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禁止,孩子越喜歡做,真相扎心了

2020-09-07 幸福律動


全文2574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前幾日朋友圈有位媽媽發了條說說;:「越大越不聽話,說了不能碰,偏要做... ...」


配圖是碎了滿地的馬克杯,有人留言到:「我家孩子也是的,說了不能做的事,做起來可帶勁了,還是小時候好帶。」


為什麼家長覺得孩子小時候好帶?

因為孩子在襁褓的時候你能隨意「控制」,然而孩子一旦有了自主活動能力與意識,那家長就開始頭疼了,意味著孩子有能力唱反調。


你不讓他看電視,他偏要看;

你不許他玩遊戲,他哭著吵著要玩。;

你不許他觸碰危險的物品,他偏要去碰。;

你不許他太晚睡覺,他偏偏要折騰到你崩潰才歇

... ...


怎麼樣,這些令各位家長「聞風喪膽」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孩子的自主意識與日俱增,而有些行為則是父母不希望看到或發生的。於是,一些禁止詞如「不許」、「不要」、「別」等成為父母口中的高頻詞,而被語言禁止的孩子卻很少能做到令行禁止,反倒會偏偏做些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從此,父母的「不要」和孩子的「偏要」,就成為養育過程中最常見的親子對抗情景。


實在忍不住最後都要大發脾氣,孩子怕打才聽從安排。可只能管一下子,第二天又是這樣。


到最後我們發現這個真相:大人越禁止,孩子越想要。



1

家長的禁止

它更像是一種引誘!


很多家長糾結為什麼我命令禁止孩子做的事情,他要還做?


我們來做個小實驗:現在你可以給自己的腿下個禁止動的命令,感受一下,你的腿是否有一種特別想動的衝動?看看你能堅持多長時間,期間有哪些感受?(像極了當年站軍姿時,內心躁動的自己)


通過這個實驗大家應該可以體驗到禁止創造出的反作用力,禁止本身就是控制的一種表現,而人是自然而然地想要突破限制。


顯然表面上的禁止,其實它更像是一種引誘。


家長們一定要清楚,你一次次禁止孩子做某件事,其實這是一種強烈的暗示,在心理學上,這是典型的強化動作。


舉個慄子,

「你不要玩手機(看電視\打遊戲),快去寫作業。」;

「寶貝乖,我們寫完作業就去玩,好不好」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隨意說的話其實都是在暗示玩遊戲比寫作業好,很多家長卻幾乎每天都在強化這一件事情。


正印證了那一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另外,禁止會激發好奇心,促使人滿足心理價值。


前段時間,聽說一套西方人寫的心理學類書曾經是禁書,中文版發行了,我一聽禁書,立刻激發了好奇心,有一種特別強烈的想要一睹為快的願望。於是,急不可耐地當天就下了單,滿足了好奇心,創造了一種超越閱讀普通書籍的心理價值。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天生好奇的兒童呢?


禁止往往傳遞了一個潛在信息,即人的本性是喜歡的,但是,出於不同的考慮,要禁止。


最終,這些禁止都像是在引誘我們做嘗試。



2

也許孩子只是

想要引起你的關注


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被得到關注,得到父母對自己的認可。


曾經有個媽媽來諮詢,自己孩子經常在學校打架,說了一萬次不能打架還是不聽話,問他原因總是低著頭什麼也不說,這位媽媽當時很著急,過了一會一位男士匆忙地走了進來,歉意的對我笑了笑,轉頭對孩子說「又怎麼了?是不是又打架了?」


後來通過對孩子的心理疏導後才得知,原來父母是做生意的,平時都很忙,幾乎沒有時間關注孩子,所以,明知道打架是被禁止不對的,但是當他發現一旦自己打架後父母就會放下所有事情來到自己身邊時,他選擇一直去做。


他只想和爸爸媽媽多待一會。


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對你一直禁止做的事非要去做時,先自查一下是不是缺少對孩子的關注了。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是弱小的一方,而他們又極其渴望得到父母的平等待遇,得到父母的認同。


