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不退我不回 復旦七學子身披戎裝站在抗洪一線

2020-08-08 光明網

圖說: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2017級本科生王昭 採訪對象供圖 (下同) 俞智瀚是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於2018年9月參軍入伍。此時,他正在抗洪一線。「月亮快睡吧,洪水快退吧!」這一天,俞智瀚的父親將這句話落在朋友圈的最後,他在電視上看到了兒子的背影。記者從復旦獲悉,與俞智瀚父親有著同樣惦念的,還有另外六個家庭。他們的孩子均是復旦學子,又同是部隊戰士,是家裡的寶貝,又在安徽巢湖抗洪搶險一線,與戰友們一起守護著成千上萬個家庭。七名復旦學子身披戎裝,正站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前往巢湖前,俞智瀚只跟父母隱約提過一句「可能要去抗洪」。因這一句話,他的父母對所有抗洪報導都格外關注。看到兒子出鏡的視頻只是一次偶然,兩人被救生衣上的話吸引,緊接著看到了兒子的名字。俞智瀚母親一下子哭了出來,「為他自豪,又為他擔憂。」 視頻裡的俞智瀚只露出背影,橘色的救生衣上寫著「月亮不睡我不睡,洪水不退我不回!」這位年輕的「老」兵說,在距離退伍不到二個月的時間裡,能夠站在抗洪搶險一線,是他「一輩子的榮耀」。首戰胡光村、突擊三河段、加固巢湖堤、星夜劉河壩、決勝同大圩,他與戰友們風雨無阻、日夜兼程,與時間賽跑、與洪魔較量。

圖說:俞智瀚的橘色救生衣上寫著「月亮不睡我不睡,洪水不退我不回!」 7月25日晚十點半,巢湖水位告急,急需加固大堤。俞智瀚與兩位戰友衝入泥濘地,徹夜填裝泥袋200餘袋,冒雨把重達36公斤的彩條布抗在身上,往返距離累計達3000餘米。 「眼裡只有大堤,心裡只有任務。」時光稍縱即逝,穿著軍裝的每一刻對他而言都彌足珍貴,俞智瀚立志站好每一班崗,完成好每次任務,時刻給這身軍裝爭光添彩。 核科學與技術系2017級本科生劉代能所在的隊伍,是第一批馳援安徽巢湖地域的抗洪搶險部隊。經歷八個多小時車程,7月23日凌晨一點半,隊伍逼近危險的巢湖大壩。當時,雨水已漫至與大壩持平,大壩外側已出現塌方。 不能讓塌方處再擴大!劉代能和戰友們迅速穿過橋洞,摸黑走到大壩近處,排成一條流水線,「嘿咻嘿咻」裝沙袋,「嘿咻嘿咻」扛沙袋,「嘿咻嘿咻」壘沙袋,直到天破曉。軍裝被汗水浸透,全身上下針扎般酸痛。 「沙袋沉重,也要咬牙抗住,因為堤壩背後是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人民子弟兵的肩膀硬,扛得住」,「世界還在與病魔戰鬥,武漢保衛戰結束不久,我們國家又投入到抗洪的戰鬥中。」劉代能如此說道,「惟願山河安好,人民無恙。」 數學科學學院2015級本科生張志遠和戰友抬著水泥袋,在泥濘的山坡上艱難行進。這段三百餘米的路程,他已不記得往返過幾次。 這時是晚上九點多,雨停了,滿天繁星,張志遠和戰友剛剛完成大壩維護任務不久,突然接到通知,前去緊急支援友鄰單位。 路被堵塞,合計幾噸重的鋼管與水泥袋,只能依靠人力一趟趟運送至需要的位置。連續奮戰一晝夜,汗如雨下,張志遠緊緊憋著一口氣,絲毫不敢鬆勁。任務完成時,已是凌晨四點。他仰頭望向閃著柔和餘光的繁星,突然想起一年前那個即將完成學業卻仍感迷惘的自己。 「在我迷茫的時候,是部隊這顆最亮的星,給我指引了方向,讓我實現人生價值與意義,很幸運我的青春有穿軍裝的樣子。」張志遠的眼裡映著星光。 此時,在另一個抗洪前線——儘管正值盛夏,浸在近一人深的河水中,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2017級本科生王昭的身體仍是不自覺地顫抖。他的身前是愈漲愈高的洪水,身後是眼看堤壩也將難以保護的村莊。 駁船在水中打下木樁後,王昭與戰友需要將鋼管插入其中,再用鐵絲橫綁一根,固定成十字,最後將沙袋壘起一層又一層,以加固堤壩。幾公裡長的大壩,舉目望去都是橙色的海洋,不遠處,獵獵紅旗迎風作響。冷水浸透的軍裝貼在身上,王昭心裡卻很暖。 「未穿這身衣服時我們是學子,穿上這身軍裝我們就是戰士。」王昭說。

