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希:珠心算訓練為「計算障礙」提供了解決之道

2020-12-16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殷曉霞)「在修訂的國家課程標準中,應增加作為『另一種知識體系』的珠心算課程,讓珠算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和現代教育價值在新時代得到全面彰顯。」12月4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在首屆珠心算發展高端論壇上表示。

劉尚希指出,2013年12月4日,中國珠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官方決議中指出,中國珠算為世界提供了「另一種知識體系」,是「適應當代需求的範例」。這一評價和認知,是基於珠算的科學思想、構建邏輯、算法規則做出的,符合珠算的現代性特徵。 

「珠算是科學的結晶,其中的算盤結構、算法程序和操作實踐都蘊含豐富的科學內涵。」劉尚希表示,珠算是古代的計算機,也有硬體和軟體,那就是算盤和口訣,具有完備的系統性。其理論體系、工具體系和操作體系有機協同,完整解決了人們對數的認識、對計算的需要。珠算知識中蘊含的數學原理和計算方法,為世界數學的發展做出了獨特貢獻。算盤作為計算工具被計算機所取代,但其中所蘊含的獨特數學邏輯和方法以及由此鑄就的另類知識體系並未過時,並開枝散葉,創造出新的知識和方法。

珠心算就是其中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珠算基礎上創新形成的「珠心算」悄然興起,迄今全世界有百餘國家和地區在開展珠心算教育。劉尚希指出,這是中國的一大發現和創造,展現出巨大潛力和發展前景。

他認為,「珠心算」是通過將手撥算珠這一「實體過程」遷移內化到大腦的「虛擬場景」之中,從而形成一種源於珠算但異於其他任何計算的創新方式與形態。這種從以「手」為中心向以「腦」為中心的過渡與轉變,讓「虛擬計算」取代了「實體計算」,突破了計算的物理限制,由此創造了不同於計算機的超級算力。這種超級算力不是大腦之外的延伸,而是大腦潛力的開發。珠心算不僅挑戰並創造了大腦計算的極限與巔峰,而且還將計算以及因其賦能的諸多因子融入大腦之中,形成了獨特的「虛擬思維」場景,形成了一種無過程的運算邏輯,擺脫了「實體思維」的過程邏輯。

「實踐表明,熟練掌握珠心算的人,其計算速度和計算效率驚人。」劉尚希表示,在這些驚人速度與效率的表象背後,還潛藏著珠心算更為重要而深刻的價值與奧秘。大量研究表明,珠心算教育具有開發兒童心智潛能的顯著作用,能有效促進兒童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和思維能力等的提高。珠心算訓練能夠促進右腦在數學任務中的參與,促進兒童白質纖維的發育和左右腦之間信息的快速交互,能夠影響腦神經網絡特性並在一定程度上優化腦神經網絡功能,促進兒童的心智發展。珠算與珠心算訓練在認知功能提升中具有顯著價值,為「計算障礙」這一世界性教育難題提供了解決之道。

