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華為被制裁,我們總是會繞道晶片製造上來,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晶片製造的關鍵光刻機.
光刻機作為晶片製造的關鍵設備,全世界能夠製造的國家也是屈指可數,雖然我們現在能夠製造光刻機但是我們能製造的光刻機只有90nm的製程且無法量產,而作為現在作為高端手機的晶片已經需要7nm製程的光刻機了,差距顯而易見,所以現階段我國高端光刻機需要全面依賴進口.
目前高端光刻機基本被阿斯麥壟斷,僅一家就佔據了全球至少70%的市場份額,且投資方有優先採購權,這意味著哪怕阿斯麥同意出售,投資方也有一萬種辦法來讓我們拿不到光刻機,中芯國際早在18年就訂購了阿斯麥的光刻機,但是在其他勢力的幹預下,至今未能拿到。華為在其旗艦手機上使用的晶片比如麒麟990就是7nm+EUV的製造工藝,但是我們目前無法靠自己的設備來生產,現在只有阿斯麥的才能達到這個程度。國產的上海微電子的600系列光刻機只有實現90nm,這個相當於國外2004年時的水平,我們與國際先進至少差了15年
或許這個說法大家可能覺得難以置信,製造光刻機比製造航天發動機還要困難,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立製造高端光刻機,阿斯麥不行,其他國家也不行,光刻機的零件幾乎都是定製的,有些零件甚至調整了數十年之久,造就了光刻機非常低的產量以及很久才能夠進行更新
所以阿斯麥才有勇氣和我們說給我們圖紙我們也仿製不出來。
那很多人就要問了為什麼我們的國家直到現在才重視這項技術,其實不是這樣。我國從上個世界開始就已經進行了研發,並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並且已經意識到了部分問題,但是由於國內技術有限,國外有不能進口,所以一直無法突破。尤其在80年代初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也只有4年左右的差距,但是我們由於種種原因在90年代至少十年的時間停止不前,無法突破技術瓶頸。
但是在我們停滯不前的時候國外的進步在飛速發展,一直到新世紀我們才突破技術瓶頸,但是已經有十年的差距了,這些年我們一直在縮小差距,但是光刻機技術,不是一撮而就的,他需要不斷的積累技術經驗。
我們是唯一一個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西方制裁華為,不是真的為了制裁華為,而是為了限制我們的技術發展,我們已經擁有新的技術,正如任正非所說,晶片這個東西只砸錢是沒有用的,我們更需要的是人才。我們在不斷打破阿斯麥的技術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