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LG 無線吸塵器與戴森吸塵器的巔峰之戰

2021-01-14 極果網

極果-酷玩體驗報告 果兒粉們的真實體驗&新奇玩法


極果體驗師:金小蟲

一個剛去韓國把肚子隆完歸來的網際網路產品狗,愛好各種酷玩硬體,早已習慣剁手。


前言


吸塵器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器,隨著現在PM2.5頻頻爆表,我們對室內空氣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想要避免室內早已「塵埃落地」的顆粒物再次進入呼吸系統,使用吸塵器便成為了一個理想選擇。


目前市面上吸塵器品牌眾多,價位也不同,琳琅滿目的吸塵器中到底哪款「最好」,這是消費者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


這次筆者有幸拿到市面上4款頂級吸塵器進行對比評測,希望對大家能有一些幫助。



本篇對比評測分為2個部分:手持與臥式的對比。


篇一:LG Cord Zero無線臥式吸塵器 VS 戴森DC52臥式吸塵器


篇二:LG Cord Zero無線立式手持二合一吸塵器 VS 戴森DC45立式吸塵器



▲(左) 戴森 DC52 臥式吸塵器

(右)LG Cord Zero VK94070NCAGM 無線臥式吸塵器


1、外觀對比


▲頂視圖

(左)戴森吸塵器頂部有2個按鈕,分別是回收線纜,跟開關機鍵。

(右)LG吸塵器採用無線設計,機器頂部沒有任何按鈕,只有一個充電插口跟電池電量指示燈。內設置的鋰電池可提供約 40分鐘左右的工作續航。


▲側視圖

(左)LG吸塵器採用自動跟蹤滾輪設計,輪子內置了馬達動力傳輸裝置。

(右)戴森吸塵器的底部滾輪是傳統的拖拽輪結構。


圖中戴森的輪子上有著不規則的裂紋,這個是由於戴森採用ABS工程塑料作為吸塵器主要材質,ABS在製造工藝上需要整體高溫注塑。注塑過程中塑料流動冷卻後會形成的紋理。戴森的左右配件以及主機主體隨處可見這樣的龜裂紋理,但是這並不是質量問題,只是這個工藝會有這樣的副作用。




▲正視圖

(左)戴森吸塵器只有一個集塵桶,採用氣旋結構設計,支持一鍵傾倒功能。但是取下集塵桶與彈開集塵桶的按鈕開關都異常的緊,結構也比較複雜。

(右)LG採用組合結構,前端採用Kompressor™3x 灰塵壓縮集塵桶,後半部分採用雙氣旋灰塵分離組成。



▲底部對比

(左)LG支持立式存放,節省佔地面積,由於LG吸塵器是全自動跟蹤,所以底部只配有一個自動轉向輪。並且底部也有吸塵頭的掛架。

(右)戴森由於採用球形設計,所以不能立起。由於戴森是傳統拖拽式的吸塵器,所以底部的輪子比較多,拖動起來略微費力。




▲後視圖

(左)LG吸塵器在後部增加了一層HEPA與活性炭的濾網,HEPA能夠過濾0.3微米以上的灰塵,並清除蟎蟲等有害物質,活性炭可以讓排出的空氣更潔淨,去除異味,避免二次汙染。

(右)戴森後部是單純的出風口,有一個簡單的初濾,但是孔眼特別大基本上起不到過濾空氣的作用。


2、集塵桶對比


一款吸塵器好與壞除了電機外最重要的就是集塵桶的設計了,傳統吸塵器是採用集塵袋一次性耗材,集塵袋由於壽命短,影響吸塵效果,容易造成二次汙染等問題,現在已經漸漸被淘汰了,戴森與LG對於集塵桶都有著獨特的設計,並且擁有業內頂級的專利技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區別。


