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人的幸福感在全省排名倒數第二,你覺得信陽委屈嗎?在私家車逐漸普及的今天,汽車已成為出行代步工具。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無非是衣、食、住、行,「出行」的舒適體驗,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幸福感。那麼,城市道路與交通,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讓人更加關注。
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節錄(2020)
「溮河南路」咋成了「溮河難路」?
常聽人說信陽是一座宜居城市,那麼,溮河一定是它美麗的風景線。當你開車從溮河南路走過的時候,微風吹拂,岸柳依依,碧波蕩漾,不覺讓人心曠神怡,心裡是滿滿的幸福。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些不過是做夢而已。今天,當你開車從溮河南路走過,不罵娘,就為你的修養點讚。
這是一條仿佛永遠也修不好的路。溮河南路民橋往東是通往平橋的主幹道,這條路年年修,年年壞,過往司機苦不堪言。修路就要長時間封路,通過時就只能左拐、右拐、單向讓行、長時間等待,還要忍受塵土與噪音。這修路的幾個月就是對司機的身心折磨,要想早上上班不遲到,難於上青天。
問題是:修好的路要不多久就又破損了。這就是說,溮河南路這一段,常年都是坑坑窪窪,顛簸不平。今天的溮河南路,是前兩個月創文迎檢時緊急維護過的,依然是殘破不平。可想而知,在沒有維護之前,這條路是何等的讓人怨聲載道。
溮河南路的部分路面
溮河南路為啥路面總是破損?都是載重大貨車惹的禍。按理說,107國道從寶石橋進入民權路南段,已經是繁華的市區了,載重大貨車是禁止駛入市區街道的。大貨車進入市區與私家車和市民搶道,在任何城市都是不允許的。可是信陽可以,從民權路南段到溮河南路,常年都是大貨車鳴笛狂奔。
大貨車就是溮河南路破損馬路的殺手。不知道信陽到底有沒有錢修路?如果說沒錢,那為啥溮河南路年年都在花錢修?如果說有錢,那為啥不投入足夠的資金修一條高等級的路,按國道的標準修,就不怕超重的大貨車壓了。既不對大貨車限行,又不提高馬路質量,受傷的只有不能承受的路面了,也只好不斷重複的修路了。如此惡性循環,一年又一年。其實這些年多次反覆修路的資金,加起來應該足夠修一條高等級的馬路了。
有人可能要說:寶石橋路口不是設有限寬墩嗎?可以不讓大貨車進入市區呀。呵呵,這個大貨車可以從容通過的足夠寬敞的限寬墩,真的不知有何作用?那裡似乎還設有一個交通崗亭,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白天都有大貨車通過,更別說夜晚了。羅山縣入城路口用的是可升降限高杆,很有智慧和人性化的管理,既保護了平整的路面長期不受損,為國家省下了大量的修路資金,又呵護了小城的安寧。當然,也體現了城市管理者是在用心做事。
羅山縣城可升降限高杆與平坦的馬路
其實這些大貨車大都是為了省二兩油錢才進入市內,然後經過溮河南路,再繞行到312國道和周圍的工業城的。這些大貨車完全可以在寶石橋不進入市內,從107國道繼續往西北方向前行,從金牛公園立交橋上312國道,東行同樣可以到達工業城,或者繼續往羅山方向行進。為了省油,不惜抄近路壓壞路面,真是太自私了。
溮河南路只有個別大一點的企業,以及三兩個樓盤在開工。我就想問:這寥寥幾個企業繳納的稅款,夠年年修路的費用嗎?在大貨車還沒有製造之前的年代,不都是中小型的貨車拉貨嗎?沒有載重大貨車,百年前不照樣建起了高樓大廈嗎?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少數人開綠燈,廣大市民不高興。
欒樹蔥蘢,波光粼粼,鋪滿柏油的溮河南路平坦潔淨,汽車緩緩行駛在風景中,幸福在心中洋溢。這是一個夢……
夢中的溮河南路
今冬大雪來臨之前,信陽市的掃雪車準備好了嗎?
