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馬化騰早年名片曝光:「業務副理」為拉皮條的稱呼

2020-12-25 中國搜索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底色為紫色的名片確實不多,也許象徵著紫氣東來這一好徵兆。不過「業務副理」這種稱呼,當時都是皮包公司,或者拉皮條的貿易公司的職稱。

馬雲電話號碼、馬化騰QQ曝光,商業大佬們的名片原來長這樣

名片,古代稱之為「名刺」,又叫「名帖」,是向對方快速推銷自己的方式,更是商業交往的第一個標準官式動作。而從商業大佬們的名片變遷史當中,我們還能窺見一個個創業者奮鬥的艱辛歷程和曾經的英雄夢想。

夏X

五一假期,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頭條號上來了一波「回憶殺」,曬出了自己早年創業的名片,感嘆曾經被騙子騙光所有錢。

在名片上不難發現,當時公司名字是「北京京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是山葉、日本理光公司、三菱等多款知名光碟刻錄機的全國區或大北方總代理。

之前曝光過京東在1999年的年會視頻,那時的京東還叫「京東多媒體製作室」,面積只有4平方米,員工只有7個人,主營業務是製作VCD。

從當年默默無聞的線下連鎖店到如今的國內第二大電商,讓網友們也不吝溢美之詞。

名片,古代稱之為「名刺」,又叫「名帖」,是向對方快速推銷自己的方式,更是商業交往的第一個標準官式動作。而從商業大佬們的名片變遷史當中,我們還能窺見一個個創業者奮鬥的艱辛歷程和曾經的英雄夢想。

1、馬雲:6張名片,6段故事

「海博翻譯社」,可以說是馬雲創業的第一家公司,於1994年1月成立。「海博」是英文hope(希望)的音譯,馬雲解釋為「大海一般博大的希望」。雖說是杭州成立的第一家專業翻譯機構,但當時的翻譯市場並不成熟,成立初期生意慘澹,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

最艱難的時候,馬雲將原本就小的辦公室分出一半出租給別人當書店,還增加了販賣鮮花和小禮品等零售小生意,以此補貼翻譯社的運營費用。為了降低成本,馬雲還多次帶人前往廣州、義烏等地進貨。即使當時海博翻譯社的運營情況著實堪憂,有幾個與馬雲一起創業的朋友中途退出了,但馬雲一直堅持著。他英語班的學生還一起幫他到百貨大樓門口發傳單、拉橫幅、做宣傳。一直到1996年,海博翻譯社終於轉虧為盈,外租的半間辦公室也重新收了回來。

底色為紫色的名片確實不多,也許象徵著紫氣東來這一好徵兆。不過「業務副理」這種稱呼,當時都是皮包公司,或者拉皮條的貿易公司的職稱。

1995年4月,無意在西雅圖接觸到網際網路的馬雲,回國後和妻子朋友湊錢創辦的海博網絡公司,網站取名「中國黃頁」。這家公司為中國企業提供網際網路信息發布,一個主頁,3000字加一張照片,收費2萬。

這張名片已能看出馬雲從市場部主管已躍升到CEO。馬雲就是拿著這張名片去一次次推銷自己的「中國黃頁」,卻一次次被拒絕,他望著窗外的燈火說道: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會知道我是幹什麼的。

賣掉中國黃頁以後馬雲創建了阿里巴巴,並以B2B為主營業務方向,這是初創時期的名片。不過這次連職位也不願意寫了。

最後一張名片,材質透明,有英文名,有繁體字,還羅列三大title,不僅有阿里巴巴,還有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兩大股東:軟銀、雅虎的職位。人生贏家,逼格滿滿。

2、馬化騰:追溯OICQ

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不僅鵝長的企鵝跟現在有所不同,這張名片上還赫然寫著「OICQ」,並不是大家熟悉的「QQ」。

