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心悸究竟是不是病?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

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慌,是指患者自己感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心悸是心血管病最常見的症狀,其發生與許多因素相關。心悸時,心跳可能過快、過慢、不規則,或是以正常速度跳動。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可清楚感覺到心臟跳動的經驗,如果心悸只是偶然發生一兩次,則問題不大,但當心悸頻繁發生時,就應引起警惕,立即就醫,了解原因,及時治療。

心悸病因

心悸的病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心臟器質性病變,有的是由於功能性的因素所致,就醫時醫生常要進行多項檢查以查明病因,從而進行不同的診治。常見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01

生理性

見於健康人在劇烈運動或精神過度緊張時;飲酒、喝濃茶或咖啡後;應用某些藥物如腎上腺素、麻黃鹼、咖啡因、阿託品、甲狀腺片藥效期內。

02

心血管疾病

常見於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壓等。

03

非心血管疾病

常見於貧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積液、氣胸、肺炎、肺不張、腹水、腸梗阻、腸脹氣等。

04

神經因素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最為常見,另外,還有神經衰弱、更年期症候群、驚恐或過度興奮、劇烈運動後均可出現心悸。

05

心臟神經官能症

心臟神經官能症是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是全身神經官能症的一種,心臟本身並沒有病變。多見於青年女性,由焦慮、精神緊張、勞累、情緒激動、工作壓力太大、生活煩心事太多等因素引起。

其表現多種多樣,最常見的自覺症狀是心悸、胸悶、心前區疼痛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眩暈、多夢等表現。心臟神經官能症不會危及生命,但病情時好時壞,久治不愈,嚴重者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痛苦不堪。

醫學上由於缺乏有效的診斷手段和治療措施,造成漏診和誤治情況並不少見,最容易被誤診為病毒性心肌炎或冠心病等,患者因此而輾轉於各大醫院,看過多名醫生,更加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自覺症狀更重。

心悸表現

1.心悸時患者自覺心跳不整齊,時快時慢不規律,部分患者心跳節律也可正常。患者自覺心率加快時感心臟跳動不已,心率緩慢時則覺得搏動強而有力。

2.有或者無胸部疼痛、發熱、頭暈、頭痛、暈厥、抽搐、呼吸困難、消瘦及多汗、失眠、焦慮等相關症狀。

急救方法

1.心悸發作時,應當馬上靜坐或靜臥休息,周圍保持安靜,環境應通風。

2.偶爾發生的心悸一般並不需要服藥治療,只要避免引發心悸的誘因,適當休息就可以緩解症狀;特別禁止自己按說明書去購買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來吃,非常危險,因為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可以誘發心律失常,一旦使用不對症,更容易加重病情。

3.如果是頻繁發生,伴有心前區疼痛、發熱、頭暈、頭痛、暈厥、抽搐、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呼叫救護車並做好休克、昏迷、心肺復甦的急救準備。

4.如果是已在醫院確診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有時突然發作難以控制,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與工作,甚至造成血流動力學障礙而危及生命,抗心律失常藥有時也難以奏效,有條件最好去做射頻消融術或安裝起搏器。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特點是突然發生,突然終止,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突然發生時患者千萬不要過分緊張,因為緊張情緒往往會使症狀加重。

您不妨試用以下幾種方法來緩解症狀:

01

屏住呼吸法

做深吸氣然後儘量憋氣,直至不能堅持為止,然後用力作呼氣動作。無效可重複1次。

02

刺激咽喉法

用手指或壓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噁心、嘔吐,刺激迷走神經反射,有時可起到終止發作的作用。

03

壓迫眼球法

讓患者閉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壓迫眼球上部,先壓右眼。同時測脈搏,一旦心率突然變得規則而正常,立即停止壓迫,注意不要用力過大。壓迫時間不要超過15秒鐘,如果無效可換對側壓迫,但不要兩側同時壓迫。青光眼、高度近視患者禁忌使用。

04

壓迫頸動脈竇法

患者處於平臥位,營救者壓迫一側頸動脈竇,頸動脈竇在甲狀軟骨水平,頸動脈搏動處稍上方。把頸動脈竇向後壓向頸椎,每次10~20秒,無效時可換另一側。壓迫時動作應輕巧,避免暴力,同時應摸脈搏以監測心率。若脈搏搏動次數減少、節律規則,應立即停止壓迫。不能兩側同時壓迫,以免引起腦部明顯缺血。注意:既往有頸動脈過敏史及腦血管病史者禁用本法。由於此法過於危險,不推薦未經急救培訓者使用。

05

潛水反射法

用5℃左右的冰水浸溼毛巾或把冰水袋敷在整個面部,以興奮迷走神經,減慢心率。敷面時每次10~15秒,一次無效時可每隔3~5分鐘再試1次。成年人可取坐位,前方桌上放一盆低於5℃的冷水,讓患者深吸氣後屏住氣,立即將面部浸入冷水中,持續30秒左右。

