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發迅猛發展,我們在高鐵、核電、基建、信息通訊等領域的規模、範圍、技術水平已經具備了全球競爭力,我國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範圍越來越廣泛,建造技術標準也越來越高,這離不開奮鬥在一線的工程師們的精耕細作和日夜鏖戰。
美國的工程師也是如此辛苦嗎?下面以工程建設行業為例,我們將中國的資深工程師和美國資深工程師做一下對比:
1、關於加班
中國工程師:中國工程界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施工單位沒有休息日,夏頂烈日、冬迎霜雪、天天加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毫無怨言。
美國工程師:美國工程界休假制度各州由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是每周五天工作制,另外至少有23天的帶薪休假;美國僱主不希望僱員加班,另外僱員一旦下班了就找不到人了,哪怕領導開會延遲10分鐘下班,那也是要加班費的!而且還有工會監督。
2、關於工期
中國工程師:一座橋,國內很有名的一座,計劃工期七年,五年完工,其中箇中滋味、各種心酸大概也只有我們的資深工程師瞭然於胸。
美國工程師:一切工作按計劃進行,該休假休假、該上班上班,根本不可能提前完工,一旦出現延誤工期了,一起分析原因,然後互相推卸責任,最終必須找到相關責任人,一言不合就裁員,非常主觀,哪怕是頂尖的資深工程師,照裁不誤。
3、關於地位
中國工程師:整個社會對製造業的意義認知並不高,大國工匠精神還停留在口頭表達的階段,還沒有採取具體的措施,如何激勵?如何獎勵?如何刺激?另國內的資深工程師往往大多數專注於技術、執著於工匠精神,而且話語權較低,大多數無法走上高層領導崗位;
美國工程師:美國的高層崗位無一例外均是資深工程師出身,會專注於一個領域幾十年,有很大的話語權;
4、關於年齡
中國工程師:近幾年來,國內出現一股35歲現象的不正之風,已經由IT界蔓延到工程界,而35歲正是工作經驗極其豐富的時刻,是承上啟下的中堅力量,然而這過了35歲,即使技術能力非常強大,工作也不好找,是不是要考慮轉管理或者換行?
美國工程師:大多深耕一個領域幾十載,甚至還會有70多歲了依然從事技術工作的現象,如CAD繪圖等技術工作,這在美國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5、關於凝聚力
中國工程師:中國人做工程,團隊意識非常強大,一個大工程是需要上百人甚至幾千人團結協作、共同奮鬥才能保質保量完成的。
美國工程師:美國人做工程,個人英雄主義和團隊協作相融合,不會刻意打擊個人英雄主義,但是其工作效率遠遠不如中國人的效率高。
6、關於技術實力
中國工程師團隊所建的大工程無論是從規模、質量、技術還是進度不亞於美國工程師團隊,甚至很多工程項目超越美國;然而美國工程師在安全管理上是優於我們的。
7、關於業餘時間
中國工程師:隨身背著筆記本電腦、時刻盯著手機微信,一個電話或者微信就得馬上辦公;
美國工程師:工作之外,一般情況下找不到人了,特殊情況下打電話也不接,因為這是他的私人時間,任何人無權打擾。
8、關於收入
中國工程師:資深工程師年薪約20~30萬人民幣;
美國工程師:資深工程師年薪約20~3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