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方菲 王志平 方圓
司法救助雪中送炭 受助百姓絕處逢生
「懷攬鴨綠一江水,背倚長白萬重山。」被譽為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遼寧省丹東市位於鴨綠江的中下遊,與朝鮮僅一江之隔,而鳳城是丹東的縣級市。鳳城市檢察院坐落在享有「國門名山」美譽的鳳凰山腳下。
12月1日,丹東市檢察機關「勞模精神·榜樣力量」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丹東市檢察院舉行,遼寧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鳳城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負責人周平參加了報告會,並發表了演講。在鮮花和掌聲中,周平講述了自己工作中的故事,感染了在場每一位聽眾。
在鳳城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周平主要負責控申工作,辦理信訪、司法救助、國家賠償等案件。第一次見到周平的人,都會被她如江南女子般秀麗的外形所吸引,然而她做起事情來卻是一副風風火火的樣子,行事乾脆利索,又細緻周到,每個她接訪過的群眾都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但獲得過諸多榮譽的周平鮮少接受採訪,她不想讓自己被過多關注.她說:「作為檢察官,就應該為人民群眾解憂。能夠為群眾辦實事,就會感到滿足。我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做的都是該做的事情。」
周平為人的低調,不是放在嘴上的。走進她的辦公室,一株一人高的龍鬚樹是唯一的裝飾,她把一面面錦旗和一封封感謝信,都放在資料室。「我一看到錦旗和感謝信就感到責任更重了,壓力也更大了。」她笑著對《方圓》記者說道。
一次救濟,長期關懷
遼寧省今年開啟了命案受害家庭關懷行動,首例救助者梁文英的案子就是周平辦理的。
81歲的梁文英是遼陽解放戰役殘疾軍人遺屬,也是已經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月10日,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因酒後發生口角,兩個兒子打了起來,老三被老四一刀捅傷,失血過多死亡。
梁文英雖然有好幾個子女,但是能夠正常工作、養活一大家的還是老三和老四,他們是家裡的頂梁柱,平時梁文英的生活起居也都是依靠這兩個兒子。案發後,一個兒子死亡,另一個兒子收監,一家子如天塌一般。梁文英身體也不好,患有嚴重心臟病、肺氣腫等多種疾病,如今老三和老四也不能陪伴在自己身邊,她只能與患有腦癱的一個兒子相依為命,生活十分困難。
考慮到梁文英家裡的特殊情況,鳳城市檢察院決定幫助梁文英申請司法救助。對於這起救助案件,周平認為處理起來需要考慮的現實因素會比較多,尤其是老人的後續生活保障問題是她關注的重點。「我們發放給她救助金後,她自己能否有效管理?娘倆後續生活怎麼辦?」
在周平心裡,人民利益無小事。梁文英未來的生活,她覺得不能只解決眼前的難處,要幫他們進行長遠規劃。為了能夠儘快幫助到梁文英,她和檢察官助理程璐僅用5天的時間,就把梁文英的司法救助案件給快速辦結了,及時給梁文英送去了6萬元的司法救助款。
疫情期間,周平前往梁文英家得知老人一直深陷痛失兩兒的絕望之中,整日茶不思飯不想,流露出輕生厭世的念頭。周平想著,一定要給她活著的希望和動力,除了進行心理疏導外,還專門幫她錄製了一段視頻,委託看守所幹警轉給她的四兒子看。
「四兒啊,你好好的,好生改造,早點回來,媽在家裡等你,聽裡面(獄警)的話。」梁文英在視頻中叮囑兒子。「媽啊,您在家也都好好的,等我出去再好好伺候您。」當周平將四兒子錄製的視頻拿給梁文英看時,梁文英聲淚俱下,表示要好好活著等兒子回來。
2020年4月,周平(右二)到梁文英家將她兒子在看守所錄製的視頻播放給她看。(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救助金的問題解決了,母子之間的聯繫也建立了,然而這起救助案件並沒有因此而結束。「我們的工作能不能做得再細緻一點,考慮得再周全一點?」周平經常會告訴自己不能以案辦案,要把當事人的困難都考慮周全了。