2018年的新聞截圖
網傳今冬將遭遇幾十年不遇的寒冷與大雪。還記得2018年的那場暴雪嗎?信陽市主幹道的玉蘭樹枝幹一片片被積雪壓斷,大雪封路,出行艱難。市政部門緊急調用數臺大型挖掘機在東方紅大道、民權路等主幹道上鏟雪,媒體也對這種鏟雪清路的行為大加報導和讚揚。可是……可是,我要說的是———好端端的馬路都被挖掘機沉重的大鏟子劃出一道道溝壑。雪是鏟走了,平整的馬路也毀壞了。然後,被鏟壞的馬路又要重新修,再一次浪費財政資金,再一次因修路而擾民。請問,與挖掘機司機籤合同了嗎?鏟壞路面要賠償嗎?肯定沒有,那樣的大雪天,能請到挖掘機已經是萬幸了。今年信陽市創衛,好多馬路都是剛剛重新修好,假如今年大雪封路,還要出動笨重的挖掘機鏟雪毀路嗎?想想就心疼!新修的柏油馬路是真的平整漂亮啊,不忍心,不忍心……信陽市的備用鏟雪車買了嗎?有「應急預案」嗎?
2018年挖掘機鏟雪毀壞的路面
那年被鏟壞的好多馬路已經被新的柏油覆蓋,曾經的傷痛不見痕跡。如果你是一個失憶的人,請去大拱橋北路看看,那路面上一道道的印跡還在,那就是2018年挖掘機鏟雪留下的傷口。
新修的柏油馬路可真漂亮啊
一條幾十年都在逆行的主幹道
民橋南頭,大貨車上橋逆行幾十年了,沒人管,交警熟視無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理交通安全法》的相關細則規定,車輛左轉上橋必須穿過橋底從右側直行。可是,從溮河南路東邊過來左轉上橋的大貨車,幾十年如一日都是直接不過橋(它也過不去!)就開始左拐上橋,逆行駛入民權路南路,奔107國道而去。大貨車本來就不應在市內通行,更何況大貨車在橋頭逆行駛入民權路南路這一剎那,險象環生,交通事故時有發生。這些營運的大貨車沒有任何資格不遵守交通安全法,交警也沒有任何理由對其網開一面。小轎車在市內龜速前進,還要求系安全帶,不系都要罰款,大貨車逆行上橋為啥放任不管?這是選擇性執法嗎?執法的公平、公正體現在哪裡?
快閃開!逆行上橋的大貨車車隊來了
人車爭道何時休
據說有這樣一些人,他們開車時罵行人和電動車不守規矩,行走時又罵小轎車司機沒素質。這不僅是個人修養問題,也與道路「供需」矛盾緊張有關。人與車太多,路不夠用,管理再跟不上,自然就出現擁擠和混亂。開車的最煩非機動車和行人上機動車道,曾經有個無牌電動車,在機動車道緊跟我的車後行駛,我遇見異常減速,他急剎,自己摔傷了,交警認定我倆對等責任。你說冤不冤?想想人家是「弱勢群體」,咱有保險,也就認了。
為了避免非機動車上機動車道,信陽市一些主幹道專門設立了隔離欄,可是一些非機動車還是冒著安全的風險強行在機動車道行駛。似乎交警的目光更多的是盯著機動車,對於行人和非機動車違法處罰較少,假使信陽市交警在機動車道旁值守一個星期,對違規駛入機動車道的電動車予以處罰,相信此種亂相一定會大大改觀。
一些人就是喜歡走機動車道
如果你是騎車一族,你會發現路兩邊原本寬敞的非機動車道,許多都被畫成小轎車停車位了,騎車想靠邊都靠不成,稍不注意就和機動車混在了一起。騎車的說:路邊少畫些停車位不行嗎?開車的按著喇叭說:離車遠點,不知道靠邊啊!矛盾出來了,怎麼辦?政府不是有智囊嗎?不是有專門管理城市交通的機關嗎?困難與機遇同在,越是困難的局面,越能展示城市管理者的水平。
這裡要給一些騎電動車的普及個小常識。有些電動車看別的「電動車」跑到機動車道行駛,於是也盲目跟進。看清楚啊,人家那可是摩託車!摩託車是有黃色牌照的,屬於機動車,可以在機動車道行駛。你一個電動車,別看同人家摩託車長的一樣,那可沒法比!
