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癱瘓癲癇、負債纍纍...面對女兒大學學費,他無言淚流滿面...

2021-02-08 央視財經

高考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眼下正是陸續公布錄取結果的時候。獲得大學錄取通知書,相信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喜事,但對於很多貧困家庭來說,卻是一個壓力巨大的心酸話題,入學所需要的學費和生活費成為本來就很拮据的家庭最大的負擔。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樣兩位來自四川山區的高考生。



王銳,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寺嶺鄉安家壩村人,今年以497分的成績進入大學,但由於爺爺重病,父親多次車禍,家中已是債臺高築。高考結束五天後,就讀於四川省西華師大附中的王銳便應聘到一家家具公司,成為了一名暑期工。今天上午的工作是「掃樓」,就是去正在裝修的小區,挨家挨戶推銷家具,要做到一層不落,一戶不少。



就在王銳等電梯的功夫,同學打來電話,說今天是國家專項計劃徵集志願的日子,所謂的國家專項計劃,就是重點高校定向招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學生的計劃。


王銳今年高考分數為497分,與一本線僅差14分. 但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如果國家專項計劃申請成功,他將有機會走進重點大學的校門。不過眼下,王銳卻說,工作時間要先工作,等中午休息時再申請。



上午連續走了4個小時推銷家具後,王銳終於可以休息一會兒。他馬上拿出手機上網,準備報名國家專項計劃。然而事情讓人沮喪,國家專項計劃第三次徵集時間剛好就截止到今天上午10點,錯過了半小時。事實上,這已經是王銳第二次錯過申請重點大學的時間了,上一次錯過是兩天前父親剛剛出了車禍。王銳坐在小區的臺階上,非常心酸,但沒有抱怨。


現在,工作一天,王銳的工資是50元,推銷家具累計超過一萬五千元還會有100元的獎金。對於王銳來說,這筆錢比申請第一志願來得更加實際。因為無論去哪裡上大學都需要錢。



王銳工作第一周就推銷出價值7萬多的家具。一個人的銷售額比其它的兩個組還要多,也是今年以來,公司推銷的周冠軍。可是儘管如此努力工作,中午路過包子鋪時,王銳也只是看兩眼。跟著他,我們來到了一處工地中臨時搭建的移動板房,走過顫顫悠悠的樓梯,就是王銳現在的「家」。      



車禍前,王銳的父親在這個工地打工,這裡是工地免費提供的宿舍。為了省錢,現在王銳也住在這裡。王銳說,在這裡吃的最多的就是麵條,不僅方便,還便宜。一碗白麵條,就著方便麵留下的調料和些許辣油,這就是這個十九歲的小夥子一天最重要的午餐。



王銳:吃飽了,真飽了,吃不了多少。


接近40度的高溫,王銳跑了一上午,午飯卻是一碗白麵條,一點油星都沒有。王銳卻一直說夠了,多了吃不了。

王銳:家裡條件本來就不好,現在又是花錢的時候,所以能省一點是一點,已經沒有多餘的開支了。


5年前,王銳的爺爺突發腦溢血,為了治病,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欠了五萬多的外債。王銳的父母一起外出打工還債。日子過得很辛苦。不久後,母親便離開了他們,另組家庭。就在去年,父親外出打工時,出了車禍,讓這個本就一貧如洗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王銳:當時我爸都直接是滿頭都是血,而且好像很多口裂開,就連牙齒下面都錯位了,身上也有很多傷,到醫院的時候我都不敢看。


不幸好像一直籠罩著王銳的家庭,今年父親剛剛養好身體,工作不到兩個月,去村裡辦手續時,又再次與大車相撞,小腿脛骨骨折。兩個臥病在床的親人,一個負債纍纍的家庭,年輕的王銳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王銳:其實壓力每個人都有,包括我,雖然說家裡確實比較嚴重,但是以後總會好的。


