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dley Freeman
譯者:Hazel
配圖:Online
哈裡王子長期以來不得不忍受社會關於他父子關係等方面的無情嘲諷,但在《尋找自由》中,他毫無疑問地確認了一件事:他100%是他母親的兒子。
正如1992年安德魯·莫頓(Andrew Morton)所著的《黛安娜:她自述的真實故事》(Diana: Her True Story in Her Own Words)一樣,讓讀者從一個對公司不滿的成員的角度來了解王室,這本書在黛安娜的小兒子和他的妻子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身上重複了同樣的伎倆。雖然這部半續作缺乏新意,但它用王室的貓膩彌補了這一不足。
作家卡羅琳·杜蘭德和奧米德·斯考比堅稱哈裡和梅根沒有參與這本書的創作。鑑於書中泛濫的個人細節,從哈裡使用表情符號的習慣到梅根最喜歡的頭髮色調——以及他們在涉及到他人入侵隱私時強硬的訴訟行為(當時他們正在進行與《星期日郵報》和一個美國狗仔隊的訴訟),這似乎與黛安娜的無辜抗議一樣可信。
黛安娜選擇了一個小報記者作為她的博斯韋爾(英國傳記作家),而哈裡和梅根選擇了兩名王室記者。這意味著讀者要接受這種西爾維·克林(Sylvie Krin)的寫作風格(我可以忍受對哈裡那「鍍金籠子」的描寫,但他和梅根在波札那的露營旅行的細節描寫讓我感到有些憤怒,書中這樣寫道:「他們的白天與自然更親近,晚上與對方更親近」,而這本書並沒有事先說明有類似內容。)
比起可以想到的那些流言蜚語,不可原諒的是作者對故事的胡扯,哈裡和梅根這對夫婦絕對有很多故事可講,但不是這本書裡寫到的的故事。
每個人,當然也是會買這本書的人都大概知道這段傳奇的輪廓:無賴王子哈裡遇到了貌美的美國演員梅根,梅根以她迷人的平民魅力讓哈裡沉醉(杜蘭德和斯考比在獨家透露時說道:「事實上,某種程度來說,哈裡生活在泡沫裡。」)。
他們結婚後過著幸福的生活,如果「過著幸福的生活」是指英國小報對梅根很不友好,對她的父親託馬斯表現得更糟糕。還有哈裡和他的兄弟威廉王子鬧翻了,然後他和梅根選擇了退出這一切,搬到了洛杉磯。(這本書以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一句話開篇,這句話很受那些在Instagram上發布口號的人的喜愛:「不要去可能通往的地方,而是去沒有路的地方,並留下痕跡。」
至於住在導演泰勒·佩裡(Tyler Perry)位於貝弗利山價值1800萬美元的豪宅裡,是不是愛默生心目中無路可走的存在,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莫頓在《黛安娜: 一個真實的故事》 (Diana: Vrai Histoire/ Diana)一書中提出了黛安娜的飲食失調以及查爾斯與卡米拉的風流韻事。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卡羅琳·杜蘭德和奧米德·斯考比得到最多的信息是白金漢宮在保護梅根不受媒體關注方面做得並不好,威廉和凱特對這對新人也不是很友好,在制度上有著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英國媒體對梅根的態度非常惡劣,這顯然已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
這本書令人滿意的一點是暗諷了某一小報的專欄作家,他對梅根的痴迷可以說是歇斯底裡、不可思議的。他被巧妙地設計成一個「在沒有收到婚禮邀請後」懷恨在心的虛榮者。
這本書出版時,新冠正在全球肆虐,這不是哈裡和梅根的錯,雖然書的後半部分確實強調了他們偶爾的語氣失聰,但即便是在最好的時期,人們也會忍不住抱怨「體制」,順便還要拿出一把小提琴伴奏,然後再接著講述他們在伊比沙島的豪華假期和諸如在尼斯度假時聽著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歌曲,此類的細節。
《尋找自由》平庸的細節會讓讀者感到窒息(除非你想知道梅根在懷孕期間是否總想吃甜食,那這本書就是你會想要讀的),然而當涉及到真正的見解時,它又是模糊不清的,例如梅根與哈裡關係開始的早期是如何煽動媒體的。
或許最讓人一頭霧水的是,他不經意地提到,他們「被迫讓(他們兒子的夜班保姆)在她剛來工作的第二個晚上離開,原因是不專業和不負責任」。
你可以說我膚淺,但比起梅根孕期的愛好,我更感興趣的是為什麼一對夫婦會在半夜解僱保姆。至於哈裡王子,他給人的印象是心地善良但過於敏感和衝動,那種程度只能用黛安娜式來形容,而冷漠的威廉王子則是百分百溫莎式的。
這本書中沒有回答的問題是,既然薩塞克斯家族被宮殿和媒體晾在一旁,為什麼他們對王室而言有這麼多益處。去年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謠言說薩塞克斯家族是被用來分散人們對威廉涉及到的一些醜事的注意力。《尋找自由》這本書有足夠的空間回應這些謠言,但在這一點上,它仍然保持沉默。
然而這本書中真正的「故事」是關於安德魯王子的。當共同侍從們賤兮兮地洩露梅根的瑜伽時間表時,這位上一代的備胎卻快樂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儘管大家都知道他和已被定罪的性犯罪者傑弗裡·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是好朋友。
杜蘭德和斯考比在書中僅有的兩處提到愛潑斯坦的地方之一中隱蔽地指出:「哈裡夫婦更願意把他們在(安德魯性醜聞)這件事上的想法留給自己。」但這件事中,哈裡和梅根力圖與社會爭論的是:一個被指控目睹了性侵販賣年輕女性的富豪們(雖然安德魯王子否認)的人能夠得到如此寬厚的對待,為什麼他們夫婦長時間以來卻處境艱難?
他們的沉默或許能說明問題,儘管書中充滿了對王室的憤怒,但當涉及到王室的高級成員時他們卻十分謹慎。有趣的是,威廉不是批評的焦點,凱特才是。儘管哈裡聲稱自己終於找到了自由,但他還是為自己鍍金的籠子留了一扇門。他的母親本可以告訴他,拉幫結派並不能讓人滿意,但也許他從他的母親那裡學到了,燒毀最後的橋梁並不會讓生活變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