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時真亦假:那些被當成騙局的真動物

2021-02-12 果殼

(Lauren Davis/文,莘莘深/譯)科學的歷史上充滿了生物學騙局,有人捏造出虛構的生物冒充真的,或者編造某些生物的習性,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並非所有的「騙局」都是愚人節的玩笑。時不時地,我們最終會發現某個曾經被認為是虛假的生物是真實存在的。

圖片來源:莘莘深 手繪

有時,一些生物原本被當做神話傳說,後來發現真實存在;但是這裡所說的例子裡,科學家或者公眾並非把它們當做傳說,而是曾認為這些動物的發現都是精心策劃的騙局。

鴨嘴獸

圖片來源:Matt Chan (CC BY-ND 2.0)

鴨嘴獸(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可能是曾一度被認為是假動物的最有名例子。說真的,那些第一次看見鴨嘴獸毛皮而持懷疑態度的英國科學家,誰能責怪他們呢?整個18世紀,不停地有人試圖拿出美人魚和九頭蛇的遺骸。所以當約翰•亨特(John Hunter)船長在1798年從澳大利亞送來一張鴨嘴獸皮的時候,一些科學家覺得這肯定是某個想像力豐富的標本製作師的傑作,把鴨子的部件縫進了河狸皮裡。外科醫生羅伯特•諾克斯(Robert Knox)試圖剪開皮毛尋找標誌造假的針腳來拆穿鴨嘴獸的「騙局」。當然,他什麼也沒找到,而後來人們得到了更多的鴨嘴獸皮和關於這種動物的描述。

薩克森王天堂鳥

圖片來源:markaharper1 (CC BY-SA 2.0)

一種動物可以美麗得讓人難以相信嗎?薩克森王天堂鳥(Pteridophora alberti)額頭上那不可思議的飾羽使它立刻遭到了懷疑。這種紐幾內亞的鳥類在19世紀末第一次在歐洲博物館亮相,當德勒斯登博物館館長第一次向一位英國鳥類學家,理察•鮑德樂•夏普(Richard Bowdler Sharpe) 描述這種鳥的時候,夏普宣稱這樣的鳥不可能存在在自然界。儘管夏普最初懷疑這種鳥是標本製作師的把戲,他最後終於親眼看到了這種鳥的標本,因而相信了薩克森王天堂鳥和它驚人的飾羽是真實存在的。

霍加狓

圖片來源:Derek Keats (CC BY 2.0)

對於20世紀初研究中非野生動物的歐美研究者來說,霍加狓(Okapia johnstoni,實際上是㺢㹢狓,但前兩個字很多字庫無法顯示),在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只是個傳說。由於亨利•莫頓•斯坦利(Henry Morton Stanley)的報告,這種身材像驢又帶著斑馬條紋的動物在19世紀末首次進入了歐洲民眾的視野。

在1900年,倫敦動物學會秘書長P•L•斯卡拉特博士(Dr. P.L. Sclater)展出了一對子彈帶,他被告知這副肩帶是士兵用不知名動物的皮做成的。斯卡拉特認定上面的毛髮跟長頸鹿和斑馬的相似,儘管他此前從沒有見過這樣的皮。展出引起了轟動,很多人都猜測這不過是個騙局。畢竟,這樣的動物怎麼會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都沒被發現呢?在接下來的一年,問題解決了,哈裡•約翰森(Harry Johnston)把霍加狓的遺骸送到了倫敦。

鵜鶘

圖片來源:Tambako The Jaguar (CC BY-ND 2.0)

當卡爾•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統》中為動植物分類的時候,他不得不對那些只是聽別人說過的動物持懷疑態度。畢竟,他是在為活著的生物分類嘛。列表中還是包括了神話傳說和假造的動物,但林奈儘可能地把它們都歸入「矛盾動物」(Animalia Paradoxa)一類。