就在王銳打工時,姐姐王燕正在醫院裡照顧住院的父親。這天午休時間,王銳趕到醫院看望父親和姐姐。自從父親出事後,王燕就在醫院裡,24小時照顧行動不便的父親。談到家中這幾年的變故,王燕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王銳姐姐 王燕:我爸去年做手術的時候,前一晚上錢都還不夠,還差5000,當時就是打電話跟姑姑她們借錢,我爸他在工地上班還有工資還沒發,當時求了好久,人家第二天才湊了五千塊錢。


當時看著爸爸重病,弟弟馬上要高考,已經大學二年級的王燕決定放棄學業,出來打工,供弟弟讀書,但是爸爸死活不同意,借錢也要讓王燕上學。


只有初中文化的王開明一直深信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意義。日子再難,他也始終沒有讓兒女放棄求學的信念,在他的心中,孩子們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是這個家庭的希望。


王銳父親 王開明:我們也希望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完成她最大的願望,不可能讓她放棄讀書,因為讀書是她的前途。


抽空來醫院看望了父親,王銳又匆匆趕回了家具公司。別人一天只做一項工作,他會做三項。不僅「掃樓」,還「掃街」,給街上的每個店戶、攤主、甚至路過的行人發傳單。


下午三四點,正是太陽最烈的時候,整個城市像在蒸籠上,不斷散發著熱氣。王銳沒有休息過一分鐘。傳單發完時,整個後背全部被汗水打溼了。



為了能夠多攢點學費,一臉清瘦的王銳幾乎是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可是,在公司組織為罕見病少女捐款活動上,他還是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在公司裡,他也幾乎從未對外人提起過家裡的情況。前幾天由於父親車禍遲到,他還向公司交了5元錢的罰款。


趁著周一不忙,已經半個月沒回老家的王銳,請了一天假,回家給80歲的爺爺洗澡。洗澡過程中,每個細節,王銳都要反覆囑咐。


王銳:眼睛閉好 不要睜眼,背伸直 頭抬起來,稍微忍一下 等一下給你擦,臉等一下擦 先把頭髮洗乾淨。


吃過飯後,王銳顧不上休息,又幫爺爺刮鬍子,上藥,洗衣服。洗衣服時,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發現王銳的短褲有個很大的洞但他並不在意。不該花的錢,王銳絕不多花一分,為了節省,今年填報志願時,他選的都是學費在五千以下的學校。他說由於在農村長大,他特別喜歡農業和生物,報的都是相關的專業,學費也相對便宜一些。



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王銳才賺到了一千多元錢,這離第一學期所需要的費用,缺口還不小。為了了解國家助學貸款的事情,這天,他特意找到巴州區團委諮詢。區團委副書記董豔告訴王銳,現在有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國家助學貸款,這是由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發放的助學貸款,幫助他們支付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費用。


不需要擔保和抵押,貸款期限原則上按全日制本專科學制加10年確定,最長不超過14年。學生在校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部補貼。除了國家助學貸款,針對建檔立卡大學生,四川省政府每年還會提供學費和生活費補助4000元。


此外,共青團四川省委主辦「我要上大學」項目,針對不同程度的貧困學生,還會提供兩千到五千不等的補助。就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不要因為貧困而失學。


這麼多助學項目「保駕護航」,王銳心裡一算,基本不用再為學費和生活費的事情發愁了,他趕緊去醫院,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爸爸和姐姐。


王銳:我們那個助學貸款 還有資助,基本上家裡用不了太多錢,所以你打不打工都無所謂,把你的腿養好就可以了,以後那些欠債以後我們還。


聽到這個好消息,父親的臉上明顯輕鬆了不少。不過,這個暑假,王銳還要繼續打工,因為他想儘快還清家裡的債,讓父親和爺爺奶奶的日子能過得好一些。



在我們身邊,很多高考學子在拿到錄取通知書之後,都會以旅遊放鬆等各種愉悅的方式來獎勵自己,但懂事的王銳,高考一結束就開始在縣城打工,而為了能夠多攢點學費,這個大男孩,每天中午就是一碗清水煮麵,捨不得多花一分錢,支撐他的是圓夢大學的夢想。


