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奇奇錄製的音頻,推薦大家睡前聽
關於春風主題:古詩詞中有很多含有「春風」的句子,從含有「春風」二字的詩詞開始講起,每次都有一個主題,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以作為古典文化學習的入門,高年級的同學,可以作為作文素材。ISSUE 41
大奇奇:
我們過去的一周學習了南北朝詩人鮑照,他也是李白的偶像。媽媽跟你講過,樂府詩歌是我最喜歡的詩歌,所以今天我要帶你繼續在樂府詩中遨遊。
我先來給你講講什麼是樂府吧,「樂府」,本是掌管音樂的機關名稱,最早設立於漢武帝時,南北朝也有樂府機關。其具體任務是製作樂譜,收集歌詞和訓練音樂人才。歌詞來源有二種:一部分是文人專門作的,一部分是從中國民間收集的。後來,人們將樂府機關採集的詩篇稱為樂府,或稱樂府詩、樂府歌辭,於是樂府便由官府名稱變成了詩體名稱。
《樂府詩集》為詩歌類著作,是北宋郭茂倩所編著的樂府歌辭集,是漢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精華所在。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也是現存成書最早、最廣而搜羅最為完備的樂府詩總籍。內容包括貴族樂歌、文人歌詩,並廣泛收錄民間歌謠,南北朝樂府民歌藉此得以保存和流傳。樂府雙璧為《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
《樂府詩集》對我國的文化有著突出的貢獻,首先,《樂府詩集》是成書較早,收集歷代各種樂府詩最為完備的一部重要總籍。把歷代歌曲按其曲調收集分類,使許多作品得以彙編成書。這對樂府詩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樂府詩集》還把每一種曲調的「古辭」或較早出現的詩放在前面,後人的擬作列於後面,使讀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詩是受了民歌或者前代文人的影響。比如鮑照的《擬行路難》就放在前面,而李白的《行路難》就放在後面,這樣可以看到某些文人詩是受了民歌或者前代文人的影響。
《樂府詩集》以音樂曲調分類著錄詩歌,對一些古辭業已亡佚,而其曲調對後人有過影響的樂曲,都作了說明。如「漢橫吹曲」中的《梅花落》、「雜曲歌辭」中的《行路難》,都只有鮑照的擬作為最早,但編者仍把《梅花落》歸入「漢橫吹曲」,並在《行路難》的說明中引證了《陳武別傳》,指出這個曲調在魏晉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說明它早在漢代可能已經產生。它反映了民歌對文人詩的影響,以及音樂和詩歌的關係,對各種樂曲的相同題目,它指出了前代樂曲與後代樂曲的繼承關係。
而我們今天學習的《子夜四時歌》就出自為南朝樂府民歌,相傳是晉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創製,多寫哀怨或眷戀之情。現存七十五首,又稱《吳聲四時歌》或《子夜吳歌》,簡稱《四時歌》。語言質樸坦率,簡單易懂,質樸清新。
第一首春歌,將一個被春天打動的詩人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你還記得我們昨天在北海公園,在山坡上看到的景色嗎?白色的梨花,粉色的桃花、櫻花,黃色的迎春花,我們在山坡上流連忘返,被這」奇採「打動,你看穿越千年,千年之前的人也是這樣的。
而這一首秋歌,有南朝的秋歌,也有李白的秋歌,其實李白的詩歌是受樂府影響最大的,在南北朝的秋歌裡我們可以找到《靜夜思》的身影,而李白也創作過一首子夜四時歌,題目相同,但是內容完全不同,反映了唐朝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文化。
愛你的媽媽
2020年3月22日
呂花花:獨立珠寶設計師,曾任首師大語文報刊社《語文導報高中版》編輯,提倡」以畫論詩「——即以畫畫的方式來背誦學習古詩詞,因為疫情不能出門,開始為女兒系統講述古詩詞。《呂花花講古詩》登陸蜻蜓APP,深受很多人喜歡.成為很多親子睡前必聽音頻。看完之後,請點擊「在看」,讓疫情中更多小朋友受益吧。一起學習古詩,體會傳統文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