中,老公有陪產,一定是穿著無菌服的,不過寶寶出生以後來到病房中,離開醫生的監護,家人就很容易接近了。

寶寶出生後的一段時間,最好讓孩子處在一個空氣新鮮的環境中,如果家人有吸菸的習慣,最好遠離嬰兒。

3、不講衛生的人

還有就是要讓新生兒遠離不講衛生的人。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是不是過於誇張,看多了這樣的案例,一定不會覺得誇張,有的時候甚至媽媽的一個吻都能要了孩子命,而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

新生兒非常弱小,也非常容易受到傷害,本身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善,無法抵抗外界細菌和病毒的入侵,所以家長一定要注重保護。

寶寶的免疫系統什麼時候完善?

寶寶出生以後的頭6個月,基本上是不會生病的,也有特殊情況,一些剖腹產出生的寶寶在5個月以後就會經歷第一次生病

大多數的寶寶前6個月不會生病,因為出生的時候從母體攜帶的活性免疫物質一直對寶寶有保護的作用,但是這種保護作用會越來越小,直到6個月的時候消失,寶寶就變得很容易生病。

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從母乳中還可以獲得免疫球蛋白,體質還是會稍微好一點,生病的機率也比較少,媽媽的母乳在一定程度上會保護寶寶,如果是奶粉餵養,且護理不當,寶寶就會非常容易生病。

不同的寶寶體質不同,免疫力完善的周期不同,不過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說,到6歲的時候免疫力會有明顯提升,不過孩子的免疫系統完善要到15歲。

如何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孩子免疫系統沒有完善,如何才能提升孩子免疫力,讓孩子少生病呢?

孩子免疫高低跟孩子日常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以及個人衛生習慣等等都有直接的關係,想要孩子免疫力好,有幾個小小的建議:

1、營養要全面

每一個身體素質好的孩子,在「吃飯」方面一定是不用愁的,而家長給孩子準備的餐食也是健康營養的。

身體得到良好的成長和發育,日常攝入的營養元素是基本,這些都得不到保障,好體質就無從談起。

2、 多進行戶外活動

一個只被父母養在溫室裡的孩子,體質無論如何都不會好到哪裡去,想要增強孩子的體質,就應該多帶孩子外出活動,運動才是提升體質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

3、穿衣有講究

孩子的穿衣上很有講究,通常那些比別人都穿得多幾層衣服的孩子,才是最容易生病的,想要孩子體質好,就不能給孩子「捂」著,什麼季節穿什麼衣服,少穿點比多穿更能鍛鍊體質。

4、 給孩子生病的機會

孩子小時候生病很正常,只有不停的生病,體內才會不斷產生抗體,身體素質才會慢慢好起來。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變得很容易生病,家長也不要過於緊張,給孩子生病的機會,孩子的體質才會變得強起來。