一類林奈開始懷疑只是天方夜譚的動物是鵜鶘(Pelecanus)。公平地講,林奈有充足理由懷疑那些水手對他們在新大陸看見的這種鳥的描述。他們告訴林奈,成年的鵜鶘會有意地把自己弄傷,這樣後代可以喝它的血。這不是真的;這一說法有可能是源於對鵜鶘實際行為的誤解。但是,這種所謂的行為導致鵜鶘不幸落入了「矛盾動物」的類群——至少在那裡呆了一段時間。

微生物

列文虎克的肖像局部,楊•韋科約爾(Jan Verkolje)作。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想像一下你是一名17世紀的科學家,有個人過來告訴你,微小生物無處不在,但肉眼不可見。你大概會有所懷疑吧。當1676年安東尼•馮•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報告他在顯微鏡下看見的「微動物體」的時候,倫敦皇家協會的確這樣懷疑了。事實上,許多皇家協會的成員懷疑列文虎克是個騙子。最後,列文虎克向協會提交了多名看到了「微動物體」的目擊證人的證詞,才最終成為倫敦皇家協會的成員並且讓協會接受了微生物的存在。

捕蠅草

約翰·艾利斯的《捕蠅草的植物學描述》圖版。

博物學家絲•蒙哥馬利(Sy Montgomery)在《窗外的荒野》中說,歐洲人在18世紀中葉第一次聽說捕蠅草(Dionaea muscipula)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種描述是編造的。在遙遠的遠方,有種「敏感」的植物,它不僅僅能感知動物的動作,還把動物吃掉。這種植物已知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北卡羅萊納州州長亞瑟•多布斯(Arthur Dobbs)1759年寫下的,多布斯向園藝家威廉•巴特拉姆(William Bartram)和約翰•巴特拉姆(John Bartram)展示了他的標本。但是,自然學家喬治•埃利斯(John Ellis)跟捕蠅草的聯繫更為密切,因為是他在信中向卡爾•林奈描述了這種植物。

當然,對這種奇異植物的懷疑也很合理。不然你就會相信在馬達加斯加還有會吃人的樹。

蛇頸龍

瑪麗•安寧的蛇頸龍草圖。圖片來源:Paleonerdish

1823年,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Mary Anning)在多塞特郡的萊姆裡吉斯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蛇頸龍(Plesiosaurus)骨架。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這一發現是真實的。解剖學家及古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承認安寧是一位非常聰明的解剖學家,但他還是相信,鑑於脖子的比例,這個生物只能是由多個動物的骨骼拼湊的。在其他考古學家同僚威廉•巴克蘭,瑪麗莫蘭和威廉科尼比的說服下,居維葉才接受了這種海洋爬行動物是一種真正的史前動物。(編輯:Ent)

柏林水族館的蛇頸龍壁畫,由海因裡希•哈爾德(Heinrich Harder)繪製。圖片來源:Wikimedia

最偉大的人也會犯錯誤,科學發展的歷史上難免會繞些彎子。還好,我們最終回到真相上來。愚人節快樂!

