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4 17:2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馬銀淇 朱安怡 通訊員:李奕然 編輯:俞佳婧
近日
浙江省美麗城鎮辦政策組
來到袁花鎮
對加快推進美麗城鎮「五美」建設項目實施
加快推動樣板創建工作
提出意見建議
自美麗城鎮建設工作開展以來
袁花鎮組建了書記、鎮長雙掛帥的領導小組
委託省規劃院編制了
《袁花鎮美麗城鎮建設行動總方案》
以「五美」為總目標
總投資13.39億元
那麼袁花鎮美麗城鎮怎麼建呢?
一起來看看
目標:花 園 袁 花
袁花是大灣區南北通道之一
嘉紹通道上的重要節點鎮
與大灣區主要發展軸線
浙江省四大新區空間接近
交通區位極其優越
△袁花鎮在海寧市空間發展結構中的位置
袁花鎮在
浙江省美麗城鎮樣板鎮創建中
將打造
江南花溪新鎮
武俠文化名鎮
陽光科技小鎮
創建類型
工業特色型
創建時間
2022年創建省級樣板鎮
建設時序:三步走
◆2020年:
啟動行動方案編制、推進項目建設
建立鎮、部門、村(社區)聯動的組織領導機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制定和落實各項政策保障措施;完成編制袁花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制定美麗城鎮項目庫和計劃表。根據縣域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和袁花鎮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啟動實施重點項目建設,按「工業特色型」美麗城鎮基本要求推進建設。
◆2021—2022年:
完成樣板初創、穩步持續提升
全面推進美麗城鎮樣板示範建設,在空間布局、生態保護、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文化傳承、社會治理等方面相互融合、協同發展,至2022年完成「美麗城鎮樣板鎮」創建工作,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
◆2030年:
實現全域美麗、基本實現現代化
以創建美麗城鎮為新起點,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高標準建設具有時代特徵、現代品質的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全鎮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高質量全面提升「工業特色型」美麗城鎮,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美麗新藍圖將這樣打造……
總體風貌格局
「一軸兩帶雙核五區」
一軸:沿硤尖公路串聯各主要功能區,展現美麗城鎮風貌,形成美麗城鎮展示軸。
兩帶:結合黃山港與天仙府港形成黃山港濱水景觀帶、天仙府港濱水景觀帶。
雙核:公共服務風貌核、神仙湖生態景觀核。
五區:談橋產城融合風貌區、陽光產業風貌區、老鎮風情風貌區、文旅融合風貌區、生態農業風貌區。
加快實現袁花全域美麗
以「兩心一軸五片多點」的
鎮域空間發展策略
指引美麗城鎮建設
「兩心」為袁花南北兩個城鎮公共服務核心,分別是南部的袁花鎮區和北部的談橋片區,重點培育居住、商業以及中心服務等功能;
「一軸」為沿硤尖公路發展軸,做為袁花鎮城鎮發展脈絡的主動力軸線,北聯海寧市區鵑湖科技城區域協作,鎮內串聯彭墩社區、談橋片、陽光小鎮,直達袁花鎮區,南聯尖山新區產業大平臺,匯聚地區主要優勢節點,為袁花城鎮生活發展、產業發展的活力之軸;
「五片」之中部核心功能區、陽光產業發展區,以城鎮綜合功能片區及產業片區建設提升為主,形成美麗城鎮核心城鎮風貌片區。
指引美麗環境建設
「五片」之北部農業生產區、西部農業生產區和東部休閒旅遊區,以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為主,同時結合美麗鄉村及特色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產業。
指引美麗鄉村建設
「多點」為多個中心村,按照「親和宜居,潮鄉海寧」建設主題,打造「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新農村社區,形成 「點上精緻,線上出彩,面上美麗」的美麗鄉村全域大美格局。
創新推動產、城、人、文、景融合發展
一圈 :建設30分鐘社區生活圈
於袁花鎮區、談橋集鎮區重要節點提升衛、老、文、體、鄰、園、教等社區服務設施,形成30分鐘生活圈、兩個15分鐘社區生活圈及若干5分鐘鄰裡生活圈。
兩帶一通廊
黃山港、天仙府港生態提升:加強黃山港、天仙府港-龍腰港-袁花塘生態帶生態環境治理;
核心幹道景觀帶提升:硤尖公路道路景觀建設與提升工程。
五特色功能區三美麗鄉村
