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指出,2019年,我國的在校中小學生人數約為1.94億。按每人每學期使用10張塑料書皮計算,每學期至少就有19.4億張塑料書皮每日陪伴在孩子身邊。
又到一年開學季,網絡上圍繞」書皮」的一些報導嚇壞了家長們。譬如 「這種塑料書皮有毒,嚴重或致癌或性早熟」,或者「書皮裡含有的成分有問題,嚴重會導致白血病」。
有毒?無毒?傻傻分不清楚。塑料書皮到底有沒有問題?針對這個問題,大多數人表示比較擔心,但都不太清楚問題的答案,有人認為塑料書皮有毒,有人則認為只有一部分有毒。
專家解讀:書皮中有增塑劑不等於「有毒」 。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均可放心使用,家長在選購時,應儘量購買PP材質的包套式書皮。
小編突然想起自己的童年,每次新課本發下來,味道都還沒有散去就被自己包上了書皮。曾幾何時,一張報紙,一張畫報,都可以成為書本的「皮」。隨心、自然,包書皮何嘗不也是一件樂事呢?
那麼你家孩子這個學期的書,
準備用什麼包書皮呢?
留言區和我們分享分享吧!
☆最後是小編給家長、孩子們的建議☆
給家長、孩子們的建議
(一)建議選用包書套,儘量避免選用自粘式包書膜。
實驗數據可以發現包書膜被檢出問題的概率遠高於包書套。包書套一般為聚丙烯(PP)材質,彈性相對較好,生產過程一般不添加塑化劑;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包書膜主要為相對較硬的聚氯乙烯(PVC)材質,生產過程常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
為了能在購買時規避風險,建議家長務必仔細查看標識,內容包括生產廠家的廠名廠址、產品名稱、產品型號規格、執行的標準、安全類別、材質等,一般這些信息標註詳盡的產品較有品質保證。
(二)東西拿到手聞一聞,若有較重的刺激性氣味儘量別買。
東西拿到手聞一聞,若有較重的刺激性氣味儘量別買。通常正規廠家生產的材料平整、潔淨、無異味、有較好的韌性。偽劣品材料易撕裂、透光性差,有淡藍色或淡黃色,有較明顯的刺激性氣味,通常「身份信息」也不明確。
(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議使用牛皮紙包書套。
看書過程中接觸過包書皮的手指避免用嘴吮吸,更不能用嘴直接接觸包書皮。午休或者課間休息時,避免壓著課本休息,並養成看書後先洗手再進食的衛生習慣。而且,本著環保節約的理念,建議用牛皮紙包。