本文為果殼網原創編譯,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media@guokr.com

相關焦點

  • 假作真時真亦假,網絡時代如何保證官方帳號的權威性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網絡時代,如果我們不能相信官方帳號代表的是官方言論,那麼我們又怎能確定官方聲明真的來自官方?建議各家企業管理好自己在各個平臺的「傳聲筒」,這也是企業形象的代表。
  • 假作真時真亦假:七種連科學家都被騙倒的「假動物」
    圖片來源:莘莘深 手繪有時,一些生物原本被當做神話傳說,後來發現真實存在;但是這裡所說的例子裡,科學家或者公眾並非把它們當做傳說,而是曾認為這些動物的發現都是精心策劃的騙局。圖片來源:Matt Chan (CC BY-ND 2.0)鴨嘴獸(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可能是曾一度被認為是假動物的最有名例子。
  • 刪除原帖,假作真時真亦假
    由於多年欠缺一個「向公眾交代」嘅機制,網友們已經形成條件反射:「只要刪除,一定系真嘅!」網上的猜想、評論有以下四種:認為「公開戀情」的有30%;「肯定系假嘢兼炒作」嘅有30%;表示恭喜嘅都有20%;「九唔搭八或知道內情」嘅回復約20%。我哋約定喺12小時後,@大波波將原帖刪除,網友啲反應就急速轉變。認為系真實戀情嘅達到60%以上;認為假嘅只有不到20%;其餘20%不變。
  •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之緣由!
    世事難料,客觀瞬息萬變,主觀各有所圖,因而世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這就決定說話和聽話之藝術!說話之藝術會說實,壞事變好事,不會說實,好事變壞事,良言一句三春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何說話,中國傳統的格言警句很多。
  • 《無雙》: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在「假故事」中這兩重人格分別幻化為李問和吳復生兩人,前者善良怯懦,後者陰狠毒辣。 《無雙》中有真、假兩個故事,大部分時間電影都在細緻的講述那個假故事。 因此假故事不復贅言,我們來聊聊其背後的真實故事。
  •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曹雪芹寫這句話有何深意?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是紅樓夢的核心,歪史認為這一句富有哲理的詩句是紅樓夢的點睛之筆。富含哲理的句子頗得兵法虛虛實實的精要。這部處處透露著虛無主義的書,大概看好像是假的,仔細看又好像是真的,裡面的人物一個個都是虛構的,但是又一個個可以隨便在大千世界找到相似的人,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 假作真時真亦假——假杜鵑
    但今天我們所說的這種花,卻是依託名花效應,借杜鵑花上位的假杜鵑。假杜鵑,爵床科,假杜鵑屬小灌木,高可達2米。枝莖圓柱狀,被淡藍色短毛。葉片紙質,葉對生,全緣,矩圓形至橢圓形。花苞片葉形,花大,多數4-6朵生於葉腋成穗狀花序。花冠藍紫色,花冠管圓筒狀,花盤杯狀,花柱線狀無毛,蒴果長圓形,11-12月開花。
  • 「春草香45」舞臺如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感謝「愛唱戲的七七」,這句話用在這裡恰到好處。討厭「一眼看到老」之模式,喜歡探索人生之「未知」。文字靈動,可容天納地,也可道盡滄桑。大家好,我是皓月君。執我之筆,寫我之心。【正文】魏嬰將趙瑩帶到了一個角落,問道:「姑娘,你為何被追捕?」趙瑩小聲說道:「我是溫氏旁支。」
  • 「假亦真時真亦假」,英男爵作家上海書展掀高潮
    現場籤售長龍《太后與我》上海書展再掀高潮最天才的作家,最叛逆的浪子,最情色的人生,北京精典博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引進發行的《太后與我》,英國男爵回憶與慈禧的六年情史,牛津大學圖書館塵封六十八載的手稿回憶錄一經問世便掀起軒然大坡,孰真孰假爭論不休