▲集塵桶

(左)戴森吸塵器只有一個集塵桶,採用雙氣旋結構設計,支持一鍵傾倒功能。但是取下集塵桶與彈開集塵桶的按鈕開關都異常的緊。

(右)LG的採用特有的灰塵壓縮板進行旋轉集塵,保持集塵桶內部清潔,壓縮吸入灰塵。因此可存儲相當於普通吸塵器3倍的灰塵,壓縮成塊的灰塵,更易清潔,傾倒無塵霧。


▲雖然體積看上去比戴森小了許多,但是由於採用專利的灰塵壓縮技術,其實LG的灰塵容量遠遠超過戴森。


▲LG的集塵桶在工作時,其內置的集塵壓縮版會左右自動旋轉,把灰塵集中到集塵桶的角落,保證吸塵器風道通暢的同時,防止灰塵亂跑。



▲戴森(右)的筒壁偏薄,拆卸的時候稍微一用力就會變形,雖然韌性很好,但是會給人一種不太結實的感覺。相比LG(左)的筒壁來說,就要堅固很多了,拆卸清洗的時候也不需要小心翼翼。



▲LG後半部分的變速雙氣旋結構增大吸力的同時能夠二次分離灰塵與空氣,保證吸塵器吹出的空氣潔淨。防止二次汙染室內空氣。


▲(左)戴森集塵桶的開關採用的是一個簡單的塑料卡扣,會讓人擔心壽命問題。

(右)LG的集塵桶開關是採用按鍵式卡扣,明顯厚重很多。


▲(左)戴森集塵桶由於內部結構過於複雜,不便於清洗,尤其是集塵桶內部的氣孔,基本上你是無法刷洗的,只能靠水衝洗。

(右)LG的集塵桶刷洗非常簡單,跟刷杯子差不多。


3、吸力測試


對於一款吸塵器產品來說,吸力的大小直接決定了產品的清潔效果,選擇吸塵器的時候第一個要考慮的便是產品的吸力。筆者家裡沒有專業的風速計,所以我選用了另外一種方式進行測試。


▲筆者找來一瓶1.5L的飲料進行吸力測試,重量顯示3斤左右。


4、噪音測試


吸塵器的噪音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數值,在功率以及產品定位差不多的情況下,電機噪音越小,代表點擊品質越高。我們來看一下兩臺吸塵器的噪音情況。


LG VS 戴森工作噪音測試視頻點擊「閱讀原文」觀看


▲(左)LG 配備的變頻電機,由於採用無刷設計的電機,磨損會更小,所以響應的電機噪音也小很多。並且LG電機承諾十年包修。

(右)戴森採用傳統的數碼高速馬達,動力十足,性能穩定,響應的噪音也要大一些。


5、綜合體驗


無論吸塵器工業設計多麼優秀亦或者廣告做的多麼漂亮,最後還是要回歸一個本質的問題,好不好用。


而家裡幹活的絕大多數都是老媽或者老婆,我們評論一款產品好壞絕對不能用我們男人的思維去評判。


所有主觀測試部分,筆者特地請來老婆大人,在不告知任何前提條件的情況下,讓他隨意操作2款吸塵器進行體驗。


實際體驗視頻點擊「閱讀原文」觀看。


▲(左)LG的電源開關集成到吸塵把手上,不用彎腰就可以開關吸塵器,調整吸力大小。

(右)戴森吸塵器還是比較偏傳統的設計,電源開關與電源線收納按鈕都在主機上,每次使用都要彎腰數次,十分不便。


▲LG這款吸塵器還具有全球首創的智能跟隨技術,通過吸塵手柄上的紅外定位器嗎,能夠實現「跟著使用者跑」,擺脫電源線以及拖拽的煩惱。此外,智能跟隨技術還能夠實現自動識別及地位功能,能夠自動避開障礙物,自動轉彎等。


▲戴森依然在使用傳統的電源線設計,工作中會因為線材造成一定的不便。


▲(左)LG的伸縮管採用鋁合金設計,可單手伸縮並鎖緊,伸縮十分順暢(參見下面視頻)。鋁合金的輕便性與耐候性都是要好過塑料的。

(右)戴森依然是採用ABS工程塑料材質,整體做工非常結實,但是由於採用卡扣設計需要雙手並用才能調節。同樣ABS的龜裂紋又出現了。


戴森 VS LG 伸縮管對比視頻,點擊「閱讀原文」觀看


綜合體驗包含了很多方面,上面我只是簡單列舉了一些,能夠評測對比的內容畢竟都是我們男人的工程師思維在作祟,然而主觀感受才是最能表達消費者購買意願的。


在體驗過程中我老婆還很好奇LG這個吸塵器怎麼不用拽就自動亂跑,他並不知道LG吸塵器的自動跟蹤是個什麼鬼。但是這個技術帶給她的感受最直接,實際體驗下來也非常滿意。



當各方面技術對比後天平都傾向LG後,我問她外觀哪個好看。她也並不覺得戴森好看,反而提出了一個特別現實的問題,那麼多坑坑窪窪,以後落灰怎麼擦啊。看到了嗎,這就是典型的女人思維,我個人甚至還在想戴森的外形很科幻很高大上呢,但是在女人眼裡這東西就變成了累贅,不好打理,反而是LG的簡單大氣的外觀更能贏得女人心。


