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期刊最喜歡生信類SCI文章(1~5分)?

2020-12-11 上海瞬顛生物科技

本文來自小張聊科研。今天我來講講大家最關心的1~5分生信類的SCI文章發表情況。

為什麼說大家最關心1~5分的呢?因為首先,這類文章屬於article,被單位所認可和接受。然後1分以下的SCI文章可以說大家都不缺少,甚至可以偏激地認為「一文不值」,而5分以上SCI呢,又太難了,好不容易有個OT(Oncotarget)可以灌灌水,CPB(Cell Physiol Biochem)也可以衝一衝,但OT已死,CPB能堅持多久,大家心中自有分寸。

瞬巔生物

那麼大家肯定比較關注科睿唯安何時公布IF影響因子(據可靠消息,下周四左右會出來),一是關注自己文章的期刊分數,二是看看所謂的「水刊」是否已經不在了。

「灌水一時爽,到頭全白忙」,近些年科研中的這些坑我們深受其害,所以咱們要擦亮眼睛,搞清楚哪些期刊比較「危險」,時刻做好心理準備。

好了,咱們一起來看看1~5分的生信類SCI更偏向發表在哪些雜誌上。

我們在Pubmed上通過關鍵詞「bioinformatics,TCGA,Gene Expression Omnibus,Arrayexpress」,然後去掉重複後獲得了共912篇此類文章。

瞬巔生物

其中2~3分的文章也是最多的,畢竟此檔次也是最實用的一個層次。

下面我們來看看不同檔次的生信類SCI最喜歡發表的期刊(或者期刊最喜歡生信類文章吧)

(1)1~2分的生信SCI期刊

很顯然這個檔次的工作量不會很大,往往都不需要做任何的溼實驗,沒有Q-PCR實驗、細胞功能實驗這些,有的只是:基因的表達差異分析、蛋白互作網絡分析、臨床資料的回顧(生存分析等)等等,所以周期往往很短,短平快的騷操作。

僅僅今年上半年的發表量(84篇)就已經超過了去年一整年(78篇),增長速度很快,我們以前說過如果數據挖掘類的文章哪一天變成了meta文章一樣爛大街,灌水也就失去了意義,各個單位也會迅速把這類文章拉黑的。

那麼再來看看哪些期刊比較喜歡這類文章,容易發表呢?

排名前三的果然是大家心目中的樣子:Mol Med Rep、Oncol Lett、Medicine (Baltimore)

大家不要優先投前三,這三個雜誌也是比較岌岌可危的情況。

① 來自於希臘的Mol Med Rep,從2016年的數字來看,論文75%就來自中國大陸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中心醫院)一年就發表了超過66篇文章(不只是生信文章)在這上面,MMR一直堅挺到現在,也是服氣的(是不是上面有人啊)。

② Oncol lett被國內很多單位評為負面期刊,甚至有些單位已經拉黑了,除此以外,一審太耗時間,要3個月以上,而且整的都是一些犄角旮旯裡的不專業的審稿人,非常不專業,不趕時間的話,儘量改投其他的期刊。

③ Medicine:接收量不算高,一年才10篇左右生信類文章,不過也被很多單位詬病了,慎投。

其他雜誌可以瞄準了投一投。

(2)2~3分的生信SCI期刊

這個檔次的文章可能是大家比較喜歡的檔次了,分值馬馬虎虎,如果數據不足或者想著要急用的一些童鞋呢,最優先考慮的肯定是這個檔次的,因為3分以上的其實是看運氣的,有的時候質量可以也不一定能被認可呢,更別說趕時間了,師兄見過很多童鞋都是博士最後一年沒辦法了才開始做實驗發文章,顯然時間已經不是那麼綽綽有餘了。

可以看到,這個檔次的文章雖然越來越多,但是增長的速度明顯有一定限制的,畢竟還是需要一些真材實料的文章質量。

來看一看,排在前三的是:BMC Bioinformatics、PLoS One、Gene,其他一些雜誌可以投一投,這三者不要優先投。

(3)3~5分的生信SCI期刊

顯然這個檔次的文章已經不能隨便灌水了,一般來講,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實驗深度,生信分析之後的基因需要在組織樣本、細胞中甚至是動物層面做一些驗證實驗,當然對分子機制的深入探討要視前期的工作量了,通常有些童鞋為了急著畢業,把提前完成的工作或者本來可以發表到5分以上的文章改投這個檔次的一些期刊,畢竟科研不能掐準時間說何時有好的結果,全憑自己對科研的理解程度以及合理安排實驗的時間統籌了。

