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現在就去看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MBA中國網

2020-12-12 MBA中國網

世界那麼大,現在就去看

為了培養學生國際化視野和多元思維,光華管理學院為各個項目的學生創造更多的對外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截止到2017年1月,與光華籤訂交換合作協議的院校達到119所,分布在北美、歐洲、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32個國家和地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海外學習機會。

從光華走向世界,走進全球一流商學院課堂的小夥伴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交換生的學習生活充滿了驚喜、收穫和期待。

2017-2018學年,還將有近300位光華學子從北大出發,去這些院校學習一學期,去感知這個廣闊美好的世界。

活力與開放

北美

燃燒吧,全情投入!

赫萌(15級MSEM)

交換學校:美國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

在紐約,要時刻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有條不紊又爭分奪秒。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去,全情投入的同時,也保持旁觀的判斷力和冷靜。

在Stern,networking是必不可少的,Stern的課程、新認識的同學、幽默淵博的教授,學院通過各種beerblast,各種課後networking讓我在一周之內就已經毫不費力的融入。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下學期的同學可以選擇住宿舍或者離學校近一些的原因,學校的職業發展中心會為同學們爭取很多與大投行及金融相關的coffeetalk的機會。

內心戲之多如我,來之前對紐約有過種種「人設」,想在書海徜徉的同時,去吃Monica的Turkey,錢德勒的Cranberry,菲比的Mashdepotato,去中央公園划船,洛克菲勒滑冰,去感受華爾街的焦慮,SexCity的欲望,大都會的博大精深,NBA的球賽,帝國大廈最迷人的夜景……迫切地想旁觀或者成為這些感受的一份子,看這世間有多少種活法。

事實上,我還額外與同期交換的同學們去了聯合國,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感恩節familyparty,萬聖節遊行,感恩節遊行,以及去了北面的波士頓,南面的佛羅裡達和西面的加州……通過旅行和當地人的交談,更加全面的了解了紐約之外的這個國家,並了解了當地人民在正在經受大選洗禮時期的思想和分化。

好奇心讓我成為更有趣的人

王子瑤(13級本科生)

交換學校: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

我這兩個多月的經歷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好奇心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心情。因為時間短暫並且環境又有諸多不同,所以我給自己定的目標便是多嘗試新的東西,拒絕乾重樣的事情。

於是我在美國打卡了各種美國垃圾食品、墨西哥菜、秘魯菜、義大利菜、希臘菜等十幾種菜系,吃遍了小半個費城。平時總愛窩在宿舍看美劇,交換的時候總是逼著自己多出去轉轉,去博物館,看畫展,看舞蹈表演,去旅行,爬瑪雅人的金字塔,懸崖跳水,滑降落傘。開始學自己之前不會的東西,比如攝影和做飯。

有的經歷很值得紀念,也有很多失望的時刻,不過回想起來,在交換這兩個月經歷的趣事竟然比在北大兩年半都多。我們把自己身邊熟悉的環境看的太理所應當,所以失去了想多嘗試的勇氣和童心。如若在北大就可以擁有交換時候的好奇心,生活一定會幸福很多。

想讓自己生活得更好還要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適應能力。這種能力是全方面的,第一可以讓我們儘快找到自己的節奏,從而在工作和學習上更有生產力,第二可以讓我們避免心態上的孤單感,當然最重要的是適應能力的提升讓我們的心態更佳包容,成為一個在各方面都更佳豐富完整的人。

「沒大沒小」的課堂

吳晶晶(15級MBA)

交換學校: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

Kellogg的課堂同學們非常積極與活躍,基本上老師講授只佔到課堂的40%左右,大部分時間都是同學們在發表自己的看法。MBA教學非常多運用casestudy的形式,一個quarter的課程共10周,每門課程都會有至少10個案例進行討論,多的可能達到15個。

上課時老師每拋出一個問題,都會見到很多同學舉手作答,同學們有相關的經歷也會主動與大家分享,營造了非常活躍的課堂氣氛。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金融決策課程,那節課老師講的內容比較多,讓同學們發言表達的較少,下課後我身邊的一位印度同學說:「這節課太無趣了,教授都不讓我們表達自己的觀點,主要都是他在講。」由此可見在KelloggMBA心中,學生參與甚至主導的課堂對於他們來說是多麼重要,灌輸式的教學在這裡是行不通的。