以上方法對於老年人或是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禁止使用,一旦出現症狀,立即就醫。

以上方法不要一一嘗試,一旦嘗試1~2種無效,患者仍有心悸、頭昏、出冷汗、四肢冰涼、胸悶、呼吸困難等不適感覺,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心悸預防

1.心悸患者應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定,堅持治療,堅定信心,少生氣,調節情志,防止情緒過激,避免驚恐刺激及焦慮等。

2.注意休息,生活作息規律。

3.飲食應當營養豐富而易於消化吸收,少進食肥、鹹、辣的食物和酒、煙、濃茶、咖啡等。

4.病情輕者適當參加體育鍛鍊,如散步、太極拳、體操、氣功等,以不覺勞累、不加重症狀為度,避免劇烈活動。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救在一步之遙》

主編:孫文會 付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心悸是病嗎?心悸了怎麼辦?
    ……這些表現都是心悸,有的人是一陣陣心跳不適,有的人是突然的心跳一下後就停止……這些屬於生理性的心悸。心悸是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的感覺或者心慌的感覺,是一種主觀的感受,簡單來講,就是「感覺自己心臟在跳動」,可能是心跳快,也可以是心跳慢,還有心臟搏動有力,甚至有心臟的「踏空感」……心悸是病嗎?
  • 深海恐懼症,究竟是不是一種病
    人們對大海總是充滿了無盡的嚮往,許多的浪漫故事都是發生在這裡。人們敬畏青山的挺拔,感慨蒼天的廣闊,沉迷於海洋的神秘。海的表面靜謐得像一幅畫,湛藍的顏色,加上溫和的海風,總是讓人心馳神往。海洋的深處孕育了許多的生命,人類的起源也是在這裡。
  • 孩子尿床究竟是不是病?
    孫波醫生說,這麼大的孩子尿床其實是一種病,醫學上叫做「遺尿症」。  據中國小兒遺尿研討會的資料顯示,兒童尿床比例為3%—5%。由於家長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很多孩子把「尿床」的壞習慣帶到了20歲、30歲。中國成人尿床比例約為1%,也就是說100個成人中間,就有1個尿床。  尿床究竟是不是病?該怎麼治療?
  • 什麼是心悸 心悸會有這些的症狀發生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有心悸的現象,那你知道什麼是心悸嗎?心悸的症狀有哪些呢,心悸吃什麼食物能有效的緩解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什麼是心悸心悸,中醫病證名。是指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多因體虛勞倦,情志內傷,外邪侵襲等,導致心神失寧而發病。其病位在心,根據病證的臨床表現,應分辨病變有無涉及肝脾肺腎,是涉及一髒,或病及多髒,心悸病機有虛實之分。故治療上應分虛實,虛證分別治以補氣、養血、滋陰、溫陽;實證則應祛痰、化飲、清火、行瘀。
  • 心悸是什麼感覺?多數人還不知道!出現心悸該怎麼辦
    很明顯,心臟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不論大小都應該注意,心悸是心臟疾病的一種,並且在及時發現的情況下及時治療那就能夠把危險降到最低,所以心悸的治療很關鍵。心悸是指人們自己發現自己心臟悸動,甚至於感覺到失控的感覺,在發生心悸時,病人會感覺到心前區的不適感,心臟跳動會加快並且很有力。
  • 心悸有生命危險嗎 心悸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心悸有生命危險嗎大家知道人在老了的時候也就有很多的功能衰弱,那麼近年來有很多的老年都發生過拔牙,這種症狀對來人的危害是很大的,雖然拔牙是一種小手術但是我們也要重視它的存在,但是老年隨便拔牙會有生名危險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心氣虛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它的病因病機究竟是怎樣的?你知道嗎?
    意思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對病因病機進行「刨根問底」,也只有抱著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才能對疾病的本質進行深度發掘,最終能夠將引發疾病的各種「證據」攤在桌面上,因此來確定疾病最後究竟該何去何從。所以,對於中醫來說,能夠洞察疾病的病因病機往往是辨證施治的核心環節,只有病因病機能夠準確無誤,後面的辨證施治才能有的放矢。
  • 什麼是心悸 心悸症狀表現是什麼
    什麼是心悸一、冠心病盛某,男,2003年3月22日入院治療。患者自2000年來,出現心悸,怔忡,氣促,胸悶,頭暈乏力。曾住院治療半年,服用中西藥物,但症狀一直不能控制。入院時見:心悸、氣短,勞累活動後加劇,伴頭暈、乏力,手足欠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數無力。
  • 颯姐信箱:產後腰疼,究竟是不是「月子病」?
    婆婆整天說,是因為我不注意,沒坐好月子,碰了涼水吹了空調什麼什麼的,落下了月子病,以後到老了會更嚴重!我看過你的文章,也看過很多科普,究竟有沒有這個「月子病」?如果沒有,腰痛是怎麼回事呢?颯姐回覆:這世界上還真沒有「月子病」這種病,其實「月子病」應該是一直以來,因為只是缺乏正確的理解而導致的中國女性的普遍「心病」。
  • 心悸的 心悸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但前驅症狀僅提示有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而不能識別那些屬發生心原性猝死的亞群。發病期:亦即導致心臟驟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變時期,通常不超過1小時。典型表現包括:長時間的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難,突然心悸,持續心動過速,或頭暈目眩等。若心臟驟停瞬間發生,事前無預兆警告,則95%為心原性,並有冠狀動脈病變。
