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秦吏》、《漢祚高門》與《漢鄉》

2021-02-08 遊魚細石


近期,有四部歷史類網文完結了,分別是:《覆漢》、《秦吏》、《漢祚高門》和《漢鄉》。


具體數據如下:

《覆漢》完成字數322.78萬字,獲得推薦數199.99萬,全書劃分為563章(包括相關、感謝、附錄等),平均0.620推薦/字,平均0.355萬推薦/章。

《秦吏》完成字數335.92萬字,獲得推薦數343.45萬,全書劃分為1056章(包括相關、感謝、附錄等),平均1.022推薦/字,平均0.325萬推薦/章。

《漢祚高門》完成字數528.48萬字,獲得推薦數77.12萬,全書劃分為1522章(包括相關、感謝、附錄等),平均0.146推薦/字,平均0.051萬推薦/章。

《漢鄉》完成字數381.58萬字,獲得推薦數932.58萬,全書劃分為1476章(包括相關、感謝、附錄等),平均2.444推薦/字,平均0.632萬推薦/章。


綜上:

四部作品中,《漢祚高門》完成字數最多,《漢鄉》獲得推薦最多,《漢祚高門》章節數最多,推薦字數比值《漢鄉》最大,推薦章節比值《漢鄉》最大。


上圖為百度指數中《覆漢》的需求圖譜,從中可以看出與其強相關的網文作品有《漢闕》、《搶救大明朝》、《烽皇》等。


上圖為百度指數中《秦吏》的需求圖譜,從中可以看出與其強相關的網文作品有《名門》、《春秋我為王》、《漢闕》等。


上圖為百度指數中《漢祚高門》的需求圖譜,從中可以看出與其強相關的網文作品有《晉血》、《革宋》、《覆漢》等。


上圖為百度指數中《漢鄉》的需求圖譜,從中可以看出與其強相關的網文作品有《大宋的智慧》、《明天下》、《銀狐》等。



【魚石網事】每周聚焦可作為網文亮點的網事(2019年第44周)-性情


【魚石榜單】每周匯集各網文站點代表性榜單(2019年第44周)


十句話書評之《開獎》


相關焦點

  • 歷史小說巔峰之作:上品寒士第四,秦吏第二,誰是第一!
    《秦吏》作者:七月新番 七月新番封神之作,特別的科普嚴謹,看完秦吏幾乎可以刷新以往秦朝,在我們心目中的印象,七月新番將千年前的秦朝映入我們的眼前。 同類推薦:楚漢爭霸。 3.《我要做皇帝》作者:要離刺荊軻
  • 《秦吏》《覆漢》追更不過癮,這5本最好看的小說一定不要錯過!
    自「七月新番」打開了先秦的題材後,越來越多的作者不滿足於近代,精品小說不斷出現,尤其以《秦吏》與《覆漢》最受讀者期待,那麼除此之外,難道就沒有此類佳作了嗎
  • 繼《覆漢》後,大神榴彈怕水又一新作爆紅,18萬收藏強勢霸榜!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繼《覆漢》後,大神榴彈怕水又一新作爆紅,18萬收藏強勢霸榜!第一本:《紹宋》 作者:榴彈怕水 書評:《覆漢》作者的又一力作。南宋穿越文。主角跳入井中,意外穿越到幾百年前靖康之變後正在逃難的趙構身上。這書的主角沒有採用上本英明神武的設定,而是個普通大學生,增加了點難度,故事也會更有趣點。
  • 王石來漢 點讚青山綠水 生嘗漢中大米
    昨天,王石一行來到了南鄭區黃官鎮武營村「漢鄉米」種植基地田間地頭,查看稻米種植基地周圍的河流水質、土壤土地等生態環境情況。(向左滑動查看更多)現場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對漢鄉米業的介紹,詳細了解漢中氣候特徵、種植稻米歷史以及漢鄉米業對優質稻米實驗研究成果等。與當地農民交談了解種植情況後,還品嘗了生大米。
  • 騰訊微視直播預告 |秦人有約——陝促會與漢鄉農科聯合主辦線上年會,共賞陝西特色
    本次陝促會線上年會由陝促會與漢鄉農科聯合主辦。漢鄉農科創始人、董事長姜前勇先生是清華建築學霸,園林景觀大拿,圈內號稱姜大廚,對日本越光米一直念念不忘。8年前他開始在中國培育越光稻,3年前終於在朱䴉棲息地漢中培育成功。於是老薑下鄉做農民, 成立了漢鄉越光合作社,漢鄉採用日本水稻種植技術和標準,以「無藥少肥,水田生物多樣化」為原則,注重生產的每一個細節,帶領鄉親鄉黨立志種出「世界米王」。
  • 3本歷史小說,《秦吏》竟排名第一,最後一本卻是大神之作,冤枉
    3本歷史小說,《秦吏》竟排名第一,最後一本卻是大神之作,冤枉
  • 東漢,西漢,南漢,北漢,前漢,後漢,漢不僅是民族,更是國號
    「漢」是我們的民族,但在歷史上漢不僅是一個民族更是很多政權的國號。能湊齊東南西北的也只有漢了。晉只有東晉西晉沒有南晉北晉,宋只有南宋北宋,沒有東宋和西宋。而漢既有東漢西漢,還有南漢北漢。另外漢還是歷史上用過次數最多的國號。
  • 劉煜輝:見證國祚綿長 從2019年至今已經是牛市
    劉煜輝:見證國祚綿長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原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發表了題為《以開放的雙循環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旨演講。針對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管濤建議,立足國內大循環,發揮比較優勢,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