Kellogg的教授都非常風趣,課堂上經常開玩笑,與學生的關係很親近平等,不會有高高在上的感覺,教授甚至也願意客串學生們拍攝的一些搞笑視頻,整個學院的氛圍都很融洽輕鬆。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學院鼓勵每位教授都邀請自己課堂上的學生共進午餐,讓大家有更多的在課堂之外了解教授的機會,包括學院的院長、系主任等,也都會有開放的午餐日,學生們可以報名與院長共進午餐,增進彼此的了解。教授和管理者們都很平易近人,等級觀念非常淡化。

創新與務實

亞太

創業國度的創新基因

王姬凱(14級FMBA)

交換學校: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商學院

希伯來大學是以色列最學府,被譽為「中東的哈佛」,由愛因斯坦、弗洛伊德等著名猶太人士組建,迄今共有1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創業國度」美譽之稱的國家裡,希大商學院特別重視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組織學生集中參觀以色列最大的眾創空間Wework、最早的風投和最大的創業孵化器infinity等。在教學面,希大注重貼近現實的案例教學,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以列創業企業的情況,教授們不僅提供了大量以色列企業的經典案例,同時邀請當地企業管來校講座,並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交流。

希大特別重視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課堂上,學生可以質疑老師的觀點,老師和學生可以是平等對話和頭腦風暴,老師也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視角看問題,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以色列教育體系中非常看重的內容。正是包容、寬鬆與平等的文化精神,造就了以色列作為創新創業國度的人才基石。

「早大生」的「現充」

馬大任(14級本科生)

交換學校: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部

在日本,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的學生統稱為「早大生」。這個稱呼被廣泛採用,代表著學生們對自己的母校引以為傲,也宣示著社會對早稻田大學的學生有著高度提煉化的印象。

「現充」或者說「現實充」,是前幾年在日本流行開來的詞,意指「現實生活過得非常充實」以及有著這樣特徵的人。本來這個詞包含著諷刺的意味,潛臺詞是一般人在無所事事時對那些忙著參加活動、一刻也閒不下來的人的一種厭煩;這尤其是很多大學中的宅男宅女對待學生會幹事的態度。而在我看來,早稻田大學的學生幾乎都充斥著「現充」的氛圍,當然,這裡是褒義詞。

想要成為「現充」,主觀和客觀層面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早稻田大學令人眼花繚亂的活動為學生的課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一年一度的學生節「早稻田祭」上,這一豐富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社團之多、活動質量之高都讓人驚嘆,即使我來自有著百團大戰傳統的北大,也深深為之傾倒。

舉個例子,早稻田祭當天,法學部教學樓下面聚集了一群藍衣少年少女,演繹著各種流行歌曲和動漫名曲,而他們呈現音樂的方式竟然是吹口哨。我原以為他們憑藉口哨哼歌是阿卡貝拉技術的一種,孰料這「口哨部」真的是一個以吹口哨為日常活動形式的社團。類似的奇妙社團還有很多:外星人及不思議現象研究社團,旨在溝通日本古典文化和基督教傳統的萬葉和歌社,鐵路愛好者協會,專職拍攝運動比賽照片和撰寫稿件的體育新聞社,等等。

姑且不探討是否每個社團都有能力有意願頻繁地組織高質量活動,但至少在早大,不論某個學生的興趣多麼小眾,似乎都有一個社團能回應這種稀有的愛好,並聚集起一幫氣味相投的同志。也難怪會令人覺得早稻田每個人都是「現充」,因為我們身邊很多看上去閒得發慌的人,只是缺少一個合適的平臺讓她能盡情揮灑天賦。

想當「現充」要想令人覺得羨慕而不是可笑,不能只是借著社團的東風,隨便找點事做裝作忙碌打發時間。值得稱讚的「現充」是那種從內心深處認同自己所投身的事業,無論踏足哪個領域都樂在其中的人。

張弛有度的動態平衡

耿晉哲(13級本科生)

交換學校: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商學院

澳洲雖然不算一個大經濟體,但是雪梨絕對算得上國際大都市了,這裡貢獻了全國GDP的20%以上。各大國際知名機構,包括銀行、會計事務所、諮詢公司,在這裡都有分部。但是與其他地區金融類公司快節奏的工作節奏不同的是,澳洲人嚴格遵守朝九晚五,五點以後沒有一個人加班,晚上的CBD可謂漆黑寂靜,連商場都會關門,只有餐館和酒吧還在營業。