在羊山新區,新七大道和新五大道非機動車道足夠寬,可是有些電動車放著寬敞安全的非機動車道不走,偏要到機動車道行駛,實在是讓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據說,有些「路怒症」的司機喜歡「別車」嚇唬機動車道上的電動車,這樣要不得,很危險。
電動車惹不起,行人更惹不起。人心不古,任何輕微的刮碰,都有人「倒地不起」,機動車都要付出代價。在擁擠的街頭開車,真是步步驚心。機動車、電動車、三輪車、自行車、行人擁擠在同一條道上,「五合一」的路面,車水馬龍,百舸爭流,嘈雜中展示著大信陽的繁華,錘鍊著司機的技術和智慧。擁擠的路面是最好的駕校教練,請感謝讓你磨鍊得膽大心細的城市交通。
「五合一」馬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說的是拼生活的勞動者的艱辛。我想借用這句話說說信陽的灑水車。如果長期不灑水,路上的灰塵就會讓人「晴天一身灰」。可是,過多的灑水,水量太大,弄得電動車和轎車從路面開過,車身濺滿了泥水汙漬。灑水車這好事做得讓人哭笑不得,直心疼剛剛洗車花的三十元錢。「不灑水一身灰,灑水一身泥」,二者都是我們所不願看到的。灑水車不要指望開大水量,跑一趟就一勞永逸。把水量開得小而均勻,往返多灑幾趟可否?尤其是在冬天,灑水車過量灑水造成路面結冰,電動車摔倒的事故也時有發生。
灑水車過後
到拉薩能和到北京的人一樣多嗎?
拉薩地廣人稀,經濟欠發達,去拉薩的道路與行人沒法和北京比。一個城市也是這樣,有的地方繁華,有的地方偏僻。這就要求城市道路的引導線和信號燈設計必須科學、嚴謹。譬如,新七大道是連接高鐵站與市內的大動脈,直行往返市內的車輛最多,那就要增加直行車道和直行綠燈時間。可是,在這條路上的有些路口的地面箭頭標識,卻按左轉、直行、右轉三者平均分配,北邊的社區明明還沒有開發起來,沒有多少人去,好可惜浪費一條車道,造成中間直行排長隊。再比如,經常見東風路口東方紅大道往南左轉排長隊,有時都排到申泰後門了。可是,東風路口直行和右拐的車輛隊伍卻寥寥無幾,這明顯是左轉綠燈時間太短,人為造成的交通擁堵,假如給左轉再多10秒,效果就不一樣。
順便說一下,楚王城大轉盤路口是個五條道路交匯的多邊形路口,好多司機看不懂楚王城的紅綠燈,能不能在路面指示箭頭設計上再科學一點,只要前方的綠燈亮起,無論往哪個方向都不會違章,這樣司機就不會懵圈了。
提個小建議。看到南方發達城市車輛掉頭不是在紅綠燈路口,而是還沒到紅綠燈路口就提前設置左轉掉頭,這樣,左轉掉頭車輛就不用等紅綠燈,也減少了十字路口的擁堵。信陽可以借鑑嗎?
設置道路交通標識和信號的人首是一個天天開車的人(原諒我曾經誤以為其沒有開過車),其次要對這座城市十分熟悉,他們知道去哪裡人多,往哪裡拐人少。交通標識和信號不是一成不變的,相關人員要經常上路觀察,要根據城市規劃和車流量變化及時調整。你們就是城市交通堵塞的清潔工,哪裡有堵塞,哪裡就有你們及時解決的方案。這裡,我代表市民向你們致敬。
維護交通秩序 志願者在行動
誰有資格堵路?
我不是法律工作者,只是一個普通市民,我只知道政府和執法部門可以封路和設置路障,你一個公司有權封路和設置路障嗎?公司是經營部門,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永恆的動力。你建房很高尚嗎?修橋是高高在上的大恩大德嗎?你們絞盡腦汁,費九牛二虎之力競標這個項目,無非是為了賺錢而已。你蓋個樓盤就可以封閉團結路半年之久嗎?你建個橋就可以在溮河南路連設六道高高的減速路障嗎?溮河南路,這可是連接溮河區與平橋區的交通大動脈,每天有成千上萬的車輛往返,你六道高高的減速帶知道讓多少人行路難嗎?幾個月都沒見你運一次物料,你卻可以24小時在主幹道上設置路障。太任性了,誰給你擾民的權力?偶爾來一次物料,你就不能請兩個工人在路兩端揮舞小紅旗指揮一下?把便利留給自己,把困難留給群眾,掙著國家的錢,攔著百姓的路,牛逼得很吶!
