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夜宿大學校園學英語 40年前曾在學校就讀(圖)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老人夜宿大學校園學英語 40年前曾在學校就讀(圖)

  昨日早報報導了來自重慶萬州的七旬老人易良興在川大學習英語並希望繼續學業的故事。記者從川大了解到,易良興上世紀60年代的確在成都工學院(原四川大學工學院)就讀,但後來休學回家。對於易良興的願望,川大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易良興需要參加高考或自考之後才能繼續學業。

  經歷:休學40多年後希望重拾學業

  回憶起剛上大學的1965年,易良興說在勤工儉學時不慎受傷,「腰被扭了,因為一直拖著沒去治療,又影響到腿部,左腿都潰爛了。」在成都治療兩年仍未治癒後,易良興休學回家。1969年後,他開始在生產隊裡種地,如今他靠種田和低保生活。

  2008年一次幫同村村民與鄉幹部協調的經歷喚起了易良興回學校完成40多年前未完成學業的想法。「知識很重要啊,在生活中能用到。」易良興感慨。

  2011年至今,易良興已多次到川大尋找自己的就學檔案並希望繼續學業。他說,自己有足夠的學習能力完成學業。

  測試:能解二次函數記得微積分符號

  為檢驗老人目前的學習水平,記者隨機在本子上給易良興出了幾道基本的數學題目。對於二次函數的解析,易良興基本上還是能夠應付的,可做到微積分時,明顯感覺到吃力,他只能說出題目中出現的符號名稱,但解題公式已經遺忘。

  了解到易良興學的是鑄造專業後,川大機械系大三學生謝雅旭當場給易良興繪製出了一張鐵碳合金相圖讓老人看一看。「這是鑄造專業最基本的知識。」謝雅旭說。接過圖示,易良興思考了一會兒後,笑著回答:「記不清楚了。」只能說出幾個「高碳鋼」、「低碳鋼」的術語。

  在易良興的行李中,記者發現了一本英語詞典和一本英語閱讀書籍。但是易良興目前不會讀英語,只會照著字典抄寫。「這是川大的研究生給我的」,易良興拿起字典,取出裡面一張寫滿筆記的夾頁,他說這是他自己做的英語筆記,儘管現在不認識單詞,但是他相信多寫幾次就能夠記住。

  遺憾離去

  老人離開川大前往火車站

  川大檔案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易良興2年前就已經到檔案館查學籍。當時檔案館從大量的資料中只查到了易良興在成都工學院分班的名冊和休學登記的情況。據檔案顯示,易良興於1961年考入成都工學院,主修鑄造專業,在1965年辦理休學手續。該工作人員介紹,「他要的資料,我們能找到的都提供給他了」。

  在川大檔案館出具的成都工學院休學生登記冊上,易良興1965年10月15日因患骨結核休學,休學期限為1966年8月。川大教務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易良興休學期滿後沒有繼續學習,按照規定應該算自動退學。如果想重圓「大學夢」,只能重新參加高考或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而對於參加高考,易良興表示,如果沒有老師輔導,自己無法再次通過高考考上川大,他最終決定離開川大回重慶老家。昨日下午5時左右,易良興離開了川大,前往火車北站。記者 陳蕎 實習生 楊孝梅 吳冰清 黃瑤