如今,有了國家助學貸款的扶持,夢想即將照進現實。但是王銳說,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子漢,他一定會繼續努力,幫助親人擺脫貧困。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原山鎮長城村,早晨六點剛過,何倩就和母親在廚房裡忙活起來。這個18歲的姑娘今年高考考了486分,超過二本線整整50分。然而短暫的喜悅過後,何倩幾乎徹夜未眠。



何倩的父親何雲平原來在北京從事裝修工作,家中雖不算富裕,但不用為吃穿發愁。2014年父親突發腦溢血,一下子讓這個平靜的家庭失去了唯一的經濟來源。為了給父親做手術,家裡花光了所有積蓄,並欠下高額外債。術後,何雲平右半邊身體癱瘓,並患有癲癇,生活起居都只能靠精神時好時壞的妻子和馬上要上大學的女兒照顧。今天這頓早飯,一家三口吃得很是沉重。



何倩父親 何雲平:上大學要多少錢?

何倩:學費一學期四五千,我個人想辦法,不要你們操心。

何雲平:吃飯呢?

何倩:吃飯,生活費要不了多少,四五百。

何雲平:別人都說生活費一千二,你還說四五百。

何倩:節約點,怕什麼,別人一千二是吃得好。我可以找點活,你們莫擔心。



女兒說得很平靜,一旁的父親卻早已淚流滿面。殘酷的現實,一遍一遍重重地敲打著父親何雲平的心。生病的他,現在無法和常人一樣說話、走路。可為了供孩子上學,他希望早日回北京賺錢。



母親苟瓊雖然精神時好時壞,但她卻堅信,不學習就沒有出路,他們這代人就是吃了沒讀書的虧,因此現在一有時間,她就會跟女兒何倩學學語文、英語,希望等丈夫病情好轉後,去鎮上找份工作。


吃過早飯,何倩在土坯房前,陪父親練習走路、跳躍。一天三次,每次20圈,常人5分鐘就能走完,但何雲平需要至少一個小時。



陪爸爸練習完走路,何倩就跟著母親苟瓊抓緊時間收拾行李,準備搬家。原來,現在一家三口住的這間土坯房是何倩大伯借給他們的。雖然牆壁有裂痕,但比自家的好多了。隔壁這間土木結構的房子,才是何倩的家。整面牆都向外傾斜,隨時可能倒塌。


由於是危房,根據國家易地扶貧搬遷住房保障政策,政府給何倩一家在不遠處修建了一個新房。今天是村裡要求搬入新房的最後期限。



在何倩家的桌子上端端正正放著一個小本子,裡面清楚地記下了何倩一家這三年的外債情況。親朋好友,一共欠下14萬1千元。二伯更是把父親在醫院的每一筆開銷,以及何倩上學借宿時的花費列了清單。高考後,何倩在二伯的欠條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意味著這個十八歲的女孩,還沒走進大學校門,就背上了一筆沉甸甸債務。


何倩:覺得那麼多錢一下壓到身上,就覺得挺慌的,就自我安慰,想著困難是暫時的,但是你不能這麼悲觀下去,悲觀也沒用,堅強面對吧。


煮玉米,是何倩一家搬入新房的第一頓飯。生火的爐子是個簡易的小煤爐,放在屋外。事實上,對於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把電會通到家門口,但需要自己找工人,接電線。對於何倩家來說,實在拿不出錢來,只能暫時這樣湊合。



不知道新家什麼時候可以接上電,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用灶臺做飯。何倩一家三口在燭光中吃著最簡單的晚餐。


第二天一早何倩來到了縣城,希望打份零工掙點錢。但是一天下來,不管是餐館、手機促銷、茶樓,得到的答覆都是不需要暑期工,就在何倩十分沮喪的時候,班主任的電話打了進來。


作為何倩的班主任,譚長平了解何倩的家庭情況,今天特意打電話給她,告訴她上大學的學費有著落了。


何倩班主任 譚長平:8月4日到30日之間就直接在學校團委辦,就是那二樓辦理助學貸款,上學的時候所有的車船費用都可以報銷,所以每一年你有八千的無息貸款。



有了國家貼息貸款的政策,何倩也不用再為學費的事情發愁了。這讓何倩輕鬆了不少。回到家已是深夜,屋內沒有通電,房子周圍一片漆黑,父母早早休息了。辛苦一天的何倩,點著蠟燭,借著微弱的燭光,學著自己最愛的英語。