五大特色功能區:於鎮區形成鎮區綜合片、文旅服務片、圍繞陽光科技小鎮形成小鎮產業功能片(打造3A級景區)、圍繞神仙湖形成神仙湖景區片、於談橋集鎮形成談橋產城融合片。
三大美麗鄉村:夾山村(省級)、長嘯村(省級)、 雙豐村(嘉興市級)三大美麗鄉村。
重大設施建設提升工程
袁花農貿市場項目、文化活動中心提升改造項目、新建龍溪幼兒園項目、新建袁花鎮中心衛生院項目、袁花鎮神仙湖生態環境提升工程等多個重大設施建設提升工程。
多體系提升工程
垃圾分類處理、汙水處理等網絡提升;構建景觀視廊體系 。
重點區塊設計
陽光科技小鎮
▼
神仙湖
▼
俠客小鎮一期
▼
河西片區有機更新
▼
工業特色型美麗城鎮提升策略
強化鎮域「一主兩副兩特色」平臺空間布局
一主:陽光特色小鎮發揮市級產業基金效益,立足原有產業優勢,反哺優勢陽光產業,推動陽光科技小鎮建設。以光伏產業和應用為重點,以太陽能終端應用為核心應用到中心社區,讓太陽能融入全鎮經濟、社會和生活之中。
兩副:濮橋兩創園區、雙豐集成家居產業園區充分發揮其帶動效益,打造一批「小而精」優勢企業。
兩特色:美大工業園、查氏工業園。
接下來,袁花將這樣做……
功能便民環境美
深化環境綜合整治
任務一:保護修復生態格局
以嘉紹高速廊道和杭浦高速廊道為主幹生態廊道,融入海寧市域生態大格局。構建「一核兩廊、多帶多點」的生態保護格局:
一核:神仙湖。
兩廊:嘉紹高速廊道和杭浦高速廊道。
多帶:黃山港、長山河、辛江塘、黃山港、年長港、木長橋港等鎮域內主要河
流及其沿線濱水空間。
多點:鎮域範圍內多個生態保護板塊,包括建成區內的山體、湖泊、生態自然公園等。
任務二:加強環境治理,提升城鄉品質
◆保護修復生態格局
推進山體修復與水系修復提升工程。提升全域整體環境品質。
◆建立固體廢棄物全過程處置體系
提升空氣環境質量、推進河湖水域綜合治理、加強噪聲汙染防治、綜合治理土壤環境、實施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
◆建設多種形式的美麗載體
建設沿灣、沿山、沿水、沿城等多種美麗環境載體,增加多樣濱水生態駁岸及趣味親水平臺建設,開展綠道建設;另外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開展美麗庭院、美麗民居、美麗田園創建活動。
完善交通網
任務三:完善道路網,倡導綠色交通
◆完善外聯內暢、安全便捷的城鎮交通系統
聯通對外交通網絡,完善內部路網,實現路網密、節點通、快慢有序的城鎮交通系統。
◆進一步建設「美麗公路」、「四好農村路」
提升改造鎮域公路,加強村村通公路,聯村道路的建設;積極推進美麗公路建設。
對呈祥路、高風路、承花路、新長路、虎嘯路等5條道路進行改造提升。
◆提升慢行交通,倡導綠色出行
完善慢行交通,完善鎮區內部慢行體系,建設城鄉綠道、神仙湖景區綠道,利用主要道路兩側非機動車道劃定自行車專用道,整合鎮區濱水綠道、公園綠道等慢行空間,構建連續的慢行體系。
主要項目
鎮級公路提升改造項目:對呈祥路、高風路、承花路、新長路、虎嘯路等5條道路進行改造提升,改造總長度約6.9公裡。
袁花鎮陽光科技小鎮配套停車場:項目位於硤尖公路東側,錦繡大道北側,總用地面積7155平方米,車位數約230個。
任務四:完善城鄉公共運輸路網
◆完善對外城鄉公交線路
建立城鄉公交體系,實現行政村全覆蓋,重點推進集鎮平臺公共運輸一體化。
◆倡導公交優先,引入社區巴士
試點推進道路慢行一體化改造,鼓勵非機動車過街與行人相同,共用同一信號通行。
在陽光科技小鎮、晶科景區率先引入社區巴士,設立6個社區巴士站點,方便園區職工和周邊居民出行。
主要項目
袁花鎮社區巴士項目:在晶科、陽光科技小鎮等地段設立6個社區巴士站點,暢通出行。
完善市政網
任務五:推進市政設施網絡建設
◆保障供水安全,建成區飲用水水質達標率到100%
水源:規劃袁花鎮生活用水由海寧第三水廠統一提供。
管網:充分利用、改造現狀已有的管線,給水管網採用環網與樹網相結合,壓力供水,主要道路沿線敷設300毫米主幹管,其餘道路敷設支管。給水管線縱橫向相互連接,形成閉合的環狀管網。
◆加強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建成區雨汙分流全覆蓋,汙水處理達標率100%
汙水處理系統:規劃仍採用尖山汙水處理廠。
管網:汙水管線布置便於收集道路兩側地塊汙水,管網布置儘量取短捷途徑,儘量減少汙水提升量。
主要項目
鎮區汙水管網提升改造:汙水零直排建設、汙水管網提升改造。
鎮區(集鎮)市政設施改造工程:市政設施維修、提升改造。
◆整治提升電力通信設施
建成區實施電力、廣電、通信管線的塔、杆、線、箱等設施「多塔合一」、「多杆合一」、「宏改微」、「上改下」改造。
完善基礎郵政通信設施,網際網路服務城鄉全覆蓋
形成以電信網絡和有線電視網絡為主要傳輸系統的計算機寬帶網際網路區域樞紐,加強鄉村地區的網際網路建設。
主要項目
鎮區電力設施整治提升:鎮區電力設施整治提升。
完善信息網
任務6:推進數位化建設
◆建立覆蓋鎮域的智慧政務管理服務系統
建立鎮區和談橋片區兩個智慧政務服務中心,以3km、5km、8km服務半徑逐步覆蓋鎮域內所有行政村。
◆推廣智慧廣電