我們家長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這個你不行,不能做?」


記得前幾天有一個大件快遞在菜鳥驛站,帶著娃一起去拿。孩子非要自己抱著箱子回家,因為擔心傷到孩子,也就不允許他坐,結果他抱著箱子死也不動,大聲說著我可以。


同樣是反抗禁止,原因卻有很多,只有搞清楚真正原因,我們才能解決問題。



3

找到孩子的真實需求

才能引導他做出爸媽想要的行為


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時,家長不要抓著不放,一味地逼著孩子去改,要求他聽話。


不妨先搞清楚產生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


正如上面的例子,也許是因為孩子想要你的陪伴,也許是想要得到你的認可,也許只是好奇心...


如果只是禁止,沒有去理解孩子的心理動機,也沒有讓孩子明白你的心意,那孩子肯定不會聽你的。


但,家長也要注意如果孩子年紀太小,他們未必能說清楚他們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所以陪伴是很好的選擇。


此外,我們可以通過與小孩溝通,努力了解他們的感受,幫助孩子說清他們的觀點和訴求,並且把道理用最簡單的語言講清楚,孩子們就極可能順著你的指引,到達爸媽想要他們到達的境地。


4

接納與理解


有心理分析師說孩子要經歷幾次真正的「叛離」,才能真正長大。


為什麼說孩子小的時候好帶。因為孩子會聽父母的安排,這符合父母的期待。


但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行為期望不可能總是能保持一致。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由我們帶來這個世上,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能代表他們。


等孩子有了自己想法後,自我意識覺醒後,就會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走。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納、理解,而不是忽視和禁止。


孩子愛哭鬧,說「不許哭」很容易,孩子嚇一嚇,也許會聽話,但可以在內心多反問幾遍:


是因為被忽視了嗎?

還是自理能力不夠?