何倩: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Be alike flower,Spread beauty and happiness wherever you stay ,irrespective of your surroundings .它的中文意思是像花兒一樣,無論身在何處,不管周遭環境如何,都依然瀟灑地綻放自己的美麗,活出自己的精彩。我覺得這句話就像說我一樣,無論現在的環境如何,我都要堅強面對,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半小時觀察:助學改變命運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回到北京後,收到何倩發來信息,說村裡將在一周內為她家接通水電,並且免費搭建灶臺。這下何倩可以安心去上學了。我們節目裡的兩位高考生都生於貧困,但是他們都選擇了勇敢地面對貧困,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試圖改變自己甚至整個家庭的命運。事實上,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因為貧困而輟學,歷經十年努力,國家已經建立起了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地方政府等部門也都推出了多種資助措施,為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後顧之憂。我們衷心希望,這些完備的資助政策能真正惠及到每一個困難學生,讓他們得以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教育公平。


【重要信息】

教育部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010-66097980、010-66096590,於7月21日至9月10日每天08:00-20:00開通。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官網(www.xszz.cee.edu.cn/)和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查詢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及相關規定,反映相關問題。


何倩:18398223766

王銳:15328275587


 獻一份愛心,幫貧困大學生圓大學夢!

相關焦點

  • 女兒變暴徒,香港媽媽痛心:讀大學時被"洗腦"
    原標題:女兒變暴徒,香港媽媽痛心:讀大學時被"洗腦"何女士訴苦說,女兒讀大學時已被「洗腦」參與非法「佔中」,今天雖已畢業並找到工作,但暴亂兩個月來,女兒日日行蹤不明,早晚都不見人。她心知女兒去參與暴亂行動,十分痛心。據香港大公報8月13日消息,何女士已有28年的領隊及導遊經驗,近來卻沒有接到一個團,猶如「被裁員」。她表示,不僅內地團不赴港,連親戚也不敢來,「(他們)覺得有危險」。
  • 煙臺母親12年背女兒上學 癱瘓女兒577分考入青島大學
    原標題:煙臺母親12年背女兒上學,癱瘓女兒577分考入青島大學不到4歲突患急性脊髓炎導致下肢癱瘓,從此就與輪椅相伴,母親沒有放棄讓女兒讀書的想法,8月30日上午11點,煙臺癱瘓女孩鄒怡芳收到了青島大學錄取通知書。
  • 屋漏偏逢連夜雨,負債纍纍再失業,5天如何為孩子湊足學費?
    命運似乎給我開了個大玩笑,人到中年陷入萬丈深淵,負債纍纍的自己馬上又要和單位說再見了,錢沒了可以再賺,工作沒了可以再找,但一路走來,還是有很多值得自己去反思的東西,昨晚是一夜未眠,思量著自己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 鄉下父母送女兒去民辦大學報到引熱議,面對高昂學費父母在所不惜
    這是一所民辦大學新生報到現場看到的,一對鄉下父母送女兒上大學報到場景!這幾張照片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給孩子的無私奉獻。充滿著對女兒上大學的喜悅。女兒回來了,父親準備起身,由於坐的時間太長半天起不來。面對高昂學費,父母在所不惜,卯足了勁要供孩子成才,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父母給予的機會,努力學習,不負韶華!
