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語:親愛的朋友們,昨天北極星水處理網為大家盤點了全國內地31個省份最大規模的汙水處理廠(詳情點擊:2019最新!全國31個省份最大規模汙水處理廠大盤點!),不知你看得是否過癮。這不,北極星水處理網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了汙水廠系列盤點之二:地埋式汙水處理廠知多少。
那麼,啥是地埋式汙水處理廠?全國大型地埋式汙水處理廠有哪些?誰建的?分別採用的什麼工藝?帶著這些問題,北極星水處理網帶你一探究竟!
所謂地埋式,就是將廠房主體建在地面之下。因其具有節約土地、自動化程度高、排放更環保等特點,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城市的青睞:
1 溫州市區中心片汙水處理廠
亞洲最大的全封閉一體化半地埋式汙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40萬噸/日
投運時間:2018年6月
投建者:杭鋼集團聯合體
主體工藝:改良AAO工藝
溫州市中心片汙水處理廠遷建工程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全封閉一體化半地埋式汙水處理廠。為加快推進濱江商務區的建設,盤活土地,提高汙水排放標準,改善區域汙水處理能力不足狀況,溫州市委、市政府決定拆除原有佔地約287畝、出水標準為二級排放的20萬噸/日中心片汙水處理廠,新建一座按一級A標準設計的處理規模40萬m³/d的全封閉半地埋式汙水處理廠。項目採用BOT+EPC模式進行公開招標,2015年8月8日完成項目BOT招投標,由杭鋼集團、中鐵四局、廣州市政設計研究院組成的聯合體中標,採用改良AAO工藝,項目實際用地94.8畝,並組建溫州杭鋼水務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的融資、建設、運營、移交,於2015年10月份進場施工,2018年6月份建成投用。溫州市中心片汙水處理廠主體結構為一體化多層半地下結構,工藝上較老廠傳統工藝在技術上更加先進,且為半地下全封閉式汙水處理廠,其產生的臭氣經過生化處理後排放,並將在新廠上部將建設體育休閒公園,工程建成後景觀效果佳、視覺效果好,能夠有效改善地面區域環境條件、沿江生態和人居環境,而且為市民在城市中心區提供了一個休息鍛鍊的場所。
2 合肥清溪淨水廠
安徽首座全地埋花園式汙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20萬噸/日
投運時間:2017年11月
投建者:國禎環保
主體工藝:改良AAO+後置反硝化深床濾池工藝
作為安徽首座全地埋花園式汙水處理廠——合肥清溪淨水廠于于2015年11月開工建設,2017年9月開始調試運行,2017年11月正式投產。清溪淨水廠位於合肥市清溪路與十裡店路交叉口,由國禎環保投資建設,是安徽省首批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之一,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全地埋式PPP項目。工程設計規模為20萬噸/日,最大處理能力26萬噸/日。採用改良AAO+後置反硝化深床濾池工藝,處理後的出水水質優於目前國家最高排放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工程採用全地埋花園式設計,分為地上、地下兩個部分。其中地下是淨水廠主體構築物,分為二層,負一層為操作層,負二層為工藝處理層。地上為附屬建築物、景觀綠化,將建以水文化為主題的市民休閒廣場。該種設計可最大限度地集約城市用地,還可有效降低噪音、臭氣等對環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影響。
3 北京槐房再生水廠
亞洲規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廠
處理規模:60萬噸/日
投運時間:2016年10月投建者:北京排水集團
主體工藝:MBR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廠,北京槐房再生水廠由北京排水集團承建,2016年10月正式通水運行,日處理規模60萬噸。主要構築物採用全地下式布置,汙水處理區加藥系統、汙泥處理區及綜合樓等附屬設施布置於地上。地下空間位於地下1.5~20m處,可以做到「既隔音又隔臭」;地上部分利用再生水廠得天獨厚的再生水源,結合周邊環境,修建人工溼地,形成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生態景觀。槐房再生水廠位於槐房村,南環鐵路以南,通久路以北,馬家堡西路以東,槐房路以西,佔地面積約31.36h㎡,其中地下部分佔地約13h㎡。流域範圍西起西山八大處,東至展覽館路,北起長河,南至豐臺,並包括花鄉、盧溝橋鄉、石景山鄉部分鄉域地區,規劃流域面積約120.6k㎡。再生水廠全地埋結構整體為230m*650m*19m深基坑,豎向分為地面層、地下負一層、地下負二層。
4 廣州京溪淨水廠
我國首座全地埋式的膜生物反應器汙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10萬噸/日