其實,OICQ是模仿ICQ來的,是國際的一個聊天工具,是I seek you(我尋找你)的意思,OICQ在ICQ前加了一個字母O,意為opening I seek you,意思是「開放的ICQ」。後來被指侵權,於是馬化騰就把OICQ改了名字叫QQ,就是現在我們用的QQ。機智如小馬哥啊。

這張名片雖然沒有手機號,但亮點當然是馬化騰10001的QQ號了。不過你們不要高興太早,邦哥已經親測了一波,結果如下嚶嚶嚶:

3、李彥宏:中規中矩百度風

不愛交際、為人低調的李廠長對於自己的名片也設計得十分簡潔,基本資料中規中矩,唯一區別其他名片的地方就是濃濃的百度風格。

4、張朝陽:博士的光輝

前段時間跟黴黴傳出緋聞的張朝陽的名片也是走簡潔風。當時公司還是搜狐的前身「愛特信公司」,1996年下半年,拿到第一筆17萬美金的天使投資後,張朝陽要做網際網路,但張朝陽自己也沒有想好。張朝陽的公司起名叫網際網路技術公司(Internet Technology Company),英文縮寫是ITC,去工商局申請的時候,工商局要求中文名一定要按ITC的中文諧音翻譯,最後落實到愛特信這三個字。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名片上基本信息普普通通,但印在名字之後的「博士」稱謂仍讓人眼前一亮,甚至和下方的「總裁」二字有點格格不入。可畢竟,老張可是清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才生,強行增加逼格倒也可以理解。

創辦搜狐後,老張的名片刪掉了「博士」稱呼,這樣就自然了很多嘛。

5、許家印:教授的榮耀

相比於張朝陽,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更為直接,名字後面直接加「教授」。其實,恆大公司內部人士都知道,許家印最喜歡的稱呼就是教授;據說他的另一張名片上赫然印著的頭銜是其母校「武漢科技大學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6、雷軍:我愛小米

「雷布斯」的名片顯然跟他的小米手機一樣精緻。排版跟字體都十分注意細節,小米logo幾乎佔了名片的半壁江山。

7、羅永浩:我愛錘子

老羅的名片不談情懷,與雷布斯別無二致,同樣是注意設計感,同樣是把錘子的logo單獨印在顯眼的位置。

8、周鴻禕:是非功過3721

這張名片還是周鴻禕第一次創辦3721公司時使用的,雖然當時在網絡上3721被稱為「我國第一個並且是最大的流氓軟體之一」,但後來3721被雅虎併購,直到2006年,周鴻禕創辦奇虎之後,才有了今天的360安全衛士。

9、史玉柱:最牛客服

性情率真的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在名片上的稱呼真是從心所欲不逾矩:除了董事長兼CEO、首席體驗官之外,竟然還寫著高級專家客服。這一波邦哥給100分。

10、李嘉誠:大繁至簡

這位童年貧寒靠自己一步步奮鬥的華人首富,在名片上只有自己的名字和電話,可謂是大繁至簡。

再來幾個國際商業巨頭的

11、扎克伯格:霸氣側漏

最扎心的莫過於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先生。名片上大大的寫著「I’m CEO, Bitch」(「賤人!我是總裁!」)

其實扎克如此扎心的名片是有典故的。該名片的設計師 Bryan Veloso 在 Quora上給了大家一個背後的故事:對於馬克來說,那個時候他崇拜賈伯斯是個公開的秘密。那時(05 年底)公司總共就兩個設計師,Aaron Sittig 和我。扎克和我們開會的時候就經常猶如賈伯斯附體一樣表現得激情四溢和咄咄逼人,也正是在那其中的一次會議上,我記得從扎克口中嘣出了這麼幾個字「I’m CEO, Bitch」。而這張名片是Veloso給扎克開的一個玩笑。

