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晚安 長樂公園!
你的家和公園「零距離」了嗎?
一座公園,顛覆了多少的時光變遷...
騰訊大秦網訊 據華商報報導,西安市市容園林局目前正在進行革命公園、長樂公園、蓮湖公園的整體綜合改造工程設計招標,計劃總投資5970萬元,全面改善公園的整體水平。此次整體改造擬給革命公園2835萬元改造費用、長樂公園1505萬元、蓮湖公園1630萬元。本次改造也將按照森林城市的理念進行,讓城市公園變成漂亮的「綠海」。
一座公園,容納了多少回憶...
「西安老動物園」變「長樂公園」
對於懷舊的西安人來說,2006年才正式開放的「長樂公園」有點陌生。然而,要提起長樂公園就是從前的「西安動物園」,恐怕許多人都會一拍腦門:「原來是它!」其實,這塊土地作為公園的歷史並不短,從1956年成立的「韓森寨苗圃」便開始了。50多年來,這所公園擁有過三個不同的身份,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改造。如今,不論是21年的苗圃,還是27年的動物園,都已經是這塊土地美好的過去。而這所老園子所要創造的未來,則是努力成為一所讓西安人滿意的都市森林公園。
一座公園,承載了多少歷史...
長樂公園過往的「一波三折」
從長樂公園的前身,西安的老動物園開始說起,隨著動物數量的增加和時代的發展,動物們在城市中的「蝸居」便顯得遠遠不夠。2004年,動物園的第二次大搬遷便開始了,它們的新家是秦嶺野生動物園。
2004年2月10日早晨,金花北路的兩旁擠滿了男女老少,他們要在這裡送走伴隨自己的動物明星。老動物園曾經熱鬧的西門口,站滿了新老職工。動物們乘坐的卡車慢慢駛去的那一刻,許多人已淚流滿面了。
動物們走了,老動物園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從1977年到2004年的27年間,保守地算,老動物園至少接待了4000多萬人次的遊客。
2004年開始,老動物園經歷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閉園修整,公園也需要一個新的名字,(2004年,通過社會徵集的途徑於2004年11月將公園命名為長樂公園)。在此期間,動物們曾經的「別墅」也在員工們辛勤的勞動下,被拆改成了休閒廣場和綠地。
2006年1月26日,老動物園換上了「長樂公園」的門牌,以城市休閒公園的身份正式開園了。告別了動物園時期的輝煌,長樂公園的再次開放顯得更加親切、平和。50多年前的那段苗圃歷史,給長樂公園留下了許多參天大樹,依託園內特有的林木資源,
2006年5月,孫清雲同志來公園考察調研時,為長樂公園指明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城市森林公園」。
一座公園,揮發了多少作用....
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長樂公園每年接待的避震市民近10萬人次。在老廠集中、商業繁華的東郊,長樂公園的開放給周邊市民提供了一片珍貴的綠地。清晨,長樂公園內的霧氣還未散去,幾位老人聚集在立著「蛋殼」雕塑的小廣場上扭著歡快的秧歌;池塘邊,戲迷們正調著胡琴,吊著嗓子。書記王文朝說:「我們希望沒有了動物的長樂公園,能給市民帶來更多的實惠。」
一座公園,經歷了多少變遷...
「長樂公園」再變「綠海」
據悉,此次改造,將對長樂公園的綠化增量、補栽,增加植物品種,改變公園黃土裸露、缺株斷壟的現狀,提升公園的綠化水平;還將集中改造園內道路、廣場、水電安全監控、音響等基礎設施;對房屋建築物也將進行維修、改造,拆除臨建、危房等。為了完善公園服務功能,將在園內小廣場等休閒區增設果皮箱、座椅、健身器材、廁所等服務設施,全面提升及改善公園的整體水平。 「長樂公園」再變「綠海」....
今年至明年,西安市還將對11個公園進行整體改造,還包括興慶宮公園、紡織公園、豐慶公園、經二路公園、中山門公園、土門街心公園、勞動公園、兒童公園。全市其餘43座公園也將陸續改造。
一座公園,繁華了多少地產...
依「長樂公園」而建 擇「長樂公園」而居
經歷了從韓森寨苗圃—動物園—長樂公園的系列演變,公園所坐落之處,也由最開始的廢空之地發展到今天的商業繁榮、交通便利(公交線路多,地鐵3號線站口)、周邊配套完善的投資寶地,隨著「公園地產」的口號盛行下,越來越多的開發商也瞅準了公園地產的利好,紛紛擇公園而建,泰華紫落瀾庭就與「長樂公園」一牆之隔。
長樂公園之採訪周邊百姓感想
聽聽他們說:
採訪:李大爺(50多歲)
金花路,之前是唐朝宮女的居住地。老輩們說法是當年慈禧太后逃經此地的時候把頭戴的金花掉了,故命名為「金花路」。李大爺在金花路土生土長了50多年,變化很大。1956年那會建立了「韓森寨苗圃」,有桃園,我還在這裡面放過牛,當時的苗圃歸園林局管。1976年,苗圃改建成動物園,當時是援建,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學校、單位、周邊百姓,老的少的齊力建造。那時李大爺才上中學,老師們就領著我們去幫忙,周圍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都在這塊地方灑過汗水。2004年動物移遷,當時金花北路兩旁擠滿了男女老少,好多人已淚流滿面。之後歷經動物園閉園修整。直至04年11月,再次命名「長樂公園」。2006年,長樂公園正式開放,同年5月,孫清雲同事來公園考察,感嘆於公園的植被,後給長樂公園定義了發展方向——城市森林公園。而今政府又給出了三年大植綠,進行長樂公園第三次改造。政府這是在給咱辦好事啊!
以前:只有金花路供銷社,交通 只有10路、8路,動物園售票營業。
現在:商業繁榮、公交便利,地鐵3號線。學校、醫院、廣場等配套完善,三個區的法院也在此。
「你看這變化,就這麼短短的幾年啊,可謂大變樣了。」接受採訪的50多歲的李大爺這樣感嘆說。熟悉「長安公園」歷史變遷的,似乎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城市變遷的力量。
你的家和公園「零距離」了嗎?
「佔地19萬平方米的「長樂公園」綠地庇護著整個區域,綠地廣場17萬平方米、綠地覆蓋率達到89。6%,26米的湖面,128種喬、灌、花,棲息著10幾種鳥類...」,長樂公園的相關負責人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這麼好的生態條件就是一種資源,人們願意到這裡來,這附近的樓盤近些年來也都圍繞公園開建。」
良好的自然環境為「長樂公園」區域樓盤的開發建設增添了巨大的附加值。在諸多以公園為廣告賣點的樓盤中,紫落瀾庭是最具有地利優勢的一個。和「長樂公園」一牆之隔,是真正和公園「零距離」的樓盤。
泰華紫落瀾庭,長樂公園裡11萬平米公園奢邸,傲踞互助路立交十字東北角,建國飯店對面黃金區位,根植長樂商圈,坐擁西北第一商貿核心,商業氛圍濃厚;近鄰鐘樓、東大街,地段位置優勢明顯;東二環大動脈、即將開工的地鐵3號線等諸多交通利好,更是進一步提升了地段價值。
「這是一座演繹時代變遷的公園,一座承載了古西安文化韻味的長安公園,一座容納西安百姓喜怒哀樂休閒避暑的公園,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文化公園」,得到媒體諸多讚譽的長樂公園也正日漸成為「依公園擇居」的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