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渣渣男,這樣的開場白,你們熟悉嗎?不管歷史如何發展,人心都是最可怕的,在男權社會的古代,很多男人為了一己私利背叛家庭,背叛髮妻,違背承諾的故事數不勝數,在各種古代小說以及戲曲中都有體現,什麼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陳世美,薛仁貴比比皆是。
今天就要給大家隆重介紹幾位古代渣男中的戰鬥機。對於這些人來說,花心都是毛毛雨,畢竟古代可以三妻四妾,背叛感情這種觀念不及我們現在強,他們上榜的理由都是,不僅不重視家庭情感,為了自己的前途,毫不在意夫妻感情,甚至背信棄義,賣妻求榮,把髮妻和家庭當做自己的工具,為了自己的利益,賣妻求榮,毫無作為男人的責任心等等。
一、渣男中的戰鬥機——劉邦
雖然劉邦貴為漢朝的開國皇帝,但實際熟悉漢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單論文韜武略,劉邦是斷然不能跟項羽相提並論的。首先兩人出生就不同,一個是小小沛縣的亭長,另一個出生就是貴族後裔。一個驍勇善戰,另一個膽小怕事,在感情方面更是沒得比,項羽和虞姬的故事至今都為人所稱頌,而劉邦則是出了名的花心,不負責。
首先就是花心,劉邦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跟同村的一個寡婦搞上了,這本來已經有違人倫,兩人還育有一個私生子劉淝,沒多久劉邦又看上了呂雉,轉頭就把寡婦拋棄了,可憐這個寡婦到最後劉邦稱帝都沒有任何名分,在歷史上甚至連姓名都沒有。如果你覺得劉邦和呂雉結婚後,他就老實了,那你也錯了,劉邦結婚後天天在外面和他的狐朋狗友瞎混,家裡全是呂雉操勞,就這樣還不讓人省心。聽到人家教唆就去起兵造反,結果被滿世界通緝,逃跑路上他居然嫌兩個親生的孩子太重,導致馬車跑得太慢,三次將親生兒子踹下馬車,想自己跑路,如果不是趕車的夏侯嬰實在於心不忍又把他們抱了回來,估計兩幼子的小命都不保了。就這樣,劉邦還嫌夏侯嬰多管閒事,幾次想殺了他,最後還是呂雉代替劉邦坐了兩年牢,才保住了劉邦一條小命。
後來劉邦當皇帝,不但沒有感念呂雉的付出,還寵愛戚夫人,並想廢了太子,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這才逼得呂雉不得不痛下殺手,在歷史上留下了毒婦的罵名。試問如果劉邦哪怕感念一點夫妻感情,多為呂雉母子考慮一點點,呂雉又何至失望至此呢?
二、殺妻求榮——吳起
如果說劉邦還只是背信棄義對家庭不負責,那吳起比他還要狠上一百倍。別說糟糠之妻不下堂,他甚至從來沒有把妻子當做一個人來看待,妻子只是他政治道路上的一顆棋子,隨時都可以捨棄。
吳起本來是衛國人,因為家境貧寒鄉裡人看不起他,他跟母親立下誓言要衣錦還鄉,不做到丞相絕不回家。為了求學他拜在曾子門下,後來投奔魯國,也算是位極人臣,但是榮華富貴的他卻忘記還在家鄉的老母親,連母親去世都沒回家探望,曾子因此認為他為人太狠毒和他斷絕了關係。後來吳起娶了齊國一位貴族女子為妻,不久齊國攻打魯國,吳起請求魯王讓他帶兵出戰,從這點我們也能看到,吳起為了自己的地位,連自己的國家也能拋棄,可見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可是魯國國王因為他是齊國人不怎麼信任他,為了取得魯王的信任,吳起殘忍的將家中無辜的妻兒殺害,表示自己的忠心。
這樣的男人毫無廉恥和感恩之心,拋開對家庭的責任對妻子的道義不談,甚至連起碼良心都泯滅了,嫁給他真是女人最大的不幸。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吳起的這個做法並沒有取得魯王的信任,反而讓魯王認為賣妻求榮的人,也不會真心對自己忠誠,最終棄用了他,真是讓人大呼快哉!
三、歧視女性,玩弄感情狂魔——元稹
是的,你沒有看錯,的確是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
元稹的渣在於他酷愛玩弄女性,始亂終棄,並不以為恥,反而覺得自己這樣做很有魅力。元
稹在年少時,曾愛上了一個富家小姐,和人私定終身之後,又因為進京趕考,而被大官看中,立馬翻臉和那位閨中苦苦等待的小姐分手。和一位三品高官的女兒結婚,關鍵元稹絲毫不覺得自己始亂終棄有什麼問題,還把這段感情視為「一夜情」寫進了詩集之中,並且引以為豪,除此之外,元稹酷愛圈養家妓女,還特別喜歡和別人一起交換和分享自己的私房事,這跟前段時間那位「時間管理」藝人的多人運動有什麼差別?這種極度不尊重女性的行為,真讓人羞恥。
關鍵元稹口味還非常獨特,和正妻結婚後並沒有收斂,因為玩膩了年輕的妓女,他又看上了大他十一歲的周濤,兩人還同居在一起,古代雖然不在乎有多少妾室,但是對於這種有悖人倫的事情還是頗有微詞。原配死後,他就這下可著名的「滄海」情詩美其名曰紀念亡妻,可沒過一年他又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後來又劈腿了「姐姐」情人周濤,找了個比周濤還大的劉採春,強行霸佔幾年後,再度拋棄。可以說元稹一生始亂終棄的女人,手指頭加腳指頭都數不過來,在他的心中女人不過只是偶爾消遣的玩物,根本談不上什麼尊嚴,更別提信守什麼承諾。這都算了,最可惡的是,元稹還特別喜歡把自己的風流韻事寫成詩,把自己描述成一個鍾情專一重感情的男人,厚臉皮到世間難有。
其實仔細看看,古代也並不只有渣男,渣女也不少,但是在男權社會,女人更多不能稱之為人,甚至只能算是男人的附屬品。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決定呢她們在婚姻上和選擇配偶上沒有自主權,社會的男尊女卑的觀念,造就了她們一貫你逆來順受的忍讓,事實上很多悲劇更多也是時代所造就的。
參考資料:
《東周列國志》
《鶯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