據悉,本次論壇由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中國珠算心算協會與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珠心算研究院聯合主辦。論壇旨在促進珠算珠心算領域學術交流、推動珠算珠心算事業發展,讓古老的珠算非遺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劉尚希:建議將珠心算納入國民基礎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其根本是人的發展,是人的素質的提升。他建議,重新審視珠心算,儘快納入國民基礎教育課程之中,以提升國民素質和計算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其為世界提供了「另一種知識體系」,是「適應當代需求的範例」。這是對我國珠算的新認知、新評價,遠超出國內對珠算的片面認識,值得反思和重新審視珠算的知識價值、教育價值。&nbsp&nbsp&nbsp&nbsp珠算是科學的結晶,其中的算盤結構、算法程序和操作實踐等,蘊含豐富的科學內涵。
  • 「CAFS媒體訪談」劉尚希|研究表明,珠心算作為另一類知識體系,促進...
    就此問題,劉尚希院長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劉尚希:打算盤的技能培訓已被淘汰,珠心算可開發兒童智力(劉尚希院長接受媒體採訪資料圖片)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時,劉尚希表示,推行珠算教育,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 「首屆珠心算發展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決議中指出,珠算為世界提供了「另一種知識體系」,是「適應當代需求的範例」。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舉辦「首屆珠心算發展高端論壇」,並以「中國珠算——另一種知識體系」為論壇主題具有特殊意義。  劉尚希指出,在珠算基礎上創新形成的「珠心算」,是通過將手撥算珠這一「實體過程」遷移內化到大腦的「虛擬場景」之中,從而形成一種源於珠算但異於其他任何計算的創新方式與形態。這種從以「手」為中心向以「腦」為中心的過渡與轉變,讓「虛擬計算」取代了「實體計算」,突破了計算的物理限制,這由此創造了不同於計算機的超級算力。
  • 珠心算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珠心算!
    隨著《最強大腦》、《開學第一課》、《挑戰不可能》中出現的「珠心算冠軍」、「珠心算神童」的影子,對此感到好奇的人越來越多,成為近幾年鍛鍊專注力、記憶力的網紅課。1、隨著2014年珠算申遺成功,算盤已經重新進入課堂。2、2020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建議,重新審視珠心算,儘快納入國民基礎教育課程之中,以提高國民素質和計算能力。
  • 《教育家》科學改變教育欄目:珠算與珠心算是大腦認知功能訓練的工具
    什麼是珠算與珠心算中國珠算是以算盤作為工具的一種數字計算方法,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目前已列入中國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心算脫離了實際的算盤,演算者藉助腦中虛擬的算盤進行演算。珠算到珠心算的轉變使得珠算從經濟工具轉變為教育工具。
  • 在這裡,珠心算早已進入小學課堂
    加大珠心算教師培訓的背後,是江蘇省珠心算教育的蓬勃開展,在江蘇,珠心算課程早已進入小學課堂。江蘇的珠心算教育起步於1991年,經過多年探索和發展,2017年,江蘇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省級珠心算教育實驗學校達到238所,開設珠心算課程的小學遍布江蘇全省。
  • 華羅庚學過「珠心算」嗎?
    現在「珠心算」幾乎成為全國各地城市孩子必須學習的一種速算方法,許多地方是從幼兒園就開始訓練。「珠心算」是1971年由史豐收先生成功創造的,創立了不用計算工具,不列運算程式,從高位算起、一口報出答案的快速計算法。據悉這種計算方法在中國和東南亞很有市場,一些教育當局及家長對此非常賞識,認為有助開啟孩童智能。
  • 幼兒園不宜開展珠心算教育
    因此,某種教學方法或手段必須經過長期的實驗研究和嚴格的科學論證,被證明為確實對全體幼兒和學生的發展有效,才可能考慮進入課程體系。目前來看,珠心算教育的發展還遠未達到這樣的要求。  「珠心算能促進幼兒智力發展」沒有科學依據  珠心算是「珠算式心算」的簡稱,是一種數學計算方法。
  • 珠心算是什麼?原來就是在大腦中打算盤,我讓女兒堅持學習珠心算
    珠心算是什麼,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珠心算的 為什麼可以讓孩子計算速度這麼快,原來原來是這樣!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認識最強大腦中的珠心算的閃算原理!視頻中辻窪凜音小朋友用到的是一種叫做珠心算,珠心算是在大腦中模擬出打算盤的景象,是將看到或聽到的數字。
  • 該不該讓孩子學珠心算家長說不清
    她學習珠心算只有半年時間,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珠心算是以珠算半抽象半形象的特點為基礎,在經過一段時間對珠算基本運算的學習之後,脫離對算盤的使用,在頭腦中形成算盤,隨著算珠的撥動,可以很快地進行計算。
  • 珠心算學還是不學?4種常見誤解解讀,別再冤枉它了!珠心算不僅要學,還要好好學
    珠心算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訓練心算速度的工具。事實上,計算能力提升只是學習珠心算所的好處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點。家長們認為等孩子升入初中不再接受訓練後,珠心算的益處將全部還給老師,孩子那麼多年的時間都會付諸東流,那還不如用來學更加能夠堅持下去的東西。而且孩子升入高年級之後,對於計算的運用越來越少,珠心算能夠幫助孩子的成分也越來越少,算了一筆時間與收益的帳,家長們認為實在是「浪費」!
  • 帶孩子走進珠心算的發展史
    「七子之家隔兩行,十全歸一道滄桑。五湖四海盤中算,三教九流珠上忙。」   「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漢代徐嶽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   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後,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令這個與現代社會漸行漸遠的古老發明重新回到人們視野當中。
  • 孩子報珠心算的班真的有用嗎?
    珠心算,更多的是一種表演性的技能。很多孩子,小時候學了珠心算,確實能夠很快的完成低年級的計算題。
  • 學習珠心算的意義
    提到學習珠算或者珠心算,有些人就會以「致用」精神發出質疑:「都資訊時代了,有電腦計算,學老掉牙的珠算有什麼意義?」是啊,我們學了這麼久珠心算,教了這麼久的珠心算,在這個資訊時代究竟意義何在呢?誠然,網絡和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簡便,人也逐漸習慣於科技帶來的便利,但是這不應該成為人們自身放棄自我成長的理由。
  • 揭秘我軍第一支珠心算隊:心算「完勝」計算器
    圖為:訓練中的娃娃兵。  不僅要練習計算速度,寫數字的速度和清晰度、心算的思考方式也要練,就連算盤放的位置都有嚴格規定。寫數要又快又清晰,達到一秒寫五六個數字,同時數字之間必須斷開,不能連筆和潦草。世界珠心算比賽全能冠軍、隊員徐美多為訓練寫字,半夜躲在被子裡給自己「開小灶」,一天要寫完一支原子筆。  記者看到,常年的握筆、撥珠訓練,讓小隊員們的手比同齡人粗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