相關焦點

  • 全國最老老人大學因虧損難以為繼 5000多人就讀
    全國最老老人大學遭遇困境 停辦將影響到5000多老人求學生活  嶺海老人大學現有5000多老人就讀,因虧損辦學難以為繼,政協委員建議立法確保專項補貼  時報訊 (記者 張玉琴 通訊員 陳明) 廣州嶺海老人大學是全國最早一家老人大學,目前有5000多個老人
  • 無償教授冷門拉丁語,為教學夜宿學校,這位義大利外教,優秀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他是義大利外交部特派到中國的語言專家,是敬業到可以夜宿學校的老師,也是無償教授冷門拉丁語的外教。他自己也曾在晨練的公園中唱起一首義大利歌。不過,他笑道,並沒有引起圍觀。森尼與朋友自拍 受訪者供圖在中國,飲食文化也給森尼諸多驚喜。他介紹,在義大利,中餐遠遠沒有在中國這麼多種類,但他在義大利常會吃炸春卷、餃子麵條之類的中餐。然而到了中國,烤鴨、燒雞、糖醋裡脊,各種美食讓他目不暇接。
  • 退休海歸老人免費教英語 堅持了十一年(圖)
    英語角11年來有十多萬人參加彭中是長在重慶的北京人,他有個特點就是「閒不住」。2001年4月,他退休後回到重慶,並選擇在一個外語培訓學校做教務和培訓。2002年4月6日,該校為擴大影響,讓彭中在樓下的德克士組織開辦「英語角」。8月底,培訓學校因內部管理問題垮了,但彭中卻從英語角裡找到了感覺,決定免費辦下去。
  • ...善良,曾獲最高分 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劍橋大學和芝加哥大學……
    在芝加哥大學官方社交網頁上,有多名學生表示,不少國際留學生都住在事發公寓。 傑森·南丁格爾。圖據芝加哥CBS新聞 芝加哥大學官網信息顯示,範怡然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經濟學聯合項目四年級博士生,一直從事研究項目,也是該校法瑪-米勒金融研究中心一名專業發展研究員。
  • 美國華人新移民重返校園學技能 半工半讀求發展
    美國華人新移民重返校園學技能 半工半讀求發展 2014-06-25 15:13: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南若然   44歲的徐建平從PBC商科大學獲頒會計系副學士學位,選擇到校園讀書原因是因為不想再被欺負。她說,三年多前與丈夫、孩子一起從廣州搬來美國,現定居在布魯克林。剛來紐約時英文不好,在唐人街工作賣包子,一個小時才五元,老闆利用她不懂美國法律,惡意壓榨,讓她感到氣憤。20歲的兒子上大學後變獨立,不再需要她操心,因此決定透過追求更高學歷,不再讓人瞧不起。
  • 上海海洋水族館夜宿火爆 預約要等一年(圖)
    參加海洋水族館夜宿活動的孩子能在夢幻般的環境裡進入夢鄉/讀者供圖  「想在『六一』給孩子報名海洋水族館的夜宿活動,誰知道今年已全部爆滿,排隊要排到明年以後了。」今年看準市場,香港海洋公園近期面向上海中小學生也推出了夜宿夏令營等活動。  報名有多難?
  • 89歲老人叫板英語教育 大學未畢業被尊稱"教授"
    在採荷一區的兩間鬥室裡,住著一位老人,叫胡文彬,89歲。  老人年輕時念過兩所大學,但都因故最終沒能畢業,周圍人卻都尊稱他為「教授」。  老人將唐詩宋詞和儒家經典翻譯成英語,自創了一套「雙語教學」法。  老人身體倍棒,耳不聾眼不花,能用毛筆寫米粒大小的蠅頭小楷。
  • 四川「最委屈」的大學,曾從本科降級為專科,名號回到了40年前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普遍認為「大學」要比「學院」好,而且對於高校的行政評價,存在將學校、學院、大學分為不同層次等級的問題。因此,一些大學為了提高知名度,吸引優質生源,將學院改為大學,然後向更大的地名靠攏,辦學層次不斷升級。
  • 70年前學霸英文筆記的主人現身 老人八九旬間寫5本傳記
    原標題:70年前學霸英文筆記的主人現身,上海海事大學老校友八九旬間寫5本傳記原來,他是上海海事大學1947級老校友、原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卓東明老先生。據了解,他曾經歷過香港招商局海員起義,目睹過新中國遠洋事業的起步和發展,又在改革開放後擔任原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見證了新中國的海運發展史,是當代航運界的前輩楷模。這一次,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又會如何回憶70年前的校園往事,重溫吳淞歲月呢?
  • 如何在魁省就讀公立英語小學
    今天要談的是關於如何在魁省就讀英語公立小學的問題。眾所周知,按照法語語言憲章,美麗可愛變態的魁省是不允許移民的孩子就讀英語公立小學的(以及英語公立中學或職業培訓中心)。根據現有法律,目前在魁省就讀無政府補貼的英語私立學校、公立英語成人教育中心、英語CEGEP或者英語大學尚無任何限制。然而,凡事都有例外。
  • 陶喆的隱秘情人Penny被爆是林韋君 O七年曾被拍到夜宿他家(圖)
