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電競設備,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高刷顯示器、機械鍵盤、電競耳機等。而隨著英雄聯盟、CS:GO等團隊競技遊戲的興起,以及遊戲直播的蓬勃發展,麥克風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
不過昂貴的專業麥克風顯然不是所有遊戲玩家都能接受的,面向遊戲和遊戲直播的、性價比高的麥克風才是遊戲玩家所需要的。
HyperX作為一線電競外設品牌,在推出了定位高端的HyperX Quadcast S聲浪加強版專業麥克風後,近期又推出了面向普通消費者,性價比更高的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外觀更為低調迷你,且同樣擁有優秀的收音表現。
外觀賞析
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的包裝盒是HyperX家族標誌的紅白配色,包裝上顯示,這款麥克風同旗艦的聲浪一樣,完美兼容PC、PS4和Mac平臺,無論你是普通用戶、遊戲玩家還是視頻工作者,聲脈都能滿足你的要求。
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本體採用純黑的配色,十分的低調簡潔,不過磨砂金屬的外殼材質讓其看起來質感十足。
頂部有一個靜音按鈕,面對突發情況時可以一鍵靜音,免去了切屏關麥的繁瑣,十分貼心。正面的LED燈則能讓你輕鬆了解麥克風的工作狀態,避免說半天話發現自己沒開麥的尷尬情況。
麥克風支架依舊採用L型設計,可支持上下45度和左右180度調節,支架整體做工十分紮實,無論如何調節角度,都十分的穩定,不會出現重心不穩的現象。此外,麥克風的底部還提供了3/8″和5/8″兩種規格的固定螺紋,可以輕鬆兼容市面上大部分的麥克風支架。
接口上,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採用的是Type-C的接口與輸入設備進行連接,同時附贈了一條兩米長的Type-C數據線,足以滿足絕大多數使用場景。Type-C接口是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接口之一,因此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可以輕鬆兼容多個設備。
不過,聲脈沒有3.5mm耳機接口,無法通過接上耳機快速監聽自己的聲音,這算是比較可惜的一個點。
此外,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還內置了防噴罩,位於麥克風中心,可以有效避免近距離拾音時氣流產生的雜音,並減少吐字時的砰砰聲,提供更清晰穩定的拾音效果。
使用體驗
在使用上,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突出一個省心,無需下載安裝任何的軟體或驅動,插上設備即可開始使用。我們的測試平臺為win10,在將麥克風通過USB接入電腦後,在聲音控制面板就能立刻識別出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
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還通過了Discord和TeamSpeak這兩款知名語音軟體的認證,其餘的像Skype、Mumble、Open Broadcaster Software(OBS)和XSplit等也都可以完美兼容。
經過我們的測試,國內主流的YY語音和QQ語音也都能做到完美兼容,插上後軟體立刻就能識別出來,此外像英雄聯盟、絕地求生等遊戲內置的語音系統也可完美兼容。
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採用了心形拾音模式。心形拾音模式對正前方的聲音更為敏感,所以這種模式主要拾取正前方的聲源,同時減弱後面和側面的聲音,能夠隔絕多餘的環境噪音並消除回音。
雖然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沒有像一些更為專業的麥克風一樣擁有多種聲音拾取模式可調,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場景來說,心形拾音模式就已經完全夠用,而像立體聲拾音模式、全指向拾音模式和雙向拾音模式,主要是用於音樂演奏錄製、多人會議或是面對面訪談等專業場景,絕大部分人是用不到的。
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的拾音質量經過我們測試,確實是表現得十分優秀。人聲清晰可見,對於側向雜音的過濾表現也十分不錯,即使位於四周較為嘈雜的辦公室環境,人聲的收錄也十分清晰。和普通遊戲耳機的麥克風相比,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無論是聲音清晰度還是雜音過濾,都表現得更為優異。
同時,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對於靠近麥克風說話時的爆破音也能做到不錯的壓制。
總結
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在如今「無RGB不電競」的環境下,確實顯得十分的低調簡單,但是做工和用料上卻一點都不含糊,質感出眾。當然在低調的外觀下,是其優秀的性能表現,通過出色的軟硬體協調,帶來清晰的拾音效果,優異的噪音抑制。雖說功能不多, 但是每一項功能十分的實用,沒有任何花裡胡哨、雞肋的功能。
總的來說,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是一款性價比相當不錯的麥克風,無論是普通的遊戲玩家,或是遊戲主播,甚至是有著較高收音要求的視頻工作者,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都能夠輕鬆滿足你的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