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6個省會和副省級城市政務誠信排名,濟南高居前五!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政府提高公信力,不僅能為社會信用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同時也能對其他領域的誠信建設形成示範引領作用。

  近日,一項研究成果的發布引來無數關注,這項研究將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的信用經過科學統計後,給這些城市排了排座次。北京名列第一,濟南也表現不俗,高居前五位。

  政務誠信:北京得分最高

  9月9日,國合信用研究院院長楊玉英在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主辦的「國際合作信息、信用系統建設研討會」上,發布了該系列研究成果:

  包括《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政務誠信研究報告》、《「一帶一路」國別信用報告》和《產能合作指數研究報告》。

  我國哪個城市的政務最誠信?哪個國家的產能合作最具潛力?「一帶一路」最靠譜的國家是誰?

  國合信用研究院在綜合相關理論和借鑑國內外指數的基礎上,著眼於我國城市政務信用水平評估的實際需要,構建了包括4個一級指標、30個二級指標的政務誠信評價指標體系。

  據了解,這些評價主要集中在「政府的基本素質」、「政府在社會管理中的自身信用水平」以及「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承諾踐約的能力與結果」三個方面。

通過對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2016年政務誠信建設情況進行評估打分,得分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別為北京、杭州、南京、重慶、濟南,順序排名最後五位為烏魯木齊、成都、西寧、合肥、拉薩。

  濟南:努力多年見成效

  濟南取得如此高的排名,並不奇怪。東嶽客曾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濟南在誠信建設上的諸多舉措。

  一、深化誠信教育引導,增強誠實守信意識。加強誠信建設,首在教育引導,關鍵是增強針對性實效性。要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誠信教育作為未成年人德育課程,做到進教材、進課堂,引導廣大青少年從小培養誠信觀念。要弘揚培育誠信文化,弘揚中華民族誠信美德和現代市場經濟契約精神,用典型示範弘揚誠信文化,大力宣傳誠實守信典型。用媒體力量傳播誠信文化,開展常態化宣傳,製作刊播「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把誠信文化做到群眾身邊。建好用好道德講堂,引導人們修身律己、誠身正己。把誠信文化融入志願服務活動之中,增強誠信自覺。把誠信文化融入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範、企業精神,要加強輿論監督引導,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風尚。

  二、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制度保障。要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系統,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社會機制。推進信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快信用信息標準體系建設,推進行業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文明委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要整合好行業內的信用信息資源,實現信用記錄的電子化存儲,建設信用信息系統,完善行業信用記錄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要推行政務信用信息公開目錄,形成信息公開的監督機制。推動第三方信用報告在行政事項中的應用,在行政履職中實施信用分類管理。

  三、開展誠信創建活動,培育踐行誠信規範。在食品行業、生產企業開展「誠信做產品」、「學習雙桂坊、誠信做產品」和「質量第一、誠信至上」活動,在商貿流通領域繼續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做到商品可追溯,質量有保證。在商業、服務業推進《商業服務業誠信計量行為規範》的貫徹實施,提高行業誠信計量管理水平。在高等學校繼續開展「學生資助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在農村開展「道德信貸工程」和創建「信用農戶」活動,推出一批示範企業、街區、門店、市場和先進個人,在全社會營造弘揚和培育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

  四、懲治約束失信行為,形成揚善懲惡導向。從人們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的失信行為抓起,加大懲戒力度,以重點問題的解決帶動誠信建設整體推進。建立完善司法懲戒、經濟懲戒、行政懲戒、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失信懲戒機制,建立誠信「紅黑榜」,形成不願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會環境。完善《「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內容,依法懲治合同違約、逃廢債務、信息欺詐、商業詐騙和製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等不法行為。暢通群眾投訴渠道,落實有獎舉報制度,形成各方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監管的社會監督環境。

  「一帶一路」國別信用:新加坡最靠譜

  「一帶一路」倡議是由中國引導、世界各國廣泛參與的國際合作新形式。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各國無法準確、及時掌握其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風俗、國際關係等方面的基本環境與變化。

