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十個寶寶九個黃」,黃疸是新生兒出生後最先面對的健康問題。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生兒出生數約1700萬,約60%足月兒和80% 早產兒會出現黃疸。嚴重且未及時發現,會引起膽紅素腦病,導致智力低下、聽覺障礙、抽搐等後遺症,黃疸常在新生兒出院後達到峰值。
目前,醫院普遍採用的檢測手段不適合家庭使用,國內外尚無一種可供家庭進行黃疸監測的方法,新生兒黃疸出院後的隨訪是一項世界性難題。
可喜的是,近日,南京醫科大學和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共同推出一項「神奇」的技術,無創自助可靠,寶爸寶媽們在家手機拍照即可檢測新生兒黃疸。
記者看到,演示人員將比色卡平放緊貼在新生兒的胸口皮膚上,打開軟體根據指引自動掃描拍照關閉美顏等功能,即刻便可獲取黃疸數值(根據相機白平衡指數可能有輕微誤差),同時結合臨床危險因素,提示醫生和寶爸寶媽們新生兒的黃疸風險級別。這也是新生兒黃疸檢測軟體「哪吒保貝」APP最基礎的院外隨訪和監護功能。
據介紹,該軟體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醫學圖像處理技術,依據我國新生兒小時膽紅素百分位曲線圖,通過建立新生兒胎齡、時齡、體重及血清總膽紅素值、臨床黃疸皮膚樣本等數據的集合資料庫,利用圖像處理分析等技術,訓練智能程序根據實時上傳的被檢測新生兒皮膚樣本自動計算並返回估算的血清膽紅素數值,提示風險級別,從而達到預警高膽紅素血症目的。軟體主要應用在產婦出院後的30天內新生兒黃疸檢測和風險提示,地點多在家中,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目前,該APP獲得了由廣東省藥監局頒發的《新生兒黃疸篩查手機軟體》醫療器械註冊證,這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新版分類目錄實施後獲得官方許可上市的決策支持軟體醫療器械註冊證,成為我國新生兒黃疸診療事業的一個裡程碑。
該項目還同時創下多個第一:我國第一個基於手機軟體(APP)的醫療器械註冊證,也是第一個完成GCP臨床試驗的人工智慧醫療器械等。
「基於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黃疸系列研究成果轉化和南京醫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江蘇省轉化醫學研究院)指導,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深圳貝申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出這款新生兒黃疸檢測軟體。」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韓樹萍描述了這款軟體的誕生過程,早在2008年,南京市婦幼保健院便注重新生兒黃疸防治方面的臨床和科研工作,2009年,韓樹萍帶領團隊從利用院內黃疸多中心數據製備醫院小時膽紅素百分位曲線圖,收集15家多中心單位臨床黃疸約3萬餘例病例,通過大數據製備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分層風險評估模型,並將成果製備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分層風險評估軟體,申請專利,製備成APP,方便臨床醫生使用。團隊在國內首次製備了小時膽紅素百分位曲線圖和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分層風險評估模型,還獲得了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江蘇醫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截止2019年1月底,軟體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共開展臨床試驗研究1500餘例,為軟體的準確性大數據驗證試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醫生可以利用APP的檢測結果對新生兒黃疸的嚴重程度進行風險判斷,從而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血檢或進一步的治療。
南京醫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郭錫熔表示,該軟體是醫學技術研究轉化的成功代表;轉化醫學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驅動醫學技術的進步。此次軟體的獲準註冊,對於降低我國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發病率、高膽紅素血症篩查、以及衛生行政機關醫療政策的制定,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他說,將繼續推動校、企、醫院結合的市場化轉化模式,使產品儘快應用於臨床,降低我國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發生率,造福更多家庭。
交匯點新聞 記者 張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