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千字長文點讚百度飛槳:推動產業智能化大爆發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人工智慧正在賦能各個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國內AI領域的頭雁,百度飛槳在這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引發外媒關注。6月23日,全球頂級科技商業雜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發文稱,「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正在推動工業人工智慧崛起。」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提到,疫情已蔓延至超過150個國家,全球經濟面臨困局急需轉型,人工智慧在此時為人們提供了抗擊疫情新思路。百度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至工業創新上,彰顯了AI和深度學習平臺結合的優勢並帶來了廣泛的影響。

百度飛槳應用不斷落地,MIT發文盛讚

MIT報導稱,基於百度飛槳深度學習模型開發出的森林無人機,已經幫助東南亞155個林業局將森林檢查範圍由原來的40%擴張至100%,並且執行效率比人工檢查高出200%,有效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

事實上,助力森林巡檢只是百度飛槳諸多落地應用中的一個縮影。據報導,目前基於百度飛槳開發出的一系列產品已經深入製造業、醫療、能源和垃圾管理等行業,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以垃圾分類為例,金漉科技依託於百度飛槳Paddle Detection中的實例分割模型(Mask-RCNN)開發出的垃圾分類機械手臂,可以快速準確識別不同類型的垃圾,相比於傳統算法60%-90%的篩選率,百度飛槳的篩選率穩定在93%—99%,大幅提升垃圾分類的效率。

對於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金漉科技CEO張志文深有感觸,「在垃圾分類中使用人工智慧可以帶來更大的潛力,不僅可以節省96%的人力,而且可以優化分類並進一步識別難以分類的廢物,更為重要的是,人工智慧可以自我學習來優化垃圾分類。」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則認為,百度飛槳通過AI技術能夠幫助垃圾收集者規避在收集和分離垃圾過程中面臨的風險。「這對於現代垃圾管理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百度飛槳在疾病篩查、病變檢測等方面也提供了諸多幫助。全國抗疫期間,基於百度飛槳開發出的肺部CT成為前線醫生的好幫手,其可以快速準確的讀取CT掃描,助力醫生更有效地檢測和監控感染。

基於此,北京腫瘤學數據平臺和醫學數據分析公司連心醫療發布了中國第一個由飛槳提供支持的用於肺炎CT圖像分析的開源AI模型,其可以快速檢測和識別肺炎病變,提供定量評估診斷信息,包括肺炎病變的數量和比例。如今該系統正在湖南湘南大學附屬醫院使用,其可以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查明疾病,檢測數據集的準確率達到92%。

目前,百度飛槳正通過釋放AI技術,賦能各行各業,以此促進產業智能化發展,為疫後經濟恢復、發展注入新動能。

強勢助力,百度飛槳技術實力不容小覷

百度飛槳在落地應用上多點開花離不開其強大的技術實力。作為國內首個開源開放、技術領先、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百度飛槳技術逐漸趨於成熟。

一方面,基於編程邏輯的組網範式,百度飛槳對於普通開發者而言更容易上手,同時其支持聲明式和命令式編程,兼具開發的靈活性和高性能。此外神經網絡結構可以通過算法自動設計,其性能要比人類專家設計的算法更好。

另一方面,百度飛槳在超大規模深度神經網絡訓練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其實現了世界首個支持千億特徵、萬億參數、數百節點的開源大規模訓練平臺,攻克了超大規模深度學習模型的在線學習難題,實現了萬億規模參數模型的實時更新。

得益於這些技術,百度飛槳能夠大幅度提升行業效率,最為鮮明的一點是,其將OPPO推薦系統的訓練效率提高了80%。除此之外,百度飛槳開源了200多種預訓練模型,以此促進工業應用快速發展。時至今日,百度飛槳平臺凝聚了190萬開發者,服務了超8.4萬家企業,成為了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正如百度CTO王海峰所言,在產業智能化浪潮興起、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之際,飛槳以更敏捷的腳步,秉承開源開放理念,堅持技術創新,與開發者共同成長和進步,一起發展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及產業生態,加速產業智能化進程。

通過對深度學習平臺的不斷迭代更新,百度飛槳將AI技術輸送至各行業之中,正在成為推動產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力量,對於推動國家智能經濟建設乃至經濟高質量發展,其同樣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和推動價值。