投運時間:/
主體工藝:MBR
廣州京溪淨水廠服務範圍包括沙河湧左右支流和南湖地區,共15.7平方公裡,日汙水處理能力達到10萬噸。該廠是我國首座全地埋式的膜生物反應器汙水處理廠,佔地面積約1.8公頃,僅為同類常規汙水處理廠用地的五分之一,是全國噸水佔地面積最小的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
從外表看完全看不出是一座汙水處理廠,整個廠區只是一個花園式辦公區,鳥語花香,廠區中間矗立著一座高高的鐘樓仿如歐洲小鎮,而且沒有任何異味。但往下走兩層樓梯,一組包括細格柵、曝氣沉砂池的汙水處理設備便呈現在眼前。一條可通汽車的通道從中穿過,方便外運淤泥。據介紹,經過這些設施處理的尾水能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並且通過廠區大門外的一個瀑布景觀排放到沙河湧中,成為沙河湧的補水水源。而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廢棄物在經過淨化處理後將通過廠區中的鐘樓進行排放。
5 北京市通州碧水汙水處理廠
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的汙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18萬噸/日
投運時間:2017年6月
投建者:北京信通水務建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主體工藝:AAO+MBR膜工藝
通州碧水汙水處理廠是第五代下沉式再生水廠,佔地110畝,處理量18萬噸/天,負責處理84%的通州市汙水,其出水符合地表水四類水標準。相較於之前參觀的亦莊汙水處理廠,碧水處理廠的設計更為緊湊,並對電能等進行了資源化利用。
再生水生產能力達8萬噸/日,出水標準達到北京市地標要求(北京市城鎮汙水廠水汙染物排放標準 DB11/890-2012)。
6 重慶:唐家橋汙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
西南首座全地埋式汙水廠
處理規模:6萬噸/日
投運時間:2019年7月
投建者:重慶市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主體工藝:曝氣生物濾池
唐家橋汙水處理廠已於近日完成了全地埋式改造並正式投運。作為西南地區首座全地埋式汙水廠,該廠將在城市環保和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重要影響。唐家橋汙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利用汙水處理廠周邊地形高差,特別採用了全地埋式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省建設用地。改擴建後的唐家橋汙水處理廠日處理汙水規模達到6萬噸,可服務人口20萬人,主要是收集、處理江北觀音橋、華新街等區域城市汙水。該廠出水水質全面穩定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未來,唐家橋廠將成為水務行業向公眾開放的環保示範窗口
7 四川:成都天府新區第一汙水處理廠
四川最大規模的地埋式汙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26萬噸/日
投運時間:2018年8月投建者:成都興天水環境治理有限公司
主體工藝:BIM技術
成都天府新區第一汙水處理廠是成都市首個PPP模式水環境整治項目、第一個地埋式汙水處理廠,也是四川最大規模的地埋式汙水處理廠,被國家財政部、四川省列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雙示範項目。
成都天府新區第一汙水處理廠位於科學城中路西段北側,佔地85.7畝,規劃總規模26萬噸/日,其中,一期土建規模10萬噸/天,設備5萬噸/天,高品質再生水規模1萬噸/天,項目還將配套建設汙水幹管11公裡,總投資8.56億元。服務範圍包括天府新區核心區,服務面積55平方公裡,服務人口26萬人,其配套汙水幹管沿鹿溪河上下遊兩岸敷設,全長11公裡。天府新區第一汙水處理廠按照「環境友好、土地集約、資源利用」的理念建設,出水水質的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IV類水標準,優於國家關於再生水的相關標準。
天府新區第一汙水處理廠的地面層是一個活水公園。該公園將利用汙水廠的高品質再生水,以地下湧泉的形式汩汩流出,潺潺流水梯次流過層層生態草塘,各類植物間布其中,人行棧道串聯其間,形成一個融休閒遊憩與水環境科普為一體的親水景觀空間。汙水處理廠主體分為地下兩層:負一層是操作層,所有儀器、儀表和控制設施都分布在該層,人員的檢修作業也在該層進行;負二層是水工藝處理層,MBR生化池、膜池、生物除臭、接觸消毒池、臭氧間及活性炭濾池等,所有工藝汙水處理池都在該層。與普通地面汙水處理廠相比,地埋式汙水處理廠佔地面積大致節約了50%。地面公園,供市民遊客享受陽光草坪;地下汙水處理廠,為天府新區核心區水資源循環利用保駕護航……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