同樣是建這座橋,另一端的溮河北路就沒有設置六道「關卡」,而是用黃色水泥在地面畫出減速警示標識,一樣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很受市民理解和歡迎。
今年七月份,武漢鐵路局在火車站西側涵洞實改造工程,封閉一側涵洞道路,引起交通堵塞和市民投訴,尚朝陽市長現場辦公,指示拆除封閉路障。結果,武漢鐵路局在不封閉道路的情況下,照樣完成施工改造。這說明,這些層層分包的包工頭就是不能寵著、慣著。
真的搞不明白,賺了那麼銀子,一點困難都不想辦法去克服,就知道簡單粗暴的堵路,知道那是人民群眾時時刻刻通行的路嗎?不是你隨便想堵就堵的。建設法治社會,依法治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大企業尤其要從自身做起,做遵紀守法與促進社會和諧的帶頭人。
前方有連續六道減速帶
那誰,市民喊你來修橋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溮河南路琵琶橋往東,就是京廣鐵路立交橋。去年,一開始路面上出現了一個拳頭大小的坑洞,沒人維護,經過一年成千上萬的車輪碾壓,現在終於發展到「千瘡百孔」。殘破的京廣鐵路橋就像沒娘的孩子,佇立在風雨中,無人問津,影響城市形象,影響車輛通行。那誰?你們可以來修橋了!本來花五塊錢可以縫補的衣服,偏偏要花五百塊錢買件新的,終於等到這一天。
殘破的京廣鐵路橋
信陽市有沒有路面日常養護維修隊?經常在各條道路上巡查,看哪裡有坑坑窪窪的,花點小錢就能及時填補好,防微杜漸,給國家省錢,為市民出行排憂。到底有沒有?民橋南頭最近又出現了好大一條裂溝,很久了,沒人管,車輛從此路過,幸福感當時就顛簸成碎屑,不知啥時候能有人過去填補一下?
行車難,左右為難
信陽好多紅綠燈是這樣設置的:我方直行和對方左轉的綠燈同時亮起。要想過路口,就看誰的速度快,誰的車技熟練,會卡位。要說會卡位,當數107國道十三裡橋路口的左轉司機,在這裡,直行經常幹不過左拐。如果你憨憨的「左拐讓直行」,那麼你就別想過這個路口,馬上紅燈就亮了,就失去了設置左轉綠燈的意義了。左拐和直行的車交匯擠在一起,誰也不讓誰,既影響了左轉,又阻滯了直行速度,還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在十字路口,當你右轉時,直行綠燈亮起,右邊非機動車道上的電動車大軍卻要浩浩蕩蕩直行。額的娘啊,右轉差點撞到直行的電動車隊伍了!
唉,行車難,左右都難。
綠燈直行,對面綠燈左轉,誰也不讓誰
探討安裝窨井蓋的技術難度
市內不少窨井蓋都塌陷在路面,每次車輪碾過,都會哐當哐當的顛簸和震動,讓開車的幸福指數直線下降。
把窨井蓋安裝得和路面一樣平整,是不是很高科技?信陽是否還沒有掌握這項高難度的技術?
也許隔行如隔山吧,把窨井蓋修得和馬路一樣平整,可能真的是技術含量相當高的事。這讓我想起平西的鐵路涵洞,每次開車從那裡路過,彈簧一樣的路面都搖得人昏昏欲睡,這不是因為路面破舊,新路修好第一天就是這樣上下左右晃動。把路修平都這樣難,更何況是窨井蓋呢?或許,要求把窨井蓋修平是一種苛求和奢望。
美麗信陽我的家
文章配圖均為信陽實景拍攝
說了這麼多,就此打住吧。信陽的城市道路和交通是一塊光彩奪目的碧玉,有千千萬萬的人在雕琢和付出汗水,而我只是指出它的瑕疵給人看。
美麗信陽我的家,
舒心出行靠大家。
只要你我齊努力,
幸福終究會開花。
這才是我的心裡話。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為什麼我對你這樣苛求?
因為我對這座城市愛得真切。
墨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