圖說:右三為大氣科學與海洋系2017級本科生王耕宇 前些日子,大氣科學與海洋系2017級本科生王耕宇的心情有些低落,隊伍裡參加抗洪任務的名單公示了,上面卻沒有他。於是他三番五次向指導員請戰,終於在名額增加時第一個報上了名。 抵達賑災區的第二天清晨,王耕宇和戰友們登上大壩,在背水面固定滑坡。大壩的近處是一個村莊,村裡的黨員們主動上前,幫助填裝沙袋。「老鄉們年紀都不小,我就招呼戰友過去幫忙裝沙,接過老鄉的鍬後就開始挖。」 腰部肌肉酸痛無比也要保持速度,回過神來才發現手指關節處都已磨爛,王耕宇卻很慶幸:「幸好沒有影響搶險工作。」他和戰友們在大壩和安置區兩頭輾轉,幫老百姓轉移物資時遇見一位老人。老人止住他們幫忙拾掇的動作,眼中閃著淚光,連聲念叨著:「我知道你們受的苦,我心疼你們啊。」 藥學院2017級本科生馬禎成始終記著那個暴雨天。雨從天上潑下來,重重地砸在身上,每走一步都要費好大的勁兒。那天,他所在的11人小組,需要對環巢湖大道上近70米的道路進行加固。 「看到肆虐的洪水淹沒了老百姓的家,我會想起自己的家人。」馬禎成已有兩年沒回過家,近一星期沒能打通家裡的電話。家鄉是否也遭遇了洪水?家人們都平安嗎?想到這裡,他更加賣力地搬起沙石袋,他相信,定也有許多人在日夜不息地守護他的家鄉。 那個暴雨天,從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除午飯半小時外,馬禎成與戰友們一刻也沒有休息。 次日,起床號響起後,他遲遲不見戰友起來,連忙上前查看,發現戰友腰部完全失去知覺,在幫助下才能站起來,活動好久才能勉強彎腰。即便如此,戰友仍拒絕休息,堅持繼續去加固大堤。 「我們都是平凡人。」馬禎成說,「可能正是因為堅持,才使我們的工作看上去不平凡。」 建軍節當天,中國語言文學系2015級本科生汪子健以「系傳手藝」向橙衣執甲的所有戰友致敬。他用文字記錄下戰士們在洪水面前的點點滴滴。 不久前,一聲號令,他所在的隊伍長趨八百裡,奔赴已成「懸湖」的巢湖地域遂行抗洪搶險任務。他與戰友奮戰在烈日和暴雨下,填沙袋、固圩堤、運物資,風裡來雨裡去,摸爬滾打一身泥。「是戰鬥員,也是記錄員。」汪子健有個獨特的戰位,「我有幸成為連隊的眼睛。」 汪子健寫下:「當這些迷人的印象在我筆下匯聚成文字,我們的奮鬥也以一種浪漫的形式得以安放。」「我很開心,以這種方式和大家戰鬥在一起。」 復旦大學供稿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整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新民網)

相關焦點

  • 洪水不退我不回!七位復旦青年正在抗洪一線
    「月亮快睡吧,洪水快退吧!」俞智瀚的父親將這句話落在朋友圈的最後。這天,他在電視上看到了兒子的背影,比印象中更挺拔、更堅毅,卻離漫漲的洪水那麼近,近得讓人揪心。他的兒子是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於2018年9月參軍入伍。與俞智瀚父親有著同樣惦念的,還有另外六個家庭。
  • 擔憂且自豪,父親電視上看到兒子抗洪背影!7名復旦學子奮戰巢湖救災一線