    其實,演藝圈還有另一位Penny,就是2007年曾被拍到夜宿他家的林韋君,圈內人懷疑,林韋君才是頭號嫌疑犯。林韋君7年前被狗仔直擊連續3晚出入陶喆家,登門時衣著整齊,離去時披頭散髮。後來陶喆開記者會,說和她不熟,是「朋友的朋友,現在、以後都不會交往」,遭林韋君當時經紀人姚鳳群批:「處處是謊言,這就是演藝圈。」據悉,雙方經紀公司當時私下互罵,但兩位當事人並未交惡。
  • 遊客搭帳篷夜宿沙灘省錢又浪漫 最多支300帳篷
    」從濟南自駕來青的孫先生說,他和妻子在網上查看青島旅遊攻略時,一些曾來過青島的遊客都推薦了夜宿沙灘,所以這次夫妻倆也選擇在沙灘上吹吹海風,聽聽浪漫的海浪聲。記者採訪發現,類似孫先生這樣渴望親近自然的外地遊客不少,其中有三口之家,也有情侶,他們大多住在能容納2到3人的帳篷裡,打算玩到第二天中午前後再去下一景點。
  • 夜宿海洋水族館
    66名遊客夜宿上海海洋水族館活動體驗   2006年8月19日晚,幾名參加夜宿上海海洋水族館活動體驗的小朋友在海底隧道裡久久不願睡覺。據悉,今年上海海洋水族館第一場夜宿活動吸引了66名遊客,以親子團為主,包括40個小朋友,26個大人。  8月19日晚23時,參加夜宿活動的遊客在用餐、參觀、科教活動完畢後,開始領睡袋準備休息。海底觀光隧道和鷹鱝展區是供夜宿者休息的場所,如何選擇自己喜歡的魚類以及魚類較為集中的地方休息成為孩子們興奮的焦點。
  • 大連迷路老人身揣40年前寫給愛人的一封信,看哭無數網友
    9月3日,一位走失的大連老人和他隨身攜帶的物件,通過微博被發布出來後,成為網絡熱點,尤其是老人寫於40年前的一封信,帶給了網友們深深的感動。自2016年開始,文化類欄目《見字如面》就以讀信的形式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這封信,不用大明星來聲情並茂地朗讀,單單是兩頁紙的文字,就有足以擊潰你心理防線的力量,難怪網友紛紛說:「給我看哭了!」
  • 迷路老人身揣40年前寫給愛人的一封信 看哭無數網友
    9月3日,一位走失的大連老人和他隨身攜帶的物件,通過微博被發布出來後,成為網絡熱點,尤其是老人寫於40年前的一封信,帶給了網友們深深的感動。自2016年開始,文化類欄目《見字如面》就以讀信的形式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這封信,不用大明星來聲情並茂地朗讀,單單是兩頁紙的文字,就有足以擊潰你心理防線的力量,難怪網友紛紛說:「給我看哭了!」
  • 男子醉酒夜宿街頭 一根手指被凍掉(圖)
    男子醉酒夜宿街頭 一根手指被凍掉(圖) 此外還有因老年痴呆找不到家的老人,以及打賭凍壞耳朵的年輕人。  馬明今年24歲,家住阜新,是名挖掘機司機。  本月16日下午,馬明約上三個好哥們小聚。當天,他們從16時開喝,先喝白酒,後喝啤酒。等他們半夜離開飯店時,個個東倒西歪。據馬明回憶,自己當天喝了一斤白酒、五六瓶啤酒,走時已經醉了。
  • 英語學校闢謠:女教師年近40 與李天一沒有不倫關係
    李冠豐(資料圖) 李雙江之子涉嫌「輪姦」案曝光後,有網絡爆料稱,此前,李冠豐與英文輔導老師李某有不倫關係。前日,李某工作單位新航道英語學校校長胡敏公開發微博否認謠言,稱工作中的李某作風嚴謹,家庭幸福。此外,李冠豐在美國就讀時,因屢次違紀而被學校開除。2011年9月,李冠豐打人事件發生時,新航道英語教師李某曾在博客中寫下一篇名為《我的學生李天一》的文章,回憶該學生生活中的點滴,並為他惋惜。
  • 為何越來越多的家庭讓孩子就讀國際學校?
    最近幾年,國際學校在全球範圍內大量湧現,尤其是在中國、新加坡這些新興發展起來的國家。曾今,會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讀書的主要是外籍家庭或者超級富豪,比如很多中國的娛樂明星會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沙溢胡可夫婦的兒子安吉、李湘的女兒王詩齡、黃磊的女兒黃多多,等等。
  • 南昌「心遠」曾走出10名中科院院士 方志敏曾在心遠就讀
    從110年前的心遠中學,到如今的南昌二中,這所歷史悠久的知名學府,曾開創了許多教育傳奇。11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由教育家熊育鍚創立的「心遠」和他的教育理念,無疑是百年輝煌裡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在最初近50年的「心遠」歲月裡,心遠中學和省立二中培養了10名中科院院士,其他行業的精英人才更是不勝枚舉。
  • 王詩齡英語為什麼這麼好 從小就讀國際學校與森碟是校友
    那麼王詩齡英語為什麼這麼好呢?   其實媽媽李湘一直都對王詩齡的教育非常的上心,據悉王詩齡就讀國際學校,是一所國際語言學校,純英文教學,就連入學考試都是全英文,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一學年學費就高達十幾到二十幾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