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一口唾沫能測出孩子天賦基因?
央視網消息:不斷認識自己,一直是人類持之以恆的願望,並且在不斷為之奮鬥。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目前人類已經可以預知部分潛在的健康風險,並能做出相應的預防和治療。現在,市面上的基因檢測產品也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天賦」、「才藝」基因檢測。難道「才藝」也能被基因檢測出來嗎?
就在不久前,王女士從朋友那裡,獲得了一個基因檢測的體驗,不過檢測並非針對疾病,而是「兒童智商和才藝基因」。王女士的孩子快五歲了,想想給孩子報了英語、舞蹈等課外班,卻並不確定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特長,這樣的基因檢測讓她非常心動。
王女士在手機上關注了這家基因檢測公司的公眾號,輸入孩子的信息後,得到一個樣本編號,醫務人員用棉棒給孩子做了口腔黏膜的採樣,再送回公司檢測。10個工作日後,王女士收到了檢測報告。在報告中,每項檢測指標都分為優秀、良好、一般、稍弱4個等級。孩子在閱讀、語言表達、專注力等方面,顯示「良好」,而運動類檢測結果顯示「一般」。
上海某基因檢測公司工作人員:一般——就是說寶寶跟其他小寶寶是一樣的水平;良好——就是寶寶在這方面是有一定的優勢;優秀——就是在這方面很有優勢;稍弱——就是不具備這個優勢。
不過王女士在給孩子做的另一份基因檢測中,發現了蹊蹺。兩份報告,一份是音樂能力,一份是樂感,結果檢測基因代碼、基因名和基因型以及最後的結果都不一樣。面對這樣的答案,王女士覺得非常無語。
王女士:這個(天賦基因檢測)感覺好像有點不靠譜。
小科普:什麼是基因
從基因裡能看出一個人的天賦嗎?對這個問題,我們先從了解什麼是基因開始。
基因,是一種遺傳因子,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也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環境和遺傳互相依賴,演繹著生命的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組成簡單生命最少要265到350個基因,而人體則約有2.5萬個基因。
1985年,美國科學家率先提出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並在1990年正式啟動,預算高達30億美元。1999年,中國獲準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負責測定人類基因組「中國卷」部分,佔全部序列的1%。中國是繼美、英、日、德、法之後第6個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參與國,也是參與這一計劃的唯一發展中國家。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人體內約2.5萬個基因的密碼全部解開,也就是要測定組成人類染色體中所包含的30億個鹼基對組成的核苷酸序列,同時繪製出人類基因圖譜,從而破譯人類遺傳信息。這一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和阿波羅計劃並稱為20世紀三大科學計劃,也被譽為生命科學的「登月計劃」。
2001年8月26日,我國繪製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測序部分。當年,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發表,這也被認為是人類基因組計劃成功的裡程碑。截止到2005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
權威專家:天賦基因檢測 別迷信!
了解完了基因,再回到剛才的片子。像王女士給孩子做的這種天賦基因檢測,到底可靠性有多少呢?記者帶著這份報告,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權威專家,請專家來幫幫忙。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是我國基因組科學研究的「國家隊」,曾承擔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中國卷工作。孫英麗是這裡的研究員,正在承擔中科院精準醫學研究項目和癌症的基因檢測及液體活檢工作。當看到記者帶來的這份報告時,孫英麗直言,用基因測天賦「很難」。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 孫英麗:作為科研工作者,從這種科研的角度來解讀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很難做到這件事情的。
為什麼用基因測天賦「很難」?在給孩子做基因檢測的這份報告中,每項天賦能力後面,都有對應的基因代碼和基因名稱。像閱讀理解能力,給出的基因代碼是COMT,基因名為兒茶酚胺甲基轉移酶基因,基因型為AG,並且顯示出「增強」。這些專業術語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非常唬人。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 孫英麗:如果仔細地來研讀一下,它提到的這個基因可能是跟神經、營養因子這樣發育相關的一個基因,那神經營養因子發育它可能只是跟閱讀理解裡面貢獻非常小的一個方面。
那麼這份天賦基因檢測報告中,所涉及的語言表達能力、專注力、運動、音樂和舞蹈,等等天賦檢測結果是否可靠呢?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 孫英麗:我認為這裡面很多的範疇,都是很難通過基因來進行檢測的。像舞蹈天賦,它可能會涉及身體很多的方面,你的肌肉、你的反應能力、你的前庭的旋轉的感受等等,那這樣子的話很難通過一個單一的基因來判斷有沒有舞蹈天賦。
