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WIFI也不怕,還有省流量圖文版!)
借問理髮店何處有?路人遙指前方三色旋轉燈。
Question:為什麼理髮店的門口都要擺這麼一個燈柱呢?
一個主流說法是這樣的:中世紀的時候,正常醫生是不做外科手術的,他們認為手上見血很low。
你可能沒想到,當時很多外科手術居然是由理髮師們兼職完成的。
理髮師手裡的刀除了剃毛,還能割割東西,也是相當讓人孩怕了……
那會兒醫療水平肯定不能和現代相比。
當時的歐洲認為,經常放放血有利於身心健康,進而頭疼腦熱大病小病都放放血。
治好了算理髮師醫術高明,沒治好是你命不好。
於是理髮師們的店裡經常給人放血治病。
店裡會準備一根長棍子。
患者在排血過程中把它緊緊夾住,一方面可以讓血管更清晰的暴露,另一方面還可以讓血流的更快。
不用的時候,棍子就放在店門口,那些擦完血的繃帶洗完之後就掛在上面晾乾。
風吹過,繃帶轉著圈兒纏繞在杆上,漸漸成了理髮店的一個標誌。
是不是就有點現在燈柱的樣子.
你看 紅、白、藍相間,紅色代表血,白色代表繃帶,藍色代表靜脈。
雖然後來理髮師不再兼職給人放血了,但是門口立根三色柱兒的傳統還是保留了下來。
把它做成燈箱、三色條紋,從靜態進化成動態之類的舉動,你都可以看做是對前人的致敬。
現在也有把紅白藍簡化成黑白兩色的做法,大體含義還是沒變。
所以旋轉燈柱並不是為了晃到你頭暈,方便Tony老師忽悠你辦卡。
它也充斥著歷史的滄桑啊……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rber%27s_pole
http://www.history.com/news/ask-history/why-are-barber-poles-red-white-and-blue
http://www.wondersandmarvels.com/2011/10/a-history-of-the-barbers-po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