面對梁文英家庭困難的情況,周平多次與當地黨委政府、村委會和扶貧部門研究制定幫扶措施,最終確定由村委會代為保管司法救助金,村委會根據梁文英的生活需要定期發放救助金。而梁家的幾畝地,村委會表示會找人幫忙耕種,保證梁文英家有糧食吃。同時,扶貧部門在年底產業分紅的時候,也會考慮增加梁文英家的產業分紅收入,並將她和患有腦癱的兒子納入商業醫療補充保險,增強抵禦疾病的能力。
一有時間,周平就會遠赴60多公裡外去看望梁文英。6月12日,周平聯合鳳城市政協、市殘聯等部門,再一次來到梁文英家中進行回訪。梁文英緊握著周平的手說:「閨女啊,你們又來看我啦,你上個月幫我聯繫的大夫真的很不錯,我瞧完了病,喘氣也暢快了。」「別客氣,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梁姨,多保重身體,好好活著,有困難就找我。」周平親切地叮囑道。
對於梁文英的生活,無論大小事,周平總是盡心幫忙張羅著,她還聯繫了鳳城市殘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將梁文英家庭作為重點幫扶對象,進行長期幫扶。
在同事看來,周平是一個很不怕「麻煩」別人的人。「誰好意思求人?大家都怕擔人情。可在周平這裡,只要是她接待的當事人有困難找她,她都會第一時間想辦法幫對方解決。」當記者跟周平進行確認時,她莞爾一笑:「如果是我自己家的事,真會不好意思,但如果是我的當事人,我就要想方設法去解決。因為我想讓自己經手的案件能夠做到讓群眾滿意。
「司法工作也是群眾工作」
「黃姨,近來身體怎麼樣了?天冷了,注意添衣保暖呀。」11月24日,周平再一次電話回訪當事人黃玉芬。
這是一起二十餘年的信訪積案。信訪人黃玉芬涉案的貪汙案件在1992年撤案,當時《國家賠償法》(1995年頒布)尚未頒布,案件賠償缺乏具體的指導依據,致使案件長期無法導入司法程序,進而引發黃玉芬長年上訪。
周平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黃玉芬來訪時,自己內心受到的觸動。「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也是古稀之年,應該安享晚年,而黃玉芬還在為自己的事情到處上訪,我很心疼」。經過一番交談,周平了解到黃玉芬被釋放之後,做了腰椎手術,還得了浸潤性肺癌、心臟病等多種重大疾病,多年來一直在各大醫院治療身體。
據周平介紹,黃玉芬是20世紀90年代當地有名的企業家,1990年4月,當時的鳳城滿族自治縣檢察院以黃玉芬涉嫌貪汙罪、受賄罪立案。隨後在1992年4月16日,鳳城縣檢察院檢委會認為該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案件,然而此時的黃玉芬已經被羈押一年半之久。為了自己的聲譽,黃玉芬拖著病體上訪了二十多年,要求賠償其被羈押期間的身體和精神、經濟損失。因為多年上訪,黃玉芬的精神壓力很大。
周平有點擔心黃玉芬的情況,她和同事與黃玉芬通話了20餘次,還去她租住的地方探望了2次。周平每次都會關切地提醒黃玉芬:「黃姨,注意天氣變化,要保重身體,有什麼問題跟我們說,我們給你解決。」
「和多數上訪人不同的是,黃玉芬每次都心平氣和地表達著自己訴求,跟我們遇見的多年老訪戶不同,她慈祥溫和。」周平說道,為了解開黃玉芬的心結,周平專門拜訪了當年辦理黃玉芬案件的辦案人員,了解黃玉芬多年上訪未能解決的原委。
通過周平的了解,有一件讓黃玉芬耿耿於懷的事情發生在她的案件審理期間,當時在法庭上,有人罵她是貪汙犯,言語上的刺激讓黃玉芬一直想要證明自己的清白,而這件事,也促使她走上了多年的上訪之路。
從黃玉芬的言語裡,周平能夠看出老人的沮喪情緒,特別是一些鄰居熟人,這些年來一直認為她是貪汙犯。其實早在1992年,檢察機關已經撤案了,但黃玉芬一想到自己是一個快埋進黃土的人,還有人誤會她的清白,內心就十分痛苦。
了解到黃玉芬「就想要一個說法」的心理,周平聯繫了原參與辦案人員與黃玉芬見面。多年未見,他們都對黃玉芬送上關心和問候,一聲「黃大姐,你好嗎」,讓她淚流滿面,親切的交流,讓她非常感動,感覺自己是被尊重的。
「黃姨,過去的案子給您造成這麼大的心結,帶來一生的痛苦。您這麼大歲數,本該安享晚年的,卻奔波上訪這麼多年。我想代表我們幹警,為我們當年執法觀念和執法水平的不足,給您道歉。」周平真誠地對黃玉芬說。