澳洲人環境保護的意識是領先全世界的,他們的各種法律保護著動植物的生態平衡,以至於這裡的動物基本上不怕人,生活無憂無慮。但澳洲人的創新意識不是很強,很多國內的創新產品、服務在那邊都見不到。

澳洲人整體的心態是比較閒適的,社會福利比較高,貧困人群比較少,因而社會治安也非常好,要遠強於歐美。雖然澳洲人不太有動力創新,但澳洲人幹活非常講究精益求精,那裡很久之前建的房子都沒有一點破損,所用塗料的顏色看起來還是嶄新的。

我在這裡選了4門專業課程,分別是:行為金融學、金融經濟學、固定收益證券和消費者行為。其中消費者行為課的學習過程對我來說非常特別。澳大利亞是一個商業活動相當頻繁的國家,市場結構比中國更加成熟和穩定,營銷理論的應用更加深入。而中國企業的營銷手段很多還處於摸索階段,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而在課餘,我在學校認識了很多澳洲本地的球友,每周我們都會打一場籃球賽。雖然澳洲的運動員以野性著稱,但在跟這裡的朋友們打球的過程中,我感覺他們其實很友好,因為是日常娛樂,所以也不會打得很野蠻。

古典與現代

歐洲

童話國度的嚴謹與極簡

楊帥(15級金融碩士)

交換學校:哥本哈根CBS商學院

關於城市:

藍天白雲空氣清新,城市感覺很乾淨,街道的設計感很足,街道的顏色並不局限,而且每棟房子都十分乾淨,整體風格趨於一致。丹麥應該是歐洲少有的有自行車車道的國家,大部分人都會有自己的自行車,在丹麥由於消費稅的存在,開車的多是老人。

關於生活:

網際網路普及方式上十分傳統,很多事情都需要電話郵件溝通,很少有App滿足人們的生活,外賣、計程車(很貴)都是線下實現。線下超市特別密集,200米之內就會有個超市,大家都有趣逛超市買菜的習慣。

關於學習:

學生問問題、老師答疑的時候特別注意距離。大家十分守秩序,問題的時候都是一個個的,沒有要求不會一起鬨上去,這在國內恰好相反,國內的老師都是喜歡被大家圍著,同時給很多人解答來提高效率,但在國外卻很少這種情況。CBS課程設置很豐富,我選了一門冥想課,開始的時候老師會帶著我們做冥想練習,效果提升非常明顯,這類課程在國內是沒有的

關於實踐:

交換期間我幫助一個VR的創業公司參加了孵化器的選拔比賽,最後成功獲得進入孵化器的機會,有天晚上公司要趕出來一個功能,CEO讓我們其他人先走,但設計師和創始人幾乎一夜沒睡把這個功能上線了,在團隊的努力下我們也獲得了全場最具技術獎的稱號。

在西班牙看中國影響力

楊明亞(15級MBA)

交換學校:西班牙ESADE商學院

ESADE商學院坐落於風景如畫的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雖然位於地中海沿岸,但這裡一年四季日照充足,絢爛的陽光和熱情如火的西班牙人民足以讓每一個陰鬱的內心變得陽光起來。

交換學習中感受最深的還是中國世界影響力的提升,幾乎每一門課、每一個經濟話題都繞不開中國。由於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當前巨大的市場潛力,教授們在課堂上動不動就會提到中國,在創新管理課上教授居然還邀請我在黑板上寫下「危機」兩個字講述中國人的危機觀。

在巴塞隆納的街頭,隨處可見華為P10的宣傳海報;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報亭,居然在售封面印有馬雲頭像的雜誌;在維也納地鐵站,一對老人竟然知道北京的798和大柵欄。雖然如此,在大部分歐美人眼裡,中國仍是一個遙遠的國度,他們對中國也有著很多的誤解,許多人對中國的印象依舊停留在抄襲、造假,計劃經濟時代。

作為交換生,在國外就代表著中國的形象,我們有義務讓更多外國友人了解真正的中國,非常感謝光華為我們提供如此好的平臺,讓我們有了了解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機會。

哲思見證一路繁花

夏玥(14級本科生)

交換學校:德國曼海姆大學商學院

交換學期存在的意義,更多的在於對不同事物和文化的感受力的提升,在於心靈向外擴展的過程。借用比較文學的概念,這更多的是一種通過了解他者,更好地認識我者,去糟粕取精華的過程。

