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和愛,才是給孩子最貴的教育資源。
父母的陪伴和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
請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育兒育已!
---編者按
孩子的教育是現在父母最關心的大事!父母們不僅是想讓孩子學習好,而且還想讓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父母帶娃不是在上課的路上就是在上課的教室裡。尤其城市裡出生的孩子,父母對於教育格外注重,從胎教到早教,親子課到孩子自主獨立上培訓班等等應有盡有。親子歡動課、奧爾夫音樂課、體能課、思維課,課程的多樣性只有你不知道,沒有你想不到。
現象
我自己也經歷過孩子的早教,培訓課報名,發現存在的幾個現象:
現象一:爸爸主張啥培訓課都不用報不用上,順其自然,該玩就玩,該學才學。現象二:培訓課報名媽媽居多,陪上課的大部分都是媽媽。現象三:媽媽容易衝動焦慮,容易被培訓機構推銷報名。
這些現象透露出在孩子教育上,如何選擇培訓課程與選擇報不報的態度上,爸爸跟媽媽的意見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存在著很大的分歧。最近為了自己家的四歲寶寶加入了一個少兒編程的報名群,群裡媽媽們對於報不報這個課還進行了一番討論。在這個群裡基本上都是孩子的媽媽,而且大部分都是爸爸不同意報少年編程課,而媽媽自己選擇報名的。媽媽們對爸爸的評論還真是保持一致隊形。大部分媽媽對爸爸的評論都是負面的,而且覺得爸爸是豬隊友,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且不說這些媽媽說得對不對,但卻反映了大部分家庭中在孩子的教育上媽媽是費盡了心思,爸爸最多就是很無奈的出個錢而已。
如何選擇
上述群裡的寶爸寶媽們處於兩個極端,媽媽們絕對得否定寶爸們的態度一律不報培訓班覺得培訓班肯定要報,但殊不知道很多教育機構群裡在線的家長都是媽媽,媽媽容易焦慮容易被營銷人員忽悠而報名,反而覺得爸爸阻礙了孩子的成長。而爸爸們卻全部否定的態度覺得孩子沒必要讀培訓班,是因為很多爸爸主張孩子自由發展,培訓機構是花錢買安慰。那我們需要怎麼選擇呢?1、如果家長有充分的時間陪孩子在家學習成長,我覺得可以少報點培訓班,有些課其實在家自己也能學。比如現在吹捧得很厲害的邏輯思維課(或者叫全腦課),自己孩子也體驗過一次,很喜歡但是圍觀了整個課程,無非是老師使用各種思維遊戲,各種思維道具進行訓練,培養孩子的數字、空間、反映能力。其實我們在家也可以做,家長們可以在網上購買思維訓練的益智玩具,在家陪孩子玩,孩子也是非常喜歡的。我們家孩子就是買了好多此類玩具在家訓練孩子。而且我們都知道一周一節課,一個星期這麼長一次1小時的思維課就能培養出思維厲害的孩子麼?不可能,所以還是家長自己在家教最有效。益智的玩具很多,有興趣的寶媽可以參考:
通過玩具培養寶寶的邏輯思維力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家長們可以學習黃聖依教孩子畫思維導圖
2、藝術類課程要根據自身家庭條件決定,選擇一門就可以了。現在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藝術方面有一定發展,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學藝術,而且藝術這條路靠的是堅持,費用也是相當可觀的。所以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如果是孩子真的喜歡,那竭盡全力去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如果沒有這個天賦,我們需要有一定的選擇,比如繪畫音樂選擇其中一門就可以了,而且在音樂上選擇音樂啟蒙類,小眾樂器類就可以了,比如吉他、尤克裡裡這類學起來快成本不高。而像鋼琴這種學習成本很高,學鋼琴據說每天都要練習一小時,一直堅持長期訓練才會看到成效,這不僅考驗孩子同時更考驗父母,需要父母每天陪伴,而且整個成本費用也是相當高的。身邊有好多朋友的孩子以前都學過鋼琴後來放棄了,因為自己的不堅持或者是孩子的不堅持,而且到小學初中,學業的壓力根本沒有時間再彈鋼琴,所以就放棄了。
3、幼小銜接類這類課程還是有必要報培訓班。讀小學的孩子家長們反映說,在孩子讀一年級的時候,一個班裡大部分孩子都是讀過幼小銜接課程的,如果孩子沒讀過幼小銜接的課就可能會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所以個人覺得這種大家都報名的基礎課程還是有必要學下,即使不一定會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從基種程度上解了孩子跟家長的焦慮,讓家長覺得自己沒有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覺得我也跟同學們一樣學過。
4、體能運動類課程慎重。體能課、籃球課、羽毛球這些課程也是非常火的,現在家長們不僅觀注學習,同樣也是大力觀注體能方面。因為體育也是中考高考的一部分,而且小學的時候跳繩也是納入考核之中的。很多培訓機構還打著這樣子的旗號,孩子的運動能力影響孩子的專注力,所以應該讓孩子報專業的體訓課來培養。其實體能課家長完全可以在家自己訓練的,不用花高費用去報名。因為孩子天生愛運動,家長們多陪伴,在家同樣可以培養愛運動的孩子。
5、有必要可以選擇APP線上課程,性價比高。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時間對著手機或者電腦對他們的視力不利,所以拒絕選擇線上課程。但是實際線上有些課程個人覺得還是不錯的,價格便宜,上課方便。其實一天10分-20分鐘線上學習對孩子視力不會有太多的影響,即使不用來學習,家長們有時候同樣不是用手機、電視動畫片來打發孩子麼,看動畫片就不影響視力了嗎?而且每天學習反而比一周上一次培訓課程效果更好,比如自己家孩子每天學的英語類課程,每天10-15分鐘,自家寶寶也在學,每天睡前都要學習很喜歡出有一定效果。
總之,媽媽比較容易衝動焦慮,很容易受各種教育機構或者各種微信群裡影響,覺得什麼課對孩子成長都有幫助,而爸爸們可能交流少,了解得少並且比較理性,不太受外界影響。所以在選擇培訓課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寶寶的年齡,哪些適合哪些不適合,而且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如果不確定的話先報個短期的或者上節體驗課來了解孩子的興趣點。不要圖報長期課程便宜而衝動地去報,殊不知如果孩子不喜歡報了後就更浪費錢。但是有一點很重要:不能完全依賴培訓課,父母們在家的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才是最有幫助的,父母的陪伴和愛,是給孩子最貴的教育資源,比啥培訓班效果都好。在家有效的親子陪伴,親子閱讀勝過任何外面的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