  • 甄士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一天,他做了一個奇特的「白日夢」,夢見自己從一僧一道那裡獲知了石頭下凡、「木石前盟」的秘聞並親眼目睹了「通靈寶玉」,便在一僧一道的引導下到了太虛幻境,看到了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 這種假肉比真肉貴十倍!消費者:我還是選熊少爺手撕烤肉!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這是大眾對真假的認識。但現實中往往很多山寨品,讓人真假莫辨,或者不仔細中被人矇騙。甲醇酒、毒奶粉、瘦肉精、雕白粉、塑料大米、假五常大米、鼠肉狐狸肉添加化學品當成羊肉……真真是觸目驚心啊!不過,你以為假貨只是國人山寨的專利嗎?那你可看清了——日本德富豬一郎的《近世日本國民史》:李如鬆手下有「百萬騎」!
  • 假作真時真亦假的2020臺灣選舉民調
    然而,蔡英文當局借著誇大大陸威脅,不斷利用網軍攻擊、假共諜案等手段抹黑抹紅對手,竟也為自己打造了「堅牢鞏固」的城池。如果民進黨再次大勝,它下一個四年的傲慢濫權將難以想像。3、官員濫權公然扮演政黨打手在楊蕙如網軍案中,蘇嘉全辦公室主任張嘉玲利用立法機構幫助楊蕙如,公共部門的資源假「補助」之名流入楊蕙如的公司,並成為她操控網軍的金流。最近臉書大舉刪除兩百多個「韓粉後援會」等相關社團,恐怕也不是單純的「臉書」管理手法,而是配合民進黨的要求而發。
  • 假作真時真亦假?《"性"是鬧劇》探索情慾男女
    動作可假,可人的心不假。凱薩琳深知要拍好激情戲,就要發掘出演員本身看不到的自己的一面。剖析男女關係《性》片便以絕大篇幅拍攝「女導演」和男演員一場又一場的言辭攻防戰。桀鶩的男演員跟即將在鏡頭前溫存的女演員如貼錯門神。女導演試圖調和兩人,男演員硬是不合作的針鋒相對,卻又語含挑逗。女導演堅壁清野,卻又不時心旌搖曳。
  • 世上本無所謂「真」「假」;所有「謊言」只在於我們內心的選擇
    《紅樓夢》裡有這麼一句話道出大千世界的眾生相;「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金剛經》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一語道破世事真相。戰國時孟嘗君手下雞鳴狗盜之輩以及三國中「死諸葛嚇走活司馬」等,家國天下事不過如此,以騙局詐術而得利者比比皆是。商業社會的性質就在於以經濟利益為終極目標,正當和不正當手段都會存在。假冒偽劣同樣層岀不窮,只在於如何趨利避害,很難做到去偽存真,這是從歷史到現實都無法避免的。
  • 假清洗劑騙局,需要一瓶真治安「清潔劑」
    等她意識到不對勁想退貨的時候,發現對方留下的都是假信息。民警接警後找到了這個推銷團夥,將老人的錢追了回來。(4月9日《齊魯晚報》)     「清洗劑」騙局早已有之,發生地域也不只一地,而在全國各地不斷上演。其版本大致如下:有人以免費清洗吸排油煙機為由進門,然後用其產品噴灑賣力清洗,邊演示邊炫耀其產品效果,然後鼓動被服務對象購買其產品。
  • 假作真時真亦假,《富春山居圖》是偽作還是真跡?
    但乾隆同時也把第二幅「假畫」收了, 據說皇帝認為, 「雖然是假的, 但畫得還不錯」。就這樣, 這幅真跡不受打擾地在清宮裡靜靜地躺了近二百年, 直到1933年, 北京故宮重要文物南遷, 萬餘箱的珍貴文物分5批先運抵上海, 後又運至南京。
  • 何為假?
    而不同時空裡的也有兩大詩人兩首傳世之作—《清平調》和《長恨歌》。不管是極樂之宴還是傳世之作,都是大唐盛世不可多得的產物,進而引出盛世美人楊玉環的命運。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本不是什麼新酒,而借的電影中恢弘的場面和不同人物性情的渲染,寓意變深刻起來了。
  • 假亦真時真亦假
  • 「亦真亦假」是在線教育的下一站
    拿教育來說,師生在線下教室中進行的教育過程已實施了幾千年,最講求「口傳心授」、拜師學藝,無非都是因為教學需要老師的指導才能領悟精髓、有隨時關注答疑解惑才會有穩步提升、有實踐才會有融會貫通。因而,簡單的連接並不解決問題,教學過程的場景化,教學行為的交互性、學習計劃的貫徹與實施,學習進度檢測、學習效果反饋等,才是教學邏輯的內核。
  • --先看一場不可錯過的奇葩排球賽,假作真時真亦假---解說員的英語真正挑戰聽力 (附:排球英語詞彙 英語學習第48期)
    Fake volleyball player takes very real spikes to the face假排球隊員  真扣球傷臉兩篇報導文字內容完全相同:TWO years removed這次「殺戮」的背景是耶魯大學和北卡男子排球隊之間的一場假冠軍賽,比賽中,一位勇敢、無私的靈魂人物只靠臉就救回了一記又一記決定性的、懲罰般的重扣。假作真時真亦假,比賽是假,打臉是真。三分鐘的輕鬆後,我們期待中國女排吧。12年前,我曾在西子湖畔的電視機前,半夜裡見證過中國女排從俄羅斯手上逆轉並神勇奪冠的奇蹟,終生難忘!前天林丹輸後,我說我們還有諶龍,還有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