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網訊 近日,剛剛閉幕的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對十四屆三次會議優秀提案、提案承辦先進單位、先進提案工作者予以表彰。市政協委員、濟南旅遊學校校長呂凌雲提出的《關於營造春節文化氛圍以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書香濟南」的建議》在近800份提案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優秀提案」。
「文化、文明」是每年提案中使用最多的字眼
作為教育界別委員,呂凌雲立足本職工作,著眼濟南教育文化事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履行職責。2019年,她在廣泛開展調研的基礎上,圍繞繁榮文化事業聚合力,增強濟南的城市文化自信,提出了營造春節文化氛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書香濟南」的建議,包括創新渠道、打造線上平臺、厚實文化底蘊、開展主題活動、樹立先進典型、培育「海右名士」閱讀推廣人、實施分領域閱讀等一系列具體措施,為提升我市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提供了決策參考。
本次會議前夕,呂凌雲根據調研結果,在學校內部試點運行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實施的現狀,遞交了《綠色文明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蓄積力量——借鑑上海經驗,加快濟南垃圾分類進程》的提案。會議期間,她在分組討論市政府工作報告的發言被寫入《會議簡報》,發言中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讓駐濟高校人才感受到濟南的溫度,為濟南發展留住人才;二是充分挖掘濟南歷史文化名城的優秀資源,深度融合「一山一水一聖人」的歷史文化旅遊優勢,深化濟南經濟社會文化的一體化發展,得到與會代表的共鳴。
有感於政協工作報告期待「三駕馬車」帶動下的美好泉城
會議期間,呂凌雲接受了省政協聯合日報記者秦潔的採訪,「今年的政協工作報告務實、高效、人文、美好,聽後無比振奮、自豪。」呂凌雲高度評價政協工作報告,並從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一是工作報告中強調的建設高效、法治、務實、廉潔的政府是濟南可持續發展的自信和保障;二是教育的優質發展,對駐濟高校人才的用心用情的關心關注,在政府的各項關鍵工作中成為智囊先鋒是濟南發展的內驅力。因此,讓駐濟人才感受到濟南溫度,留住他們的心,以濟南人的自豪和自信主動為濟南發展服務是關鍵,期待駐濟高校同樣能為濟南的品質注入鮮活的人才資源和智力資源活水;三是要充分挖掘濟南歷史文化名城的優秀資源,緊緊圍繞「天下泉城」的歷史淵源進一步增強濟南的城市魅力。她說:「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在濟南魅力政府的強有力的推動下,讓『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名揚四海,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為建設有尊嚴、有價值、有激情、有魅力、有幸福感的美好濟南而努力奮鬥。」
「能為濟南的發展建言獻策是我的榮幸和自豪,自己的建議能為城市發展發揮作用更是一件幸福的事!」她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政協委員應該做的工作。
履職盡責做幸福教育的「播種者」和師生的「代言人」
作為校長,日常工作再忙,呂凌雲也堅持深入基層調研,利用好各種會議間隙,與幹部教師交流討論學校發展,徵求幹部教師建議,了解基層教師需求。和以往一樣,今年的提案改了又改,她深知自己的提案字裡行間承載的是沉甸甸的責任。「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把群眾的心聲帶到會上去,把老百姓的教育需求、把老師們的成長需求、把學校和區域教育的發展需求帶到會上去,切切實實為老百姓、為地方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是一名委員最應該做的事情。」呂凌雲說,幫助老師、幫助學生、幫助學校不斷發展,幫助學生家庭實實在在解決問題就是她的工作目標。
疫情期間,市政協在《疫情防控中的「師者」風範》專題中以《呂凌云:守好「責任田」,護好「一校人」》為題報導了她堅守校園,帶領學校幹部教師投身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事跡,她堅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政協委員的責任和擔當。
呂凌雲說,能做一名人民教師無比光榮,能作為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更是光榮。每一次參加政協會議都是難得的學習機會,都是反映基層聲音的機會,更是為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機會。忙是必須的,忙是有價值的,忙才能發現問題,在呂凌雲的詞典裡,「忙」是一個高頻詞。她也會累,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幾千名學生、幾百名老師,她說:「只要學校能發展的更好,老師能有施展才能的舞臺,孩子們能有好的成長和好的出路,再辛苦也值得。」在她的引領下,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為學生一生的健康發展奠基已成為學校永恆的主題。(通訊員:劉再敏)
【人物簡介】呂凌雲,濟南旅遊學校校長,市政協委員,天橋區人大代表。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校長、濟南市一級校長、濟南市優秀管理者工程人員,曾兩次被濟南市人民政府記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