對於女人來說吸塵器就是打掃屋子的工具罷了,好用才是第一位的,姑且先不去評論不同哪臺吸塵器絕對佔優,單單戴森那個電源線的設計就足以讓我們暫時不去選它。


▲(上) LG Cord Zero VS8400SCW 無線立式手持二合一吸塵器

(下)戴森 DC45 立式吸塵器


1、外觀對比


▲(左) LG吸塵器採用一體設計,手持部分與立式部分相互結合成為一個整體,並且可以獨立站立。

(右)戴森吸塵器採用分體設計,接上延長杆就變成了立式吸塵器,去掉延長杆就變成了手持吸塵器。


▲ 側視圖


▲ 手持部分頂視圖


▲ 手持部分頂視圖

(左)LG 的開關只需要按一下就可以工作,立式模式還可以調節吸力大小。

LG吸塵器帶有電量顯示,非常直觀的判斷還能工作多久。

(右)戴森需要持續按壓才能工作,使用起來比較累。並且沒有電量顯示,這一周的體驗中經常性的突然沒電,最開始我還以為壞了。


▲ 電池&續航

(左)LG 雙電池

(右)戴森電池


立式吸塵器由於採用電池供電,所以續航需要額外關注,LG Cord ZeroVS8400SCW採用雙電池設計,可便捷的進行長時間清潔,通過更換機身上的預留的第二個鋰電池,常規模式下使用時間達60分鐘,強力模式下使用時間達40分鐘。而戴森DC45僅有一塊電池,只能維持續航時間十幾分鐘左右。如果是大中戶型居室的清掃很難一次完成。


▲ 手持吸塵器最重要的就是握持感。即拿吸塵器時手感到的重量手臂實際用的力量,影響握持感的因素包括產品本身重量及重心位置,當重心距手柄越近握持感越差感重越大使用越費力,反之重心距離手柄越遠握持感越好感重越小使用越省力。

(左)LG 的重心靠近底部,距離手柄更遠,所以握持感更好、感重小、使用省力,只需要輕輕扶住就可以使用。

(右)戴森的重心在手掌處,典型的頭重腳輕設計,需要一直保持一定的力度才能握住,長時間使用會手酸。


2、集成桶對比


▲集塵桶

(左)戴森的集塵桶與主機一體,同樣採用一鍵傾倒設計

(右)LG 的集塵桶採用分離接口,類似量杯,可以獨立清洗。


▲戴森集塵桶,由於開關彈起比較猛烈,很容易造成灰塵四處飛揚。


▲LG集塵桶分離量杯設計,全部組件都可以水洗。


▲清洗集塵桶

(左)戴森一貫的複雜結構,不能完美清洗

(右)LG相對簡單許多


3、特色設計

▲LG吸塵器的吸頭帶有4顆LED照明燈方便打掃一些光線比較暗的區域。


▲打掃床下神器啊


▲戴森擁有眾多刷頭,更換不同的刷頭可以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從而組合成立式吸塵器與手持吸塵器。


▲LG吸塵器十分大膽的把手持與立式吸塵器合二為一,採用內嵌手持的方式形成了一個主體。通過拆卸手持部分,滿足不同場景的運用。


▲LG還具有更多的創新想法,它還把吸塵器的吸頭做了隱藏式設計,直接與吸塵器形成一體,當需要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摺疊展開即可。這一點上筆者個人比較喜歡,其實對於吸塵器附帶一堆一堆的吸頭我不太感冒,畢竟誰也不會天天換吸頭玩,夠用就好。LG的設計減少了空間佔用的同時又解決了一個用戶的潛在需求,比如忘記吸頭放在哪了。