被忽視了,就多關懷。

害怕與別人相處,就越多給點鼓勵。

自理能力或學習能力不夠,那就多進行引導加訓練。


擁有一個接納理解自己的父母,是一個孩子最大的幸運。



5

多給正面引導,而不是負面暗示


想要禁止孩子某個行為的時候,說「不」並不是唯一的選擇,至少它應該是我們最後的選擇。


正面管教中強調,在家庭教育中,要強化孩子正確的行為,弱化他錯誤的行為。


所以,我們可以將不可以這麼做,改為可以怎麼做。


因為你說不行、不許的時候,孩子也許就聽到了後面的詞,而那個不字被自動過濾了。


不許打人,可以變成,動手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可以用嘴說。


用正確的行為去代替錯誤的,就是要嘗試著把「不」語言轉化為正面語言。



沒有人天生就是做父母的,很多人也都是第一次做爸爸媽媽,我們不得不摸著石頭過河,不得不直面育兒路上的坎坷,不得不升級自己的認知,設法學會更好地與孩子相處。


所以,教育真的需要不斷學習。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對孩子發脾氣,孩子越要媽媽抱?得知真相後心被扎了一下
    導讀:為什麼越對孩子發脾氣,孩子越要媽媽抱?得知真相後心被扎了一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越對孩子發脾氣,孩子越要媽媽抱?得知真相後心被扎了一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一個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真相很戳心
    文|文兒越長大越能認識到社會上的一些殘酷問題,現在也是有孩子了,回家後和一些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大都是一些家長裡短,孩子們的工作生活,誰家孩子孝順不孝順了等等。同時也會發現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在孩子比較多的家庭裡,往往最孝順的那個孩子過得最委屈,也最不受父母待見。為什麼一個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真相很戳心。
  •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外婆家?並非不孝順,原因既現實又扎心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外婆家?王女士每次回娘家,孩子都鬧著跟媽媽去外婆家,所以每個月女士都會帶著孩子回去吃一次飯。而且每年孩子最期盼的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過年,第二件事就是過年時可以去外婆家吃團圓飯。
  • 越罵孩子他越想抱你,這是為什麼?網友:真相扎心了
    相信有孩子的家庭都有過這種情況,多數家長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媽媽那麼對他,他還要追著媽媽抱抱呢?真相就是:他們只有媽媽,沒有別人可以依賴!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對父母是極其依賴的,他們的安全感都來自於父母。即使偶爾得不到,他們也不能離開。
  • 為什麼父母越禁止的事,孩子越故意要做?3招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對於叛逆期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驗:家長越禁止的事情,孩子越故意要做。,說多了孩子越是要跟你對著幹,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父母越禁止的事,孩子越故意要做?,越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也許孩子本來沒有這個想法,但是家長的一再禁止,反而令孩子動了心思。
  • 為什麼你越罵孩子,他越想抱你,真相扎心了……
    而且你越罵她,她越自責,越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只能更加的討好你。就像剛出生的小鴨子,它會不自覺的跟著鴨媽媽走一樣。人也是動物,孩子對媽媽的追隨,也像小動物一樣,沒有理由,沒有原因。我們可以因為孩子做的不好,去吼他們罵他們,可孩子卻不會因為我們態度不好,而不愛我們。正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是不對等的,正是因為孩子愛我們多一點,我們才不能傷害他們。
  • 越「有錢」的家庭越容易生女兒?與這4個原因有關,真相扎心了
    有錢」的家庭越容易生女兒?一些普通家庭的人往往結婚比較早,要孩子也會更早一些。如此一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男子的精子活力就會越來越弱,再加上女性體內的酸性物質越來越強,直接會增大生女孩的可能性。如此一來,也就好解釋為什麼普通人家往往生男孩,富裕人家往往生女孩了。
  • 為什麼日語越學越難?這些點都很扎心
    日本村小編每天聽到最多的基本上就是「為什麼日語越學越難?」為什麼日語越學越難1.很多小夥伴覺得只要多記一些單詞就能夠學好日語這一點,日本村小編也不否認,多記一些單詞確實可以扎基本功,但是,多記一些單詞就能夠學好一門語言嗎?
  • 兒女越有出息,越容易「斷香火」?專家的解釋很真實,但也很扎心
    他接著又說:「他的成績很好,現在也很有出息,開了自己的公司,但現在還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他的父母逢人就說這孩子可能要斷了自家的香火,也有很多人傳他的兒子可能不喜歡女人,這讓他的父母更加焦急」這樣一聽,我就明白了,這種擔心以我看來很沒有必要,但為此我也很迷茫,難道真的是越有出息的孩子,越容易斷了香火嗎?
  • 兒女越有出息,越容易「斷香火」?專家的解釋很真實,但也很扎心
