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9月15日電(記者吳剛 周喆)記者從青海省公安廳獲悉,近日,青海省公安機關成功抓獲一名參與殺害「改革先鋒」傑桑·索南達傑的在逃犯罪嫌疑人。
據辦案民警介紹:1994年1月18日,「環保衛士」索南達傑槍戰盜獵分子並英勇犧牲,多名犯罪嫌疑人畏罪潛逃。案發至今,青海省公安機關從未放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緝捕工作,於近日成功抓獲當年參與殺害索南達傑的犯罪嫌疑人馬某。目前,馬某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當中。
這是可可西裡的索南達傑保護站(2016年12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可可西裡所在的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貪婪的盜獵者進入可可西裡瘋狂盜獵,導致藏羚羊數量從20多萬隻一度銳減至不足2萬隻。
青海可可西裡地區,一群雌性待產藏羚羊通過青藏公路後向卓乃湖行進(2016年6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面對可可西裡的生態危機,時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委副書記的索南達傑,推動成立了可可西裡生態環境保護機構——治多縣西部工委,並受命擔任西部工委書記。
1994年1月18日夜,索南達傑和4名隊員在可可西裡抓獲了20名盜獵分子,繳獲7輛汽車和1800多張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陽湖附近時,遭歹徒襲擊。索南達傑在無人區與持槍偷獵者對峙,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被可可西裡零下40攝氏度的風雪塑成一座冰雕。
索南達傑紀念碑(2018年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1996年,原國家環保局、林業部授予索南達傑「環保衛士」稱號。2018年12月,索南達傑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索南達傑的犧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推動了可可西裡和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工作。1997年12月,國務院批准並公布可可西裡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6年上半年,可可西裡所在的三江源地區被確定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地區;2017年7月,可可西裡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自然遺產。
可可西裡巡山隊員尼瑪扎西(右)與隊友龍周在索南達傑保護站休息(2015年12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