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荔枝大講堂舉辦:聚焦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融合

2020-12-19 騰訊網

首屆荔枝大講堂(網絡專題)在京舉辦 宋美菊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新媒體委員會名譽會長趙化勇在日前舉行的首屆荔枝大講堂(網絡專題)上指出,媒體融合的未來應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升級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首屆荔枝大講堂(網絡專題)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新媒體委員會、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集團)、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愛奇藝、騰訊、嗶哩嗶哩、五元文化、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的嘉賓做主題發言。投資製作、宣傳發行、播出平臺等不同領域的近百名業內代表參與活動。

趙化勇指出,本次活動以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為主題,致力於交流分享行業經驗,從媒體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升級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首屆荔枝大講堂(網絡專題)在京舉辦 宋美菊 攝

活動中,中國傳媒大學趙暉教授運用詳實的數據,闡述了融合媒體時代短視頻內容產業報告;中國傳媒大學張龍教授從國家政策、用戶體驗、圈層傳播、技術革新四個角度,分析了中國網劇創作的現狀與趨勢;清華大學司若教授從國際形勢、社會經濟、媒介、技術四大變局,展望了融媒體時代網絡劇發展的新環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冠宇介紹了央視藉助新媒體為電視劇助力的經驗。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戴瑩以迷霧劇場等愛奇藝劇場品牌為範例,闡述了網絡劇進化論和愛奇藝方法論。從採購策略、評估需求、受眾圈層、題材需求,解析了2021年網絡劇供給趨勢變化;五元文化聯合創始人馬李靈珊以《隱秘而偉大》等爆款懸疑劇集為例,探索「主旋律+年輕態」的創作新風尚,並分析短劇集創作的未來趨勢;新湃傳媒運營總監陳佳以《陳情令》為例,提出了網際網路思維下的IP遴選之道;騰訊微視內容運營負責人張寧、B站政府事務高級經理張宇超、愛奇藝自製劇中心製片人卞江等與會嘉賓共同分享了長劇集、短視頻如何「應時而變、破圈而生」。

