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地名記正式解讀「廣東卷大埔篇」!梅州大埔.

2021-02-23 桃源本地通

       大埔縣,隸屬廣東省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中上遊,介於北緯24°01'~24°41'、東經116°18'~116°56'之間,面積2467平方公裡。大埔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截至2017年,大埔縣轄14個鎮,另轄3個鄉級單位。 縣政府駐湖寮鎮。截至2015年,大埔縣總人口57.19萬人,常住人口38.18萬人。大埔縣人口主要為漢族,兼有蒙古、回、壯、滿、瑤、土家、黎族等23個少數民族的少量居民。

        大埔縣建置於東晉義熙九年(413年),1949年屬興梅專區,1965年屬梅縣專區,1983年屬梅縣地區,1988年屬梅州市。大埔縣水上運輸有梅江、汀江和韓江流經縣境,境內有梅大高速,梅坎鐵路。大埔縣有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坪山千畝梯田、中山公園、三河古城牆、茶陽古城、百侯名鎮旅遊區、韓江源、富大陶瓷工業旅遊區、田家炳故居、李光耀故居、張弼士故居旅遊區等景點。

        大埔縣全境通行客家方言, 客家風情濃鬱,被譽為「客家香格裡拉」, 被國家文化部納入國家級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範圍 。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世界長壽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之譽,被認定為中央蘇區縣。大埔縣先後榮獲「中國青花瓷之鄉」、「中國蜜柚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稱號,被評為「中國綠色生態蜜柚示範縣」和「2011、2014年度全國重點產茶縣」 、「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範縣」,西巖烏龍茶和大埔蜜柚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17年,大埔縣地區生產總值90億元。2019年獲「世界長壽鄉」稱號。

      位於大埔縣西部的三河壩,平凡的小鎮,因為三條河在這裡交匯而發生命運轉折,流經福建的汀江與流經梅州的梅江與梅潭河在這裡共同匯成韓江,一路向南,經潮汕注入大海,豐富的水運資源,讓這座位於廣東東北部的偏遠小城成為歷史,上南遷,漢人流轉或定居的中樞地域。

      伴隨著魏晉時代的戰亂與動蕩,中原漢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南遷,其中一批移民沿著汀江到達了今天的大埔,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東晉王朝為安置這些中原移民,以韓江上遊的5個流民營為基礎設置義招縣,有「招募北方移民」之意,這是大埔歷史上第一個寫明,承載著客家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的歷史,自此這片土地與客家這個族群的命運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大埔綿延的群山之中,客家人建起圍屋土樓用,厚重的高牆圈起一路的風雨滄桑,這座已有400多年歷史的花鄂樓,是典型的土木結構的圓形客家圍屋,整座樓只有一個大門供出路,門框用厚而寬的花崗巖石板組成讓這座建築成為極具防禦性的堡壘,讓客家人在這片荒僻曠遠,盜賊叢生的嶺南山區,得以生存發展。

     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為了管理這片土地,析饒平的清遠等地重新制縣,因行政駐地設在大埔村,因此定名「大埔」民國版大埔縣誌記載,俗乎有水一道者曰「田」!呼平曠高原僅宜果蔬麻者曰「埔」有俗音而無字蓋其「圃」也,意思是大埔村多貧困旱地,因此得名,縣因村而得名。

      此後大埔開始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開發,大埔的客家民系也在這一時期初步成型,客家人在大埔的萬山之中尋找到寶貴的耕地資源,在這裡開基立業創建家園,憑藉帶來的北方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將這片土地從瘴氣瀰漫茫茫蒼蒼的荒蕪之地,建設成為土樓林立,肥田沃野,物阜民康的粵東名城。

      大埔人追尋幸福家園的腳步從未停止過,自清代嘉慶以來,因土地資源無法滿足於經濟發展,大埔人開始大批漂洋過海出外謀生,再一次在遷徙中創造生機。

      這座中西結合式客家建築名叫「海源隆」,外形是由鋼筋混凝土澆築的,歐式風格內部則是雕欄畫棟的中式建築是馬來西亞行商楊潮榮於1917年興建,後來成為大埔人與海外親友之間捎信帶物的郵局,如今這裡被打造成僑批檔案展覽館,成為大埔僑鄉文化的見證。