周平和同事在辦案過程中始終為黃玉芬著想,還時常以晚輩的身份對她加以寬慰和疏導。一開始黃玉芬信訪要求賠償金額包括醫療費、交通費、精神和經濟損失費用共計三十餘萬元,周平對黃玉芬的信訪訴求進行逐一回應和解釋,同時也向她解讀了《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
經過一系列釋法說理,黃玉芬說:「小周啊,我是被你們的工作感動了,哪怕現在只給我一分錢,我也感謝你們。」
2018年8月29日,鳳城市檢察院依法為黃玉芬申請辦理司法救助,黃玉芬對該信訪案的辦理結果非常滿意,並寫下了息訴罷訪承諾
在寫給鳳城市檢察院檢察長姜秀娟的感謝信中,黃玉芬說:「新時代檢察官的作風真的感化了我,你們推心置腹跟我談心,設身處地為我考慮,為我奔波20多年的事情畫上了句號。你們用心用情工作,我今後好好生活,不再給國家添麻煩。」
為了表達謝意,黃玉芬帶病專程為鳳城市檢察院送來了感謝信和一面寫有「有擔當、辦實事、高效負責」的錦旗。現在黃玉芬和兒女住在外地,她還常常打電話給周平及其同事,囑咐他們注意身體,邀請他們去自家做客。周平也熱情地告訴黃玉芬,「現在檢察機關出臺政策幫助民營企業家,對他們的保障越來越完善啦。」
在周平看來,法律不應該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眾工作」,她也一直把這句話放在心裡。對於信訪工作,許多問題都是很棘手的,只有耐心傾聽訴求,才能贏得信任和理解。
「作為一名檢察官,群眾來到這裡,就是對我們的信任。如果屬於職責範圍內的,我們要竭盡全力幫助化解矛盾,為他們爭取權利;不屬於職責範圍的,我們也要協調溝通好,幫助當事人找到渠道,解決他們的訴求。」周平說道。
把迷途少年帶到有陽光的地方
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來鳳城市檢察院考察工作時,周平和同事以及心理老師正在對一起故意毀壞財物案的附條件不起訴人小金進行心理疏導。
2005年,小金的父親在鄉下經營了一片果園,在果園邊上建了一處20平方米的簡易看護房。2009年,4歲的小金和母親一起搬來簡易房住。後來,果園經營不善,多年下來,虧損嚴重。因為酗酒嚴重,沒有生活來源,金父乾脆低於市場價把房子賣了換酒喝,醉酒之後,還會暴打母子倆。小金的母親因為長期遭受家暴,被生生打成了精神障礙。
2012年9月17日白天,小金父親醉酒後將小金和媽媽砍成了重傷,還將大門緊鎖,阻止他人報警。那時的小金整個臉和胳膊也被砍得不成樣子,等第二天鄰居發現異常時,地上淌的血都風乾了。
小金母子被送往醫院後,當地政府和民眾紛紛給這對母子捐錢、捐物,用於二人的醫療費用,民政部門也給母子二人辦理了低保。小金父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小金的媽媽由於精神上受到刺激,被送去精神病院進行治療,而小金的姥姥患有心臟病,無力照顧小金。民政部門出面把小金寄養在愛心人士家裡。後來小金初中沒畢業就去打工了。
2019年6月19日,小金在生日那天回到兒時居住地,無家可歸的他心情很低落,又喝了點酒,衝動之餘把附近一座孤房給燒毀了。2020年9月14日,鳳城市檢察院第二檢察部鑑於小金的特殊情況,對他依法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辦案檢察官認為小金的情況可能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遂將該線索移送第五檢察部周平審查。
小金告訴周平:「回到小時候的居住地,讓我想起當年和媽媽被暴打的日子……這些痛苦的回憶都深深埋在我的心裡,沒有地方可以傾訴,後來我一時衝動,才毀壞了財物」。
小金的身世讓周平感到唏噓。雖然他是這一起案件的被不起訴人,但是周平和同事認為,小金同樣是上一起傷害案件的受害者。
小金是個帥小夥,性格靦腆,被砍傷以後,臉、手臂、頭上都是疤痕,給他造成了嚴重的身心創傷。周平說:「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是非觀尚未形成時期,父親服刑,母親精神病入院,無人對其進行正確引導,進而引發犯罪。所以,我們檢察機關在幫助小金申請國家司法救助金之後,還應該進一步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從根上去幫助這個迷途的年輕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疏導,小金告訴周平:「我心裡好受多了,感覺對未來有希望了。」
