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是儲蓄率很高的國家,雖然近年來已經由最高的50%左右下降到了45%左右,但是大多數人都有存錢的意識,特別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比如一些過了40歲的人,存款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剛需品,畢竟40歲的年紀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那麼當人過了40歲,應該有多少「存款」才算是達到我國的正常標準水平呢?
據了解,截止到2020年6月底,我國居民住戶的總存款金額達到了90.47萬億,這個數據看起來雖然很多,然而我國擁有14億的龐大人口數量,所以人均存款算下來只有6.46萬元。而如果以三口人為一個家庭來計算的話,那麼一個家庭的存款金額也就達到了19.38萬元。
但是這個數據只是一個平均數,如果10個人中有9個人的存款只有1000元,但有1個人的存款達到了10萬元,那麼這10個人的平均存款就是10900元,那9個存款只有1000元的人的平均存款就被提高了,但事實上他們的存款只有1000元。
雖然很多人都「被平均」了,導致這個平均存款數據並不能代表著什麼,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你的個人存款超過了6.46萬元,還是說明你的生活水平超過了大多數人,但還算不上是標準或中等水平。
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40歲的年紀可以算得上是「黃金期」,畢竟也有了十幾年的工作經驗,所以如果要說有多少存款才算是正常標準,小編覺得至少是全國人均存款的5倍左右,而6.46萬元的5倍左右就是30萬元左右,才能在日常的生活開支下,還能過上舒適的生活。
不過在現實生活裡,大多數人都是「房奴」,每個月除了生活開支,還要還房貸,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有一點自己的存款也算是不容易了。所以如果是沒有買房的人,30萬左右的存款其實並不算多,因為在一、二線城市,這些存款也許只夠湊個首付。
那麼個人存款多少才能達到一個中等水平呢?其實這個需要根據個人所生活的城市區域來看。此前我國2020年31個省份人均存款公布,首都北京的人均存款達到了195231元,上海人均存款為150796元,而我國經濟不太發達的地區,比如西藏、貴州,人均存款僅在3.5萬元左右。
所以如果你有30萬元左右的存款,在北上廣這種一線大城市,只能算是一般的水平;而如果是在經濟不算發達的地區,那麼30萬元的存款算得上是中等水平了。
另外小編認為,當人過了40歲年紀,不管有多少存款,想要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處在一個中等標準水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才是一個前提。在前提之下,至少也有擁有我國人均存款的2倍以上,才基本算是中等水平。
一般人到了40的年紀,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有的人每個人還需要還房貸,以至於很多人想要有一份自己的存款還是比較難的。但是不管如何,有一份存款能在意外情況下拿出來備用,也能讓人安心不少。所以40歲「黃金期」的年紀,還需努力工作,爭取升職加薪擁有一份存款,也是給自己家庭一份保障。
本文由新知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