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中國香港學者李行偉當選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

2020-12-25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網9月6日訊(記者 李高思)記者從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秘書處獲悉,巴拿馬當地時間9月5日下午,香港學者李行偉當選為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這也是該組織成立八十多年來中國學者首次當選主席,實現了中國在國際組織任職工作中的又一重要突破。

根據IAHR章程,IAHR換屆選舉於2019年9月在巴拿馬召開的第38屆國際水利學大會期間舉行。經過會員投票選舉,李行偉教授成功當選。李行偉表示,非常榮幸成為當選IAHR主席的首位中國人,未來將引領學會更好地發揮學術優勢、智力資源與平臺作用,為水利與環境學界和廣大會員提供更佳優良的服務,並推動構建涉水領域全球夥伴關係,不斷提升和擴大學會的國際影響。

作為IAHR歷史上首位中國籍主席,李行偉教授當選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近年來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水利科研能力顯著提高的認可,也有利於在學會平臺和框架下進一步加強水利和環境領域的中外交流與合作,服務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也有利於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水資源合作與水科技交流。

據了解,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是由從事水利及水環境學科有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工程師組成的國際學術組織。1935年成立並於荷蘭註冊,是世界水利學界歷史最為悠久的民間學術組織之一。截至目前,擁有個人會員約4800名、機構會員129個、青年專家網絡49個,涵蓋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學會下設4個地區(亞太、歐洲、非洲、美洲)分會、18個技術專委會,在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其秘書處掛靠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和西班牙國家公共工程實驗研究中心。

