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四方國際博物館日特輯:聽千年西安碑林的文化故事

2020-12-18 西安發布

騰訊新聞寶藏四方博物館雲直播計劃第三季,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直播,帶網友走進網紅博物館的奇妙之旅。5月13日14時,直播鏡頭將帶你走進新晉「網紅」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在「東方文化寶庫」聽千年碑林的傳奇故事。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

館藏文物豐富,包括歷代碑石、墓誌、石刻造像、畫像石等石刻文物和書法、繪畫、碑拓等,尤以碑刻墓誌、歷代拓本為具有特色的館藏品。收藏碑石、墓誌的數量為全國之最,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西安碑林博物館被譽為「東方文化的寶庫」、「書法藝術的淵藪」、「漢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的石刻書庫」,是西安最有價值的文物古蹟之一,也是普及弘揚中國經典文化的重要窗口。

西安碑林博物館隨著近期網絡直播的嘗試,成為新晉博物館界「網紅」,讓網友對這家「深藏不露」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產生了濃厚興趣,對本輪再度直播倍感期待。據悉,在直播中,網友還可以繼續領略由碑林最早的藏品之一、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釋並書寫的唐石臺孝經;「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駿》石刻等。

一起來開啟2020國際博物館日的奇妙之旅吧。5月13日14時,騰訊新聞、騰訊微視、看點直播、騰訊視頻等平臺,陝西本地西安發布、都市快報、陝西傳媒網、896調頻等媒體將同步直播,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西安碑林博物館講解員白雪松:千年碑林成網紅,我才跟著紅
    原標題:千年碑林成網紅,我才跟著紅白雪松沒想到他會比李佳琦還紅。2020年年初,西安碑林博物館因疫情閉館。看著空蕩蕩的院落,講解員白雪松覺得空落落的。平常幾乎天天都在「叨叨」碑林前世今生的他,決定在網上「過嘴癮」。2月23日,白雪松的首場「脫口秀」開播。
  • 你們盼望的《國家寶藏》西安碑林博物館專場終於來啦!!
    《國家寶藏》是我們力薦的精品節目,內容也將陸續上傳至允中未來學習中心(連結見文末閱讀原文)。西安碑林博物館是我國收藏古代碑石墓誌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著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 寶藏四方「國際博物館日」特輯:帶你走進明星網紅陝西歷史博物館
    騰訊新聞寶藏四方50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雲直播計劃第三季,將於5月11日啟動。本季將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系列直播。首場將帶你雲賞博物館界的「網紅」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給我一天 還你萬年。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群,擁有館藏文物1717950件(組)。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
  • 走入西安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前世今生
    西安碑林裡的文物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為他們都不會說話,默默等待千年,只為與懂它的人再次相遇。每一件都屬於不同的主人,都有驚天破地的故事,每一件都那麼與眾不同。今天讓我們走入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的前世今生。
  • 西安碑林博物館:書法愛好者的天堂
    西安碑林博物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葉瑋攝影提起西安旅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兵馬俑博物館和因國家寶藏再次火爆的陝西歷史博物館。而碑林博物館卻顯得安靜許多,但如果你是一位書法愛好者,這裡就是天堂。西安碑林博物館原為陝西省博物館,建於1944年,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博物館陳列由碑林、石刻藝術和其它文物展覽三部分組成,現有館藏文物11000餘件。
  • 趙季平:加快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擴建改造
    參加小組討論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會長、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趙季平建議儘量保持《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的原址原貌,加快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擴建改造。  西安碑林博物館坐落於西安市三學街,是在西安孔廟舊址上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1962年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書音同韻 第三彈西安交響樂團在碑林博物館彩排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書音同韻 第三彈西安交響樂團在碑林博物館彩排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4-29 23:09 字號:
  • 「一號講解員」走進西安碑林博物館 碑林的「碑」字為啥少一撇?
    這塊教碑是真實存在的,就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內,是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昨天上午,「一號講解員」活動第五站,來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優秀講解員餘家歡作為本次活動「一號講解員」,帶領大家參觀了中國書法和石刻藝術寶庫,解鎖了一個個關於古長安的秘密,體驗了一次短暫卻有趣的探尋中華文化之旅。
  • 九牧走進西安碑林 助力碑林藝術文化傳承