    他接著又說:「他的成績很好,現在也很有出息,開了自己的公司,但現在還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他的父母逢人就說這孩子可能要斷了自家的香火,也有很多人傳他的兒子可能不喜歡女人,這讓他的父母更加焦急」這樣一聽,我就明白了,這種擔心以我看來很沒有必要,但為此我也很迷茫,難道真的是越有出息的孩子,越容易斷了香火嗎?
  • 扎心!為什麼你越控制孩子,孩子越不聽話?
    她說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開個小賣部,裡面放滿自己最喜歡吃的零食,從早吃到晚,自己吃夠了,還要邀請小夥伴來吃。後來才知道,其他同學也有這樣的夢想,除了小胖,因為他家就是開小賣部的。POPO小的時候也是,誰擁有當下最流行的零食,誰就是整個班級的孩子王。
  • 父母越禁止,孩子越要做?了解「白熊理論」,讓孩子改掉壞習慣
    養娃的家長經常被不聽話的孩子氣得頭疼,很多時候不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偏要做;尤其是那些父母越禁止的事情,孩子越會去嘗試,這是為什麼呢?&34;告訴你答案。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34;:不能看電視、不能吃零食、不要玩手機……但是父母越禁止,孩子就越要做,難道是叛逆期到了?其實,&34;這個現象,跟一個心理學理論息息相關,那就是白熊理論。什麼是白熊理論?
  • 被扎心也有助於內心強大?越扎越成熟的5個原因
    就是被各種各樣的現實給扎心的情況,說的簡單一點就是遇到了困難,受到了阻礙。其實這種情況多了,對你強大內心是很有幫助的:一、吃次虧長次心眼---不去碰兩次壁怎麼能知道前面有堵牆呢遇到了南牆不可怕,可怕的是非得把南牆撞透才善罷甘休。
  • 為啥越「有錢」的家庭越容易生女兒?與這3個真相有關,扎心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真的和家庭的「貧富」有關係嗎?其實不然,這和家庭經濟條件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有一定的關係。其實越有錢的家庭越容易生女兒,這並非偶然,那麼為什麼越是有錢越容易生女兒呢?這多半和以下這幾點原因有關係:為啥越「有錢」的家庭越容易生女兒?
  • 深夜撕心裂肺的說說 入骨扎心越讀越難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深夜撕心裂肺的說說 入骨扎心越讀越難過 一、人有時候也是可憐,喜歡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不珍惜,在一起的懷疑,失去的懷念,懷念的想相見,相見的恨晚,終其一生,都滿是遺憾。二、後來才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喜歡都會有結果,終究要明白,遇見就已經很難得,你   原標題:深夜撕心裂肺的說說 入骨扎心越讀越難過   一、人有時候也是可憐,喜歡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不珍惜,在一起的懷疑,失去的懷念,懷念的想相見,相見的恨晚,終其一生,都滿是遺憾。
  • 為啥越「窮」的父母越勸你「生二胎」?農村寶媽的一句話,很扎心
    那一定是每個家庭裡的老人們,人們上了歲數就喜歡那種子孫繞膝,其樂融融的景象。為啥越「窮」的父母越勸你農村寶媽一句話,很扎心首先,你會發現一個規律,農村生孩子是最多的,並且尤其實越窮的家庭生孩子越多,現在有錢的人家反而只要生一兩個就可以了。這種問題就讓人不得不錯愕,為啥越窮的父母越勸你生二胎?
  • 「家長吼罵越厲害,孩子叛逆就越猛」,一個效應,告訴你其中真相
    「家長吼罵越厲害,孩子叛逆就越猛」,一個效應,告訴你其中真相喬納森·斯威夫特曾說,「叛逆總是先在心裡盤算著,然後再行動。」「叛逆期」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但有的孩子「叛逆期」非常短,和父母的關係好、聽話又懂事,但有的孩子「叛逆期」卻非常長,家長越是管著,孩子就叛逆的越厲害!很多家長不太理解,但其實用一個簡單的效應就可以解釋孩子的心理,下面斌斌媽媽就用一個效應,告訴你其中真相。
  • 為什麼越不孝順的孩子,越受父母喜歡?
    在家庭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喜歡,偏偏不孝順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父母的喜歡,為什麼?,父母只能討好通常,不孝順的孩子會發脾氣,當他們不滿意時,他們會發脾氣並表達自己的意願,這類似於哭泣的孩子有奶吃,父母首先會安慰甚至取悅這樣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孝順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而不願意去付出。
  • 學習好的孩子,比會做家務的孩子更聰明?科學家:真相其實很扎心
    導讀:學習好的孩子,比會做家務的孩子更聰明?科學家:真相其實很扎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學習好的孩子,比會做家務的孩子更聰明?科學家:真相其實很扎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越禁止的事情男孩越做,越長大越叛逆的男孩該如何管?
    青春期的男孩越長大越叛逆怎麼辦?早戀、逃課、打架、上網等等,父母越禁止他們越想嘗試一下。完全和父母反著來,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第一、生理因素影響,體內雄性激素分泌過剩,男孩進入發育期時,身體體內的激素會增多,男孩的情緒變得起伏不定,進而產生一些叛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