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如伴生的天敵,似交替的冷暖,飽嘗人生況味的苦辣酸甜,在無休止的嬉笑怒罵中感受著天倫之趣。被父母揮之不去的掌控意念所裹挾著的愛,把孩子的依賴催生為懵懂的覺醒,以及由此而來的衝突,成為一代代父母與孩子之間待解的難題,在似有解卻無解間延續著。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試圖在這個難題上「動一動土」,開一扇窗,文本格局和舞臺呈現有頗多創意。
經典動畫片「大頭兒子系列」中的三口之家,是一個高度濃縮的中國現代家庭,通過一個個小故事詮釋中國人的親情觀、家庭觀和價值觀。其間的童趣,其間的嬉鬧,其間的幻象,其間的奇妙,也是眾多中國孩子和父母的成長記憶。這次的《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為這個IP注入新活力——它營造了一個超乎想像的「平行世界」,小丑先生引導著大頭兒子和小夥伴們打開任意門,進入一個平行時空,遊戲與糖果讓孩子們恣意感受著前所未有的「快樂」,同時也不知不覺地吞噬著他們真實的記憶,忘記了家和家人,忘記了愛和親情。
此後,孩子「回歸」家庭的過程,在當下兒童劇存在缺乏思想性和益智性的普遍狀況下顯得格外難得。兒童劇要帶給觀眾的必須是滋養,不能只是滿臺蹦蹦跳跳的小貓小狗。
該劇設置的「穿越」構建出兩個平行世界,各年齡段的觀眾都可以同步領悟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的方式。小頭爸爸的這番話,或許是每一位年輕父母都值得回味的:「愛是陪伴、理解和守護。既然大頭兒子已經下定決心要靠自己的力量找到回家的路,那我就應該放手讓他去做。」當大頭兒子與他的夥伴們「失蹤」之後,大人們的反思,從教育的角度是具有現實警世意味的:「真正的愛,不是把孩子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而是去理解他、守護他,陪伴著他健康成長。」「要把孩子們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尊重與理解,給他們提供肥沃的土壤,鼓勵他們自由地生長;如果展露了新芽,就小心地培育;如果遇到了挫折,就耐心地開導;如果迷失了方向,就拉著他們的手,帶他們回家。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一直陪伴左右,直到他們長成頂天立地的棟梁之材。這才是真正的愛。」
劇中有一段印象深刻的對話,小丑先生問圍裙媽媽:「你們不希望孩子快樂嗎?」後者的回答恐怕是絕大多數中國家長的想法:「我只希望他在我身邊!」這不就是對千千萬萬家庭和家長的「濃情蜜意」的精神提煉和生活總結嗎?這些臺詞,是劇作者對當下家庭教育和親情關係的深度思考,啟發臺下的父母反思自己養育子女的觀念和心智。
開場映入眼帘的風格化的舞美,精巧而又實用,華麗而又不乏兒童感。當然還包括小頭爸爸利用VR「研發」出的「虛擬世界」,這個家庭之外的場景,與家庭關係中的每個人息息相關。音樂話劇極適合兒童劇的定位,動靜相宜,開合自由。在此情此境中的這番虛擬之旅,讓孩子們「平行」了一把,也讓家長們共振了一回。這個「平行」的立意以戲劇的方式承載,其價值卻在於為人父母者的自悟和自省。如何讓「逃離」在兩條平行軌道上的父母和子女,在任性決絕的狂奔和歇斯底裡的追逐之後,慢慢靠攏,漸漸相擁,和平共處,回歸溫情,這個過程中的成長是相互的,所謂穿越平行的深度與深意,即在於此。
在「重獲生命的遊樂場」這一場,變身小丑先生的小頭爸爸帶大頭兒子重回遊樂場,原來的五顏六色被眼前的灰濛濛光禿禿的景象所取代,大頭兒子迷惑不解,小頭爸爸的「三部曲」開導方式和思路把一位父親的形象刻畫得生動而睿智,「也許是因為夢想遊樂場失去了動力源」——「動力源是追尋快樂的願望」——「愛就是夢想遊樂場的新原料」,孩子們試著把木馬當成最親愛的家人和朋友,終於把夢想遊樂場喚醒。這個「動力源」,何嘗不是對當下教育理念的一種反思?當然,也更是對我們的家庭關係更和諧、親情關係更溫暖的呼喚。
攝影/尹雪峰
【來源:青瞳視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