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過身邊10位在校大學生:「小粉紅」是什麼意思?
結果:
(1)2人不知道,8人知道「小粉紅」是最近很火的一個流行語;
(2)8人中,有3人了解大致意思(回答是:「大概與……有關」);
(3)有3人知道主要含義(回答是:「主要是說……」);
(4)有2人掌握了來龍去脈(回答是:「開始……,後來……,現在……)。
「小粉紅」已經很流行了,絕大多數網友都很了解甚至熟悉它,尤其是年輕朋友。
原因可能主要有兩個。一是它的確火了,而且是伴隨著「中國海外撤僑」「9·3大閱兵」「臺灣高雄地震」「帝吧出徵臉書(Facebook)」以及「趙薇事件」等等重大事件而火;二是作為「資深流行語」再度流行。其實,8年前「小粉紅」就流行過。
今年,「小粉紅」再度流行,似乎有著更鮮明的色彩。有人稱,2016年當為「小粉紅」元年。
統計語用狀況,「小粉紅」的確是一個「很色」的流行語。在「政治光譜」中可以比對其色,在「文化色系」裡可以甄別其彩。小、粉、紅是構成「小粉紅」的三原色。
「紅」,有著鮮明的政治文化色彩,隱喻「革命」,甚至是「革命」的代名詞。紅色多與喜氣、吉祥、熱烈、奔放、激情、鬥志等意義相聯繫,這些意義正好與「革命」相匹配。
紅色能與綠色、藍色,調出任意色彩,它是可見光譜中長波末端的顏色,波長大約為610到750納米。波長長過紅色的射線,就被稱為「紅外線」。這就是說,「革命」之色是最鮮豔的色彩,是飽和色,是無以復加的亮色。
紅色的含義多與「根正苗紅」「又紅又專」「一顆紅心」「愛黨愛國」「為國為民」等滿滿正能量詞語相聯繫。
「粉」,是一種不飽和色,它是由紅色和白色合成,它的對比色為藍色和嫩綠色。粉色就是淡紅色,更準確地說,它是一種不飽和的亮紅色。
粉色,顏色不深、未定型,常常用來隱喻稚嫩、不成熟。多與可愛、甜美、溫柔、純真等具有柔美色彩的詞語相聯繫。
「小」,是年輕的色彩。在「小粉紅」的配色中,它突顯的是「精力旺盛、爭強好勝、勇往直前」,富於極強的「革命浪漫主義」色彩。
「小粉紅」是一種富於激情的不成熟或不穩定的「革命」色彩。三原色特徵,概括了它的指稱對象,即多指具有「革命」激情的年輕女性,學生居多。
「小粉紅」,作為一個流行語出現最早是在2008年,主要指稱名為「晉江文學城論壇」的一家網站。該網站界面主色為粉紅色,主要用戶為海外留學生或移民,而且多為女性青年。這個論壇的用戶人居海外,心繫祖國;關心政治,評論時政,而且具有「抱團兒」精神,因此,被稱為「晉江憂國少女團」,又因網頁界面色彩及女性居多等特點被稱為「小粉紅」。
「晉江憂國少女團」與「小粉紅」互釋,其突出的原色為「粉」,即為「粉紅粉紅、粉嫩粉嫩」之意。
那時的「晉江憂國少女團」較為小眾,「小粉紅」只是在局部流行,並未走入大眾視野。
2015年,小粉紅髮生了第一次色變。
這年,「小粉紅」走出晉江,進入微博,漸漸蔓延至整個網絡社交平臺。加上段子手、營銷者的推波助瀾,「小粉紅」已不再指最初的那個少女團了,其指稱範圍迅速擴大化。2015年,新浪微博爆發的那場「大咕咕咕雞吊打小粉紅」事件,令人記憶猶新。「大咕咕咕雞」就是一位段子手。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
某日,大V「大咕咕咕雞」與幾個小姑娘掐架,因看到她們微博裡打著這個論壇的標籤,誤以為這是個「愛國青年」的聚集地或者團體,立刻興奮地將之打成一個蔑稱。而他的粉絲也順理成章地接受了這個錯誤概念。
有趣的是,在該事件中與「大咕咕咕雞」掐架的小姑娘,主要混跡的甚至根本不是「晉江文學城論壇」。所以,該事件可稱之為「被小粉紅」事件。
經歷這次事件,「小粉紅」完成了第一次色變,由突出「粉」到強調「紅」,即「小粉紅」被標註了濃濃的「愛國」色彩,而多被指責為「無知愛國」。
第二次色變發生在2016年。
2016年1月,在臺灣大選前後,90後為主體的年輕網民掀起兩岸表情包大戰、「帝吧」出徵臉書(Facebook)活動,「小粉紅」集體亮相,名聲大噪。
此時,「小粉紅」完成了第二次色變:指稱範圍被泛化,多指90後網友;意義色彩更「強烈」,特指「狂熱的愛國青年」。
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共青團中央的官方微博對「網絡出徵事件」都有評論。《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評論說:「90後,相信你們。可以看到中國迎來自信的一代,他們自信地邁著闊步,天馬行空地自由揮灑,充滿陽光和自信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只要我們足夠自信,大踏步向前,一定會將臺獨勢力踩在歷史的腳下。」
「小粉紅」發展至今,已經完成了由「粉」(不飽和色)到「紅」(飽和色)再到「小粉紅」(三原色)的色彩變化。
如前所述,「小粉紅」體現了三原色:小、粉、紅。集稚嫩、勇敢和革命於一身。
「小粉紅」以90後居多,基本是大學或研究生在讀的學生、剛參加工作的青年,還有一部分中學生。他們的話語方式代表了90後甚至00後的網絡語言特點:花樣繁多的表情包、碎片化的網絡熱詞熱語……在微博上,以「@共青團中央」為代表的官方帳號也正在貼合年輕一代的語言特點,正在形成一種新的話語方式。
不少「小粉紅」還自詡「人美三觀正」的愛國女孩。
也有媒體認為,「小粉紅」具有強烈的萌化政治情懷,比如,將「中國」稱為「我兔」等等,值得關注。
對「小粉紅」的萌化情緒,媒體和網民有不同看法。有的大加點讚,有的指出問題:
只看到國家的強盛,不了解歷史的曲折。
看不到養家餬口的民生艱難。
缺乏政治歷史常識,判斷力不足。
以娛樂狂歡解決一切問題。
……
另一些網友指責「小粉紅」為「無腦愛國者」「網絡紅衛兵」,只能「鍵盤之上點江山」等等。
面對種種專門指向他們的責怪,90後卻將此定位為中國未來「紅色一代」的成長階段,他們稱:「欲紅而嫩、潛力無限」!並以此回應來自各方的質疑。
「小粉紅」在「90後」群體中有著完全不同於其他人群的注釋。
「小粉紅」色差極大,社會評價褒貶不一。
「小粉紅」到底是什麼顏色?社會各界如何調整好自己的三色值(色相、明度和飽和度),還原「小粉紅」的真實色彩?其實,這已不是簡單的詞語解讀問題了。
圖片來源:360圖片、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