在到達德國之前,我常常在想,是什麼造就了中西方在建築、文學、音樂、影視作品等諸多方面如此大的不同?是由於中西方文化的積澱不同嗎?那又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文化呢?是宗教信仰的不同嗎?還是歷史發展的軌跡不同?如果是歷史的軌跡不同的話,到底是文化的不同導致了歷史的不同,還是歷史的不同導致了文化的不同?漸漸的,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似乎進入了「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循環。但我到達歐洲後,一切仿佛都有了答案。

就像到過宏村才知道中國水墨寫意山水精髓,到過歐洲才明白油畫的濃墨重彩是沒有相機的時代對於景色最真實的描述,明白來源於中世紀的壓抑與文藝復興的繁榮,明白魔幻電影中的黑雲壓境不過是某一個平凡的夕陽西下,明白伸手就可抓到的雲,明白不會打溼衣角的雨,明白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空穴來風,明白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機緣與巧合。

最初的起點,是自然。在自然的孕育下,有了可以被稱作為「人」的生物,它崇拜自然,信仰自然,慢慢地生長,然後在歷史與文化的哲學思辨的不斷交融中,歐洲變成歐洲的樣子,中國變成中國的樣子。

在海德堡的哲學家小徑,和友人暢談人生;在科隆的三角塔,俯瞰見證夜幕下的繁華;在瑪利安橋遙望新天鵝堡的浪漫,在巴登小鎮品味正宗黑森林蛋糕;慕尼黑啤酒節的開幕遊行,維爾茨堡半山坡上的葡萄田;不萊梅的溫暖與平靜,漢堡的活力與喧囂。腳下的道路與心中的漣漪,一路行走,見證一路繁花。

2015-2016年共計派出學生207位參與交換。同年度,光華接收來自合作院校的長短期國際交換生達360餘人。此外,光華與國外優秀的商學院在聯合EMBA、MBA雙學位,高層管理項目及國際學期交換等層面開展深度、豐富的合作。

海外合作項目(部分)