據悉,「荔枝大講堂」將於每年舉辦兩次,將邀請主管部門、網際網路機構、知名企業的代表及學界專家參加,以推動產業落地和發展為目的,探研行業問題的解決方案。(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新媒體 共融合 冀未來 河北省新媒體大講堂第三期活動順利舉辦
    河北新聞網12月8日訊 「新媒體 共融合 冀未來」河北省新媒體大講堂第三期授課於17日、18日在邯鄲、邢臺兩地舉行。河北省委網信辦、邯鄲市委網信辦、邢臺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活動。河北省新媒體大講堂活動由河北省委網信辦、各市委網信辦主辦,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河北中心、碧桂園集團承辦。
  • 借勢微博,傳統媒體新媒體已融合
    傳統媒體新媒體無分彼此  三月是「兩會」的季節。兩會在3月召開的慣例,始於1985年;而每年全國政協均在3月3日、全國人大在3月5日開幕,則從1998年開始。
  •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如何融合發展——《西安晚報》「尋找古詩詞中的...
    來源:西部學刊2016年2月下 摘要:結合《西安晚報》「尋找古詩詞中的西安旅遊之美」專欄的報導,比較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劣,提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思路,著重敘述了如何推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旅遊的創新模式,並論述了進一步報導藍田「唐詩古道」的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
  • 2020媒體融合藍皮書: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差距持續擴大
    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共同發布《媒體融合藍皮書: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認為,2018—2019年是我國媒體融合走向縱深的關鍵節點,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中央級媒體在融合核心技術上發力攻堅,省級平臺紛紛下沉,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多點開花,媒體融合平臺陣地建設取得了體系化、多級式、重連接的重要進展。
  • 傳統媒體如何面對新媒體的衝擊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網絡世界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滿足感,其實遠大於所謂信息海量、快速檢索、電子商務等實用功能,這種依賴感之強是傳統媒體所不能企及的。互動更多樣:新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在信息傳播、接收、反饋的過程中,改變了受眾旁觀者的身份,受眾可以相對自由地在媒體上檢索、接收、分享、傳播信息,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受眾參與信息傳播過程的需要。
  • 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平移路徑建構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平移的過程中,需要對各方面進行有效的監管,切實加強平移的科學性與可行性,把握好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時機。本文認為不同時代的媒體有著與之相適應的媒體環境,傳統媒體是相較於近些年興起的網絡新媒體而言的,主要以報紙、廣播、電視為輸出終端的媒體。 (二)新媒體 關於新媒體的定義,目前國內外研究並沒有確切統一的標準,各行各業對新媒體的定義也是各有不同。匡文波(2015)指出,從技術上看,新媒體是數位化的;從傳播上看,新媒體具有互動性。
  • 對新時期傳統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的思考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紙媒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和衝擊,新舊媒體的融合是發展的必然選擇。於此同時,作為傳統媒體的紙媒,也在適應「網際網路+」逐步發展的趨勢,但是,在新舊媒體融合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 山東省精品旅遊大講堂走進棗莊論壇活動在臺兒莊古城舉辦
    齊魯網3月13日訊3月13日,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旅遊景區分會2018年度工作年會暨「山東省精品旅遊大講堂走進棗莊」論壇活動在臺兒莊古城舉辦。臺兒莊古城著力深化旅遊體制改革,不斷提升景區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獲得優質服務單位和文旅融合先進單位榮譽稱號,位列《今日頭條》山東旅遊大數據頭條用戶最受關注的古城鎮榜首。棗莊運河之舟溼地公園有限公司獲得品牌建設先建單位和研學旅遊示範單位榮譽稱號。
  • 新媒體藝術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四種路徑
    新媒體藝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是沿著發揮網際網路優勢、汲取優秀傳統文化養分、引進人工智慧的路線行進的,探索其融合規律,主要有四種融合路徑,即多元化融合路徑、技術化融合路徑、個性化融合路徑和市場化融合路徑。  多元化融合路徑。多元化融合路徑是新媒體藝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中較為常見的路徑,其主要特點是融合的元素多,也包括融合內容、融合形式的多樣化。
  • 首屆青年新媒體學術研究「啟皓獎」評選結果揭曉
    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微博智庫發起的首屆青年新媒體學術研究「啟皓獎」評選順利完成,獲獎名單正式揭曉。  「啟皓獎」旨在通過評選、獎勵青年學者在新媒體和社交媒體生態研究領域取得的卓越成果,鼓勵青年學者探索前沿理論,關注時代話題,促進中國新媒體學術研究的高質量發展。
  • 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新媒體時代下的媒介變革
    2015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鬥,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餘所高校的350餘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
  •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總編輯周亮:傳統媒體參與競爭,應圍繞「短、實...
    11月19日下午,「聚焦新生代 賦能新生態」分論壇為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的主場活動之一。新華社新媒體中心總編輯周亮作《創新融合時代主流輿論表現方式》的主題演講。創新表現方式是一場自我革命。周亮介紹,當今的媒體生態、輿論格局、傳播模式已經與10前甚至5年前有根本的不同。
  • 「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系列論壇--傳媒--人民網
    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謝耘耕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美國杜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贊助單位:遠東控股集團協辦單位:《傳媒》雜誌社 人民網傳媒頻道 獨家門戶合作媒體:搜狐傳媒 首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
  • 兩岸電視主持人共謀媒體發展融合之路
    兩岸電視主持人共謀媒體發展融合之路 2015-11-26 21:04:57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泉州11月26日電 (廖靜)26日,聚焦
  • 【學習時光】媒體人必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寫稿指南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完善,信息傳播格局發生劇變,大眾傳媒進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具有傳統媒體所不能比擬的飛速傳播、移動性強、可讀性高、信息量大等優勢,各種唱衰傳統媒體的聲音不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傳統媒體一蹶不振。
  • 淺談廣播電臺的網際網路新媒體融合之路
    傳統廣播媒介面對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需要怎樣更好更快的發展,是守還是攻,是進亦或是退,如何布置對策應對當下逐漸流失的市場份額是每一個廣播人應該思考的問題,因為我們既是傳統媒體的工作者,又是新媒體的使用者。因此,傳統廣播電臺也要根據這樣的傳播環境做出適時的改變和融合。在廣播電視、電影、手機、網際網路領域,是媒體融合的重點。其中主要表現在內容的融合、渠道的融合、技術的融合、產品的融合以及市場的融合。
  • 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本周將在廈門舉行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柯小嬌)如果說剛剛落幕的金雞獎頒獎盛典將全國電影人的目光匯聚到廈門,那麼,本周即將在湖裡區舉辦的另一場
  • 首屆東坡荔枝文化節 惠城這場直播活動火了!
    首屆東坡荔枝文化節 惠城這場直播活動火了!他與惠州荔枝有哪些故事?惠州最名貴的本土荔枝品種有哪些?今天上午9時許,2020惠州首屆東坡荔枝文化節——荔浦風清·惠城分會場直播活動在美麗的西子湖畔,荔浦風清景點舉行,主持人林立與身穿古風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一同推介不同的荔枝品種、品嘗荔枝為直播拉開帷幕。
  • 澎湃新聞——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融合發展的案例研究
    作為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融合的產物,澎湃新聞從傳播到經營戰略都有亮點,包括傳播社交化、問答互動化、內容優質化;以及以市場化方式整合資本,借海量用戶吸引廣告、匯集黏性受眾為綜合營銷做準備。澎湃新聞的這些亮點為中國化的傳統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儘管當前其贏利模式尚未明確,但發展前景仍十分值得研究和關注。
  • 從轉型再到轉形——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的想像力
    二是關於媒體終端的概念挑戰——我們現在要談的是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的問題,實際上,首先涉及或需要廓清的是——什麼是新興媒體?在此基礎上,媒介融合之媒介的內涵才更清晰,融合的設想才更明確。按一般的理解,傳統媒體指報紙、雜誌、廣播和電視;新興媒體指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各種平臺、界面或終端應用,如網際網路網站、網頁、微博、微信、IPAD、智慧型手機終端等——現在通常用「兩微一端」來泛指傳統媒體的新媒體延伸。但如果我們把思路再拓展一下,車載端算不算新興媒體?VR端算不算新興媒體?萬物互聯後家用智能冰箱算不算新興媒體?可穿戴式設備算不算新興媒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