    「月亮快睡吧,洪水快退吧!」7月29日,復旦大學俞智瀚的父親在電視上看到了兒子一線抗洪的身影,將這句話落在朋友圈的最後。和俞智瀚一同奮戰巢湖的,還有另外6位復旦學子。這七位學生,分別是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俞智瀚、核科學與技術系2017級本科生劉代能、數學科學學院2015級本科生張志遠、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2017級本科生王昭、大氣科學與海洋系2017級本科生王耕宇、中國語言文學系2015級本科生汪子健、藥學院2017級本科生馬禎成。
  • 洪水不退我不退!「兩不怕」旅提幹學員張帥豪衝鋒在抗洪一線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學員十大隊迅速擬制應急出動方案,確定了參加抗洪搶險的人員名單。早已寫下請戰書、甚至把物資都收攏到位等待出發的張帥豪,卻被告知不在名單之中。鼓足勇氣,張帥豪敲開了教導員尤德臻的門。「我水性好、身材高大、體能素質過硬,抗洪搶險讓我去吧!」在張帥豪的再三請纓下,教導員答應了他的請求。
  • 別讓我媽知道!在抗洪一線他這樣說
    (廖鍵報導)這是一雙來自抗洪一線的戰士的腳。發現鏡頭對著他的腳丫,他趕緊捂著臉,請求:「能不能不把臉拍進去,別讓我媽知道是我的腳。」這個不願意透露名字的戰士出生於2000年2月,2018年9月入伍。他這雙發白、發皺、浮腫變形的大腳,已經在水裡陸陸續續泡了4天。像他這樣的戰士,在抗洪救災的隊伍裡不止一個。
  • 劈波斬浪 軍校學員在抗洪一線向祖國致敬
    「媽媽,我要去抗洪了!」「兒子,媽媽支持你!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爺爺,我要去抗洪了!」「好!男子漢就是要頂天立地!」「爸爸,我就不跟媽媽講了。」長沙地區汛情較為緩和,所有國防科技大學學子們正隨時等待出發。而其他各地尤其是國防科技大學合肥校區,汛情兇猛,眾多官兵依然奔赴一線。
  • 「抗洪救災系列四」洪水無情,饒行有愛——上饒銀行向一線抗洪勇士...
    抗洪救災近日來,受持續強降雨及長江幹流洪水頂託影響,江西省境內湖泊、河流水位持續上漲,遭遇了歷史以來最嚴峻的防汛考驗。災難當前,總有那麼一群「逆行人」,用汗水和肩膀鑄就堤壩,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洪水無情,饒行有情。上饒銀行心系奮戰在一線的抗洪英雄,用自己的方式向他們致敬!
  • 抗洪搶險,交大戰友逆流而上!
    作為選調生,他原本8月才到江西基層報到,卻在畢業典禮結束返鄉後不滿12小時便匆匆投身抗洪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反哺家鄉,詮釋了一名退伍軍人的使命與擔當。他從高校象牙塔直接奔赴基層,立足職責定位,直至夜深時分,他仍然堅守堤壩,望著遠處若隱若現的燈火和不斷上漲的水位,他眉頭緊鎖卻目光堅定,明白此刻落在自己肩上的,是來自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與任務,他絲毫不敢鬆懈。
  • 抗洪一線丨這裡有一份「00後」寫在紙板上的入黨申請書
    餘紅春 攝寫在紙箱上的入黨申請書(餘紅春 馮永輝 趙健 房磊磊 攝影報導)7月21日,江西九江江洲鎮抗洪一線,一個礦泉水紙箱的背面,密密麻麻地寫著東部戰區空軍某部抗洪分隊大學生士兵、「00後」康旭輝想對黨說的話。這是他在抗洪一線寫下的入黨申請書。
  • 錢其昌:一條不尋常的毛巾,讓我回想起當年的抗洪歲月
    錢其昌:一條不尋常的毛巾,讓我回想起當年的抗洪歲月 2019-03-01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江西鄱陽縣擋洪水的「後浪」:「洪水漫進我的家,我在鄱陽保護別人...