    12月10日上午,「古建美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陝西站暨西安碑林博物館公共衛生間改造公益捐贈項目籤約儀式在碑林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民族品牌九牧廚衛與西安碑林博物館籤約,向博物館捐贈一批具有碑林文化特色元素的衛浴潔具,助力博物館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
  • 西安碑林博物館名碑拓片展亮相廈門
    10月24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國文房四寶協會、《中國文房四寶》雜誌社、廈門市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廈門日報社主辦的第44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暨第五屆海峽書畫藝術產業博覽會,在福建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序幕。西安碑林博物館作為特邀嘉賓參加展會。
  • 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 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這裡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 文獻的聚集地-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坐落於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是我國收藏古代碑石墓誌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書畫同輝的墨跡及詩畫雙絕的王維的竹影清風更為碑林增輝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進入西安碑林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西安孔廟的舊址,這裡保存著太和元氣坊、泮池、欞星門、戟門等孔廟建築。孔廟是封建社會專門祭祀文聖孔子的地方。
  • 西安碑林博物館特色文創店對外開放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7月27日,西安碑林博物館特色文創商店對外開放,這是該館自去年4月開放「碑林文創店」以來,與陝西華夏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經營開放的第二個銷售獨具碑林文化特色的新型文創產品商店。
  • 古建美 中華魂公益行動進駐西安碑林博物館,保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12月10日上午,古建美 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陝西站暨西安碑林博物館公共衛生間改造公益捐贈項目籤約儀式在碑林博物館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聯合西安碑林博物館主辦,中國民協中國建築與園林藝術委員會提供學術支持,古建美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公益支持。
  • 第二十五屆西安碑林國際臨書紀念展開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12月1日,第二十五屆西安碑林國際臨書紀念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西臨展廳展出。由於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修美社臨書作品無法運送至西安,此次展覽採用作品圖片展的方式線上線下同步展示。
  • 全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書法藝術聖地——西安碑林博物館
    全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書法藝術聖地——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展示和研究古代碑石墓誌及石刻藝術品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它的形成和發展跨越了900多年的歷程,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成為全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書法藝術聖地。
  • 讓駿馬飛——遊西安碑林博物館
    1914年,颯露紫和拳毛騧的浮雕被打碎裝箱盜運至美國,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座也曾經被打碎裝箱,在盜運時被截獲,現陳列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文化寶庫,碑林藏珍品 西安碑林博物館,原名陝西省博物館,建於1944年。
  • 「西安碑林國際臨書紀念展」開幕
    12月1日,第二十五屆「西安碑林國際臨書紀念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展出,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屆展覽的日本修美社臨書作品無法運送至西安,採用作品圖片展的方式在線上線下同步展出,展期至12月9日結束;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出席開幕式並宣布展覽開幕、向獲獎者頒獎和贈送展覽紀念圖冊。
  • 西安碑林博物館,你去過嗎?
    樹對於喜歡書法藝術的人來,西安的碑林博物館是不可不去的地方。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前身是建於194年的陝西省博物館,但是西安碑林本身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因為碑石眾多,形似森林,故名碑林。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靳東、張子楓、馮小剛為你解讀文物的前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去故宮賞金嵌珍珠天球儀、到敦煌研究院看敦煌遺書、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欣賞一號青銅神樹……12月6日晚8點半,備受期待的《國家寶藏》第三季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不用四處奔襲,《國家寶藏》帶你看四方文物的前世今生。首期節目就為大家呈上超強陣容。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分別由靳東、張子楓、馮小剛三人為觀眾們解讀歷史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