      從平原到高山,從大陸到海洋一代代大埔人,不畏艱險,在行走中尋找幸福的棲息地,大埔的歷史也由此而變得富有動感韻味與豐富色彩。

視頻來源:CCTV10

圖片來源;網頁

相關焦點

  • 尋路記|梅汕高鐵即將通車!梅州大埔的吃喝玩樂指南!拿走不謝!
    梅州將在今年10月初正式進入「高鐵時代」梅汕高鐵幾乎成為所有客家人近期關注的熱點而在這眾多的市鎮中「客家人的香格裡拉」大埔最有感覺這裡是廣東的最東部距福建永定只有15民宿內採摘園梅州大埔3天2晚遊玩推薦第①天:
  • 紅色大埔,綠色崛起
    吳友優一行走進廣東梅州大埔揮毫書頌紅色熱土綠色輝煌吳友優,男,生於1948年10月1日,196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海南省人。吳友優和廣東梅州普邦園林有限公司梅州公司總經理鍾丹、美國東方書畫藝術協會秘書長陳達鋒、廣州騰益飲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寶昌等一行來到了充滿綠色魅力的紅色熱土大埔縣。這裡,山花爛漫呈國色,生態盎然染天香。鳥聲頻送千峰翠,梅江澄波一脈清。山輝水媚,日麗風和。縣委縣政府領導熱情地接待了吳友優一行人,介紹了大埔縣繼承先烈遺志,奮進新時代的生動局面。
  • 愛上客家的香格裡拉——大埔
    原來,2017年首屆「如繪大埔」全國散文大賽的獲獎作品出版了,拙作《雨中遊萬福寺》赫然在目。想不到,幾年之後還真的出版了,這可比當時收到獎狀和獎金興奮多了,薄薄一本書,卻是沉甸甸的收穫!  《人間有風景》詳盡介紹了大埔的人文歷史、民俗風情、名勝古蹟、大埔小吃等。讀之令人心有所趨,遐想著在這個有「香格裡拉」之稱的美麗山城待上幾日、幾月、幾年,會有怎麼樣的感受,莫不是情深不思歸?
  • 廣州海珠對口幫扶梅州大埔,中洲農會籤蜜柚購銷協議_南方網
    買一份大埔蜜柚,既能助力消費扶貧,也能品嘗新鮮農特產品。  9月12日上午,世界長壽鄉·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廣州推介會暨海珠區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市海珠區舉行。
  • 授信50億元支持大埔經濟發展
    本報訊 昨日下午,農行梅州分行服務大埔區域發展座談會暨授信貸款、消費扶貧愛心卡授牌儀式在大埔舉行。大埔縣相關領導、農行梅州分行主要負責人、農行大埔支行主要負責人和縣直有關單位、主要企業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活動。 會上,農行梅州分行與大埔縣籤署50億元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Day 1 | 邂逅大埔
    啟程大埔!一下車,我們就感受到了梅州大埔人民的熱情好客,品嘗到了梅州特色美食——梅縣醃面。梅州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的城市,擁有很多的傳統美食,這是與我們平時所見不一樣的風景,這是文字與圖片難以描繪的風景,同樣的山、水、人卻有著不一樣的故事,不是梅州人勝似梅州人,我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為她的一切而沉淪。
  • 來解碼「中國長壽之鄉」大埔
    (楊明輝 攝)  走進大埔縣,這裡的綠水青山煥發著「金山銀山」的魅力,「長壽之花」在千年古邑次第綻放,「梅州康養文旅融合之星」閃耀著熠熠光輝……  依託於此,大埔於2013年獲評「中國長壽之鄉」,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9.55歲,力爭今年成功創建「世界長壽鄉」。長生不老不可期,但健康長壽並非遙不可及。在大埔這個長壽鄉中,長壽秘訣是什麼?
  • 大埔美食是「客家美食」的代表 還保留著中原風味(組圖)
    GPS行程:廣州—廣惠高速—惠河高速—河梅高速—梅州—大埔———天汕高速—永定行程將從廣東的梅州走到福建的永定,是一次比較完整的客家美食美景之旅。從梅縣到永定,還可以走往福建的梅龍高速,走一小段後轉向偏東方向的普通公路去永定。看完土樓之後,回程也可以選擇從永定出來往北到龍巖,就能上到往漳州和廈門的高速。
  • 梅州日報讀者團走進大埔大麻鎮
    梅州日報讀者團赴圩節一日遊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大麻圩由零散鋪到圩市的形成,走過了漫長的歲月,自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大麻鎮原有4條古老的街道已被商業開發新區所取代。如今,這座新興的市場空前活躍,人氣旺盛,百業興隆。一間間新開業的大型超市、賓館酒家、專賣店、特產店、茶藝館、數碼照相、電腦遊戲廳、美容美髮店、車輛維修店,全面覆蓋了昔日零星分散的商貿市場。
  • 這些大埔之最,大埔人都不一定都知道!
    韓江流域範圍涉及廣東、福建、江西3省22市縣,流域面積30112平方千米,是廣東省第二大河。由梅、汀兩江在大埔三河壩匯合後稱韓江,由北向南流經廣東省的豐順、潮安等縣,至湖州市進入韓江三角洲河網區,分東、西、北溪流經澄海、汕頭等市注入南海。
  • 馬來西亞雪隆茶陽(大埔)會館參訪團來埔考察
    日前,雪隆茶陽(大埔)會館參訪團一行來埔考察,領略家鄉大埔的獨特魅力,促進兩地在文化、旅遊、經貿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進大埔各項事業的繁榮發展。  【同期聲——雪隆茶陽(大埔)會館主席 楊博耀 這次馬來西亞吉隆坡茶陽(大埔)會館,帶我們的同鄉回到我們大埔,主要目的就是,讓我們的老鄉先回來,然後也希望他們把第二代也帶回來,讓他們看一下我們大埔。再來的話,也希望我們能夠把大埔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美食傳承下去。】
  • 「世界壽鄉·美麗大埔」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在大埔舉行