李行偉教授,2004至2010年任香港大學副校長。2010至2017年任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是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資深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及前院長、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前副主席(2007-2011)。現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資深顧問、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講座教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科學者」。長期從事環境水力學、水質模型研究,是環境水力學領域的世界知名學者,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香港工程師學會建造業創意大獎、裘槎基金會「香港優秀科研學者」獎等。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中國香港學者當選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
    唐婷  記者從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秘書處獲悉,巴拿馬當地時間9月5日下午,中國香港學者李行偉當選為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這也是該組織成立八十多年來中國學者首次當選主席,實現了中國在國際組織任職工作中的又一重要突破。
  • 水利部:我國香港學者當選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
    李行偉教授當選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圖片來源:水利部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9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秘書處獲悉,巴拿馬當地時間9月5日下午,香港學者李行偉當選為IAHR主席,這也是該組織成立八十多年來中國學者首次當選主席。
  • 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舉辦成立85周年紀念學術活動
    12月14日下午,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成立85周年紀念學術活動開幕式。
  • 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成立85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晨赫)12月14日,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成立85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在內的來自30多個國家的70多位知名專家通過學術報告提出水與環境問題解決方案,呼籲全球各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多重危機下的挑戰。
  • 李行偉將出任澳門科技大學校長 2021年1月履新
    原標題:李行偉將出任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明年1月履新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12月1日,澳門科技大學發布公示稱,該校校監廖澤雲委任李行偉為澳門科技大學第四任校長,將於2021年1月履新。  圖片來源:澳門科技大學官網公開資料顯示,李行偉出生於上海,在香港接受中小學教育,後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獲得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 水利部副部長: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 河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14日,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成立85周年學術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召開。水利部副部長田學斌 圖片來源:水利部據悉,中國為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最重要的成員國之一,1987年重新恢復在學會的活動,並分別於2001年在北京和2013年在成都承辦過國際水利學大會。2015年,中國與西班牙方面聯合承辦學會總部秘書處。
  • 中國水利代表團出席第38屆國際水利學大會
    中國水利部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為指導,推進新時期水利改革發展。順應合作共贏的發展趨勢,國際組織發揮著重要和獨特的橋梁紐帶作用。中國水利部願意藉助國際水利學大會這一重要平臺,與世界各國共享治水經驗,相互學習借鑑,共促可持續發展。    會議期間,蔣旭光會見了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彼得·古德溫主席和執委會全體成員,就未來合作事宜交換了意見,參觀了大會技術展區。代表團成員參加了水議題全球院所長論壇。
  • 四川大學承辦的第35屆國際水利學大會在蓉隆重開幕
    9月9日上午,由水利部、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四川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第35屆國際水利學大會(35th IAHR World Congress)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水晶廳隆重開幕。這是繼2001年第29屆國際水利學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後,國際水利學大會在中國的再次盛放。
  • 水利界「奧林匹克」——第35屆國際水利學大會在蓉召開
    第35屆國際水利大會開幕式現場9月9日上午,第35屆國際水利大會(IAHR Congress)開幕式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大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和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為大會支持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四川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國家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曲木史哈,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HAR)主席、英國卡迪夫大學教授Roger FALCONER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中國大陸首位!浙農林大校長應義斌教授當選美國農業與生物工程學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 通訊員 陳勝偉近日,從浙江農林大學傳來消息,我國著名的農業工程學者、該校校長應義斌教授因其在農業信息智能感知技術裝備和農業機器人等方面的重要開創性工作,當選為美國農業與生物工程學會2020屆會士(The 2020 Class of ASABE Fellows
  • 葛耀君成國際橋梁協會史上首位擔任主席職務的中國學者
    許婧 攝中新網上海9月20日電 (黃艾嬌 許婧)同濟大學20日發布消息,在剛剛於法國南特市舉行的第40屆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年會上,經無記名投票選舉,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葛耀君教授當選為主席,成為該協會近90年歷史上首位擔任主席職務的中國學者。
  • 第35屆國際水利學大會在成都召開 矯勇出席開幕式
    9月8日至13日,由水利部、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共同主辦的第35屆國際水利學大會在四川成都召開,大會組委會主席、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並作大會總報告。來自78個國家和地區約1400名政府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科研人員、工程師、青年學者、企業展商參加了會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卡隆吉也在大會上作了總報告。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田衛東教授當選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
    近日,在舉行的第11次世界生物材料大會開幕式上,華西口腔醫學院田衛東教授當選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授予的「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FBSE, Fellow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此次當選的7位中國學者簡歷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朱永官  朱永官,環境土壤學家,1967年8月生於浙江桐鄉。1989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獲學士學位,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 祝賀:武漢大學6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3名教授入選國家傑青!
    武漢大學6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日前公布了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其中,武漢大學校友董晨、毛明、張躍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友舒印彪、陳軍、王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國際學術影響論文。2003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17年獲得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和亞洲地理信息終生成就獎。
  • 江啟臣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
    據中國臺灣網消息,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補選3月7日舉行投票,由前副主席郝龍斌與青壯派「立委」江啟臣兩人競爭。接近傍晚6時,江啟臣得票明顯領先,郝龍斌發表聲明承認敗選。江啟臣當選國民黨主席。據報導,下周一就任國民黨主席後,江啟臣除了須立即依照競選政見,進行黨務人事布局,同時要進行「改革委員會」四大任務啟動,包括「組織改革」、「兩岸論述」、「青年參與」、「財務穩健」等,每個議題都堪稱「超級任務」。今年1月1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舉行投票,得票第二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當晚承認敗選。同一時間,吳敦義宣布辭去中國國民黨主席一職。稍早前,郝龍斌已宣布辭職。
  • 劉鈍研究員當選國際科學技術史學會主席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劉鈍研究員當選為國際科技史學會(IUHPS/DHST)主席。在5分鐘的競選發言中,劉鈍研究員表達了四條決定參加競選的理由:一、有為全世界科技史同行擔任服務工作的願望和熱情;二、過去的經驗證明具有同時承擔研究與管理工作的能力;三、具有廣泛的國際聯繫和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經驗;四、具有堅強可靠的後方基地,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與所在研究所的全力支持。結果劉鈍研究員以高票(42:21)勝出另一位候選人、丹麥著名科學史家Helge Kragh而當選。
  • 中科大校友、中國數學會理事長袁亞湘當選國際組織主席
    10月1日,中科大校友袁亞湘正式出任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向國慶七十周年獻禮了!」在天安門前國慶70周年閱兵觀禮臺上看完閱兵典禮後,他發出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 同濟大學葛耀君教授當選國際橋梁協會主席
    東方網通訊員黃艾嬌9月20日消息:在9月18日於法國南特市舉行的第40屆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年會上,來自20多個國家團組的63位常務委員就國際橋梁協會主席(任期為2019年至2022年)進行無記名投票選舉,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葛耀君教授從三位競選人中脫穎而出,僅經過第一輪投票即順利當選,成為該協會近90年歷史上首位擔任主席職務的中國學者。
  • 中國新聞史學會當選亞太新聞傳播學會聯盟首屆主席單位
    與會代表合影亞太新聞傳播學會聯盟(Asian-Pacific Communication Alliance,APCA)10月25日在清華大學成立,中國新聞史學會當選為首屆主席所在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