應用普及4K高畫質電視,實現100%全覆蓋,試點建設8K超高畫質電視,實現「最多跑一次」進入家庭。
啟動5G布點規劃,推進5G試點建設。
◆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建設智慧安全城鎮
實現「雪亮」工程建設達標率90%以上,城鄉一體化公共安全視頻聯網。
加強平安鄉村、智安小區建設,規劃若干智安小區,建設出租房社區旅館式管理全覆蓋系統,完善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共享樂民生活美
生活圈體系構建
構建 5/15/30 分鐘全域覆蓋、服務共享、複合高效的鎮、村生活圈。
【生活圈建設理念】
重服務:生活圈的建設,不僅要重視硬體建設水平的提升,更要關注服務質量的提升。
重共享:強化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開放、共享。
重複合:強調公共服務設施複合化、混合模式建設。
重系統:強化公共服務設施串聯成網,系統完整。
重存量:重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存量挖掘。
建設 5 分鐘鄰裡生活圈
【5分鐘生活圈配置原則與要求】
倡導步行差異化,老幼優先。
引導公益性實施,低償為主。
強調設施間聯繫,互聯共享。
建設 15 分鐘社區生活圈
【15分鐘生活圈配置原則與要求】
完整齊全的公共服務標配。
開放共享的服務中心模式。
連點成網的公共服務布局。
建設 30 分鐘鎮域及周邊城鎮生活圈
【30分鐘生活圈配置原則與要求】
提升:穩基增能,提升服務。
集聚:強鎮帶村,城鄉融合。
興業富民產業美
二產主導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一產:接二連三,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強化四大主導
特色農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休閒農業、生態農業。
強化「糧食、蔬菜、水果、菌菇」四大主導特色產業,推進農產品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發展。
優化提升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培育農家樂和休閒農業等新業態,推進農業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
◆打造特色農業平臺
空間上重點形成三個特色農業園區、七個種養殖基地,共同集農業生產、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格局。
三個特色農業園區:
北部都市農業園——利用現狀設施農業基礎,以未來海寧巨大都市農業供應源頭為寄託,重點發展服務於海寧的菜籃子工程;
中部特色果品農業園——結合南方梨的品牌效應,發展特色果品種植;
南部休閒農業園——結合百裡長廊機遇,發展農業體驗遊、農業知識科普遊及農產品採摘體驗等。
七個種養殖基地:效益農業種植基地、無公害精品蔬菜栽培基地、南方梨等
水果種植基地、糧食生產基地、綠色桑蠶養殖基地、食用菌種植基地、綠色休閒農業基地。
二產:加快產業平臺建設,完善平臺配套設施
◆形成「一軸引領,一主兩副兩特」的產業空間結構
優化平臺生產力布局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業園區、小微創業園、特色
小鎮的競爭力,推進工業園區、小微企業園、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一軸:海寧市域創新創業集聚軸
依託硤尖公路打造,聯動中心城區產業與服務要素,引領袁花產業升級與培育。
一主:陽光特色小鎮
發揮市級產業基金效益,立足原有產業優勢,反哺優勢陽光產業,推動陽光科
技小鎮建設。以光伏產業和應用為重點,以太陽能終端應用為核心應用到中心社區,讓太陽能融入全鎮經濟、社會和生活之中。
兩副:濮橋兩創園區、雙豐集成家居產業園區
充分發揮其帶動效益,打造一批「小而精」優勢企業。
兩特色:美大工業園、查氏工業園
作為鎮域產業平臺的有機組成部分,持續完善配套設施,內育外引優質企業。
三產:多元融合,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
持續加大「三產」投入,同步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創新園區物業管理新模式,完善園區配套居住、商業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加快打造 產城融合標杆鎮。