  當前,掌握國別信用評價話語權的主要是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為打破壟斷,國合信用研究院自主建立了一套國別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據了解,國合信用研究院主要通過五個基礎維度:政治信用、經濟信用、金融信用、社會信用及環境信用,綜合考察受評主體的國家管理能力、經濟實力、金融實力、外債實力、財政實力、外匯實力以及社會環境等關鍵性因素。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加坡、印度和以色列中,通過統計分析三國2014-2016年數據,國合信用研究院得出評價結果如下:

  新加坡國別信用指數91,國別信用等級為AAA,展望穩定;

  印度國別信用指數71,國別信用等級為A,展望穩定;

  以色列國別信用指數79,國別信用等級為A,展望穩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陳文玲指出,中國已經走到國際舞臺的中心,現在首要的是提高中國的競爭力,尤其是中國的軟競爭力。

  「多維的信用評價和信用約束,對於中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中國企業走出去,提高整個中國的國際形象,提升我們的競爭力都非常有用。」陳文玲說。(來源:齊魯網  時間:2017-09-13)

 

 

相關焦點

  • 全國36個省會和副省級城市中哪個政務最誠信?
    9月9日,國合信用研究院院長楊玉英在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主辦的「國際合作信息、信用系統建設研討會」上,發布了系列研究成果:包括《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政務誠信研究報告》、《「一帶一路」國別信用報告》和《產能合作指數研究報告》。我國哪個城市的政務最誠信?哪個國家的產能合作最具潛力?「一帶一路」最靠譜的國家是誰?
  • 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信用排名次
    近期,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布了《城市信用狀況監測預警指標(2020年版)》,雲南嚴格落實新版指標,對6月至8月我省城市信用監測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昆明市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信用排名中,排名情況保持小幅度穩步提升。這份排名都參考了哪些數據?昆明在城市信用方面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呢?
  • 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城市信用排名:青島位列第9
    近日,信用中國網站發布城市信用排名(2019.8.1-2020.7.31)全國261個地級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中,山東3市位列前十:威海位列第1,煙臺位列第3,濰坊位列第
  • 10個副省級省會6個維度對比,差距不小
    文/笑晨話城市,持續更新稿件10個副省級省會6個維度對比,差距不小。你關心的城就是我關注的,話城市發展,盡在@笑晨話城市,總有一座城,是你的歸宿!中國有15個副省級城市,其中10個是省會,分別是廣州、成都、南京、武漢、杭州、濟南、西安、瀋陽、長春、哈爾濱。10個副省級省會,從市域面積、常住人口、GDP、人均GDP、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本科大學數量6個維度對比,6個維度對比中哪個省會更有優勢?
  • 山東省的省會城市濟南,為什麼其經濟實力卻排名青島和煙臺之後?
    在中國的行政區劃體系當中,省級行政單位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轄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區域,總共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1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其中除了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生產建設兵團之後的28個省和自治區,每一個都有一個省會城市,比如浙江省的省會城市是杭州。
  • 中國總計有15個副省級城市,河南的省會鄭州為何不算?
    鄭州市是河南省的省會,相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截止2017年,鄭州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9000多億,超過了石家莊、西安、濟南、合肥等省會城市。在中部六省中,僅次於武漢和長沙。但是西安和濟南都是副省級城市,全國總計15個,鄭州為何不是副省級城市呢?
  • 我國最強的幾個副省級城市,成都武漢杭州上榜,第一已超省會,實力不...
    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城市也非常的多,一般的情況是,城市的等級越高,機會就越多,經濟也能更好的發展,我國現有15座副省級市:廣州、武漢、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 。今天要說的5個最強副省級城市,有四個都是省會城市,但是不是省會的那個城市,經濟實力卻是最強的。
  • 蘭州想升副省級城市背後:有多少省會還不是副省級你知道嗎
    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空心點:非省會的副省級城市;實心點:既是省會又是副省級城市) 中國有多少個副省級城市 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文件,目前中國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分別是瀋陽、大連、長春、 從區域分布上看,東部沿海地區以8個城市遙遙領先;中西部地區只有3個,即武漢、成都和西安;東北地區則有4個,分別是東北三省的省會以及大連。 副省級城市的含義 副省級市是指城市的「行政級別」,不是指城市的「行政區劃級別」。
  • 最新全國城市信用排名!煙臺全國第三
    據信用中國網站,近日,信用中國網站發布城市信用排名(2019.8.1-2020.7.31)全國261個地級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中,山東3市位列前十:威海位列第1,煙臺位列第3,濰坊位列第6;另外還有2市進前50名:德州位列第35,臨沂位列第45。