相關焦點

  • ...IEEE Computer Society 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權威認證的考試...
    NCT 成為國內首家獲得 IEEE Computer Society 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權威認證的考試平臺 喜訊!NCT 成為國內首家獲得 IEEE Computer Society 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權威認證的考試平臺 2020-12-01 12:16:48  來源:上海熱線
  • NCT獲得IEEE計算機協會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權威認證
    本網12月01日訊 近日,NCT 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與IEEE 計算機協會(IEEE Computer Society)和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兩家國際權威學術及媒體機構正式達成合作,
  • 科技英語直播上線 | 跟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天學習科技英語!
    》發布了中英文版APP1.0版本,其中包括《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英文原版雜誌上的全部內容以及更多精選文章,全面整合多方數據源、產業信息、實驗室情報,通過綜合報導和分析拓展讀者的知識縱深。除此之外,《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雙語APP也是了解最新科技英語的好方法。我們不僅將在APP上雙語呈現《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內容,還將為年度付費的小夥伴們建立一個科技英語學習社區。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中國科技英雄榜報名開啟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在世界範圍內評選 35 歲以下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物,如今,涵蓋範圍已包括人工智慧、生物醫療、生命科學、區塊鏈、新能源、新材料、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領域。這份世界權威性榜單旨在尋找從事創新科技研發、科技應用以及商業發展的青年人才。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直播 | AI 武器引爆全球性抗議的真正原因
    本周的直播,我們就來聊聊,AI 自主武器為何在在這個時間點引發了學界、業界的強烈抗議。《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是擁有118年歷史的全球著名技術商業類期刊,近日發布了中英文版APP1.0版本,其中包括《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英文原版雜誌上的全部內容以及更多精選文章,全面整合多方數據源、產業信息、實驗室情報,通過綜合報導和分析拓展讀者的知識縱深。
  • 電子科技大學80後教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科技青年榜
    1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正式公布2018 年獲獎名單,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教授呂琳媛成功入選,她也是西部地區唯一入選者!正像總書記說的:「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青年強則中國強。延伸閱讀: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在世界範圍內評選35歲以下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物,獲獎人曾包括: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等。
  • 「CCF傑出工程師獎」花落百度飛槳總架構師於佃海
    2008年,於佃海從北京大學碩士畢業後加入百度,長期從事機器學習相關的技術研發應用和平臺建設工作,他也是百度第一個大規模分布式機器學習訓練系統的構建者,推動百度度搜索排序進入機器學習時代,也是百度最早一批深度學習技術研究人員。2018年,百度飛槳團隊升級成為百度深度學習技術平臺部,於佃海被任命為飛槳總架構師。
  • 百度AI亮出新招 教會人工智慧學習語言含義
    12月26日,全球頂級科技商業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英文官方網站報導稱,百度預訓練模型ERNIE超越微軟和谷歌獲得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權威數據集GLUE最高分。
  • 降本增效、工業級應用,百度語言與知識新品劍指產業智能化
    十年來,百度大腦語言與知識技術成果豐碩,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在內的20多個獎項,30多項國際競賽冠軍,發表學術論文超過300篇,申請專利2000多項。技術不斷突破創新的同時,也在產品上創新探索,同時將領先的技術輸出給開發者與合作夥伴,提升各行業智能化水平。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將揭曉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將揭曉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12-01 17:33 來源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新推出中英文APP,最短時間讀懂最前沿科技...
    當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還只是一本由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協會出版的小眾雜誌,內容與校友興趣緊密結合,偏學術基調。直到2005年,一直被稱為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新雜誌」(MIT's Magazine of Innovation)。
  • 最秀的AI黑科技、最有價值的產業應用!915百度世界一一揭秘
    中國AI界的極致盛宴——百度世界2020還有2天就要開幕了。9月15日,以「萬物智能」為主題的百度世界2020將首次與「央視新聞」聯合出品呈現。每年的百度世界都會誕生許多科技圈的大熱詞,而在新基建浪潮來襲,AI加速走進千行萬業、改變億萬大眾生活的當下,中國AI的領軍者百度,又將宣布怎樣的大動作?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青年科技英雄榜即將揭曉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自 2016 年落地中國,就在關注中國新興科技領域的創新力量,從實驗室裡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裡程碑式進展,青年科技人才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這句話不只適用於梁啓超身處的那個年代。
  • 上海交大諸葛群碧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2020 年中國區榜單獲獎人名單,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諸葛群碧副教授入選。
  • 雅禮中學校友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中國科技創新35人榜單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雜誌。它於1899年作為「技術評論」雜誌而成立,隨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開始商業化,開始面向大眾銷售,其針對人群包括:高級管理人員、研究人員、金融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
  • 百度飛槳秀出最新成績單,產業應用、人才培養、開源生態全面繁榮
    眾多行業專家、知名學者、開源領袖出席峰會,共同探討產業共進、人才共育以及開源共建,多重舉措推動國家AI技術發展,助力產業智能化升級。「開源開放已經成為驅動技術創新和加速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百度首席技術官、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海峰在致辭中表示,「開源開放對人類社會過去幾百年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讓我們可以更快追蹤到最新的技術進展,並將改進意見以及創新思想迅速進行反饋,形成一個正循環,進一步推動科技的創新迭代。當下,中國開源力量正在影響全球的科技創新。同時,在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發展浪潮中,產業界已經成為驅動開源開放的重要力量。
  • 一文看懂百度副總裁劉雅雯在AIIA 2020人工智慧開發者大會上都講了...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人工智慧會像機械技術、電氣技術一樣,持續滲透和變革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量。」本屆大會以「智慧築基,源聚強國」為主題,吸引百度、騰訊、小米等國內知名科技公司參與。
  • 雙十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APP限時優惠!買一年贈一年
    MIT Technology Review 源自麻省理工學院,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科技商業媒體之一。 今年是,MIT Technology Review 創刊第 120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 APP 上線至今已經有兩年多時間。
  • 編程貓李天馳等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今日,全球權威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2020年中國區榜單發布,憑藉帶領編程貓持續開拓創新,運用科技力量推動中國編程教育發展,編程貓創始人兼CEO李天馳成功入榜。
  • PaddlePaddle的中文名背後:百度如何布局產業智能時代
    百度作為中國AI技術的代表企業,已經開始走到了新的站位:通過自身AI技術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驅動AI走入工業化大生產階段,賦能實體經濟和千行萬業——而作業系統作為深度學習走進產業智能的必備因素,是目前這一階段最關鍵的行業樞紐。針對這個邏輯,百度正在輸出一套從深度學習開發基礎設施,到產業智能化集成平臺的全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