因為故意毀壞財物,小金需要向被害人賠償1.4萬元,他打算自己賺錢還上。在了解到小金的想法後,為了全方位幫助這個年輕人,周平所在的鳳城市檢察院幫助小金聯繫了一個幫扶基地,讓他能夠有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從此能走上正途。
現在小金在一個月能掙4000元,生活方面已經沒有問題了,他還能趁著放假的時候去看望自己的媽媽。
11月25日上午,周平讓同事聯繫小金一起去醫院看小金的媽媽,她還特意囑咐道,「電話別打太早,這孩子上夜班,讓他多睡會兒」。
2020年11月25日,周平陪小金去醫院看望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親。(攝影/方菲)
周平很細心,去醫院前,她特地買了蘋果和香蕉,她聽小金說過,這是他媽媽愛吃的水果。從醫院出來後,小金要趕回公司,臨別時,周平囑咐小金:「多看書,別老睡覺玩手機,有時間運動運動,有好的身體,才能更好地生活工作,別辜負關心你的人們,生活還是很美好的。」小金對幫助過自己的政府、檢察官和收養家庭心存感激,他表示以後要多掙錢,讓媽媽過上好日子。
救一個人,救一個家庭
「你媽手都燒成那樣了還親手給你包餃子,是什麼樣的一個感情啊,給你包的每個餃子,是什麼樣的分量啊……」記者採訪的間隙,周平跟她的司法救助對象劉海媚的兒子周志明通了一個電話。因為劉海媚微信裡告訴周平,周志明可能嫌棄自己,不想吃自己包的餃子,周平一個電話就給周志明打過去了。
在周平同事口中,周志明是一個特殊的男孩,大家都跟周平開玩笑:「乾脆認周志明做乾兒子算了。」有一段時間,下班之後,周平不是在給劉海媚發送一些激勵周志明學習的雞湯文章,就是打電話給周志明的班主任,了解他的思想學習。
對周平來說,劉海媚是一個讓她印象特別深的當事人。2018年1月2日,一個寒冷的冬夜,49歲的劉海媚被前夫用汽油灑在身上點燃,燒成重傷,幸好兒子在家,才把她救下來。可是她被燒毀了容貌,手指頭也因為燒傷而黏在一起。
2019年5月29日,劉海媚不服法院判決到鳳城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進行申訴,見到劉海媚的第一眼,周平看到的是一張紅腫而扭曲的臉,新舊疤痕像一條條蟲一樣盤踞在臉上。因為燒傷的比較嚴重,劉海媚的嘴巴紅腫,張口困難,說起話來比較困難。除此之外,周平還發現,劉海媚穿著厚厚的衣物包裹著自己,還戴著帽子,因為夏天快到了,她的周身散發著一股說不上來的味道,說話時一邊抓耳撓腮,一邊拼命撓著大腿。
眼前的劉海媚讓周平覺得很震撼。經過詢問,周平了解到,劉海媚作為村裡的低保戶及慢性B肝患者,已經住院三個月,花費治療費12.5萬元,前夫無錢無力支付賠償,而她在離婚後,獨自帶著兒子租房生活,現在又因燒成重傷失去勞動能力,生活困難,二人僅依靠低保金維持生活,沒有錢繼續治療。
來檢察院申訴前,醫院給劉海媚做了植皮手術,摘取了她大腿上的部分皮膚移植到胳膊和手背上,她的雙手沒有握力,尤其是左手,連筷子都握不住。隨著天氣變熱,燒傷後排汗功能不暢,劉海媚難以忍受瘙癢,整宿睡不著覺。
如何解決劉海媚的經濟困難和她的燒傷治療費?周平下了很大的功夫。通過司法救助,周平為劉海媚申請到了5萬元的救助金。考慮到劉海媚因燒傷面部瘢痕攣縮導致張口困難的情況,周平還找到本地一家醫院,為劉海媚做了口周瘢痕松解手術。醫院還注意到劉海媚上下耳郭因為燒傷黏在了一起,幫她打開了耳朵,恢復了聽力。
也是這次耳朵手術讓周平意識到,為什麼第一次見到劉海媚時,她對聲音的反應明顯慢半拍,原來她耳朵被燒傷,一說話就會受到幹擾。周平還擔心手術失敗牽扯到了面部神經,多次去醫院溝通,醫院被周平的行為感動,為劉海媚重新制訂了手術方案,免費為她做了面部修復手術。
整個手術過程,周平和同事在手術室外足足等待了四個小時,幸好手術效果不錯。劉海媚住院期間,周平和同事還聯繫了民政部門和殘聯,看看是否有相關政策提供一些救助。
在給予司法救助的同時周平沒有簡單的就案辦案,還採取多元救助,尤其是心理救助。她經常與劉海媚通電話,幫助她重拾生活的信心。