12、賈伯斯:細節至上

蘋果產品的美學設計是有口皆碑的,我們從賈伯斯1979年的名片就能看出一家公司對細節的把控如此虔誠:名片上印著蘋果總部的地址、總機號碼,頂頭的蘋果公司名稱採用了很有特色的字體。名片背面還用壓印的方式凸出了蘋果logo,十分驚豔。

13、比爾蓋茨:嬉皮OR雅痞

1975年,Microsoft創辦人Bill Gates和Paul Allen,當時名片上印的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Bill Gates,而是本名William H. Gates,為William Henry Gates III的縮寫,職稱為總裁(President)。名片還用上了類似圖騰的邊框,可能是受到六七十年代嬉皮文化的影響吧。

14、拉裡佩奇:名片帶來的好運氣

15、最後,讓我們來看一位「行為藝術家」的名片:

還有標哥出訪美國時,散發的這張英文名片。真是中國人看了會流淚,美國人看了會沉默啊…

看完商業大佬們曾經的名片

是不是有一股想給自己印製名片的衝動

那就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萬一哪天你的名片就成文物了呢

此內容為優化閱讀,進入原網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8610-87869823

相關焦點

  • 馬雲電話馬化騰QQ曝光 商業大佬們的名片長這樣
    馬雲電話號碼、馬化騰QQ曝光,商業大佬們的名片原來長這樣  名片,古代稱之為「名刺」,又叫「名帖」,是向對方快速推銷自己的方式,更是商業交往的第一個標準官式動作。而從商業大佬們的名片變遷史當中,我們還能窺見一個個創業者奮鬥的艱辛歷程和曾經的英雄夢想。  夏X  五一假期,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頭條號上來了一波「回憶殺」,曬出了自己早年創業的名片,感嘆曾經被騙子騙光所有錢。
  • BAT大佬名片曝光:看看誰的逼格最高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經在頭條號上曬出了自己早年創業的名片,感嘆曾經被騙子騙光過所有錢。東哥的名片,讓人不禁想到曾經被曝光過的BAT大佬們的名片故事,馬雲的電話馬化騰的QQ都曾因此被曝光。B:李彥宏濃鬱的百度風李廠長向來不愛交際、為人低調,對於自己名片的設計也十分簡潔,基本資料中規中矩,唯一區別其他名片的地方就是其濃濃的百度風格。
  • 馬雲、劉強東、馬化騰、賈伯斯等大佬的名片長啥樣?
    比如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今天小藝就來帶你長長見識!馬雲1994年馬雲成立海博翻譯社時的名片英文名字jack在那個年代馬雲的名片就用了「極光紫」,也許象徵著紫氣東來這一好徵兆那時候馬雲還是「業務經理」1995年馬雲開始接觸網際網路,創立海博網絡諮詢有限公司人們還不知道網際網路為何物,馬雲卻拿著這張名片,一遍又一遍推銷他的中國黃頁這時候的馬雲頭銜已經變為了CEO賣掉中國黃頁後馬雲創辦了阿里巴巴,以B2B為主營業務方向這是初創時期的名片
  • 馬雲和馬化騰香港豪宅曝光:二馬相比誰更壕?
    這筆交易的成交價為每平方英尺 5400 美元,創下了當時的亞洲記錄。但這似乎只是馬雲在香港的過渡房。2015 年,香港《南華早報》稱,馬雲是太平山頂白加道 22 號別墅的買家。該報稱,馬雲以 1.93 億美元(約合每平方英尺 19500 美元)的天價買下了這套 9900 平方英尺的四層大宅,這讓它成為了香港單平最貴的住宅。雖然在香港,人們普遍認為是馬雲買下了白加道 22 號別墅,但他本人拒絕對《南華早報》有關他是買家的報導置評。
  • 馬雲新名片曝光英文名字 網友:太不規範
