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大廳裡可以看到兩臺自動取片機和自助印表機,可以依照屏幕提示領取放射檢查膠片和紙質報告,列印採血、驗尿的檢驗報告,可以節約病人、醫生很多時間,提高了醫院的辦事效率。這些設備就是建立在明基醫院自主研發的醫學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上。在每個窗口,病人不需要等多久,一張就診卡就能實現掛號、查詢、排隊、取報告等。
醫院科室眾多,稍不注重溝通,就可能成為信息孤島。而病歷、醫學影像、各類體檢、臨床數據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來統計管理,信息的流通緩慢也導致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下降。排好長的隊,來來回回送取報告,漫長時間的等待,複雜繁瑣的各種手續,患者及家屬往往不是因為病情所頭疼,這些弊端就已經把病人的心情折磨得無所適從。有了完善的醫院信息系統,掛號、行動護理、查房、遠程護理、信息查詢等實際應用就可以將時間成本降到最低。而且即使醫院的管理者在外地出差,也不會影響醫院中各種審批程序的正常進行。
明基醫院的信息化系統吸引了周圍的其它醫院。在與其他醫院做信息對接時卻犯難了,一些二級醫院的信息化軟硬體都比較落後,不能最大化體現出信息化給醫療服務帶來的便利和快捷。明基醫院會主動提出,與對接醫院相互幫忙,使醫院之間信息共享、資源共享,真正達到順暢合作。
擴展蘇州:初試集團化運營
今年也是蘇州明基醫院建成一周年。
南京明基醫院逐步走上正軌,李焜耀開始接到很多地方政府的電話,邀請他去考察,希望他有機會可以在當地籌建新的明基醫院。免稅補貼、政策扶持紛紛不請自來,李焜耀婉拒了這些邀請,他心裡有數。
民營醫院在國內的擴張早已有一段日子。衛計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頻頻公布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鼓勵社會辦醫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加快進入醫療衛生領域,增加醫療服務供給,各類資本進駐國內醫療市場,最為著名的要數莆田系醫院了。莆田系席捲了中國民營醫療業的半壁江山,全國有80%的民營醫院是由莆田人創辦的。莆田系利用廣告宣傳、資本投入進行快速擴張的同時,但相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讓整個民營醫療業遭人詬病。對於李焜耀來講,他是帶著責任感和使命感辦醫院的,應具有長遠眼光、立足品牌戰略,真正從融洽醫患關係角度出發。
經過深思熟慮,李焜耀決定於蘇州高新區開設第二家明基醫院。
蘇州高新區經過區劃調整後,下設江蘇省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蘇州科技城、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蘇州西部生態城。當地政府大力招商使得高新區產業總值節節攀升。而蘇州這座城市,生活水平、經濟發展都走在全國前列,蘇州的外向型經濟更是全國關注的焦點。
與此同時,李焜耀也看到了在蘇州的30多萬臺商及家屬。對於臺商而言,臺灣健全的健保機制可以給予他們良好的醫療保障,尷尬的是臺灣健保不能支付內地醫療費、兩岸醫保定價不匹配從而使得費用在臺灣無法報銷。深入調查後,李焜耀決定在這個「東方威尼斯」開設第二家明基醫院,通過開設臺商門診以臺灣健保的收費標準做定價,與臺灣醫保價格相匹配,提供醫保費用報銷代辦服務,為臺商在內地就醫解除後顧之憂。
2012年12月19日,蘇州明基醫院開始試運營,為市民服務。蘇州明基醫院的發展比南京明基醫院快一倍,過去幾年辦醫院的經驗已經被吸收內化,加快了建設效率。來自臺灣的醫管專家陳貽善擔任南京明基醫院、蘇州明基醫院兩家醫院的執行長,通過指揮一個運營中心,統管兩家醫院的人、財、物。明基醫院在南京、蘇州兩地實現集約化管理,初試明基系醫院的集團化運營。
夢想終將實現
當記者問到他,接下來會在哪些地方開設醫院,李焜耀搖了搖頭,他並沒有想趁國內民營醫院勢頭迅猛而大興土木,捷徑不適合他。
在日本石川縣,有一家世界最古老的旅店:法師旅館。旅館創業於公元718年,主人始終堅持「嚴格的家族世襲制」代代相傳,即使市場需求多大,也絕不開分店。繼承者們帶著這樣堅定的信念讓旅館屹立了1300多年。法師旅館除在設備上極力維護溫泉旅館的傳統,還保存了許多歷史文物,呈現與眾不同的待客之道。旅館深厚的歷史底蘊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人。李焜耀很欽佩這樣的百年企業,所謂傳承,莫過於此。對於明基醫院來說,李焜耀想要做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永遠將病人放在第一位,在內地烏煙瘴氣的民營醫院市場,李焜耀堅信,「明基系百年夢」終將會實現的。
對話李焜耀
記者:明基的醫療產業布局與明基醫院有多大的關聯?
李焜耀:明基設計到了醫療相關的許多領域。器械方面,我們跟國外合作,從手術房的設備,到醫院總體的解決方案,病房管理系統,HISS,自動化無人設備我們也在研發,包括醫療內部的設備,尤其是影像設備,我們最近也在做。最近我們引進牙科口腔,也在做,設計整體的,改變了過去醫生靠經驗累積的做法。像醫療耗材,我們也在積極拓展進入,醫療美容、傷口處理的產品,像你們看到的隱形眼鏡,矽水膠的產品,美瞳等,全世界只有我們能做到矽水膠的隱形眼鏡產品。這些產品基本上都是自己研發的。我們也在引進國外的技術,走到最後,肯定要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東西。我們也需要一個臨床的基礎,將我們在其他醫療領域的經驗和成就融入到臨床上。國內的醫院與臺灣相比,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也可以借鑑臺灣經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