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的,非常多的,家長們的疑問。確實也能理解家長們的心情,作為醫生的我也十分擔憂孩子的身高是不是會比自己矮。只不過我有專業知識,所以很早就建立了孩子自己的生長曲線圖。分享給大家:
那麼孩子目前身高在同性別、同年齡孩子身高的第25-50百分位置,是不是正常的呢,如果不考慮遺傳身高,這個身高是絕對正常的。但是我的身高172釐米,孩子母親身高167釐米,那麼孩子的遺傳身高是多少呢?我所了解的目前醫學上遺傳身高的計算公式主要有兩種,常用的簡單易學的是如下這種:
遺傳靶身高(男)=(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釐米
遺傳靶身高(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釐米
我的孩子遺傳身高計算=(172+167+13)/2±5=176±5釐米(也就是孩子如果排除疾病因素遺傳身高在171-181釐米之間)。
那麼我作為孩子家長,也想孩子成年身高能在遺傳身高範圍內,但是自從知道是雙胎,孩子又早產,就已經做好長期幹預的準備了。幹預後的結果也比較滿意,但是還是較遺傳差了些。(目前曲線位置對應成年身高是169-173釐米,還是有風險,所以還不能鬆懈。仍需監測、幹預、評估。)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家長身高不高,但是孩子身高卻超過父母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對於那些遺傳身高不理想,但是家長希望孩子能儘可能的突破遺傳身高,這該怎麼辦呢?首先排除矮小症,矮小症主要查找原因。這裡我們不展開討論。那些孩子遺傳身高在10-25百分位,家長希望可以儘可能接近25-50百分位,有什麼辦法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是等孩子青春期快結束了再來幹預。需要很早介入,進行規劃。那麼長見幹預措施如下:
家長們對身高增長進行管理,就不能半途而廢,或者覺得效果不理想就放棄,在選擇幹預孩子身高增長的同時,其實也是為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開始,不僅僅是對身高有益。
在進行身高增長管理開始時家長們可能一心要看到孩子身高增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長們可能會發現,在和孩子一起努力獲得的樂趣已經遠遠超過了身高增長本身,慢慢的孩子和家長就覺得身高也不一定那麼重要。(當然疾病因素引起的矮小症要積極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