    9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職務,宣布將回歸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隨之網絡上曝光了馬雲的新名片,11個職稱赫然在目,引文名字曝光「Jack Ma」。此外,他還是馬雲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鄉村教師代言人、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聯席主席、TNC(大自然保護協會)全球董事、聯合國青年創業和小企業特別顧問、聯合國世界婦女峰會聯席會議聯合主席。馬雲表示,我受的教育讓我成為一名教師,能夠走到今天我非常幸運。
  • 現實主義者馬化騰和理想主義者馬雲
    二者自身也都在進化,從分析馬雲和馬化騰二者的言談出行入手,可以窺見中國網際網路潮水的方向。你大媽已經不是你以前的大媽了,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馬雲還是那個馬雲。2017年,「文藝青年」馬雲演了一部電影,唱了一首歌。但更重要的,還是在為阿里的未來籌劃,他更加注重技術,推出了NASA計劃並成立了面向前沿技術的達摩院。除此之外,他的心思繼續放在海外。
  • 為什麼馬雲能見多國領導人,馬化騰、劉強東卻不能?原因很簡單!
    在過去,傳統的支付方式和購物方式已經被改變,從傳統的支付方式轉變為行動支付,購物方式轉變為網上購買。這是阿里創始人馬雲的功勞!而且,馬化騰的騰訊也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方式,劉強東的京東物流速度很快,可以說,這些大佬各有千秋,他們都是年輕企業家的楷模,每個人都很有價值!談到這幾位企業家,最令人記憶猶新的莫過於馬雲。
  • 馬雲新名片上的11個職位,你都了解嗎?
    2018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官方微博上發了一張圖,上面是馬雲的新名片。一共11個職位。而馬雲也由阿里巴巴董事長變成了馬雲老師。以後我們不該稱呼馬老闆了,應該多叫馬雲幾聲老師。馬雲的微博名叫 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 。
  • 馬雲馬化騰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個人信息曝光 怎麼做到的?
    BAT是國內網際網路界翹楚,作為BAT的掌門人,李彥宏、馬雲、馬化騰可都是網際網路「骨灰級」行家裡手,但也正是這幾位,他們的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私密信息卻在網上被一個名為「shenfenzheng」的推特用戶竊取並曝光!一起倒黴的,還有國內眾多「大佬」。小夥伴,你是否也感覺到了空前的危機呢?
  • 馬化騰問鼎中國首富!遊戲會議業務大爆發,聯合國也是客戶
    福布斯實時富豪排名數據顯示,馬化騰的身家已經達到了458億美金,折合人民幣約3243億元,把身家418億美金的馬雲甩在身後。騰訊大漲步入技術性牛市馬化騰「坐穩」中國首富之位今年一季度末,馬化騰便登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只不過當時是與馬雲並列第一。
  • 富豪們都在用什麼手機,馬雲、馬化騰等都不如李嘉誠
    馬雲馬雲的熱度一直都是非常高的,最為網際網路的天才自然是受到了很多的關注,這幾天他的最新消息就是去杭州師範大學聽課。這張是馬雲看完馬賽和外國人一起拍照的圖片,從上面可以看出馬雲用的是蘋果6S,不過還是有點不一樣,因為上面的logo是金色的,也許是私人定製的吧。
  • 跨界歌王馬雲、人設反轉馬化騰,大佬的歌裡藏著哪些人設?
    實際上,除了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丁磊、張朝陽、賈躍亭、馮鑫等網際網路大佬,都曾在公開場合一展歌喉。他們對歌曲的選擇不盡相同,演繹手法也各有特點,演出的時機和熱度,則跟他們的公司發展息息相關。大佬的歌聲,為外界提供了一條線索,讓我們得以一窺大佬的人設,看清公司發展的奧秘。