5、光腳可以提升抵抗力

我們做不到日本孩子那樣,冬天都能光著腳在操場上跑步,但是我們可以讓孩子在氣溫比較高的時候光著腳,比如說春夏秋。

光腳真的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體質,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其實對於嬰幼兒來說,光腳的好處不僅僅在於增強孩子的體質,光腳有助於孩子保持平衡,對於孩子練習走路很有幫助,另外腳心有很多神經直接向大腦「匯報」,讓孩子用小腳丫來感受這個世界,還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不能是這「三種人」,兒科主任:不是迷信
    面對寶寶的出生,婆婆特別欣喜,連忙將這件喜事告訴了所有親朋好友。大家知道後紛紛表示,要來醫院探望產婦,看看可愛的寶寶。 這時兒科主任正好經過,看到病房裡這一幕之後連忙表示:孩子出生之後,確實不是所有人都能抱的,這並不是迷信,因為有些人抱娃會傷害寶寶。
  • 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抱娃的不能是這三種人,醫生:是有科學道理的
    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抱娃的不能是這三種人,醫生:是有科學道理的聽村裡老人說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誰第一個抱,孩子的長相就隨誰這種說話靠譜嗎?有可能一開始的時候長得像爸爸,但是隨後長著長著就隨媽媽了,這是因為骨骼在不斷的發育,有些基因是隱性的。孩子在出生以後,這三種人最好不要去抱雖然排除了孩子第一個抱長得隨誰的這一說法,但是對於抱孩子的人群還是有講究的。1.
  • 寶寶出生了,最好別讓這五種人第一個抱他,並非迷信而是有道理的
    她早就跟老公商量過了,第一個抱起孩子的家裡人,必須是她這個當媽媽的才行。李女士在產房裡大哭起來,嘴裡在嘮叨:「還我兒子,把我兒子給我抱回來,我流過三次,這是我冒死生的娃!為什麼第一個抱起他的人,不是我這個當媽媽的呢!」產房其他孕媽趕忙安慰她:不要哭,誰第一個抱孩子都一樣!
  • 孩子正午出生和午夜出生差別大?產科醫生:不是迷信,是有根據的
    孩子正午出生和午夜出生差別大?產科醫生:不是迷信,是有根據的用最飽滿的精神和氣力迎接孩子出生,是很多寶爸寶媽在產前最重要的事。有的家長甚至連孩子出生的時間都提前計算好了。再加上一些民間迷信思想,很多長輩認為孩子出生的時間,也關係著孩子一生的命運。
  • 嬰兒出生後,這3種人再親也不能第一個抱孩子,這不是迷信
    原來,第一個人抱孩子還是挺有講究的,這一點都不是迷信,這3種人不能第一個抱孩子,一、這三種人不能抱孩子1、生病的人不能抱生病的人連孩子都是不可以接近的,所以更不要說抱孩子了,孩子剛從子宮出來,免疫力比較弱,在慢慢的適應外面的世界,也愛適應外面的環境,所以孩子現在是處於最弱的。
  • 產科護士長: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但沒想到在生娃這件事情上和婆婆出現了很大的矛盾,因為小吳是高齡寶媽,所以醫生建議她剖腹產。而婆婆告訴她一定要在早上生娃,不可以晚上生小孩,對此小吳很不理解,一直覺得婆婆是迷信,因此兩個人為這件事情沒少鬧過矛盾。
  • 孩子出生後,誰第一個抱很重要,這3類人請自覺後退,並非迷信
    當寶寶被護士抱出來後,誰都希望自己是第一個抱寶寶的人,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寶寶深深的喜愛。寶寶出生後到底應該由誰先抱,這是很多人都存在爭執的一件事,而且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說法也是大不相同。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寶寶出生後不是姥姥抱就是外婆抱,因為她們有經驗,能懂得如何更好地抱剛出生的嬰兒,使寶寶不會難受。
  • 新生兒寶寶出生後,哪些人能抱哪些人不能抱有講究,不是迷信
    剛出生的寶寶小小的很可愛,讓大人們喜歡得不得了。熱情的親戚會主動要求抱抱孩子,有時寶媽們內心是有些不願意,但是又不好意思當面拒絕。大家應該多為孩子的健康考慮,被因為情面問題害了孩子。寶媽們一定要嚴格篩選抱孩子的人,否則將會給他帶來生命危險。
  • 不論關係多好,「這3類人」都不能抱剛出生的寶寶,並非迷信
    中國人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總有一些看似很迷信的行為,甚至有些會傷害寶寶,但只要能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家長就會嘗試。就比如剖腹產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出生這件事,不僅會傷害寶寶,對產婦也是一種傷害。當然,並不是所有「迷信行為」都是錯誤的,就比如第一個抱新生兒的人,就不能太隨便,不過,這可不是迷信,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 生寶寶要避開的「這些」時間,不是迷信,產科醫生也說不好
    許多老一輩人相對是比較迷信的,他們有時候想讓女兒或者兒媳選擇一些"順當"一些的時辰出生。所謂生辰八字好,便代表著孩子有福氣。生寶寶要避開的"這些"時間,不是迷信麗麗是個94年的寶媽,跟老公結婚後選擇先生娃在工作,夫妻二將要寶寶放在了婚後第一重要的事。
  • 孩子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人有講究,不是迷信哦
    導讀:孩子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人有講究,不是迷信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人有講究,不是迷信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管關係再好,這「3種人」不能抱剛出生的嬰兒,並不是迷信
    不管關係再好,這"3種人"不能抱剛出生的嬰兒,並不是迷信 我的好朋友娜娜告訴了我這樣一個經歷。 娜娜生孩子的時候,一個大家庭的人都去醫院等孩子出生。 順利出生後,大家都很期待這個小傢伙,都爭先恐後的抱著孩子。
  • 不管關係再好,都不能讓這3類人抱新生寶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接著護士又拍拍老人的肩膀:為了孫子著想,不要再生氣了,想要抱寶寶,以後有的是機會嘛,這時爺爺的心情才慢慢好轉。其實小嬰兒剛出生,抱娃的人也有講究,不管關係再好,都不能讓這3類人抱新生寶寶,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 胎兒出生後,第一個抱的最好不是這3種人,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女性懷胎十月生下寶寶,以為終於結束了這個階段,其實生下孩子後才是真正的開始。胎兒出生後,大家都滿懷期待看著寶寶,想抱抱孩子。甚至對於抱孩子的人也是用講究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抱孩子。胎兒出生後,第一個抱的最好不是這3種人,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不講衛生的人這種人比較邋遢,平時不情願洗澡,也不經常換洗衣服。他們的身上都有著不少灰塵和細菌。
  • 寶寶出生後,第一個人抱他的最好不是這4種人,不是迷信有依據
    導讀:寶寶出生後,第一個人抱他的最好不是這4種人,不是迷信有依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出生後,第一個人抱他的最好不是這4種人,不是迷信有依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個抱的人有講究,不是迷信,有理有據
    導讀: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個抱的人有講究,不是迷信,有理有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個抱的人有講究,不是迷信,有理有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產科醫生:不是迷信,差別很大
    孕期生活過得非常快速,一下子便到了分娩這天,但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小英第一次和婆婆有了不同的意見。小英決定順產,畢竟順產不管是對產婦還是對寶寶都是最好的,但婆婆卻堅持要讓小英剖腹產。因為剖腹產可以選擇生娃時間,婆婆認為小孩在白天出生比晚上更好。
  • 寶寶滿月前不能讓外人抱?醫生:這可不是迷信
    所以,她就跑到了表姐的屋裡玩手機,順便還抱了抱表姐家的寶寶。結果回到家之後,她就被媽媽訓了一頓,說她太傻了,沒出月子的寶寶是不能隨便被人抱的,她這樣是很容易得罪人的。很多人都覺得這是種迷信的說法,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就連醫生也認為這種說法很有道理。
  • 寶寶白天出生好,還是晚上出生好?這3個區別,還真不是迷信
    導讀:寶寶白天出生好,還是晚上出生好?這3個區別,還真不是迷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白天出生好,還是晚上出生好?這3個區別,還真不是迷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是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看看產科醫生解釋
    現在分娩的時候,自然是要去醫院生的,產科每天都要面臨新的產婦住院和新生兒的誕生。生過寶寶的寶媽們經常在一起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分娩的時候,男孩兒女孩兒都是一波一波的生,這幾天女孩兒生的多,過幾天男孩兒生的多,有的時候感覺挺有意思的,很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