這個檔次最喜歡這類文章的期刊前三包括:BMC Genomics、BMC Cancer、PLoS Comput Biol

請瞬巔生物

BMC GENOMICS 影響因子3.729,其中BMC的意思是BioMed Central系列期刊。

BioMed Central出版商每篇論文的版面費1-2萬元,如果每種期刊每年發100篇論文,那麼每年這個出版社收取的版面費數以億計!2014年的大規模撤稿事件,有很多文章就來自於這家出版商。

商業利益的驅使必然導致一些漏洞存在,就像去年的TB事件一樣,過猶不及,投稿的期刊要慎之又慎,而且自己的文章不要有造假的問題,灌水歸灌水,但是造假就是學術不端了,否則後果就是毀滅性的。

生信類文章短平快的優點備受大家喜愛,望大家能學會這門技能,順利達成所願。

相關焦點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分享一下從接觸生信到發文章的體會
    對於剛上博士的我,一下子還很難投入到實驗課題中去,就這麼渾渾噩噩,一學期完了,轉眼到了2018年3月,博士一年級下學期開始了,突然有一天有一個同學晚上在實驗室拿了一篇生信三區3分的文章給我看,而且不需要做實驗,關鍵是連程式語言基礎都不需要,直接在線網站各種運用,就這麼整合出一篇sci文章了。
  • sci屬於國際期刊嗎
    sci屬於國際期刊嗎?sci是科學引文索引,是國際上最知名最權威的學術檢索工具,它所檢索收錄的是國際範圍內優秀刊物和文獻,所以sci是世界範圍內通用的,sci期刊也是國際上公認的高學術價值刊物。  sci屬於國際期刊嗎  sci檢索的期刊有國外期刊也有國內期刊,根據既定的標準遴選出符合標準的期刊
  • 什麼樣的論文才算符合sci期刊投稿要求
    導師或者有經驗的前輩,時不時告訴自己,你發表sci論文,得符合sci期刊投稿要求,不符合退稿、退稿、退稿!我就想了:什麼樣的論文才算符合sci期刊投稿要求?帶著疑惑,我不斷的查閱資料,不斷的學習閱讀有經驗作者的分享,找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參考標準:1、寫好規範、地道的英文摘要國內期刊在國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力量相對還比較薄弱。如今發表sci論文,選擇英文sci期刊更多見。寫英文摘要成為了不得不做的事情。
  • 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
    發表的文章,要選擇期刊,期刊等級不同,文章等級也不同,可能是sci論文,也可能是其他,比如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等。可以說不是所有發表的文章,都是sci。那麼,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看文章是不是sci,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常用的主要是兩種,分別是web of science是不是查詢到,以及查詢文章發表期刊是不是sci期刊。首先,文章若是sci,我們可以登錄web of science網站去查詢,若能查詢到,則該文章是sci。
  • 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
    sci期刊相比較其他期刊來說,已經處於頂尖的地位。但sci收錄的期刊不止一本,在sci期刊這一圈子內也難免互相比較高低。那麼,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分區或影響因子。首先,sci期刊分區判斷級別高低sci期刊分為了四個區,採用的分區標準有兩種。
  •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sci期刊官網投稿是作者發表sci論文時比較常用的方法,簡不簡單,相對於不同的作者來說,有不同的答案。越熟悉,越專業,sci期刊官網投稿越簡單。sci期刊官網投稿,通常是作者自己發表sci論文唯一的選擇。
  • sci期刊版面費上萬嗎
    sci期刊分為oa期刊和非oa期刊,只有發表oa期刊才會向作者收取發表論文的版面費。版面費的收費標準,會因sci期刊不同而異,導致sci期刊的版面費有高低之分。那麼,sci期刊版面費上萬嗎?發表sci論文,作者選擇的是收取版面費的期刊,就要支付相應的版面費。版面費一般都上萬,有的可能十幾萬以上。不過具體收費多少還是要看目標期刊收費標準,不是所有sci期刊的版面費都上萬。
  • 開源sci期刊審稿快嗎
    發表sci論文,不管是投稿開源sci期刊,還是投稿非開源sci期刊,都需要經過審核程序。由於期刊不同,審核的要求不同,導致審核的快慢有差異。那麼,開源sci期刊審稿快嗎?sci期刊分為開源sci期刊和非開源sci期刊,開源sci期刊又稱OA期刊,向這類期刊投稿發表論文,是需要作者支付一定費用的,審核上不如非開源sci期刊嚴格,那審核效率自然會更快一些。換句話說,正常情況下,開源sci期刊比起非開源sci期刊來說,審核更快一些。但具體多久,會因開源sci期刊不同而有差異。開源sci期刊審核,通常分為一審和二審。
  •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sci期刊讓潤色,說明論文寫作不達標,尚未達到錄用的標準。論文潤色後,解決了語言問題,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達到了錄用的標準。即sci期刊讓潤色不一定還會退稿,但有退稿的風險。論文潤色的表面意思就是對語言進行修改,使文章更加易讀和富有文採,使表述更加順暢。一篇文章寫得不夠行文流暢,潤色是跑不掉的。只不過有的文章問題小,簡單潤色就能達標,還有的文章問題大,專業人潤色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論文潤色程度不同,導致還會退稿的可能性有差異。