  • 煙臺母親12年背女兒上學,癱瘓女兒577分考入青島大學
    【煙臺母親12年背女兒上學,癱瘓女兒577分考入青島大學】不到4歲突患急性脊髓炎導致下肢癱瘓,從此就與輪椅相伴,母親沒有放棄讓女兒讀書的想法,8月30日上午11點,煙臺癱瘓女孩鄒怡芳收到了青島大學錄取通知書。
  • 被歧視的癲癇患者:我只是癲癇,不是精神病!
    面對大寶得癲癇的事實,王海軍慢慢也接受了,從市裡醫院回來後,他一直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給孩子吃抗癲癇藥來控制發作。雖然大寶偶爾還是會出現抽搐的情況,但大多數時間還是跟正常孩子無異。 可是不管怎樣,大寶始終是一個有病的孩子,而且這種病是無法治癒的,只能常年靠吃藥控制病情。「你們還年輕,再生一個吧,以後也可以幫忙照顧大寶。」
  • 負債纍纍 他想停藥省錢讓兒上大學
    黃文彬叮囑父親要堅持吃藥治療姓名:黃文彬畢業學校:養正中學高考成績:642分(理科)泉州網8月10日訊(記者 張曉明 文/圖)兒子考了642分的高分,即將邁入大學深造。6年前被查出患有尿毒症的父親黃友誼,先後經歷腎移植、腎感染兩次大手術,家中負債纍纍。「這些年支撐我的就是要看到兒子考上大學,現在看到了,只希望我不成為他的負擔,讓他開啟自己的人生。」他說,這場大病之後自己無法賺錢養家,每個月還要吃幾千元的藥。他已經想好了,即便是自己停藥治療也要讓兒子上學。昨日,黃文彬告訴父親,自己填報了四川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為的就是將來好好找一份工作,為家裡減輕負擔。
  • 香港媽媽痛心女兒變暴徒:唔好意思阿sir,辛苦曬!
    女兒變暴徒香港媽媽痛心近兩個月來,香港激進示威者以所謂「反修例」為幌子,大搞街頭暴力。任職導遊的何女士停工已近兩個月,她除了要面對暴亂造成無法工開的影響,與子女的相處也面臨嚴峻挑戰。
  • 女兒變暴徒,香港媽媽痛心:讀大學時被「洗腦」
    ▲往年遊客爆棚的土瓜灣店鋪,如今無人問津(大公報)近兩個月來,香港激進示威者以所謂「反修例」為幌子,大搞街頭暴力,任職導遊的何女士停工已近兩個月,她除了要面對暴亂造成無法工開的影響,與子女的相處也面臨嚴峻挑戰。何女士訴苦說,女兒讀大學時已被「洗腦」,今天雖已畢業並找到工作,但暴亂兩個月來,女兒日日行蹤不明,早晚都不見人。
  • 文昌女孩高考817分考上北外 貧寒之家面對學費一籌莫展
    然而,考生在歡喜之餘,部分貧困學生及家長卻又要為高額的學費發愁,學費成為了貧困學子邁入大學一道難跨越的門檻。為了不讓貧困學子十年寒窗苦讀的大學夢成空,為了幫助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圓大學夢。今年,南海網攜手共青團海南省委等單位和愛心企業、個人共同推出「海南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公益計劃」,同時,南海網將派出記者前往貧困生家中核實相關情況並進行報導。
  • 追蹤|青島大學派車接煙臺癱瘓女孩入學,減免學費為媽媽安排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李楠楠呂奇8月31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先後刊發了《煙臺癱瘓女孩考上青島大學,媽媽決定背女上大學》《背上求學路——單親媽媽12年風雨無悔一路送癱瘓女兒進大學》《背女求學12載,媽媽還想背她讀大學》等報導,講述了煙臺癱瘓女孩鄒怡芳身殘志堅、自強不息考入青島大學以及媽媽姜玉榮
  • 面對負債纍纍部分欠款人選擇了開源節流,為什麼依舊無法實現上岸
    當然,有些欠款人負債纍纍的背後與P2P網貸、網賭以及不良嗜好有關,但事後也希望早日還清欠款,甚至部分債務人也以開源節流的方式改變局面,不過最後實際效果卻並不理想,最後迫使部分欠款人跑路。既然面對負債纍纍部分欠款人選擇了開源節流,為什麼依舊無法實現上岸呢?
  • 新洲農家女考上大學,愛心人士為她湊足學費
    楚天都市報8月31日訊(記者周治濤 通訊員陶火應)今年,新洲一中高考學生羅漫婷高考考出559分,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她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今年受疫情影響,家裡還沒有籌集到自己上大學的費用。8月31日,家住新洲的女生羅漫婷,正在為大學學費憂愁時,收到一群匿名愛心人士送來的學費。