  • 馬雲怎麼就從國人的楷模跌入成為資本家,而微信馬化騰卻沒有?
    馬雲商業帝國涉及的行業很多,主要是螞蟻金服、電商淘寶引發爭議。馬化騰的微信王國的主要收入來源——遊戲也受到了部分網民的批評。同樣是網際網路企業的巨頭,網民似乎對馬化騰持包容態度,對馬雲缺乏寬容,為什麼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呢?
  • 馬雲25年前的名片曝光,為了生計曾去擺地攤,創業者真的不容易
    雖然馬雲已經正式退休,但馬雲的名氣以及財富依舊不減,即便不再是阿里巴巴總掌舵人,也依然有許多媒體時時追尋著馬雲的身影。可見如今的馬雲,完全稱得上是人生贏家,在商界的影響力與號召力遠非昔日能比。提及昔日,筆者不禁聯想到前段時間被曝光的馬雲25年前的一張名片。這張名片跟普通的小公司老闆的名片一樣,毫無亮點且質感一般,而這張名片中的馬雲跟現在相比更是平平無奇。25年前,也就是1994年前後,馬雲手中的創業項目正是名片中的海博翻譯社。而馬雲之所以成立海博翻譯社,還有追溯到1988年。
  • 馬化騰的發家史 如何找到盈利模式
    馬化騰的騰訊、馬雲的阿里巴巴、丁磊的網易,其實是從裡到外都完全與國際接軌的年輕企業。出現在上海香格裡拉飯店的馬化騰,身著條紋襯衫,依然是一張娃娃臉、簡單秀氣的髮型和細邊框眼鏡。但早年面對媒體的那種青澀已經很難尋覓,已然一副侃侃而談的派頭。相比於其他網際網路的公司領頭人,馬化騰的媒體曝光率很低。公司內外對他的一致評價為「低調」。
  • 馬雲經常被外國領導人接見,為什麼馬化騰沒有這個待遇?
    難道馬化騰不夠資格?為什麼馬化騰沒有這個待遇?馬雲和馬化騰在本質上就屬於兩類人馬雲和馬化騰在性格方面的差異是非常大的,馬雲屬於外向型的,而馬化騰則有點內向,或者是不善於交際,這可能與馬化騰本身就是程式設計師出身有所關係,如果你讓馬雲來敲代碼,那在這方面馬雲拍馬也趕不上馬化騰。
  • 為什麼說能威脅到馬雲的人是王興,而不是馬化騰?
    1、酒店方面美團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1.1%至人民幣31億元。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的經營利潤同比下降57.3%至6.8億元,經營利潤率同比下降13.5個百分點。間夜量達到4280萬,同比下降45.5%。
  • 為何拍照時馬雲馬化騰左右手交疊,而李彥宏雙手垂放?
    例如馬雲習慣將左手疊放在右手上置於身前,馬化騰則是雙手交疊置於身前時右手在上,而李彥宏更多的是將手垂在身體兩側、插在褲兜,或是背在身後。不同的禮儀和性格不久前,阿里巴巴宣布成立「羅漢堂」,首批學術委員會的15位成員以經濟學家為主。馬雲還與這15位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學者合了一張影。
  • 馬雲經常被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接見,為何馬化騰沒有這個待遇?
    馬雲和馬化騰兩個人都可以說是中國最成功的的企業家,都是從事的網際網路相關的產業,馬雲在電商領域可以說是「獨佔鰲頭」,而馬化騰則在社交遊戲領域「無出其右」,他們各自在所從事的領域中做到了第一,不過隨著雙方企業越做越大,涉及的領域也是越來越多,難免會產生碰撞,比如當年的「打車燒錢大戰」,
  •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們這幾天都去了福州,他們準備搞場大事
    馬雲、劉強東、馬化騰,還有許多科技圈、網際網路界大佬參加。會場上,大佬們悉數發言演講,特別是在「中興事件」後,話題都聚焦在了掌握核心技術上面。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提出「市場份額牛不叫牛,核心技術牛才是真正牛」。馬雲說,今天許多網際網路公司都在爭奪市場,爭奪流量,爭奪投資金額。未來應該爭奪在技術領域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