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南陽市「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捐助活動儀式舉行。
中共南陽市委辦公室關於開展2020年度「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的意見
(2020年9月9日)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就學問題,積極發揮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市關工委等群團單位和市慈善總會、市志願者協會等社會組織打造的「金秋助學」、「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愛南陽·金秋助學」、「助力脫貧攻堅·點亮學子希望」、殘疾大學生入學資助、助學解困等社會公益助學品牌作用,開展各種類型的助學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使數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完成了學業。考上大學是每個貧困學生人生的關鍵轉折點,是家庭擺脫困境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起點。貧困大學生能否順利入學,黨委政府關心,社會關注度高。為進一步整合和調動各類社會資源,做好貧困大學生資助工作,幫助貧困學子圓夢大學,助推南陽「慈善之城」建設,決定在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各自優勢、打響各自助學品牌基礎上,合力開展南陽市「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危濟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廣泛動員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愛心組織,發揚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以「不讓一個大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為目標,在國家助學政策體系中發揮拾遺補缺作用,促進教育公平,在全社會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二、資助原則
(一)統分結合,協調聯動。充分尊重各群團單位、社會組織捐資助學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鼓勵支持其圍繞自身定位發揮比較優勢,卓有成效地開展各自的公益助學活動。在充分發揮各自「分」的作用和積極性的同時,注重溝通,密切配合,協調聯動,統一加大宣傳動員力度,統一匯總甄別資助對象,統一舉行集中發放儀式,最大限度地發揮「統」的作用和整合功能。
(二)自覺自愿,群策群力。捐助活動堅持自願原則,不搞行政命令,不搞強制攤派,充分發揮群團單位、社會組織的號召力,積極鼓勵社會各界、團體、企業和個人自願捐資助學。
(三)公平公正,合法合規。捐助活動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陽光操作,切實把好事辦好。全過程接受社會監督,防止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等行為。助學活動堅持公益性,不得以捐贈為名從事營利活動。捐贈人應當保證所捐贈財產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及處分權。
三、資金募集
(一)募集渠道
1.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助。
2.社會組織廣泛募集公益資金。
3.群團單位對口爭取、籌集專項助學資金或基金。
(二)激勵措施
1.愛心企業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2.對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授予相應榮譽,建立捐資助學榮譽檔案。
3.在南陽廣播電視臺、南陽日報、南陽晚報等市內媒體對捐資助學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報導。
4.支持鼓勵各群團單位、社會組織打響各自公益助學品牌,如市總工會的「金秋助學」項目、團市委的「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項目、市婦聯和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的「大愛南陽·金秋助學」項目、市殘聯的殘疾大學生入學資助項目、市慈善總會的「助力脫貧攻堅·點亮學子希望」慈善助學活動項目、市關工委的助學解困活動等。活動結束後,南陽市「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組委會將適時對組織得力、成效顯著的群團單位、社會組織進行表彰。
(三)集中募集
各群團單位、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按照二季度啟動時各自製定的捐助方案,及時發布捐助倡議書,集中利用3-4個月時間,廣泛募集捐資助學資金。
(四)打造捐助平臺
為了統一匯總、甄別資助對象,由市教育局牽頭建立南陽市「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信息平臺,並與市民政局、市扶貧辦相關信息平臺充分對接,對各群團單位、社會組織上報的資助人員信息,進行集中比對,避免重複資助。同時,鼓勵各群團單位、社會組織設立捐資助學帳戶,發揮「網際網路+」優勢,探索建立各自的微信公眾號、專門網站等捐資助學平臺,最大限度地方便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資助學。
四、資助流程
(一)資助對象
南陽市參加當年高考並已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錄取、本人接受錄取的,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貧困大學生新生(師範和軍事類等免除學費類的專業除外):
1.現役軍(烈)屬家庭或因公殉職人員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正常入學的子女;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貧困家庭的子女。
2.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低保戶及城鎮困難職工家庭的子女。
3.殘疾人家庭子女、家庭成員中患重大疾病一年以上的家庭子女。
4.殘疾人大學新生。
5.2020年支援武漢抗疫醫護人員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正常入學的子女。(限2020年當年)
6.其他符合國家有關規定,需要救助的貧困大學生。
(二)資助方式
以現金資助為主。對特別貧困的優秀大學生,可以連續資助,直至畢業。各單位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捐助方要求確定資助標準、資助方式,如定向資助、一對一結對幫扶等。
(三)申報
符合條件的貧困學生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後,攜帶相關證明材料到縣級群團單位、社會組織進行申報。每生只能申報一個資助項目,不得多頭申報。
(四)審核
1.初審。各縣市區群團單位、社會組織按照職責分工,分別審核轄區內的申請學生資料,匯總信息,對口上報市級群團單位、社會組織。在縣市區無分支的社會組織,自行審核或走訪覆核,確定資助對象。
2.聯合終審。市慈善總會、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市關工委、市社區志願者協會、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扶貧辦等主辦單位對申報對象家庭財產信息、錄取信息等進行聯合審核,確定具體擬資助對象和對應資助項目。資助對象確定後,各單位將擬資助名單按時間節點報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在統一平臺進行確定,比對結果及時反饋各單位。
(五)公示
擬資助名單確定後,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公示。
(六)舉行集中捐助發放儀式
9月初,擇日舉行「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助學金捐助發放儀式,並由愛心企業代表、愛心人士典型、受助學生代表、以往受助成才學生代表、群團單位或社會組織代表作典型發言,對先進捐助者、組織者進行表彰。
(七)資金發放