•長短期國際交換項目

•MBA國際雙學位項目

•光華–Kellogg國際EMBA項目

•北大•牛津•哈佛華人家族企業全球課程

•光華-港大聯合管理博士項目

世界這麼大,現在就去看看!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提前面試流程
    【MBA中國網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提前面試流程一、申請與面試1.註冊報考服務系統註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大陸學生報考服務系統,系統網址:http://mbacrm.gsm.pku.edu.cn/user/login
  • 隱藏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背後的『潛規則』
    北大常年雄踞中國各大學術排行榜榜首,是北、清、人三所名校中的一員,北大光華學院承載著北大的優良傳統,立校之初就展現了非凡的學術實力,是大部分MBA人渴望進入的名校。近日,北大光華學院也開啟了2018年的提前面試工作。然而,每個MBA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無論是多優秀的名校,在提前面試這個環節也是有許多「潛規則」的。
  • MBA院校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
    MBA項目組織的面試,通過後獲得準錄取資格,而後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分數達到全國分數線即可成為光華管理學院MBA學生。二、培養方式:兩年制學制光華管理學院在職MBA學制由3年變為2年;採用模塊制方式學習,晚上不再安排課程。這樣,北京同學可以從容地參加課程學習;非北京同學也有機會攻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以上為部分內容截取,更多信息詳見官網。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20年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
    三、招生方式與報名1.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20年MBA招生將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基礎上全面採用提前面試形式,具體請按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2020年招生時間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2020年申請時間與面試時間表》完成所有報考步驟,詳見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網站。
  • MBA院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簡介
    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招生1、北大光華MBA項目(非全日制)【專業代碼】:125100【招生人數】:330人【學 費】:39.8萬元/2年(待定) 【院校性質】:雙一流(A類)、985、211【授課語言】:中文授課,可選修部分英文課程 【畢業證書】: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 。
  • 站在光華的肩膀上看世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國際項目一覽
    光華MBA的國際交流是雙向的,有中國學生「走出去」,也會有海外學生「走進來」。(光華MBA與12所知名商學院合作開展雙學位項目)為了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貫通中西方文化的複合型高級管理人才,北大光華MBA秉持「常為新」的辦學理念,先後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師生走進藍城兄弟,與馬保力溝通和交流
    1月7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師生一行30餘人到訪藍城兄弟(Nasdaq:BLCT),與藍城兄弟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馬保力就藍城兄弟的創業發展歷程、商業模式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進行深入友好的溝通和交流。
  • 【視界】找鋼網副總裁華碩榮耀受聘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校友導師
    曾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院級優秀畢業生的找鋼網副總裁華碩,日前又喜獲了來自母校的另一殊榮——受聘成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
  • 2019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整合實踐項目啟動
    新華網北京3月25日電(夏添) 日前,2019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整合實踐項目正式啟動。光華管理學院MBA\ MSEM\MPAcc項目主任趙龍凱教授、光華管理學院MBA\MSEM項目執行主任張閆龍教授、光華管理學院MBA\ MSEM執行主任王冬霞老師以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徐信忠教授,張一弛教授、江亭儒教授、翟昕教授、任菲教授、劉知教授6位項目指導教授出席了本次啟動儀式,來自12家參與本年度整合實踐項目的企業代表也集體列席。
  • 2020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宣講會信息回顧
    5月19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宣講會以「北大新青年,商界新領袖」為題,開展對「新思想、新知識、新視野、新機遇、新理念」的探討和分享,傳遞嶄新的、獨特的、領先的商學理念,幫助更多北大未來新青年在新時代下,樹立新思想、汲取新知識、追求更高層次的多元人生成就,成為真正的商界新領袖。
  • 【推免數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推免數據
    北京大學2021年光華管理學院擬錄取推薦免試研究生公示名單https://www.gsm.pku.edu.cn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深圳分院「X計劃」 | 王越,不想當CEO的管理...
    北大光華MBA 「X計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X計劃」針對即將畢業的本科生開設,考察申請人的綜合素質,選拔具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年輕人進入光華MBA項目。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深圳分院「X計劃」丨王雪:在光華,展開夢想的...
    王雪北大光華MBA2019級全日制班2014級光華「X計劃」學員我叫王雪,在2014年獲得了光華MBA「X計劃」的預錄取資格,2015年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畢業以後,一直從事一級市場私募股權投資工作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日本校友會成立大會在東京舉行
    人民網東京10月29日電(許永新)28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日本校友會成立大會暨2016中日企業家論壇在東京舉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阮湘平,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冒大衛出席會議並致辭。 福田康夫在致辭中表示,我相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日本校友會的成立,對加強日中兩國的交流能起到積極作用,這是值得歡迎的。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18保研夏令營公告
    一、項目簡介  金融碩士項目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為適應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而重點打造的碩士項目。  申請程序:符合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招生申請資格的申請人,可通過報名參加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案例大賽(金融分析組),獲得預錄取或面試資格。詳情請參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官方網站關於案例大賽的通知(http://www.gsm.pku.edu.cn/index/index.html?clipperUrl=1328/54817.ghtm)。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韓國首爾大學籤訂MBA雙學位合作協議
    2008年5月中旬,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韓國首爾國立大學(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籤署了工商管理碩士雙學位項目(PKU-SNU Dual-degree MBA Program)合作協議,這是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在亞洲合作籤署的第二個雙學位項目。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提前面試招生政策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19年MBA計劃招收400名學生,包含:全日制MBA(英文授課):英文授課,學制兩年,第一年脫產學習,第二年模塊學習。全日制MBA(中文授課):中文授課,學制兩年,第一年脫產學習,第二年模塊學習。非全日制MBA:中文授課,學制兩年,模塊學習。
  • 厲以寧教授獲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稱號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2017年12月8日,英國愛丁堡大學在校長SirTimothyO'Shea教授的帶領下,率團訪問北京大學,並且在光華管理學院舉行厲以寧先生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授予儀式。授予儀式由滕飛主持,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教授出席並致辭。
  • 北大光華任菲教授 喊你來讀BA碩士啦!管理學的考生看過來!
    【MBA中國網訊】集結號|任菲教授喊你來北大光華讀BA碩士(商業分析碩士項目)啦!管理學的童鞋們看過來!今天,小編請來光華管理學院的任菲教授,為童鞋們介紹商業分析。咳咳,敲黑板,管理學的小夥伴們要注意記筆記哦~任菲副教授「光華BA項目完善的課程體系可以幫助你運用數據創造商業價值。」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第五屆「科研驅動式教學」講習班 邀請函
    為更好地推動中國商學教育和研究,增進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北京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博雅大學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第五屆科研驅動式教學講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