▲LG立式吸頭角度


▲(上)戴森充電底座,戴森的充電底座其實就是一個底座,充電功能是由充電線單獨插到主機上的,與底座沒有太大關聯。由於戴森吸塵器不能獨立存放,所以這個底座的主要作用是需要在家裡的牆上打孔安裝,然後吸塵器有地方收納。

(下)LG充電底座,可以給吸塵器充電的同時,再給備用電池充電。


▲(左)戴森吸塵器需要在牆上打孔,然後才能掛在底座上(掛牆上),破壞家裝整體結構,這一點上筆者是非常牴觸的。

(右)LG隨便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獨立站立,底座的大小與吸頭大小一致,不佔空間。


4、綜合體驗


吸塵能力測試視頻,點擊「閱讀原文」觀看


▲通過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兩款吸塵器的吸淨率都差不多,但是(右)戴森吸塵器的吸頭比較容易纏繞毛髮以及夾住雜物,不能全部吸進吸塵器內部。而(左)LG的吸頭採用了防纏繞設計,並且視頻中也可以看到,吸頭在工作完畢後還是比較乾淨的。


▲(左)戴森的吸頭拆卸需要使用硬幣解鎖,由於戴森吸塵器在刷頭防纏繞設計方面做得就不太令人滿意了,拆卸吸頭可以預見是一個非常頻繁的事情,再加上不方便拆卸的結構,確實有待改進。

(右)LG採用了快拆卡扣,可以隨時拆卸清理吸頭,並且其防纏繞刷頭可在清潔過程中自動清理進入刷頭的毛髮,方便又省心。



總結

在傳統概念吸塵器領域,戴森吸塵器一直是高端與品質的代名詞,這也是筆者一直喜歡戴森的理由。但當LG的CordZero無線系列吸塵器出現後,我看到的是韓系產品的與時俱進,優秀的人體工學以及更多人性化的思考帶給我們科技感十足的體驗,這又從另一個層面印證了那句至理名言——最好的科技就是讓人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


吸塵器這個家電品類,隨著我們生活品質的日益提高,我們對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促使著企業需要生產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產品,在智能掃地機器人還無法全面取代傳統吸塵器的前景下,如何設計一款讓能夠真切解決人們生活場景中實際問題的產品,才是一個企業應該用心思考的。


這次吸塵器的對比評測,讓我看到了LG的誠意跟用心。其實在產品領域不存在絕對的好壞,兩家旗艦機型最後比拼的就是誰更願意為用戶多做一些思考,誰願意多邁出一步。


平心而論英國人對於亞洲市場的理解還是不如韓國深入,對用戶而言,一款好的吸塵器產品不是品牌,不是設計,而應該是舒服。讓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的時候都覺得方便,省事。


LG做到了。


(End)


聲明:本文為極果網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極果招募體驗師:

想成為極果體驗師第一時間玩兒到最棒的產品嗎?如果你是真行家,就來申請吧,最新產品包你玩到手軟!詳情請在公眾號內回覆:體驗師

相關焦點

  • LG 無線吸塵器與戴森吸塵器的巔峰之戰
    極果「全球酷玩試用導購平臺」  前言  吸塵器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器,隨著現在PM2.5頻頻爆表,我們對室內空氣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想要避免室內早已「塵埃落地」的顆粒物再次進入呼吸系統,使用吸塵器便成為了一個理想選擇。
  • 戴森Omni-glide 吸塵器首發體驗:吸塵器裡的「火弩箭」
    見識了哈利波特的飛天掃帚,熊孩子可以抱著這把「火弩箭」自娛自樂一個下午。第一次摸到戴森 Omni-glide,我知道童年的感覺全回來了。這是一款從外形到操控方式都迥然不同以往的吸塵器。如果說戴森用 V11 突破了吸力的天花板,用 Digtial Slim 解決了輕量化,那麼 Omni-glide 使命是——靈活性。
  • 戴森和LG又掐起來了,吸塵器下的商業鏖戰
    事件緣由是,戴森的一名馬達驅動工程師GrahamDonald介紹戴森的V6 Fluffy真空吸塵器及其技術優勢,在性能演示時,將韓國LG電子的CordZero handy stick(無線立式手持二合一吸塵器)和瑞典伊萊克斯的無線真空吸塵器拿來做對比。
  • LG無線吸塵器體驗活動正在火熱招募中
    一臺好的吸塵器,既能讓媽媽避免彎腰深蹲,又能讓媽媽不再擔心寶寶玩耍會觸電。LG無線吸塵器便是針對媽媽們的訴求而精心打造,雙電源組的設計可續航60分鐘不間斷,無需反覆充電。為了讓用戶第一時間感受這款吸塵器的出眾表現,LG官方特舉辦「無線樂趣 無限清潔健康新體驗」網友體驗會。參與活動的網友可以親身感受LG無線吸塵器自動跟隨、超強吸力、超長續航等吸塵體驗,一定讓你「一見鍾情」。
  • 戴森V11 Complete無線手持吸塵器:全新的家庭清掃體驗
    吸塵器這個發明了100多年的產品,在今天仍為我們的家庭清潔工作貢獻著自己一份力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吸塵器產品也已經由有繩立式變成了當下的手持無繩設計。戴森V11 Complete無線手持吸塵器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巧這段時間有機會體驗到它,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它的使用感受。
  • LG無線吸塵器深度測評
    本測評便是來自極果網體驗師——金小蟲之手!!在專業的測評面前,再多的話都是多餘的……話不多說,開WIFI,放測評!前言吸塵器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器,隨著現在PM2.5頻頻爆表,我們對室內空氣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想要避免室內早已「塵埃落地」的顆粒物再次進入呼吸系統,使用吸塵器便成為了一個理想選擇。
  • 戴森V11 無線手持吸塵器日本搶先推出,增加顯示屏更智能
    說到無線吸塵器,想必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戴森 的吸塵器吧?近日戴森 最新一代戴森 V11 無線手持吸塵器也在日本搶先推出,戴森 V11 系列和前代戴森 V10 系列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機身頂部新增了顯示屏幕,搭配全新加大經改良的電池與馬達的更新,讓續航力維持60 分鐘的同時還增強了吸力。
  • 戴森起訴LG電子無線真空吸塵器廣告誤導消費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7月25日報導,英國家電製造商戴森日前在韓國首爾中央地區法院(Seoul Central District Court)對LG電子提起訴訟,指控LG電子Cord Zero A9無線真空吸塵器的廣告誇大性能,誤導消費者。
  • 比戴森吸塵器還好,科沃斯無線吸塵器怎麼樣
    談到國內吸塵器廠商,科沃斯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品牌,甚至在很多領域,它的技術、名氣還遠超戴森吸塵器。既然如此,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科沃斯無線吸塵器怎麼樣。
  • 戴森吸塵器 戴森吸塵器怎麼樣
    吸塵器的種類相對繁多,國內也有很多較好的吸塵器。不過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戴森吸塵器,是一款英國品牌。那麼,戴森吸塵器怎麼樣呢?請看下文。經過5年內進行了5127次模型試驗,終由戴森之手創造了世界首個無塵袋真空吸塵器。經過不斷地努力試驗,詹姆斯·戴森以及戴森工程師們利用雙氣旋TM技術創新發明了直立式吸塵器、輕型無線吸塵器、圓筒式吸塵器和手持式吸塵器。每款產品都具有超強的清潔功能及特點。
