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控制趨勢不斷向好,房企在降準等政策影響下,對市場預期信心大增。深圳、廣州、北京、成都、杭州等一、二線城市高價地頻出,全國高溢價地塊增多,多個城市陸續出現高溢價率土地成交,土地市場熱度提升。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已經有七個城市今年以來的累計土地出讓收入超過500億元。其中,杭州最高達到1024億元,北京為997億元。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究竟是房企高價拿地推高房價,還是購房者積極買入助力房企拿地熱情。很顯然是供需問題,有需求才有市場。在排除炒房者的情況下來看一下:部分農村人口有進城安家生活的需求需要買房,之前已經在城市生活的居民生活條件好了想改善住房也需要買房,準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大學畢業生需要買房,準備結婚成家的剛需需要買房等等。隨著國家發展壯大,我國人口紅利不斷顯現,房價上漲的情況下總有能買起的人。如果沒有大量的買入市場,即使再廉價的地塊也無房企問津,企業向來看重的是利潤,他們天生就不是慈善家。房企正是基於對市場供小於求的預判才敢大膽拿地。
正是購房者的購房勢頭助長了房企的拿地投資熱情,同時,又有更多的購房者參照房企拿地樓面價參與到樓市的投資消費之中,從而更加推高房價。銷售端,2020年4月,TOP100房企單月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9002.3億元,較3月環比上升17.2%,較去年4月同比基本持平;70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由3月38城進一步增至50城。國家統計局5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表示,4月份一線城市樓市回暖的速度的確在加快,尤其是京滬深三地甚至出現了部分項目、部分區域的熱銷,總的來看,近期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升溫」,一方面是受改善型需求的推進,另一方面,流動性放鬆對於交易情緒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不過,無論是部分項目還是部分區域的樓市熱銷,首先要明確的是,這並沒有改變樓市整體穩定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