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讀一讀美眾院前議長這些排比句
新華社記者吳黎明 韓冰
「2017年,巴爾的摩有89%的八年級學生無法通過數學考試,這不是中國的錯……」
「我們國防機構的運作方式催生了德懷特·艾森豪總統曾予以警告的那種『軍工複合體』,這不是中國的錯……」
「在華為努力成為世界領導者的11年中,老牌的美國電信公司官僚主義嚴重,盤根錯節,未能為5G制定一項全球戰略,這不是中國的錯……」
……
這些排比句出自美國眾議院前議長紐特·金裡奇最近出版的《川普對陣中國:面對美國的頭號威脅》一書,原文比以上所列排比內容更廣。金裡奇是美國知名保守派人士,他的新書裡不乏對中國的一些偏見,但強調「不是中國的錯」的排比句卻頗有見地。美國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傲慢偏激的政客,不妨認真讀一讀、想一想。
金裡奇不吝筆墨,以排比句式呼籲不要向中國「甩鍋」,說明他已經注意到,如今美國一些人已習慣把「這是中國的錯」當成口頭禪。在他看來,動輒嫁禍中國犯了方向性錯誤,只會把美國引上積重難返的歧路。
金裡奇不厭其煩,以排比句式一遍又一遍吶喊:美國這種或那種問題,「不是中國的錯」,而是美國自身的問題;美國要治好自己的病,必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良苦用心,字裡行間清晰可見。
應該說,在反對向中國「甩鍋」這一點上,金裡奇的話難能可貴,他的這些排比句說得既有氣勢,也很有道理。
道理在於,找對了方向。分析和解決「美國病」,當然應該立足於美國自身,而不是嫁禍中國。金裡奇列舉的例子中,一些選樣頗有代表性。比如,誰能想到像美國這樣頂尖科技強國,基礎教育的缺陷會那麼大?誰又能想到像美國這樣技術發達的國家,能為「護短」而「拉黑」5G技術領先的中國公司?立足美國真相來談「美國病」,這種態度值得肯定。
道理在於,不人云亦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不少人把「甩鍋」發揮到新高度,所謂「中國工人搶了美國工人飯碗」「中國崛起是佔了美國便宜」「美國貿易逆差是中國造成的」等謬論此起彼伏。而金裡奇在美國一些人動輒把中國當作「替罪羊」之時,能保持清醒和獨立思考,頗為難得。
道理在於,能反躬自省。金裡奇不留情面地指出,把中國當「替罪羊」是大錯特錯,而體制積弊、政策失誤等內因才是「美國病」的根由。這種自省精神,恰恰為當下美國社會所亟需。
但願金裡奇的排比句能讓美國一些人有所領悟:應當理性、客觀看待自身問題和中美分歧,「甩鍋」給中國治不好「美國病」,製造衝突更是歧途,中美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責任編輯: 劉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