  • 總是無故心悸 可查查甲狀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林輝通訊員陳燕    日常生活中,一些人會有心悸、心慌氣短的現象出現,這讓他們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鄭州市的劉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幾次去醫院查心電圖,結果都沒事,可回家後還會感覺心臟不舒服,經常心慌、無力、怕冷。
  • 為什麼會心悸 孕婦為什麼會心悸
    心臟搏動增強心臟收縮力增強可引起心悸。心悸可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可見於健康人在強烈體力活動或精神過度緊張之時。但也可見於大量吸菸、飲酒、飲濃茶或咖啡,或應用某些藥物如麻黃素、咖啡因、氨茶鹼、腎上腺素類、苯丙胺、阿託品、甲狀腺片等的人,且常和攝入量大小及個體敏感性有關。
  • 什麼是心悸?表現症狀有哪些?
    心悸,中醫病證名。是指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多因體虛勞倦,情志內傷,外邪侵襲等,導致心神失寧而發病。其病位在心,根據病證的臨床表現,應分辨病變有無涉及肝脾肺腎,是涉及一髒,或病及多髒,心悸病機有虛實之分,故治療上應分虛實,虛證分別治以補氣、養血、滋陰、溫陽;實證則應祛痰、化飲、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虛實錯雜為多見,且虛實的主次、緩急各有不同,故治當相應兼顧。同時,由於心悸以心神不寧為其病理特點,故應酌情配入鎮心安神之法。心悸多為體現出兩種症狀心脾兩虛證。
  • 出現心慌、心悸怎麼辦?
    在門診中,出現心悸患者的比例是比較高的,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可能會出現心悸不適。心悸的原因通常為良性,但偶爾也可是危及生命心律失常的表現。 此外,各種心律失常是最常見的引起心悸的原因,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房顫動、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等情況。而且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有時也可表現為發作性心悸。
  • 晚上睡覺前總是胸悶、氣短、心悸,感覺自己快死了,是怎麼回事?
    有位年輕人問華子一個問題,她總在晚上睡覺前胸悶、氣短、心悸,感覺自己快死了,但是在平時就沒有這些症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華子告訴她,她很有可能是焦慮導致的驚恐發作,發病的原因就是「自己嚇唬自己」。這種情況常見於年輕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就會逐漸緩解了。
  • 心悸,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識「圖」尋蹤
    心悸是心內科的一種常見症狀,多與心律失常聯繫在一起。心悸也是一種感覺,心為心臟,悸為悸動,心悸即為內心的悸動,聽起來是不是有一種遇到心上人小鹿亂撞的興奮感?那麼,心悸真的如此美妙嗎?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作者:何金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總是感到「壓力山大」,焦慮是一種病嗎?
    該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焦慮症」「良性緊張」有利於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狀態,但是過度的緊張卻會讓人陷入焦慮的狀態,焦慮者們總是立即會想像最糟糕的事情。然而,過度焦慮本身也可能變成一種真正的病。
  • 心悸的症狀 日常怎樣調理心悸
    心悸的症狀與有哪些呢?日常怎樣調理心悸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吧。心悸的症狀乏力、面色蒼白心悸的時候會出現全身乏力以及臉色蒼白的情況,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心悸的現象,希望大家能夠明白,還會伴有頭疼的情況發生。
  • 經常心悸有生命危險嗎?醫生:這4類人群有猝死風險
    可是近一陣子我經常心悸,我擔心這樣下去會有生命危險,會猝死,醫生我到底該怎麼辦?」 生活中應該不乏同樣困擾的人,他們被生活壓抑著努力辛苦地工作,只是為了整個家更好的未來。可是健康並不會因為你的辛勤而相伴而行。究竟經常心悸的人究竟該怎麼做?它是不是真的有生命危險? 經常心悸有生命危險嗎?
  • 心悸是什麼意思 出現心悸應該怎麼辦
    心悸其實通俗點講就是我們所說的心慌,是心臟一種不正常的跳動,一般心悸都非常的難受,如果出現心悸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了,因為可能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心悸是什麼意思?心悸怎麼辦吧!心悸是心臟疾病的一種,跟心臟的問題脫不了關係,如果我們能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治療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所以心悸的治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