  • 新洲區農家女兒 盼圓大學夢 望愛心人士幫一把
    今日陽邏網 (特約通訊員陶火應) 新洲一中高考學生羅漫婷今年高考考出559分,昨日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她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今年受疫情影響,家裡還沒有籌集到自己上大學的費用。 羅漫婷的爸爸羅先進介紹,他是一名油漆工,妻子患癲癇、偏頭痛病,長年藥不離身,二女兒上五年級,平日還要照料患小兒麻痺後遺症的哥哥和年邁的父親。今年受疫情影響,一直沒正常工作,偶爾幹一天活又停下來,沒掙到錢,為女兒的大學學費急著幾天沒有睡好覺。 好不容易讓女兒讀完高中,一家人指望女兒上大學後改變家庭面貌,可現在上哪兒去籌女兒的大學學費,說著、說著,這位男子漢的眼淚溼潤了。
  • 他常遲到、還要家人陪讀……原來,他帶著癱瘓母親上大學
    更讓人不解的是,學校曾為他安排勤工助學崗位,潘正江只幹了沒幾天,就自己跟老師去辭了職。  「謎底」終揭開  他一邊上大學一邊照顧癱瘓母親  在同學們的印象中,潘正江並不是孤僻的男生,他的學習成績優異,每次考試都是班級前三名,今年還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
  • 「傾聽」生活萬歲(下)為了讓患癲癇的女兒參加夏令營,我撒謊了
    讀稿人語 戴維有尊嚴地活下去故事裡,第一個媽媽替患癲癇的女兒拋出個問題:「如果你有個兒子,你以後會同意他娶我女兒嗎?」老實說,這很難回答。就算流著淚,也笑著面對。故事B 我作假了,為了讓女兒去夏令營口述 郝女士我女兒是良性癲癇,只在睡眠中發作,要不要把孩子的病告訴老師?女兒要去夏令營了。這幾天我總是睡不著,就算睡著也會突然驚醒。我不是對孩子沒信心,我是對別人沒信心,怕他們看不起我女兒。
  • 爸爸中風癱瘓 愛笑女孩想自己攢足大學學費
    「這個暑假,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兼職上,白天在玩具廠打暑期工,晚上幫忙做家教,多攢一點大學的學費。」  每天的生活猶如一座固定的生物鐘:早上六點多起床,七點半前往玩具廠上班,中午十一點半下班吃飯。緊接著,下午一點又開始上班,直到五點下班。「我的工作是檢驗產品質量,將次品檢出來,把溢出的膠水擦掉,一天下來,過手的玩具大概有2000多個吧。」
  • 女孩帶著癱瘓母親上大學 稱要靠自己完成學業
    遊莉蓉不希望女兒把別人的幫助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事」。在遊莉蓉的鼓勵下,董雲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要用自己今後工作掙的錢償還學費。  癱瘓母親因獲細微照顧不長褥瘡  福建連城妹子董雲曾經有個幸福的家。在她小時候,媽媽遊莉蓉做啤酒生意,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可是突然有一天命運卻走了神,讓這個家從此跌入深淵。
  • 兒子因患腦膜炎全身癱瘓 慈母日夜照顧癱瘓兒46年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訊 兒子3歲時不慎因患腦膜炎而導致神經中樞癱瘓。46年來,母親於雲不離不棄的日夜照顧,讓兒子一次又一次地脫離死神的召喚,創造出令醫生都驚訝的奇蹟。讓於雲欣慰的是,這麼多年來,這個家一直感受到了社區和鄰裡的關愛。昨天上午,於雲家所屬的鹽城童家溝社區工作人員又來到家中探望。
  • 為了夜裡照顧癱瘓女兒 父親二十年來和衣而眠
    女兒3歲那年突患重症致癱,除了意識清醒、會說話,幾乎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父親擔起照顧女兒的全部責任,飲食起居、尋醫問藥、按摩翻身……一做整整20年。有人曾好心勸這個父親再生個二胎,將來也好有個依靠,但他不肯,他說:「這個女兒就是我的全世界,我要照顧她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