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辦單位
北京市體育局
二、承辦單位
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
朝陽區體育局
三、賽事推廣單位
北京中廣賽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四、競賽日期和地點:
日期:7月17日—7月18日
地點:朝陽體育館
五、競賽組別及項目:
(一)競賽組別:
甲組(男、女):16-18歲(1999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出生)
乙組(男、女):13-15歲(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出生)
丙組(男、女):11-12歲(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出生)
丁組(男、女):9-10歲(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出生)
(二)競賽項目:
1.甲、乙組
(1)長拳;(2)南拳;(3)刀術;(4)劍術;(5)棍術;(6)槍術(甲組以上項目均為第二套國際競賽套路,乙組以上項目均為第一套國際競賽套路);(7)南拳類器械(南刀、南棍);(8)42式太極拳;(9)42式太極劍(以上均為規定套路);(10)傳統一類拳術(形意、八卦、八極);(11)傳統二類拳術(通背、劈掛、翻子);(12)傳統三類拳術(地躺、象形);(13)其它傳統拳術(查拳、華拳、少林、南拳);(14)各式傳統太極拳(陳氏、楊氏、吳氏、武式、孫氏);(15)傳統器械(單器械、雙器械、軟器械);(16)對練。
註:甲組項目均為第二套國際競賽套路;乙組項目均為第一套國際競賽套路;乙組項目不含傳統拳術和傳統器械;對練項目限3人以下,陪練人數不得超過一人;拳術和器械任選。
2.丙、丁組
(1)少年規定拳;(2)初級三路拳;(3)初級刀術;(4)初級劍術;(5)初級棍術;(6)初級槍術;(7)24式太極拳;(8)32式太極劍(以上均為規定套路)。
註:以上均為規定套路。
六、參加辦法:
(一)以區為單位組隊參加;
(二)運動員資格:經醫務部門檢查證明身體健康並在報名時提交二級以上醫院出具的體檢證明原件和複印件(具體內容為腦電圖、心電圖、血壓、脈搏,以本次比賽報名前15天內二級以上醫院出具的方能有效)和《人身保險證明》原件和複印件,所有參賽運動員都需提供《責任聲明書》,由每名運動員填寫一份,務必本人籤字,任缺一項不得報名參賽,其在比賽中發生的任何意外傷害等事故,主辦和承辦單位不承擔任何責任。
在北京市體育局註冊,參賽資格以2017年度註冊期的註冊單位為準,運動員只能代表2017年度註冊單位報名參賽;已代表外省市在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註冊的運動員不可參賽;
(三)參賽者應身體和精神健康,有經常性參加武術鍛鍊或訓練的基礎。參賽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能力,選擇參賽項目。選手在參賽過程中一旦感覺身體不適,應立即中止比賽,請求工作人員幫助。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參加比賽,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自負:
1.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溼性心臟病患者;
2.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它心臟病患者;
4.冠狀動脈病患者和嚴重心律不齊者;
5.血糖過高或過低的糖尿病患者;
6.其他不適合運動的疾病患者。
(四)各單位可報領隊1人,教練員3人,醫生1人,運動員人數不限;每組運動員每人限報2項,對練項目除外;
(五)請各參賽單位於6月19日至6月23日在北京市體育局運動員註冊管理系統進行網絡報名,並將列印報名表一式兩份,加蓋報名單位公章和醫務章後,連同所有參賽運動員的保險證明原件和複印件於6月26日—6月30日送交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過期按不參加論,報名後不得更改。比賽時運動員須持本人二代身份證參賽。
各參賽單位須為本單位所有參賽運動員、教練員上意外傷害保險,其在比賽中發生的任何意外傷害等事故,主辦和承辦單位不承擔任何責任。
七、競賽辦法:
(一)比賽分為單項比賽;
(二)規定套路採用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審定的最新《武術套路競賽規則》及有關補充規定。傳統類項目採用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2012年印發的《傳統武術競賽規則》;
(三)各項目時間規定:
1.甲、乙組長拳類項目時間不少於1分10秒;
2.太極類項目時間為:24式、42式太極拳4-6分鐘;32式、42式太極劍3-4分鐘;
3.傳統類項目40秒至1分30秒。
(四)運動員比賽使用的器械與服裝必須符合規則和有關規定,否則不予參賽;
(五)參加規定套路的甲、乙、丙、丁組各單項運動員,必須符合年齡組劃分要求,不得跨越年齡組;
(六)比賽各單項均不得配樂;
(七)各項目報名參賽不足3人(隊)時,不進行比賽。
八、錄取名次和獎勵辦法:
(一)各單項、對練均錄取前八名,報名參賽在八人(隊)(含)以下時,遞減一名錄取;團體總分(甲、乙、丙、丁組男、女合計)錄取前八名,報名參賽單位在八個(含)以下時,遞減一名錄取。
(二)凡被取消比賽資格者,後繼比賽項目和獲獎名次一併取消,後繼名次不遞補。
九、仲裁和裁判員:由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統一選派
十、本規程解釋、修改權屬北京市體育局,未盡事宜由承辦單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