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自然帶的「山地垂直分異」,是不是和「緯度地帶分異」一樣?

2020-10-18 地理沙龍

地球表面的不同區域,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狀況、下墊面、洋流等因素的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也就形成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在地球表層,在不同尺度的範圍內,都存在差異性,具體表現為大小不等、內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連續性的一系列地理單元,而且這種差異性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從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來看,通過對於陸地自然帶和土壤的研究,可以明顯的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其中陸地自然帶是最直觀顯著的指標。

關於山地自然帶的垂直分異

陸地自然帶的構成主要以植物群落為主,由於綠色植物是陸地自然帶中的生產者,而植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和結構,決定著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的種類和構成,而影響陸地自然帶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熱量和水分條件。具體來說,從水分角度來看,陸地自然帶可以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而從熱量角度來看,森林自然帶主要包括熱帶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等,草原自然帶主要包括熱帶草原帶和溫帶草原帶,荒漠自然帶主要包括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

陸地自然帶分布模式圖

陸地自然帶的地域分異規律包括緯度地帶分異規律、乾濕度(經度)地帶分異規律、垂直地帶分異規律和地方性分異規律等類型。其中緯度地帶分異規律和乾濕度地帶分異規律是在水平方向上的,緯度地帶分異主要受熱量的影響,產生從赤道往兩極的自然帶更替,比如從我國的海南島往北前進到漠河地區,我們就會看到自然帶從熱帶(季)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的更替。乾濕度地帶分異規律主要受水分的影響,產生從沿海到內陸的自然帶更替,比如從我國北京往西前進到新疆地區,我們就會看到自然帶從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的更替。

青藏高原區邊緣山地森林土壤垂直帶譜群

山地的垂直分異,主要是由於從山麓到山頂,隨著海拔高度的不斷增加,自然帶也會出現更替,當然,要出現山地垂直分異的山地,往往相對高度要較高。一般來說緯度低海拔高相對高度大的山地,自然帶的垂直分異表現得更為明顯。隨著山地海拔高度的增加,山地中不同海拔高度的氣候也發生變化,包括熱量和水分等要素都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了自然帶的分布,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吉力馬札羅山自然帶分布圖

第一種情況,當水分充足的情況下,隨著海拔的增加熱量不斷降低,那麼自然帶主要由於熱量變化而更替,這種情況類似於緯度地帶分異規律。假如,赤道附近的一座高山,從山麓至山頂,大致會出現熱帶雨林帶、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山地(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山地(亞寒帶)針葉林帶、山地灌木帶、高山草甸帶和高山荒漠帶等自然帶。位於非洲東非高原赤道附近的吉力馬札羅山,海拔高達5895米,從山麓至山頂的自然帶更替幾乎等同於緯度分異規律。此外,如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阿爾卑斯山脈等都有十分明顯的此類垂直分異規律。

天山博格達峰自然帶分布圖

第二種情況,當水分不充足的情況下,那麼山地自然帶的分布主要受水分因素和熱量因素的雙重影響,有些時候甚至水分的影響更大。比如,我國新疆的天山地區,在天山北坡一側,山麓自然帶為溫帶荒漠帶,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盛行西風帶來的大西洋水汽和偏北風帶來的北冰洋水汽受到地形抬升,產生了地形雨,隨著海拔增加水分逐漸增加,因此開始出現山地草原帶和山地針葉林帶,隨著海拔高度繼續增加,降水又逐漸減少,隨之又出現山地(亞高山)草甸帶、高山草甸帶和高山荒漠帶等自然帶。所以,由於水分的原因,在天山北坡出現了「雲杉林」這種森林自然帶,而天山南坡則沒有森林自然帶出現。

天山北坡分布的雲杉林

相關焦點

  • 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一:垂直地帶性最明顯的山脈——吉力馬札羅山
    垂直地帶性是地球表面自然帶分異規律的一種,地帶性分異有三種,包括緯度地帶性分異、乾濕度地帶性分異和垂直地帶性分異。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所謂自然帶分異,是指地表不同區域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同,特別是氣候、土壤等條件的不同,生長的自然植被也不盡相同。
  • 2020廣西教師資格筆試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垂直分異規律
    自然地理環境的垂直分異規律這一知識點是教師考試中的,中公教師今天特為大家總結了這一考點的相關知識,並結合練習題進行鞏固,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筆試技巧關注中公教育(wuzhougongkao)自然地理環境的垂直分異規律一、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譜複雜程度的因素1.山體所在緯度——緯度越低越複雜,緯度越高越簡單。2.山體海拔——海拔越高越複雜(當然有極限),海拔越低越簡單,甚至無。
  • 橫斷山脈:中國垂直分異最明顯的山脈,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體現在幾乎所有的自然地理要素當中,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植被和土壤。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下,生長有不同的自然植被,稱為陸地自然帶。橫斷山脈地形圖隨著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陸地自然帶會出現規律性的更替現象。
  • 橫斷山脈:中國垂直分異最明顯的山脈,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體現在幾乎所有的自然地理要素當中,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植被和土壤。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下,生長有不同的自然植被,稱為陸地自然帶。具體包括緯度地帶分異,也就是隨著緯度的升高,導致熱量減少,自然帶發生變化;乾濕度分異,也稱經度地帶分異,也就是隨著從沿海到內陸,導致水分的不斷減少,自然帶發生變化;垂直地帶分異,也就是隨著海拔的升高,導致熱量和水分變化,自然帶發生變化更替。
  • 一文總結世界著名四座山脈喜阿乞天的自然帶垂直分布規律!
    歐洲阿爾卑斯山脈自然帶垂直分布圖山地的垂直分異,主要是由於從山麓到山頂,隨著海拔高度的不斷增加,自然帶也會出現更替,當然,要出現山地垂直分異的山地,往往相對高度要較高。一般來說緯度低海拔高相對高度大的山地,自然帶的垂直分異表現得更為明顯。
  •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現山地的垂直分異
    ,全球的自然帶,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呈現有規律的分布,我們稱為地帶性分異規律,可以分為緯度地帶性分異、乾濕度地帶性分異和山地垂直地帶性分異三種。山地垂直分異示意圖山地的垂直分異現象主要是指,由於山地海拔的升高
  • 世界陸地自然帶有哪些類型,這些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有什麼規律?
    地球表面可以分為陸地和海洋兩大部分,在生命的演化歷程中逐漸演化出了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這兩個完全不同的生態系統體系。我們人類就是生活在陸地生態系統中的,而地球陸地的不同區域,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條件等因素的不同,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
  • 考點梳理:整體性和差異性
    因此垂直自然帶譜類似於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水分:一般來說,從山麓到山頂降水量呈「少-多-少」變化 分 異 規 律 ①山地垂直自然帶基本沿著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
  • 地球的陸地自然帶,如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帶有怎樣的分布規律?
    陸地自然帶是指自然地理現象在地球表面的帶狀分布,由於不同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自然帶也存在著差異性。從炎熱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蓋的極地,從溼潤的沿海到乾燥的內陸,形成各種各樣的自然地理環境。綠色植物是陸地自然帶中的生產者,而植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和結構,決定著動物和微生物的種類與構成。
  • 陸地自然帶:從森林、草原到荒漠,具有非常複雜的地域差異性
    地球表面可以分為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其中陸地面積約為1.3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29.2%。陸地和海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生態系統,陸地上的生物群落由於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在分布上具有很強的差異性,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區域會分布不同的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