  • 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
    sci期刊,屬於國際期刊,對文章語言有相應的要求,凡是語言不符合要求的,肯定不會被錄用。那麼,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也有,但少見。sci選用刊物來源40多個國家,涉及50多種文字,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在意料之中。作者發表sci論文,投稿A期刊可能要求英語,投稿B期刊可能要求德語或其他。不管什麼語言,以所投稿期刊的要求為準。不過在語言使用上,還是以英語為主。首先,國際學術交流不斷的發展,發表sci論文的科研人員也越來越多。
  • sci期刊影響因子幾年更新
    sci期刊有分區,分區劃分標準,與影響因子有關。sci期刊的影響因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次更新,都可能會導致sci期刊重新劃分分區。那麼,sci期刊影響因子幾年更新?影響因子是一種期刊評價工具,是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等指數。sci期刊影響因子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
  • sci文章online什麼意思
    那麼,sci文章online什麼意思?是指sci論文在線發表,在線閱讀的意思。sci文章有online(電子版)和print(紙質版)兩版,兩者都會被sci收錄,沒什麼差別。sci論文一般是先online,而後才會見刊,中間的時間長短要看期刊的具體安排。一般來說,sci文章online以後會分配一個doi號,即在線發表了,別人就可以通過線上瀏覽該篇sci文章。sci文章online後了doi號,就算是成功發表了。但只是online狀態的sci文章是否被相關單位認可,還是要看具體單位的規定。
  • sci核心期刊什麼意思研究生畢業發表,發表多少錢
    擁有四年文章組稿,期刊徵稿,文章指導,推薦發表等業務成功運作經驗,助您輕鬆順利晉升!好多朋友介紹單位同事或者朋友來我們網站給他推送刊物或者訂閱的完成,給廣大有需求人士解決了期刊訂閱及投稿的問題。如果您想提高在業界的威望,除了燙金的資質,您還需要什麼?科研,需要幾篇ISSN/CN文章雜誌發表,增加業界評價份量。
  • 利用這個套路,環狀RNA輕鬆發4.5分SCI
    你還會覺得SCI難嗎VIP會員免費領取這個視頻快速搶發3+SCI一次性付費學習所有課程本次分享的文章套路主要是利用GEO數據挖掘選出一個表達上調的環狀RNA(GEO2R做差異分析),然後收集臨床樣本、細胞實驗進行驗證。
  • 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
    向sci期刊投稿論文發表,就必須寫Cover Letter。作為作者不明白Cover Letter代表的含義,就不能準確入手,正確撰寫。那麼,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首先,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Cover Letter, 即投稿信,是論文投遞時,與論文一起發送給編輯的信件,其目的是讓編輯在閱讀你的論文之前,簡單了解你文章的基本情況。
  • 在哪裡查看核心期刊文章發表價格版面費用低,博士畢業發表
    正規期刊刊登的文章都會被登錄中國知網或萬方數據等學術稿件資料庫,這些資料庫裡可以很容易查找到某一期的所有文章。評正高評審單位在檢查參評者的期刊期刊的時候,只需要將期刊的目錄跟知網或萬方的登錄數據對比一下就可以辨別出真假。第五步,根據您和編輯部的溝通,繳費,怎麼修改呢?以下小編為每個人介紹了一些檢查和修改技巧。
  • Sci收錄的中國期刊是英文還是中文
    CI包羅各個國家高水平期刊,其中不少高水平的中國期刊也被收錄其中。那sci收錄的中國期刊是英文還是中文呢?許多作者以為被SCI收錄的中國期刊還是中文,因此會選擇在被sci收錄的中國期刊上投稿,這樣就不用翻譯了。其實不然,sci期刊收錄的中國期刊其所刊登的論文也是英文的。
  • 2021年最新生信SCI分析思路鑑賞
    因為,說不定你看著看著,你的文章也小修發表了~生信文章一年一個行情還是說慢了,隨著生信SCI的流行,好像半年就開始變化了:2019年,純生信隨便發,2020年上半年,純生信還能發,下半年,都多少要求補驗證。有機會學習的學員,可別再拖延了,行情不等人啊~會越來越不好發的...
  • 推薦兩個免費查詢SCI期刊影響因子(IF)的網站
    IF的計算方法是某期刊報告年份(JCR year)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篇數。以2019年的某一期刊影響因子(2020年公布)為例,IF(2019) = x / y。其中,x = 該期刊2017年和2018年兩年發表的文章在2019年一年內被引用的次數;y = 該期刊2017年和2018兩年所刊發文章的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