2020年1月,鳳城市檢察院檢察長姜秀娟和周平(右一)、程璐去探望即將手術的劉海媚。(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對劉海媚來說,兒子是她活著的最大希望。她出事前,兒子學習成績中等。發生這樣的事,村裡傳得沸沸揚揚,兒子很自卑,想輟學不念了。為此,周平專門去了一趟周志明的學校,找到他的班主任老師。她跟老師說:「小周家的情況挺特殊的,老師和同學能不能多關心和開導一下他,在課堂上多關照他,在品格和為人處世方面多教育他。好好學習是一方面,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重要,希望老師多費心。」
為了給孩子自信,周平每次去看他都穿著檢服,周志明的同學看到之後很羨慕他,周平跟孩子說,「你就說我是你姨。」
周平和同事組成了一個愛心助學群,成員包括檢察官、法官、律師、醫生等,長期資助周志明的學業。2019年11月17日,在收到鳳城市檢察院同事的捐款捐物之後,周志明給周平寫來感謝信,其中有幾句話讓周平特別感動:「這些壓力一度讓我喘不過氣,也讓我快失去自信,幸運的是,我遇到了你們。現在的我,像春天剛出土的小草,又恢復了勃勃生機。我相信,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
劉海媚自己都很難想像,作為一個遭受過毀容傷害的女人,獨身帶孩子,在檢察官的幫助下,自己的身心能夠恢復得這麼好。雖然劉海媚不善於表達,但是她告訴周平:「周姐,我現在感覺特別幸福,從來沒有感覺過這麼好。真的,你不知道我以前過的是什麼日子。前夫喝完酒就打人,我被打怕了,寧願淨身出戶在外租房,也要離婚。」
如今的劉海媚逐漸從過去的痛苦經歷中一點點恢復,她現在經常在微信上給周平發信息,有時候是兒子的考試成績,有時候叮囑周平別太辛苦了。周平聽完都是淡淡地微笑和點頭,末了還是重複著:「有什麼事就找我。」
看著周平和劉海媚之間的親密勁兒,同事都感嘆道:「如果沒有遇到周平,一個家境貧寒、母親被父親燒致毀容的孩子,極有可能會喪失生活的希望,但是現在孩子在周平的幫助下,重新恢復了自信,周平可能改變了孩子的一生。」
我們的工作可能影響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工作猶如一個轉輪,不停歇也沒有盡頭,每天從早忙到晚是常態,但再苦再累,周平也會硬生生擠出時間照顧她的老母親,這也是她內心柔軟的牽掛。
「周平的母親今年80多歲了,身體多病,在今年年初,又患嚴重心衰,住院搶救,那時候正趕上疫情值班,她一邊照顧母親,一邊頂風冒雪執勤。」周平的同事說。
因為工作需要,周平曾被借調到丹東市檢察院,帶領全地區消滅了公開聽證和司法救助空白點,受到了上級院的表揚。疫情期間,周平媽媽患嚴重心衰,考慮到母親身體不好,為了照顧母親,周平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花一個半小時到丹東,下班之後再遠程折返回鳳城的母親家。後來,周平還是放棄了調到市院的機會,回到了鳳城市檢察院。對家人的愛一定程度上也讓周平對救助對象的遭遇感同身受。
周平的工作態度和處事風格其實受她父親的影響很大,「她父親曾經是一位廠長。為人正派,大公無私,全身心撲在工作上,做事情總是先替別人考慮,廠裡職工都非常敬重他。」周平父親的老同事說道。那時候,工人有事就去找周平父親,她父親也都會幫助工人解決。從小耳濡目染父親的為人處世,也養成了周平扶危濟困的品質。「我很崇拜我的父親,他一直都是我的偶像。」
周平的父親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對周平姐弟從小要求很嚴格。周平一直想和父親談談他參加韓戰的事,但她父親從來沒有提過韓戰的殘酷,父親說戰友都犧牲了,他能活下來很幸運。
周平父親最喜歡的一首歌就是《我的祖國》,在周平的印象裡,父親永遠樂觀積極向上,不抱怨,渾身充滿著正能量,特別敬業,周平覺得自己也是遺傳到了父親身上的這些好品質,一心把自己奉獻給了檢察工作。
周平平日的工作內容,包括依法受理報案、舉報、控告、申訴及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進行法律宣傳和諮詢活動等。面對複雜煩瑣的工作,周平始終保持一顆初心,為群眾辦難事、辦實事。面對困難,她不甘示弱,也從不退縮。對待來訪者,她耐心細緻,以誠相待。
