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en Davis/文,莘莘深/譯)科學的歷史上充滿了生物學騙局,有人捏造出虛構的生物冒充真的,或者編造某些生物的習性,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並非所有的「騙局」都是愚人節的玩笑。時不時地,我們最終會發現某個曾經被認為是虛假的生物是真實存在的。
圖片來源:莘莘深 手繪
有時,一些生物原本被當做神話傳說,後來發現真實存在;但是這裡所說的例子裡,科學家或者公眾並非把它們當做傳說,而是曾認為這些動物的發現都是精心策劃的騙局。
鴨嘴獸圖片來源:Matt Chan (CC BY-ND 2.0)
鴨嘴獸(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可能是曾一度被認為是假動物的最有名例子。說真的,那些第一次看見鴨嘴獸毛皮而持懷疑態度的英國科學家,誰能責怪他們呢?整個18世紀,不停地有人試圖拿出美人魚和九頭蛇的遺骸。所以當約翰•亨特(John Hunter)船長在1798年從澳大利亞送來一張鴨嘴獸皮的時候,一些科學家覺得這肯定是某個想像力豐富的標本製作師的傑作,把鴨子的部件縫進了河狸皮裡。外科醫生羅伯特•諾克斯(Robert Knox)試圖剪開皮毛尋找標誌造假的針腳來拆穿鴨嘴獸的「騙局」。當然,他什麼也沒找到,而後來人們得到了更多的鴨嘴獸皮和關於這種動物的描述。
薩克森王天堂鳥圖片來源:markaharper1 (CC BY-SA 2.0)
一種動物可以美麗得讓人難以相信嗎?薩克森王天堂鳥(Pteridophora alberti)額頭上那不可思議的飾羽使它立刻遭到了懷疑。這種紐幾內亞的鳥類在19世紀末第一次在歐洲博物館亮相,當德勒斯登博物館館長第一次向一位英國鳥類學家,理察•鮑德樂•夏普(Richard Bowdler Sharpe) 描述這種鳥的時候,夏普宣稱這樣的鳥不可能存在在自然界。儘管夏普最初懷疑這種鳥是標本製作師的把戲,他最後終於親眼看到了這種鳥的標本,因而相信了薩克森王天堂鳥和它驚人的飾羽是真實存在的。
霍加狓圖片來源:Derek Keats (CC BY 2.0)
對於20世紀初研究中非野生動物的歐美研究者來說,霍加狓(Okapia johnstoni,實際上是㺢㹢狓,但前兩個字很多字庫無法顯示),在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只是個傳說。由於亨利•莫頓•斯坦利(Henry Morton Stanley)的報告,這種身材像驢又帶著斑馬條紋的動物在19世紀末首次進入了歐洲民眾的視野。
在1900年,倫敦動物學會秘書長P•L•斯卡拉特博士(Dr. P.L. Sclater)展出了一對子彈帶,他被告知這副肩帶是士兵用不知名動物的皮做成的。斯卡拉特認定上面的毛髮跟長頸鹿和斑馬的相似,儘管他此前從沒有見過這樣的皮。展出引起了轟動,很多人都猜測這不過是個騙局。畢竟,這樣的動物怎麼會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都沒被發現呢?在接下來的一年,問題解決了,哈裡•約翰森(Harry Johnston)把霍加狓的遺骸送到了倫敦。
鵜鶘圖片來源:Tambako The Jaguar (CC BY-ND 2.0)
當卡爾•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統》中為動植物分類的時候,他不得不對那些只是聽別人說過的動物持懷疑態度。畢竟,他是在為活著的生物分類嘛。列表中還是包括了神話傳說和假造的動物,但林奈儘可能地把它們都歸入「矛盾動物」(Animalia Paradoxa)一類。
一類林奈開始懷疑只是天方夜譚的動物是鵜鶘(Pelecanus)。公平地講,林奈有充足理由懷疑那些水手對他們在新大陸看見的這種鳥的描述。他們告訴林奈,成年的鵜鶘會有意地把自己弄傷,這樣後代可以喝它的血。這不是真的;這一說法有可能是源於對鵜鶘實際行為的誤解。但是,這種所謂的行為導致鵜鶘不幸落入了「矛盾動物」的類群——至少在那裡呆了一段時間。
微生物列文虎克的肖像局部,楊•韋科約爾(Jan Verkolje)作。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想像一下你是一名17世紀的科學家,有個人過來告訴你,微小生物無處不在,但肉眼不可見。你大概會有所懷疑吧。當1676年安東尼•馮•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報告他在顯微鏡下看見的「微動物體」的時候,倫敦皇家協會的確這樣懷疑了。事實上,許多皇家協會的成員懷疑列文虎克是個騙子。最後,列文虎克向協會提交了多名看到了「微動物體」的目擊證人的證詞,才最終成為倫敦皇家協會的成員並且讓協會接受了微生物的存在。
捕蠅草約翰·艾利斯的《捕蠅草的植物學描述》圖版。
博物學家絲•蒙哥馬利(Sy Montgomery)在《窗外的荒野》中說,歐洲人在18世紀中葉第一次聽說捕蠅草(Dionaea muscipula)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種描述是編造的。在遙遠的遠方,有種「敏感」的植物,它不僅僅能感知動物的動作,還把動物吃掉。這種植物已知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北卡羅萊納州州長亞瑟•多布斯(Arthur Dobbs)1759年寫下的,多布斯向園藝家威廉•巴特拉姆(William Bartram)和約翰•巴特拉姆(John Bartram)展示了他的標本。但是,自然學家喬治•埃利斯(John Ellis)跟捕蠅草的聯繫更為密切,因為是他在信中向卡爾•林奈描述了這種植物。
當然,對這種奇異植物的懷疑也很合理。不然你就會相信在馬達加斯加還有會吃人的樹。
蛇頸龍瑪麗•安寧的蛇頸龍草圖。圖片來源:Paleonerdish
1823年,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Mary Anning)在多塞特郡的萊姆裡吉斯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蛇頸龍(Plesiosaurus)骨架。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這一發現是真實的。解剖學家及古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承認安寧是一位非常聰明的解剖學家,但他還是相信,鑑於脖子的比例,這個生物只能是由多個動物的骨骼拼湊的。在其他考古學家同僚威廉•巴克蘭,瑪麗莫蘭和威廉科尼比的說服下,居維葉才接受了這種海洋爬行動物是一種真正的史前動物。(編輯:Ent)
柏林水族館的蛇頸龍壁畫,由海因裡希•哈爾德(Heinrich Harder)繪製。圖片來源:Wikimedia
最偉大的人也會犯錯誤,科學發展的歷史上難免會繞些彎子。還好,我們最終回到真相上來。愚人節快樂!
本文為果殼網原創編譯,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media@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