    本報訊 (記者李少鳳)在國慶、中秋佳節到來之際,今日上午,由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梅州市中國畫學會、大埔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世界壽鄉·美麗大埔」——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幕式,在大埔縣西河鎮北塘藝術部落崇德堂藝術(展覽)中心舉行。 此展特別邀請國內名家作品23件,邀請梅州市畫家作品43件,共展出作品66件。
  • 大埔排名
    1迦密柏雨中學Carmel Pak U Secondary School 大埔   8.05.010.08.07.07.717.750 08.05.010.08.07.07.75287.712Bishop Mok Sau Tseng Secondary School 大埔   8.06.08.36.55.07.117.480 08.06.08.36.55.07.48397.113
  • 把大埔高陂水利樞紐打造成璀璨明珠
    ■ 謝小康  大埔高陂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歷史上單項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總投資近60億,可以結合旅遊特別是水文化旅遊做好文章。目前《大埔縣韓江(高陂)水利風景區規劃》對該項目的定位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和「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的重點支撐」。梅州目前不缺景區(點),缺的是特色和龍頭,因為「弱、小、散」和同質化的東西太多,如果下決心把本項目當作梅州的龍頭景區來做,是可以實現其為「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的重要支撐點」這一目標的。
  • 梅州各縣區地名由來,可能好多人不知道
    《讀史方輿紀要》卷103:「縣以接壤於武平、安遠,因名。」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5月,析福建武平、上杭,江西安遠,廣東興寧等四縣所轄之部分地域,設置平遠縣,縣治設豪居都。因其界於武平、安遠之間,故名「平遠」,亦含平定遠方之義,隸屬江西贛州府。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改隸廣東潮州府,縣治仍設豪居都。崇禎七年(1634年)增置鎮平縣(今蕉嶺縣)。
  • 2017年廣東高考作文《高考作文說大埔》
    2017年廣東高考作文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
  • 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回鄉懇親團來埔關心家鄉發展變化
    11月11日至12日,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回鄉懇親團一行來埔懇親,感受家鄉大埔的新變化。  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回鄉懇親團一行280餘人在縣府辦、縣僑務局、縣僑聯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的陪同下,先後到百侯名鎮旅遊區,西河鎮北塘村和張弼士故居,泰安樓、縣博物館、縣陶瓷館,大麻鎮小留村、萬福寺以及高陂鎮李光耀故居等地進行參觀,感受家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風光。  【同期聲——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成員:我現在很激動,(覺得大埔)漂亮。
  • ...關於廣東大埔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高陂開發區支行開業的批覆
    高陂開發區支行開業的批覆梅銀監復〔2016〕51號  廣東大埔農村商業銀行:  你單位《關於廣東大埔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高陂開發區支行開業的請示》(埔農商行報〔2016〕156號)收悉。經審核,批覆如下:  一、同意廣東大埔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高陂開發區支行開業,核發金融許可證,地址為:大埔縣高陂鎮陂梅路大埔縣高陂客運站2-3號門店。
  • 這場活動在梅州大埔舉行
    日前,美麗中國梅州地區2020年校長日活動在大埔縣三河鎮梓裡中學舉行,26位美麗中國項目老師以及大埔縣、梅縣區、蕉嶺縣12所學校校長等參加了活動。此次活動由團市委、梅縣區團委、大埔團縣委、縣教育局主辦。
  • 陳偉平到大埔茶陽鎮調研椿森第及周邊地區提升改造工作
    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10月25日上午,大埔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偉平帶隊到茶陽鎮調研椿森第及周邊地區提升改造工作。  大埔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偉平帶領縣府辦、縣文廣旅體局、縣自然資源局、茶陽鎮、大埔中學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和梅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有關專家一起深入到茶陽鎮父子進士牌坊、大埔中學、金山公園、茶陽文化廣場、椿森第等地察看,對《椿森第及周邊地區提升改造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