受助學生個人提供銀行帳號,各群團單位、社會組織按各自渠道將助學金發放到位,受助學生收款後及時反饋信息。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為有效整合各類資源,方便捐資助學工作的開展和組織實施,經市委同意,成立南陽市「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組委會,市委副書記任組委會主任,組委會成員單位包括市委辦公室、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扶貧辦、市慈善總會、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市關工委、市社區志願者協會、南陽報業集團、南陽廣播電視臺,相關負責人任成員。組委會下設辦公室,組建工作專班負責具體工作的協調、實施。各成員單位分別明確一名聯絡員,負責做好本單位與工作專班的對接、協調等工作。各縣市區可參照成立活動組委會。
(二)明確責任。各單位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層層明確責任,層層落實責任。要進一步優化流程,去繁從簡,方便群眾辦事,提高工作效率。
(三)廣泛宣傳。整合媒體資源,集中宣傳報導捐資助學活動,並在南陽日報、南陽晚報、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開設專欄,圍繞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愛心組織捐資助學典型和貧困學生勵志成才、反哺回饋典型進行宣傳報導,為活動開展提供有力的輿論保障。各群團單位、社會組織網站、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活動宣傳頁面,切實將資助信息傳播到群眾中去。
(四)嚴明紀律。貧困大學生資格認定及資助工作要嚴格實行「誰經辦、誰籤字,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制,公開、公正、公平,陽光操作,杜絕人情戶、關係戶。嚴格資金管理,在指定銀行開設專戶,實行專人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嚴禁轉移、挪用、拖欠、擠佔、騙取資助金。
南陽市「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組委會關於表彰2019年「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先進單位、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的決定
(2020年9月9日)
2019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危濟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圍繞張文深書記關於創建「慈善之城」的要求和霍好勝市長「做好貧困大學生救助,幫助貧困學子圓夢大學」的指示,由市委辦牽頭,組織市慈善總會、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市關工委、市社區志願者協會,以及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扶貧辦、市民政局等單位參與,在全市集中開展了「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通過統一加大宣傳動員力度、統一匯總甄別資助對象、統一舉行集中發放儀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和利用了各類社會資源,減少了重複資助,擴大了覆蓋面,幫助更多貧困學子實現了大學夢,進一步打響了南陽捐資助學品牌,在全社會營造了互幫互助的良好教育發展環境。整個活動共籌集資金15874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4926名,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的溫暖,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和一致好評。
為弘揚慈善精神,進一步激發廣大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經市「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組委會研究決定,授予南陽市慈善總會等7個單位「2019年度『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先進單位」,授予河南中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20個企業(組織)「2019年度『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愛心企業(組織)」,授予魏華鈞等20名同志「2019年度『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愛心人士」。
希望受到表彰的單位、企業(組織)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繼續發揮表率模範作用。各縣市區、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要以受表彰的先進單位、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為榜樣,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自覺踐行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大力發揚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崇高精神,積極支持、熱情參與捐資助學活動,不斷開創我市公益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為南陽打造慈善之城、高質量建設大城市做出更大的貢獻。
附件:2019年度「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先進單位、愛心企業(組織)和愛心人士名單
一、先進單位(7個)
南陽市慈善總會
南陽市總工會
南陽市婦聯
南陽市殘聯
共青團南陽市委
南陽市關工委
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
二、愛心企業(組織)(20個)
河南中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東森醫藥有限公司
南陽三色鴿食品有限公司
河南三色鴿乳業有限公司
河南龍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鄧州農商銀行
賒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南陽市城區菸草專賣局(分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社旗分公司
鴻發商貿集團有限公司
南陽飛龍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西峽縣內燃機進排氣管有限責任公司
南陽市英馳鋼結構有限公司
河南順安達約車服務有限公司
南陽正大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中億贏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陽市聯方愛心粥志願服務團隊
唐河駐鄭黨總支
南陽(方城)商會
三、愛心人士(20個)
魏華鈞 南陽防爆集團原董事長
張 超 河南天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秦林傑 河南省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南陽市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張天旗 中國人壽保險社旗支公司經理
黃 志 鄧州市黃志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盧福堂 河南民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居成 西峽縣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康獻堂 恆康集團董事長
馮耀林 南陽市女童保護基金南陽團隊負責人
胡魏魏 南陽新華城市廣場企劃部經理
張力揚 南陽交通音樂廣播主持人
陳淑娟 南陽學前教育學會會長
楊寺霞 南陽市臥龍區個體醫務工作者
楊 春 河南順和會計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閆 猛 南陽市宛城區漢冶街道辦事處漢冶社區居民
方 樺 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理事、公益車隊負責人
侯丹鳳 在宛浙江人、簡單愛公益聯盟負責人
朱合蘭 南陽市救助失學青少年志願者協會會長
薛秋玲 賒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
劉太有 方城縣鴻發商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編輯:許豔豔 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