  • 2019年中國省會城市GDP排名和人均排名,有8座城市兩榜均入前十!
    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多達340個。省級單位中包含了23個省和5個自治區。這28個省會(首府)均是一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最能代表各省的城市,那麼28個省會城市最新經濟排名如何?哪些城市能夠在總量和人均雙榜上均排名靠前?一起來看!
  • 挺進全國前20後,濟南力求經濟重量排名繼續前移
    「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領跑全省,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省會城市首位度明顯提升,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顯著增強,成為黃河流域核心增長極。」2020年12月15日,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一屆委員會舉行第十二次全體會。
  • ...政府服務能力」成績單出爐,武漢市政府門戶網站列副省級城市前...
    據大會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排名,武漢市政府門戶網站位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三名、省會城市第三名,繼續保持全國政府網站先進行列。 在2020年全國區縣政府網站評估結果中,武昌區排名第3,江岸區排名第10,東西湖區、礄口區和洪山區分列第14、第40和97位。
  • 中國十五個個副省級城市排名
    地級市的領導層,屬於地廳級幹部,由省府組織部門選拔和任命。副省級城市的領導層,則是副省級幹部,由中央組織部門直接任命和選拔。我國的副省級城市有15個,分別是: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西安、成都、廣州、武漢、南京、杭州、濟南、廈門、青島、寧波、深圳。在這15個城市中,有10個城市為我國各地區各個省份的省會城市,例如遼寧省、廣東省、四川省等等。富貴有餘之意。
  • 2019年全國31個省會城市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排名:杭州市位居第一!
    根據官方2019年統計公報中披露的全國省會城市(含直轄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常住人口數據等資料,小編整理全國31個省會城市(含直轄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並進行比較及排名,詳細數據如下表1所示。
  • 副省級城市中落戶門檻「最低」濟南劍指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
    濟南實施的落戶新政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可謂門檻最低,作為第三個推出「零門檻」落戶政策的省會城市,濟南給出了更多的誠意。在邁向萬億俱樂部的2020年,濟南正打響新一輪的「搶人」大戰。繼石家莊、南昌後第三個推「零門檻"這一次濟南全面放開落戶限制的力度有多大?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梳理對比發現,濟南的戶籍新政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門檻最低。
  • 2020中國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發布 濟南位列第五
    政商關係健康總指數前10名的城市是: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東莞、珠海、青島、無錫、廈門。另據排行榜顯示:按城市級別比較,重點城市前五名城市為: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除了「北上廣深」,濟南作為北方城市開始崛起,從兩年前的20多名進步到去年的前十名,今年首次進入前5名。
  • 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為何深圳和寧波沒有985大學?
    眾所周知,中國有15個副省級城市。東北地區:瀋陽,長春,哈爾濱,大連。華北地區:無。華東地區:濟南,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廈門。中南地區:廣州,深圳,武漢。西南地區:成都。西北地區:西安。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和四大直轄市城市行政級別較高,政策方面有諸多優惠,也是我國高校布局的重鎮。
  • 廣州市政府門戶網站在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排名中雙獲第一
    近日,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發布《2020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廣州市政府門戶網站在信息公開、政策解讀、互動交流、傳播應用、創新案例等指標表現突出,在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兩項排名中均位列第一,廣州「穗康」小程序和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集成專窗被收錄為典型案例
  • 排名上升6位!濟南人才吸引力排第八,靠什麼
    近日,恆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八,超過蘇州、武漢、重慶、天津、鄭州、青島、長沙等一眾直轄市和新一線城市。這也再一次證明,實施強省會戰略勢在必行。
  • 地級市和副省級市有什麼區別?
    直轄市共有4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副省級城市的級別僅次於直轄市,級別介於地級市和直轄市之間,直觀點說,副省級市的市長和副省長同級,副省級城市主要領導是由省裡提名,中央任命,副省級城市的市長或市委書記通常也都是省委常委。副省級城市目前有15個,分別是: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濟南、青島、西安、成都、武漢、南京、杭州、寧波、廈門、廣州、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