能夠最大程度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是周平給自己提出的工作目標。為此,她還會定期去各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工作,比如到鳳城市扶貧開發事務中心了解國家出臺的各項扶貧政策,帶回各種材料給同事學習等。
為了幫助一些困難的司法救助對象解決生活問題,鳳城市扶貧開發事務中心王剛經常和周平打照面,兩人就當事人的低保、危房改造等實實在在的生活問題進行協商,王剛說,「我和周平已成為老熟人了。」
過硬的業務素質和真心為群眾辦實事的態度,以及對當事人、同事和家人無私的奉獻和愛心,讓周平收穫了一致好評。
2004年到2014年間,鳳城市檢察院信訪案件較多,當時分管控申工作的副檢察長郭紅章給了周平很高的評價:「周平工作非常認真負責,為人正直善良,熱愛學習,做事追求完美。控告申訴科被譽為『檢察窗口』,是檢察機關對外聯繫的橋梁和紐帶,周平不僅基礎工作抓得很實,而且站在了全院的角度。作為控告申訴科這個窗口的帶頭人,周平和她的同事們不僅用高效的工作態度和踏實的辦案工作,展現了檢察機關維護公平正義的形象,更為我們詮釋了司法溫情的一面。」
鳳城市檢察院檢察長姜秀娟說:「周平在控申崗位上的工作可圈可點,她帶領的控申工作,每年都排在全省前幾名。」之前,丹東地區在司法救助方面的經驗有過空白期,但是周平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剛剛出臺相關政策時,就開始琢磨該如何去開展這項工作。
面對案件中的貧困老百姓,不管分內分外,周平都一視同仁,熱情接待。幾乎所有當事人在案件結束後,都會給周平辦案組和檢察院寄來感謝信。面對外界的讚許,周平由衷地表示:「這些榮譽是對我們工作的激勵。其實我挺感謝當事人,是他們的理解和信任,才使得我們的工作如此順利圓滿。」
無論是上訪20多年的黃玉芬,還是被前夫燒傷毀容的劉海媚,抑或是從前沒有家,後來有穩定工作、不幸又幸運的小金……周平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為他們排憂解難。「如果你家親人遇到這樣的難事了,你幫不幫,怎麼幫,是不是要幫到底?實際上,我們辦的每一個案件都是撫慰一個受傷的靈魂。他們雖然只是一個個體,但對他們來說,我們的工作影響著他們整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周平平靜地說道。
從檢30餘載,周平先後被評為遼寧省最美女檢察官、丹東市勞動模範、鳳城市勞動模範……她帶領所在科室連續四屆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稱號。4月底,她獲得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縱使榮譽數不勝數,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一次救濟,長期關懷,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在周平看來,人民利益無小事,把每一起群眾身邊的「小案」都當成「天大的案子」辦好,堅持為民初心,辦案求極致,才是檢察工作的最終歸宿。(本文當事人均為化名)
周平,遼寧省鳳城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負責人,一級檢察官。所在部門連續四屆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
2020年被授予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周平對待群眾熱情親切,每個她接訪的群眾都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周平說:「作為檢察官,就應該為人民群眾解憂。能夠為群眾辦 實事,就會感到滿足。我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做的都是該做的事情。
編輯丨肖玲燕 設計丨楊安
文丨方圓記者 方菲 王志平
通訊員 閆曉東 董宇丹 宮月
掃描二維碼,
購買《方圓》12月人物版雜誌
原標題:《女檢察官的「小心機」:每次去學校看他,她都穿著檢服,「你就說我是你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