  • 媽媽除塵的制勝法寶——LG無線吸塵器體驗會招募開啟
    一臺好的吸塵器,既能讓媽媽避免彎腰深蹲,又能讓媽媽不再擔心寶寶玩耍會觸電。LG無線吸塵器便是針對媽媽們的訴求而精心打造,雙電源組的設計可續航60分鐘不間斷,無需反覆充電。為了讓用戶第一時間感受這款吸塵器的出眾表現,LG官方特舉辦「無線樂趣 無限清潔健康新體驗」網友體驗會。
  • 戴森Cyclone V10 無繩吸塵器體驗:高顏值之外,還有性能、續航的...
    在這幾條產品線中,吸塵器又是戴森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的「老本行」。1983 年,詹姆斯·戴森製造出了第一臺雙氣旋真空吸塵器,並在隨後的幾年裡在全球各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日,戴森推出了最新的 Cyclone V10 無繩吸塵器(以下簡稱「戴森 V10」),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 戴森V11無線手持吸塵器上手體驗
    所以,我覺得我們家庭很需要一臺手持無線吸塵器,我想通過手持無線吸塵器的全新清潔體驗培養自己的清潔動力。戴森V11無線手持吸塵器  要說無線手持吸塵器的開拓者那就是「戴森」,我在某電商找到戴森的自營店,找到了目前戴森產品中最貴的產品——戴森V11無線手持吸塵器,二話不說,下單體驗
  • 小狗智能無線吸塵器T12評測:戴森的對手來了!
    近日國產專業吸塵器品牌小狗推出了全新一代智能無線吸塵器T12,這款新品在智能交互、吸力性能等方面亮點十足,堪稱小狗史上最強配置,在整個吸塵器市場上的表現同樣出類拔萃。值得一提的是,小狗方面表示,新品劍指國際品牌戴森,在部分重要性能參數上的表現甚至超越戴森,為此,本文將小狗智能無線吸塵器T12與戴森V11智能無繩吸塵器進行了全面對比,供消費者參考。
  • 能對標戴森的國產吸塵器?石頭手持無線吸塵器H6評測
    近日,石頭科技推出了手持無線吸塵器H6,這是石頭科技推出的首款自有品牌手持吸塵器產品,也是石頭科技進軍手持吸塵器市場的第一步。在手持吸塵器市場裡面,最具聲望的就是戴森了,據稱石頭手持無線吸塵器H6對標的產品就是戴森V10,由此可見石頭科技對自家手持吸塵器產品的信心,當然我手上沒有戴森V10可以做橫向測評,這裡僅做石頭手持無線吸塵器H6的體驗評測。
  • 睿米NEX測評:最適合年輕人的無線吸塵器
    2018年小米生態鏈旗下成員睿米正式進軍無線吸塵器,直接挑戰以戴森為代表的高端吸塵器市場,首款產品便獲得了諸多米粉的追捧與好評。包裝打開之後,簡單盤點一下,從左往右,自上而下分別是「金屬連接杆」、「電動除蟎刷」、「電源線」、「塵杯濾芯」、「牆吸充電盒」、「碳纖滾刷」、「溼拖組件」、「贈品」、「沙發吸」、「電動地刷」、「主機」、「延伸軟管」等等,不同的配件組裝可以滿足不同的是衛生清理需求,基本覆蓋了現在家庭衛生的各類使用場景。核心部件對於吸塵器,最核心的部分毫無疑問是主機。
  • 除了戴森,這 5 款吸塵器也很值得買
    戴森讓「無線手持吸塵器」火遍了全球,擺脫電線還方便好用。用過戴森的人都知道,它雖然無線方便,但也有無線吸塵器共同的缺點——續航時間有限。如果房子稍大點或很髒,就需要提前規劃好打掃時間,不然吸到一半,可能就熄火了……其實除了戴森,針對不同情況,還有一些吸塵器也很值得買。
  • 戴森無線吸塵器賣那麼貴,為何消費者口碑崩了
    領銜高端無線吸塵器市場的戴森,貴嗎?確實貴,好用嗎?那可不見得。其實,評價一款產品,品牌影響力固然是繞不開的重點,但消費者口碑才是衡量一切的關鍵。稍顯遺憾的是,根據《消費者報導》剖析5萬條消費者評價數據,結果發現,賣那麼貴的戴森無線吸塵器,其表現力一般,消費者口碑不盡人意。
  • 七款吸塵器清掃大比拼,誰是最「多快好省」的居家利器?
    市面上的掃除「神器」那麼多,究竟哪款才能「多快好省」地打掃好房間呢?為了尋找答案,超哥在大街上「揪」了幾位身份各異的素人,組織了一場打掃房間的「秘密挑戰」。總的來說,這款小米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擁有著不錯的性價比,實際表現也算超出了超哥的預期。但如果想獲得更好的清掃體驗,它的吸力就顯得不太夠勁了,讓我們再看看其他選手的表現。
  • 巔峰對決,石頭H6、戴森V10、萊克M12S無線吸塵器,強者花落誰家
    巔峰對決評測,我之前寫過一篇工學座椅,對比結果是各有千秋。在無線吸塵器領域,戴森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這不過這個強者在這兩年被國內各種品牌追趕,只是能打的是寥寥無幾。戴森V10是之前的旗艦產品,外觀方面也有很多圖了,就不上圖,直接開始對比橫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