    一支300人的官兵隊伍,與當地百姓一起,守護著近50km的圩堤,擋住洪水,「洪水不退,我們不退」。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陳彥霏 杜江茜 謝凱 江西鄱陽報導溼透的訓練服,緊緊粘著皮膚,年輕人伸臂收肩,揮舉鏟子,衣服貼合著身體變得褶皺,又展平。
  • 阜南縣人民醫院首批抗洪醫務人員衝鋒在抗洪一線
    此時,和諧村一位70多歲的老大娘捨不得田間剛剛長好的花生,還蹲田間正一顆顆扒花生,一邊扒一邊說,這長好的花生不扒出來真是太可惜了!江小亞反覆勸說著老大娘,花生淹了還可以再種,生命安全重要。老大娘經不住勸說,含著淚隨著江小亞轉移到安全地帶。眾人一直忙到凌晨3:00,和諧村危險地帶的群眾全部安全地撤離到莊臺。精疲力盡的五位醫務人員就躺在村委會的長椅上睡著了。
  • 「兵王」老周:他是駕馭戰車的方隊教練,也是抗洪一線的「突擊員」
    在鄱陽縣油墩街鎮,隨處可見「洪水不退,我們不回」「火箭軍來了」等振奮人心的橫幅。據了解,此次中國火箭軍常規飛彈某部一共為抗洪搶險派遣了上百名官兵戰士,擔負油墩街鎮長達18公裡的大堤巡壩、堵塞管湧、疏散群眾等任務。
  • 抗洪利器助力防汛一線
    雷達流速儀、大數據預警、紅外無人機搜救被困人員……面對兇猛的洪水,高科技正在重新定義新時代的抗洪「戰術」。越來越多的抗洪科技利器被運用到抗洪搶險一線,讓搶險救援更加科學高效。無人機、「龍吸水」、動力舟橋……一批抗洪搶險利器被投入「戰場」,有了它們,再艱險的戰役,也難不倒勇士。預警:數位化平臺賦能汛情研判水位、雨勢、汛情……打開江西九江共青城市山塘水庫水雨情基礎信息庫,21個山塘水庫及重點圩堤的實時數據一目了然。
  • 23歲快遞小哥鄱陽抗洪:「看到洶湧洪水,我來對了」
    孫興龍是一名退伍軍人,2018年曾參與金沙江抗洪搶險。他說,自己雖然已經退伍,趁著年輕,還是希望為社會做點事情,「這也是我軍人的情懷吧。」這是孫興龍參與抗洪的第3天。孫興龍本在杭州作做快遞配送。7月12日,看到一則鄱陽洪災的視頻後,得知當地急需救援人員,他便趕赴460公裡外的抗洪一線。途中,孫興龍和長途大巴司機說,「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把我放下就行。」
  • 一組乘風破浪的抗洪海報來襲!
    2020年的夏天洪水肆虐戰汛情成為了這個夏天最動人的畫面面對嚴峻的汛情武警安徽總隊聞汛出擊、向險而行劈波斬浪、一往無前讓我們用一組一線戰報致敬這些奮戰一線的勇士們!冒著暴雨迎著上漲的洪水抗洪官兵連夜轉移群眾用使命之舉點亮了人民生命之光防汛救援中縱使險情頻發也擋不住萬眾一心
  • 池州市東至縣:用初心使命譜寫抗洪戰歌
    2020年的7月,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一輪又一輪侵襲;洪水、大洪水、特大洪水,一浪比一浪猛烈。持續強降雨導致池州市東至縣境內長江全線超警戒水位,水庫、山塘、內河超負荷運轉,汛情危急,全縣各地不同程度受災。在防汛救災關鍵時刻,縣委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組織發動1075個基層黨組織、15342名黨員奔赴一線。
  • 九江學院大學生積極參加防汛抗洪工作
    在防汛抗洪形勢非常嚴峻的關鍵時刻,江西省九江學院學子聞「汛」而動,迅速奔赴防汛第一線,積極投身防汛救災、大堤值守、志願服務等防汛抗洪工作,以實際行動在防汛一線構築「青春堤壩」,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7月10日,家住都昌萬戶鎮的九江學院旅遊與地理學院的江親龍同學在得知家鄉的汛情之後,第一時間聯繫村主任要求到一線參加抗洪搶險工作。
  • 國網永修縣三角供電所胡長華:堅守抗洪一線的電力人
    平時他話不多,總是低頭做事,黝黑的臉上滿是認真。 防汛責任大於天,怎麼重視都不為過。經歷過1998年洪水的胡長華,充分認識到防汛抗洪中電力保障的重要性。「當時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直接全部拉停線路,鄉裡一片漆黑。」回憶22年前的那場洪水災難,他心中滿是遺憾。 7月7日,高考開考,家有考生的胡長華卻與黨員突擊隊隊員們趕往三角聯圩。
  • 直擊江西抗洪一線!鄱陽抗洪11天
    「這是我有印象以來,昌江水位最高的一次,不過這兩天水退了一點。」汪樹林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說,雖然水位很高,但距離堤壩的頂端還有2米多的距離,近些年堤壩修築的很結實,除非水位高到漫過來,是不會突然決堤的。他說,村子裡六個大隊,每個大隊出三個人,輪流在堤壩上24小時值班,一旦發現滲漏、管湧的情況及時處理。
  • 在兇猛的洪水中逆行,大鄣山派出所抗洪搶險點滴
    大鄣山派出所全體民輔警不懼危險,逆行而上,奮勇向前,勇敢地與洪水搏鬥,積極開展抗洪搶險工作。「救命!我被洪水困在了家裡,水已經淹沒我的腰部」。7月8日,正在抗洪搶險一線的大鄣山派出所民警接到轄區群眾電話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