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容許我再過一次人生,我願意重複我的人生,因為我從來就不後悔過去,不懼將來。」
——蒙田
她是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大學生綜合素質A級證書的獲得者;是國家級科研項目負責人、優秀黨員、三好學生標兵、優秀團幹部、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也是收到八所大學offer,最後保送「雙一流大學」——蘭州大學碩博連讀的「學霸師姐」。
她是「我與師大的故事」的主人公——政治與行政學院的鄧仕琴。
心有所愛,何妨山海
「我非常喜歡我的專業——政治學與行政學,所以我選擇了它。」
笑起來溫暖明媚的鄧仕琴如是說道,「我很難列舉出大學時光中最驕傲的事情,因為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喜歡並為之拼搏過的,我為每一件事驕傲。」提到自己的大學生活,她的眼裡閃爍著光亮。
因為對專業有著極大的興趣,鄧仕琴面對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也甘之如飴。不懈的努力換來優異成績,她以專業第一的絕對實力為自己的未來創造了無限可能。
大學期間,她無數次進行自我博弈。一千多個日夜,朝陽還沒有撥開雲霞,她的鬧鐘已準時響起。月亮早已掛於夜空,她的腳步才落到寢室門外。
說起曾經的自己,她分享到:「不管選擇什麼都要勇於嘗試,內心要足夠強大,去做一個行動派。」
如果要問保研這個機會是怎麼落到這個女孩身上的,真正認識她後或許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川大、華南理工、華東師大……斬獲八個學校的offer,從北京到廣州,從蘭州到深圳,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她的努力得到了的認可。
鄧仕琴回憶道:「其實從大一進校開始,我就制定了詳細的規劃。」
創業、讀博、去看更廣闊的世界……
這些想法,也許很多同學都曾有過,但忙碌的學習、生活讓它們漸行漸遠。
鄧仕琴是一個目標明確且極度自律的人,她坦言大學生活就是不斷去實現一個一個小目標。她的每一秒鐘都被賦予使命和責任,每一天都在完成目標中前進。
她談到,參加保研面試是一種享受,「我在每個學校都會結交到一些新朋友,從他們身上可以感受到不同學校的文化,可以學習很多知識,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赴各大高校面試的途中,她喜歡並用心感受每一座城市的風土人情,那段時光不可複製且意義深遠。
她見過國慶時期的莊嚴的天安門,
呼吸過廣州九月的空氣,
感受了上海外灘的車水馬龍……
「苦心人,天不負」的至理名言,在這位不停奔跑的女生身上得到了很好印證。
鄧仕琴說:「我也曾經迷茫過,但每天充實的生活,讓我逐漸找到了方向。」當她終於忙完繁瑣的保研手續時,她沒有閒下來,回到學院辦公室幫忙,耐心地幫助師弟師妹改創新創業計劃書,不厭其煩地分享自己的經歷,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的經驗。
她從來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開始投入新的學習,看更多的書,主動尋找做項目的契機,聽講座、泡圖書館、旅遊……
歲月溫柔,而我勇敢
「從impossible到I’m possible,是因為有她們的陪伴與支持。」
大一時看到三好學生標兵擂臺賽的展板,上面介紹了許多優秀師兄師姐的事跡,鄧仕琴心裡就萌發了一個小小的想法——「這應該是優秀的人才能登上的舞臺,我也想去試一試」。
大二時又看到熟悉的師姐參加比賽,於是,她更加堅定自己最初的想法。
大三時,她結合專業所學精心設計的表演使她成功獲得「三好學生標兵」稱號。
在鄧仕琴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她的三位好朋友給予了她很多關心和幫助。
「她們滿足了我對朋友的所有幻想。」
為了能夠使自己靜下來,她常常一個人,一個人學習,一個人買衣服,一個人吃飯。但是每次生日都會有這樣一幫人在精心準備,每次遇挫時都有這樣一幫人無償提供肩膀,每次需要時她們都會衝在前面,守護著她。
聽從我心,無問西東
是什麼促使她保送碩博連讀?
是堅持。因為熱愛所以選擇,每天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忘我的學習中。「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比選擇更難的是堅守。她從一開始就有著明晰的目標,一千多個日夜見證著她持之以恆的努力,簡歷上一欄欄的榮譽是對她勤奮的回報。
是自律。強大的自控力是她的另一個標籤,她總能戒掉浮華與焦躁不斷自我沉澱,做一個埋頭奮鬥的求學人。
她的身上還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果斷幹練、一往無前使她成為名副其實的行動派;
心中有愛、善於分享使她成為同學口中的樂天派;
在探求世界、突破自我的路上,鄧仕琴勇敢而篤定,默默前行詮釋著她的人生態度: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在時針與光陰交錯的每天,她心中的夢想激勵著她櫛風沐雨,最終結出累累碩果。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這是她的座右銘。伴著青春的風採,走到了夢想的詩與遠方,在追夢途中,她所經歷的困難都成為她前行路上最絢麗的風景。
這就是「我與師大的故事~」
來源:西華師範大學
文字 / 朱星月 謝瀾霞 薛靖美 陳星月 古少雨 李可 孫姍姍 蔣林林
圖片 / 部分由本人提供 孟雅琴 陳思琦 責任編輯 / 陳晨 策劃製作 / 西華師大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