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
開幕式(9:00 - 9:40)
地點:中山大學小禮堂
主持人:汪新生教授(國際關係學院校友會會長、東南亞研究所教授)
致辭人:何文平教授(中山大學文科科研管理處處長)
致辭人:袁丁教授(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南海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致辭人:魏志江教授(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合影
茶歇(9:40-10:00)
嘉賓致辭(10:00 - 12:00)
每人時間15分鐘
梁志明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
施雪琴教授(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副院長)
張振江教授(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李晨陽教授(雲南大學緬甸研究院院長、社科處處長)
馬勇研究員(雲南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所長)
餘定邦教授(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前所長)
鄭德華教授(澳門大學教授、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校友)
午餐(12:00 - 13:30)
紫荊園餐廳
分組討論(14:00 - 16:00)
小組討論每人發言時限為12分鐘
A組
文科樓811
B組
文科樓531
一、東南亞政治與外交
二、越南研究
主持人:廖小健 教授
主持人:牛軍凱 教授
李晨陽:民盟執政以來的緬甸局勢與中緬關係
畢世鴻:殖民時期越南探索構建民族獨立國家的理論及其實踐
盧光盛: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國對東南亞外交的風險及應對
古小松:越南戰爭回頭看
馬勇:關於深化瀾湄合作的思考
黃雲靜:越南文化外交的頂層設計
張祖興:「國際法在處理南海問題過程中的作用」
馮永孚:越南頂層組織結構和權力分配
王學東: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柬關係發展模式識別與定位
覃麗芳:越南油氣開發的國際合作探析
張宇權:美國川普政府東南亞政策探析
蔣國學:一帶一路在越南推進的機遇與挑戰
馮雷:美菲同盟關係的演變及未來走向
藍瑤:越南南海問題的對外宣傳路徑及其影響探析
齊順利:馬來西亞族群結構與2018年大選:影響與趨勢
李策:觀念、行為與自發秩序——東南亞非傳統安全合作的行動邏輯
茶歇(16:00 - 16:20)
分組討論(16:20 - 18:20)
小組討論每人發言時限為12分鐘
A組
文科樓811
B組
文科樓531
三、東南亞研究與回憶
四、東南亞歷史與華人研究
主持人:包茂紅 教授
主持人: 錢 江 教授
莊禮偉:作為區域研究的東南亞研究
施雪琴:對菲律賓棉蘭佬島華僑史研究的初步思考與探索
劉志強:廣外的東南亞研究:歷史、現狀與未來規劃
餘定邦:西班牙藉1862年索威拉納船失事向清政府勒賠始末
張小欣: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史研究的幾點感想
鄭德華:新加坡之路的思考
陳世倫:國際柬埔寨研究譜系——中國國別研究發展進程的反思
範若蘭:「三八」國際婦女節與戰前新馬華人婦女運動
潘玥:中國的印尼研究:現狀與展望
巫秋玉:東南亞國家排華與中國接僑安置工作回顧與思考一一以華僑農場為例
程愛勤:東南亞古代歷史研究中的幾點困惑
石堅平:從四邑銀信看二戰後緬甸華僑的心路歷程 ——以緬甸華僑黃禮勝寄歸銀信解讀為中心
高偉濃:永不消逝的回憶
黎相宜:逃離式加入與分裂式歸附——基於泰北華人的政治傾向研究
張龍林:在東南亞研究所的幾點求學心得
趙學華:論北洋政府的華工保護政策
晚餐(18:30 -20:00)
紫荊園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