引導培育創新研發、技術培訓、信息諮詢、時尚等 生產性服務業 ;加強城鎮商業配套,發展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健康養生等 現代服務業 ;加大旅遊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繼續推進村莊景區化建設,以武俠為吸引點,發展 武俠文化旅遊產業;圍繞市民需求, 加快面向社區的養老、幼託、醫療、助餐、保潔等 「幸福產業」的擴容提質。
美麗親民人文美
保護傳承歷史,彰顯人文魅力
◆整合歷史人文資源
明確重要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要求,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及歷史風貌要素,實現歷史建築「一圖一檔」全覆蓋。
打造鎮東南夾山村和鎮東村範圍內的歷史文化保護核心片區,以神仙湖和牛頭山古墓葬群為核心資源點,在保護歷史資源的基礎上,結合神仙湖的開發,帶動周邊地區旅遊業發展。
◆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宣傳、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等形式保護傳承袁花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色。
培育鄉土建築工匠:建立鄉土建築工匠行業管理制度,積極開展鄉土建築工匠傳幫帶工作。
配備文化下派員,知道基層社區開展文化活動,豐富城鄉居民文化生活。
主要項目
査濟民祖居保護修繕:袁閘路西側、大墳港北側,對祖居進行修繕保護,建築面積550㎡。
推動有機更新
◆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開展建成區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物業管理、綠化美化。
近期重點提升河西區塊更新改造。
◆提升鎮區園林綠化水平
努力提升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提升公共綠地服務水平,力爭實現建成區公共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
◆建設城鄉綠道網
建設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的城鄉綠道網絡,每萬人擁有綠道長度1公裡以上。
重點建設神仙湖環湖綠道,以遊為核心,複合居、業,更好的促進旅遊度假功能的能級提升。打造自然資源與主題遊憩完美結合、人文內涵與體驗活動情景互動、景觀地產與旅遊場所情境合一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主要項目
袁花鎮神仙湖生態環境提升工程:對神仙湖周邊廢棄礦區進行生態修復和復墾,完成環湖6.3km騎行道、步行道、亮化工程、親水平臺。
強化文旅融合
以「旅遊+」理念,整合袁花鎮歷史遺址、水鄉文化、俠客文化、鄉村旅遊、工業旅遊等資源,串聯歷史老街、名人故居、山水資源、生態農田、特色村落等資源節點形成旅遊線路,從而打通袁花融入全域旅遊的神經末梢。
喚醒城鄉記憶,促進袁花從「旅遊節點」向「全域旅遊」轉變,使全域旅遊成為一條推動城鎮振興、引領百姓致富的興路。
完善文旅服務設施,建設AAA景區鎮
◆重點打造神仙湖景區,提升旅遊服務設施
對神仙湖周邊廢棄礦區進行生態修復和復墾,完成環湖6.3km騎行道、步行道、亮化工程、親水平臺。
景區周邊配套酒店、遊客服務中心等旅遊服務設施。
◆以陽光科技小鎮為核心,建設AAA景區鎮
對標AAA級景區評定標準,逐條提升,以項目帶動為主,創建小鎮AAA級景區。
建設一條通鎮道路、一個主入口形象、一條遊覽主線路、一個遊客中心、一套標識系統、一個以上遊覽點、一個以上3A級旅遊廁所。
主要項目
袁花鎮神仙湖生態環境提升工程:對神仙湖周邊廢棄礦區進行生態修復和復墾,完成環湖6.3km騎行道、步行道、亮化工程、親水平臺。
新建陽光科技小鎮配套綠地公園:項目位於硤尖公路東側,錦繡大道北側,總用地面積1949平方米,公共綠地公園。
善治為民治理美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構建基層治理長效機制,引導企業、居民參與共治,變「要我做」為「一起做」,推進環境整治、秩序維護、鄉風文明等城鎮管理長效化。
全面提升公民素養
堅持把黨建作為貫穿基層治理的紅線,突出政治功能,完善「黨建+」模式,把基層黨組織建成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鬥堡壘。
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
深入「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深化全科網格建設、推進「三治」融合發展。
新變化即將發生
一起期待
袁花的完美蛻變吧~
15955828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