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政府提高公信力,不僅能為社會信用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同時也能對其他領域的誠信建設形成示範引領作用。
近日,一項研究成果的發布引來無數關注,這項研究將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的信用經過科學統計後,給這些城市排了排座次。北京名列第一,濟南也表現不俗,高居前五位。
政務誠信:北京得分最高
9月9日,國合信用研究院院長楊玉英在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主辦的「國際合作信息、信用系統建設研討會」上,發布了該系列研究成果:
包括《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政務誠信研究報告》、《「一帶一路」國別信用報告》和《產能合作指數研究報告》。
我國哪個城市的政務最誠信?哪個國家的產能合作最具潛力?「一帶一路」最靠譜的國家是誰?
國合信用研究院在綜合相關理論和借鑑國內外指數的基礎上,著眼於我國城市政務信用水平評估的實際需要,構建了包括4個一級指標、30個二級指標的政務誠信評價指標體系。
據了解,這些評價主要集中在「政府的基本素質」、「政府在社會管理中的自身信用水平」以及「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承諾踐約的能力與結果」三個方面。
通過對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2016年政務誠信建設情況進行評估打分,得分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別為北京、杭州、南京、重慶、濟南,順序排名最後五位為烏魯木齊、成都、西寧、合肥、拉薩。
濟南:努力多年見成效
濟南取得如此高的排名,並不奇怪。東嶽客曾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濟南在誠信建設上的諸多舉措。
一、深化誠信教育引導,增強誠實守信意識。加強誠信建設,首在教育引導,關鍵是增強針對性實效性。要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誠信教育作為未成年人德育課程,做到進教材、進課堂,引導廣大青少年從小培養誠信觀念。要弘揚培育誠信文化,弘揚中華民族誠信美德和現代市場經濟契約精神,用典型示範弘揚誠信文化,大力宣傳誠實守信典型。用媒體力量傳播誠信文化,開展常態化宣傳,製作刊播「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把誠信文化做到群眾身邊。建好用好道德講堂,引導人們修身律己、誠身正己。把誠信文化融入志願服務活動之中,增強誠信自覺。把誠信文化融入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範、企業精神,要加強輿論監督引導,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風尚。
二、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制度保障。要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系統,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社會機制。推進信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快信用信息標準體系建設,推進行業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文明委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要整合好行業內的信用信息資源,實現信用記錄的電子化存儲,建設信用信息系統,完善行業信用記錄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要推行政務信用信息公開目錄,形成信息公開的監督機制。推動第三方信用報告在行政事項中的應用,在行政履職中實施信用分類管理。
三、開展誠信創建活動,培育踐行誠信規範。在食品行業、生產企業開展「誠信做產品」、「學習雙桂坊、誠信做產品」和「質量第一、誠信至上」活動,在商貿流通領域繼續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做到商品可追溯,質量有保證。在商業、服務業推進《商業服務業誠信計量行為規範》的貫徹實施,提高行業誠信計量管理水平。在高等學校繼續開展「學生資助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在農村開展「道德信貸工程」和創建「信用農戶」活動,推出一批示範企業、街區、門店、市場和先進個人,在全社會營造弘揚和培育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
四、懲治約束失信行為,形成揚善懲惡導向。從人們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的失信行為抓起,加大懲戒力度,以重點問題的解決帶動誠信建設整體推進。建立完善司法懲戒、經濟懲戒、行政懲戒、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失信懲戒機制,建立誠信「紅黑榜」,形成不願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會環境。完善《「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內容,依法懲治合同違約、逃廢債務、信息欺詐、商業詐騙和製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等不法行為。暢通群眾投訴渠道,落實有獎舉報制度,形成各方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監管的社會監督環境。
「一帶一路」國別信用:新加坡最靠譜
「一帶一路」倡議是由中國引導、世界各國廣泛參與的國際合作新形式。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各國無法準確、及時掌握其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風俗、國際關係等方面的基本環境與變化。
當前,掌握國別信用評價話語權的主要是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為打破壟斷,國合信用研究院自主建立了一套國別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據了解,國合信用研究院主要通過五個基礎維度:政治信用、經濟信用、金融信用、社會信用及環境信用,綜合考察受評主體的國家管理能力、經濟實力、金融實力、外債實力、財政實力、外匯實力以及社會環境等關鍵性因素。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加坡、印度和以色列中,通過統計分析三國2014-2016年數據,國合信用研究院得出評價結果如下:
新加坡國別信用指數91,國別信用等級為AAA,展望穩定;
印度國別信用指數71,國別信用等級為A,展望穩定;
以色列國別信用指數79,國別信用等級為A,展望穩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陳文玲指出,中國已經走到國際舞臺的中心,現在首要的是提高中國的競爭力,尤其是中國的軟競爭力。
「多維的信用評價和信用約束,對於中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中國企業走出去,提高整個中國的國際形象,提升我們的競爭力都非常有用。」陳文玲說。(來源:齊魯網 時間:2017-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