專家表示,家長不要迷信檢測結果,從而影響自己對孩子的判斷,進而做出對孩子未來不利的選擇。
基因檢測市場 五花八門 利潤驚人
要理性,不迷信!這兩年,不僅是天賦基因,整個基因檢測市場越來越熱。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這一領域充斥著讓人眼花繚亂的廣告詞,各種各樣的基因檢測產品是五花八門,在不少商家的口中,已經把基因檢測包裝成了「無所不能」的靈丹妙藥,一不小心,您就可能掉進「科學陷阱」。
在國內一家電商平臺,輸入「基因檢測」,會自動彈出一系列相關搜索詞。記者隨機選擇了基因檢測套餐,總共出來了7頁多的商品。「酒精代謝」、「葉酸代謝」、「實物不耐受」、「肥胖基因」,按年齡區分的中老年套餐,按職業區分的高端白領套餐,各種各樣不同名目的基因檢測項目讓人眼花繚亂,不僅如此,為了吸引客戶,這家基因檢測公司還打出了「家族遺傳樹」的噱頭。
(成都)某基因檢測公司:比如你一家三口的檢測結果出來,同樣的項目,您可以看到誰的風險更高一點,比如你是2.5倍,您先生是1.5倍,孩子也2.5倍,就說明他遺傳你那部分比較多,就是說他會患這個病的倍率,也是相對於比較高一點的。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商家做不到!這家甚至還打起了「婚配」的廣告。
(北京)某基因公司廣告:作為單身狗的你,難道不想找個對象嗎?我可以通過基因幫你匹配出最佳伴侶。在你介紹男女朋友的時候,我就在這一環節裡幫你把好關。
為什麼商家一股腦地衝入了這些消費級的基因檢測市場呢?記者調查發現,利潤驚人才是根本原因!像這家基因檢測公司就可以按照每年籤一次合同,來單獨加盟。當問到什麼檢測項目最有市場時,對方表示,兒童和美容是首選。
(廈門)某基因檢測公司銷售經理:因為現在對孩子的投入會比較大一點。小孩健康、潛能、天賦這塊兒的一大類。我們做一場活動,量可能就要幾千份,一天可能就幾千份過來。
兒童基因檢測不僅市場好,而且利潤相當驚人。
(廈門)某基因檢測公司銷售經理:兒童的(市場價)4800左右。比如天賦這個,你的利潤空間總是有五折以上的,4800,(代理價)2400一單的話,對你來說利潤還是蠻可觀的。你只要賣出去就可以了,後面的報告,還有健康諮詢都是由我們公司自己來做的。
而如果銷量多,代理價格甚至能低至1000元,利潤幾乎翻兩翻。
消費級基因檢測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利潤驚人讓商家湧入了基因檢測消費市場。但是市面上這些基因檢測產品,是否有宣傳的那麼神奇呢?
基因檢測有這麼神奇嗎?記者在公眾號上購買了兩種不同品牌的基因檢測產品,價位都是499元,都是唾液採集。
記者以自己為體驗者做了兩份不同的檢測。20多天後,收到了兩份報告,對比看下來,不少項目讓人哭笑不得。
先來看看祖源,這也是商家最愛打廣告的內容。報告1顯示60.42%是來自北方漢族,3.493%來自尼安德特人。而報告2則顯示92.02%來自北方漢族,3.37%的維吾爾族。
再來看看人們通常比較關心的和疾病類檢測,報告1類別為健康風險,報告2體現的是遺傳風險。在報告1中,基因風險最高的是腎臟病,是平均人群的4.21倍。而在報告2中,基因風險最高的是強直性脊柱炎,是平均人群的3.06倍;而腎病被細分為三類,基本都不會增加患病風險。
兩份報告,結論怎麼完全不同?這類幾百塊錢的基因檢測,究竟能檢測出多少基因密碼呢?專家說,價格低,是有原因的。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 孫英麗:實際上,公司所做的很多的基因檢測,它就是在一個單基因的位點或者是一個多基因的位點進行一個簡單的檢測。它基因檢測的報告裡面究竟包含了哪些基因位點,它忽略的沒有檢測的那些基因位點的檢測,可能就是說你就沒有得到它的信息,換句話說你只能得到非常有限的信息。
據了解,人體內有約2.5萬個基因,除了乳腺癌等極少數癌症,能明確單一基因的影響外,像胃癌等更多疾病的基因研究,目前還沒有研究得很清楚,這時就要謹慎對待檢測結果了。
正確認識基因檢測 不被廣告迷惑
說了這麼多大眾消費市場上的基因檢測,那麼我國正規的基因檢測總體情況是什麼樣的呢?來聽聽專家的介紹。
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的基因檢測在刑偵和孕前診斷方面,管理都非常嚴格規範,同時,在關於疾病和腫瘤的檢測方面,也在逐漸地走向規範化。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 孫英麗:國家曾經在2014年的時候叫停所有的基因檢測,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重新批准了基因檢測,現在有109家的基因檢測機構都是國家認可的。
不過目前市場上,尤其是非臨床領域出現的天賦、健康風險等消費級基因檢測,由於沒有統一標準,國內監管始終處於缺位狀態。像個別商家打出的婚配基因檢測,這更是有悖倫理。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 孫英麗:從我們專業的角度去判斷的話,這都是倫理不允許的,因為我們做基因研究我們第一關要過的是叫倫理審查,什麼叫倫理不允許呢?一查,你有遺傳病的基因的突變,他可能就不要這個潛在的男女朋友了,那麼就是說這個社會上就會產生一種倫理上的混亂。
仔細區分!不要掉進「科學陷阱」
專家說,人們做基因研究主要是要認識人類基因的奧妙,要造福於人類。我國在2030年前,將投入600億元用於精準醫療,基因領域也將迎來大發展。相關的管理應該跟上,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一定要認清商家五花八門的廣告語,仔細區分市面上的基因檢測是帶有娛樂性質,還是對疾病有真正的指導意義,避免掉進所謂的「科學」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